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亚临床肝性脑病(SHE)早期诊断的方法。方法 对46例肝硬化无肝性脑病临床表现的患者进行P300、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数字连接测验(NCT)、简明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及脑电图(EEG)检测和随访,并与43例非肝病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肝硬化组P300潜伏期、NCT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均P〈0.01);BAEP异常率明显增加(P〈0.01);随肝功能损害程度加重,P300潜伏期逐级显著延长、波幅显著降低,NCT时间显著延长,BAEP异常率显著增加(P〈0.05—0.01)。随访发现P300、BAEP或NCT异常的肝硬化患者HE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300、BAEP及NCT可作为早期诊断SHE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10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脑电图监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0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行脑电图监护(VEEG)检查,结果发现HLD患者VEEG异常率达8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异常率(20%)(P〈0.01);不同临床类型HLD患者VEEG的异常率无显著差异,其VEEG异常主要表现为基本节律慢化,阵发性慢波和痫样放电。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HLD)睡眠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率.方法 对120例WD患者和3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睡眠问卷测评和多导睡眠检测(PSG).结果 HLD组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入睡困难、RLS发病率脑型组高于肝型组(P<0.05).结论 HLD患者常合并睡眠障碍,是HLD主要的非运动障碍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4.
肝细胞功能衰竭(内源性肝性脑病)、门脉性分流的发生(外源性肝性脑病)以及同时存在两种因素(混合性肝性脑病)在肝性脑病(HE)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1].本文对79例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各种肝硬化引起肝性脑病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血氨水平,探讨它们在肝性脑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 2006—03~2008—02收集乙肝、丙肝和酒精性肝硬化住院患者48例,在住院期间1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检测上述患者外周血中TNF-a和血氨水平,判断它们对疾病发展的影响。对肝性脑病患者进行有效治疗,观察治疗后TNF-a、血氨水平和肝功能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判断预后转归。结果 合并有肝性脑病患者外周血TNRa和血氨水平比无肝性脑病患者明显升高(P〈0.05)。肝性脑病患者的TNF-a和血氨水平与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胆红素和凝血酶原时间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肝性脑病患者接受门冬氨酸和鸟氨酸治疗,发现TNF-a和血氨水平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结论 TNF-a和血氨在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外周血中明显升高,它们可能直接参与肝细胞功能损伤和肝性脑病的发生,降低血氨是治疗肝性脑病的重要步骤之一。  相似文献   

6.
肝豆状核变性与锥体束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肝豆状核变性的锥体束损害,作者对确诊的20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锥体束受累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82例(41%)患者具有锥体束征,与无锥体束征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比较,具有锥体束征患者的脑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无锥体束征组,锥体束损害与肝豆状核变性病程无关,但与临床类型明显相关,尤以脑—内脏型及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易出现锥体束征,驱铜治疗后,约半数患者锥体束征消失。作者认为,如同锥体外系受损一样,肝豆状核变性也可以出现锥体束征损害。  相似文献   

7.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 ,HE)由严重肝脏疾病引起,主要表现为以神经精神障碍为主的代谢紊乱性综合征。目前,HE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中氨中毒学说是HE发病的常见原因,故降低血氨浓度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本文对我院诊治的20例严重肝病所致肝性脑病患者采用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癫?药物(AED)对临床发作已控制,但脑电图(EEG)上仍存在癫?性电持续状态ESES患者的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11月本院门诊、住院治疗的儿童癫?患者,用日本光电9000型长程录像脑电图(V‐EEG)监测到的16例临床下ESES患者,临床无发作均超过半年,随访观察,调整治疗方案前后均再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和V‐EEG监测。结果:16例应用卡马西平(CBZ)、奥卡西平(OXC)临床发作均已得到控制,V‐EEG提示仍存在ESES现象,神经心理学评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方案调整为丙戊酸钠/丙戊酸镁、左乙拉西坦/托吡酯,3个月后复查V‐EEG提示ESES消失,脑功能状态得到改善(P<0.05)。结论:AED的治疗目的,不仅要控制临床发作,也要控制临床下?样放电,特别是ESES现象。  相似文献   

