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单病种临床用血量,对我院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接受换血治疗的用血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血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9年12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接受换血治疗的38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统计患儿的一般情况,并对换血治疗中用血量进行分析统计。结果389例患儿中男212例,女177例,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型155例,B型128例,O型80例,AB型26例,患儿血型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01),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中O型血患儿换血最少,A型与B型无统计学差异(P>0.05);换血治疗多选用新鲜O型红细胞悬液和AB型新鲜冰冻血浆,O型红细胞用量共计1060 U,占红细胞总量86.14%,AB型血浆49050 mL,占血浆用量的75.81%,平均每例用血量为红细胞悬液3.13 U,新鲜冰冻血浆165 mL。结论通过对新生儿换血用血的分析,总结出用血经验,为优化用血方案提供依据,有效治疗的同时合理用血,节约用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6例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检测比较换血前后患儿的胆红素、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换血前比较换血后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均明显下降;白细胞和血小板明显降低,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应尽早的进行换血治疗,换血治疗中应严密监测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和血常规、电解质、胆红素等指标的变化,同时尽可能保证供血新鲜,如出现高血钾症、贫血、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做应对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疗法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9例溶血病患儿由静脉输入红细胞悬液及血浆,由动脉为排血端,注射泵、输液泵控制出入血速度,均速换血。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配合,术后积极护理。结果:患儿血清胆红素降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除2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外,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动静脉同步自动换血疗法简单、方便、安全、有效,能迅速改善溶血病患儿临床症状,预防胆红素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改良成分换血疗法与传统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 ABO 溶血病前后血液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确诊为ABO溶血病且具备换血条件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给予“O型红细胞悬液+AB型血浆”换血治疗;治疗组20例,给予“浓缩洗涤O型红细胞+AB型血浆”换血治疗。测定换血前后血清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 )。结果两组患儿换血治疗后TBil、IBil水平均明显下降。对照组患儿换血后 Hb、RBC、HCT水平低于换血前;治疗组患儿换血后 Hb、RBC、HCT 水平高于换血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改良成分换血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后血液指标明显改善,疗效较传统换血治疗好。  相似文献   

5.
非等量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等量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前后血中胆红素及内环境的变化。方法18例患儿均采用桡动脉-外周静脉同步换血,采用0型红细胞+AB型血浆,换血量150~180ml/kg,输入量比换出量多10~15ml/kg,3h左右结束。换血前后抽血送检胆红素、血气、电解质、血常规、血糖、血培养,出院前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胆红素换出率为50%,换血前后血红蛋白、血气等差异无显著性,电解质、血糖、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差异具有显著性,但平均值在正常范围。结论非等量换血疗法能有效降低血中胆红素的浓度,预防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对内环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和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前后血细胞指标的变化.方法 收集进行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治疗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4例,患儿换血前后检测总胆红素(TBIL)浓度,进行全血细胞分析并比较换血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24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后TBI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细胞分析研究项目中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平均分布宽度(RDW-CV)、白细胞(WBC)、血小板(PLT)换血后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红细胞(RBC)换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换血前后血液细胞分析结果的变化,对评估治疗效果和提高换血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在生命体征监护下,对74例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结果:换血前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下降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换血治疗后,血常规中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均有显著下降,红细胞无明显下降.血电解质中血钾和血氯均明显下降,血钙和血钠无明显变化.74例患儿痊愈46例(62.2%),好转28例(37.8%).结论: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且又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对胆红素、清蛋白、血常规、血气的影响,探讨换血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高胆红素血症并接受换血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换血前及换血后6h胆红素、清蛋白、血常规、血气等变化。结果换血后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清蛋白、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较换血前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红细胞压积较换血前明显升高(P0.05),换血前后血红蛋白、酸碱度(pH)、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碳酸氢根离子(HCO3-)、剩余碱(BE)较换血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能够快速降低胆红素水平,纠正贫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换血疗法对新生儿溶血病(HDN )的治疗效果。方法监测186例HDN 患儿换血前后的胆红素、血常规及电解质指标的变化。结果换血治疗前后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43%,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白细胞计数及血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钠、血氯和血钙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HDN患儿进行换血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体内胆红素水平,对患儿血液内环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后临床疗效及对血液学指标的影响。方法:31例均采用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术。ABO溶血病用O型洗涤红细胞加AB型血浆混合血,余病例均采用同患儿同型的3 d内ACD血,平均换血量170 mL/kg。监测换血前后血常规、血气、血生化、血尿素氮、黄疸常规。结果:血清胆红素平均下降50.68%。血气、血生化、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换血对Hb、WBC、PLT有影响,应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11.
换血疗法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主要用于母婴血型不合的溶血病.换血可及时换出血中胆红素、抗体和致敏红细胞,减轻溶血和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以往在应用外周动脉-静脉同步换血方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护理操作中,需用肝素液反复冲洗注射器,防止堵管.我科在接受外周动脉-静脉同步换血方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122例次患儿中,除10例次患儿外,112例次患儿均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排血管道,没有发生堵管,建议推广应用此法.  相似文献   