9.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肝硬化患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老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为探讨老年HE患者的临床特点,对我院消化内科2004-01~2007-12收治的60岁以上的HE患者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HE发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肝性脑病(HE)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2例采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HE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1)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1)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预防性护理等全面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感染、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等肝性脑病诱发因素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好转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HE的预后改善有积极作用,有效去除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确保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获得性慢性肝性脑病八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慢性肝性脑病的临床特征及与脑电图(EEG)、头颅MRI及肝脏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8例获得性慢性肝性脑病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病人中只有1例肝酶明显升高,2例正常,5例轻度升高。出现神经精神症状时,除以锥体外系症状为突出表现的1例病人外,EEG均示弥散减慢活动伴有三相波,且与临床波动及血氨(NH3)水平相平行。2例接受MRI检查的病人均示底节区长T1、长T2信号。1例尸检示双壳核弧形软化,光镜下可见AlzheimerⅡ型细胞。结论 缺乏神经系统局灶体征的原因不明的进行性或间歇性神经精神异常,如EEG显示弥散性减慢活动伴有三相波,且与临床症状波动、血氨(NH3)水平相平行,尽管肝酶升高不明显,也应高度警惕慢性肝性脑病的存在。若MRI显示底节区病变,更高度提示慢性肝性脑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早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大脑功能的损伤程度及其脑电图特点。方法:使用16道视频脑电图仪,记录50例新生儿HIE病例的脑电图。结果:50例新生儿HIE病例的脑电图100%异常。结论:脑电图检查可早期发现新生儿HIE患儿的脑功能状态和脑功能损伤程度,对临床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性脊髓病合并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特点、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肝性脊髓病合并肝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预后,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本病多发生于肝硬化自发性或手术门体分流后,临床主要表现可逆的脑病症状,进行性以双下肢为主的痉挛性瘫痪,仅1例有括约肌功能障碍,无肌萎缩、感觉障碍。9例血氨增高,9例脑电图表现弥漫性θ波,其中2例有三相波,8例MRIT1像显示基底神经节高信号,脊髓MRI阳性率低。所有患者均限制蛋白摄入量,给予护肝、降血氨、神经营养等治疗,3例加用糖皮质激素。9例患者脑病症状缓解,但瘫痪改善不明显;死亡3例,仅1例肝移植患者预后良好。结论脊髓症状与脑病症状并不平行消长,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神经影像学研究为慢性肝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诊断提供了新思路。常规治疗脑病症状好转,但脊髓病变预后不良,肝移植为慢性肝病神经系统并发症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联合乳果糖和白醋灌肠治疗各种严重肝病引起的肝性脑病(HE)患者的疗效。方法采集2004-12~2008-02因乙肝肝硬化、丙肝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引起的HE患者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20)。治疗组接受乳果糖和白醋保留灌肠,对照组仅用白醋保留灌肠治疗,1周后视察临床疗效、肝功能、血氨、脑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显效7例(31.8%),有效9例(41.0%),无效5例(22.7%),死亡1例(4.5%),总有效率为72.7%;对照组患者显效3例(15.0%).有效5例(25.0%),无效10例(50.0%),死亡2例(10.0%),总有效率为4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氨浓度亦比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联合乳果糖和白醋保留灌肠是预防和治疗各种肝病患者出现HE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70%肝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选取健康SD大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3组:假手术组(S组)、肝缺血再灌注组(O组)、瑞舒伐他汀(R组)。镜下观察HE染色肝肺组织病理改变,使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肺组织免疫组化切片中 HO-1,iNOS蛋白平均灰度值,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 O组及R组肝肺损伤较S组重。R组肝肺损伤较O组轻;R组和O组与S组相比,MDA水平明显升高、SOD、HO-1和iNOS明显降低;R组与O组相比,MDA和 HO-1水平明显降低、SOD和iNOS明显升高。结论瑞舒伐他汀通过上调肺脏中的HO-1及下调iNOS蛋白表达减轻肝缺血再灌注肺损伤。  相似文献   

16.
本病例报告了一例17岁女性患者,因“情绪欠佳、易烦躁5月+”来院治疗。患者5岁时诊断肝豆状核变性。此次入院后,根据《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诊断为:(1)肝豆状核变性;(2)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给予心境稳定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疗后病情好转。目前,鲜有关于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发作的报道,诊断考虑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还是两者共病,存在争议。另外,在对患者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往往忽视躯体情况。本案例综合考虑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情况,对诊断和药物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提示精神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既要关注精神症状,也要密切重视患者既往躯体疾病病史,进行合理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雅博司治疗小儿重症肝炎并发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41例小儿重症肝炎并发肝性脑病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21例,对照组20例.2组均给予去除诱因,治疗原发病,低蛋白饮食,支链氨基酸,乳果糖及护肝等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雅博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肝功能、血氨等指标变化.结果 雅博司明显改善小儿HE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降低血氨、ALT、T-Bil,神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 雅博司在治疗小儿重症肝炎合并肝性脑病具有明显疗效,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伴有睡眠障碍的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患者的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特点,以提高临床医生对HD患者睡眠障碍的关注度。方法分析1例HD患者的多导睡眠图,并检索相关文献。结果该患者两次多导睡眠图均可见睡眠片段化,夜间觉醒次数明显增多,从睡眠结构上看,该患者1期睡眠(N1期)比例增加,而深睡眠期(N3期)和快速眼球运动(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期(R期)比例明显减少,两次睡眠监测中并未记录到REM睡眠期行为异常和肌肉失弛缓现象。结论睡眠障碍对HD患者的症状有影响,是进一步研究潜在干预措施的理想方向。  相似文献   

19.
肝性脑病(HE)系肝功能衰竭或失代偿性肝硬化门体静脉分流,以代谢紊乱为基础,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为肝功能衰竭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肝性脑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32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脑电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2例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脑电图(EEG)、颅脑CT、颅脑磁共振(MRI)和血清铜、铜蓝蛋白、铜氧化酶、尿铜及肝功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EEG的异常率略高于CT、MRI、血清铜、铜蓝蛋白、铜氧化酶的异常率,但无显著性差异;EEG的异常率显著低于尿酮的异常率和显著高于SGPT的异常率,其间有显著性差异。这提示,HLD患者的EEG异常不但直接反映大脑功能状况,而且还可间接地反映患者体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