12.
双倍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对内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双倍换血治疗前后血液内环境的变化。方法对20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经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ABO溶血病者采用O型去白红细胞和AB型血浆,非溶血病者采用同型血,按(70±5)ml血浆与2U去白红细胞混合,以(150—180)ml/kg双倍量换血,监测换血前后新生儿血清总胆红素、血常规、电解质及血糖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换血前后患儿血清胆红素分别为(448.1±92.772)μmol/L与(258.78±103.347)μmol/L,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换血后血钾、血氯降低,血钠无明显变化,血钙升高;血糖暂时性升高,但在24 h内自行恢复至正常。可有白细胞及血小板明显下降(P<0.05)。结论换血后可出现低钾、低氯、低钙、高血糖、低白细胞和血小板血症的发生,应预防感染、出血和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法治疗17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换血治疗后,血清总胆红素换出率为53.8%,未结合胆红素换出率为52.9%.结论:外周动、静脉双管同步换血疗法结合精心护理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改善机体内环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球浆比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去白浓缩红细胞与血浆按(2—3)∶1混合,对确诊的58名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做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治疗,其中ABO系统溶血病27例、Rh系统溶血病12例、严重感染11例、遗传性红细胞增多症2例和原因不明6例,换血总量约180 ml/kg;换血过程中予以生命体征监护,监测换血前后胆红素、总胆红素/白蛋白(B/A)比值、血常规、电解质、血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患儿换血前总胆红素水平(476.2±123.1)μmol/L,换血后降为(219.7±85.5)μmol/L、B/A比值由12.53降为6.47,平均降低了5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换血治疗后,患儿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均有所降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无明显下降。血电解质中Ca2+下降明显,由(2.41±0.27)mmol/L降低至(1.29±0.33)mmol/L,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临床痊愈出院55例,3例因不良神经预后放弃继续治疗。结论采用高球浆比同步换血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好,操作简便、安全,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致核黄疸是新生儿溶血性疾病中对新生儿生命和健康威胁很大且预后严重的并发症。目前除药物和光疗外,换血疗法是治疗此症的主要有效方法。最近我们与广西区妇幼保健院配合,采用O型洗涤红细胞加AB型血浆的方法进行换血,成功地抢救4  相似文献   

16.
改良同步换血疗法在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改良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对 5例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采用外周动静脉同步恒速换血疗法 ,并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监测。结果 5例患儿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平均换出率分别为 6 2 .4 9%与 6 2 .12 % ,在换血量达到一半时 ,其胆红素定量下降超过4 0 % ,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换血前、换血中、换血后分别两两配对t检验 ,均有显著性差异 (P值均 <0 .0 0 1) ;血常规、血电解质及生命体征监测比较平稳 ,无不良反应 ;5例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改良同步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 ,疗效确切 ,安全 ,简便 ,还可提高换血效能。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病症,若不及时处理,对新生儿危害极大,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不可逆的神经系统损害,病死率高。即使幸存,大多数也会遗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1],为新生儿时期重要的致残病因,严重时可致死亡。换血疗法是给患儿输入成人的新鲜血,从患儿血管抽出血废弃,能部分置换出血中胆红素、抗体和致敏红细胞等,减轻溶血和降低血清胆红素浓度,防止胆红素脑病[2],是治疗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最迅速有效的方法。目前,有关换血疗法的报道很多,为探讨一种安全、简便、经济、减少可能发生并发症的换血疗法,现将出血路径、换血方法、血液选择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换血疗法对新生儿内环境造成的影响,为安全换血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诊断为ABO或Rh血型系统溶血病、并行换血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40例,分析换血治疗对患儿血常规、生化及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 40例患儿换血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90.4±17.98μ...  相似文献   

19.
高胆红素血症中未结合胆红素对脑细胞有毒性作用[1],可致核黄疸,引起后遗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换血可快速去除循环血中的胆红素,置换出致敏的红细胞并提供新鲜白蛋白,能与胆红素再连接,有效地防止核黄疸的发生[2].  相似文献   

20.
朱清碧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0):1850-1851
目的探讨新生儿换血过程中不同时间输注血浆对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1例需换血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选用同型洗涤红细胞或浓缩红细胞加输AB型血浆进行血液供应。两组换血量均为新生儿双倍血量及加输血浆量差异无显著意义(t=0.536,P〉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14例,在换血量达到换血总量的1/2时加输血浆;对照组17例,在换血临结束时加输血浆,比较两组患儿换血前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改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换血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比较和红细胞数比较:t=-3.125,t=-4.115,P〈0.01,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对照组换血前后血红蛋白比较:t=0.806,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红细胞计数统计:t=-2.805,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新生儿采用成份血进行周围动静脉同步换血时,加输血浆时间最好选择在换血过程中途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