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R 脑功能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磁共振功能成像(functionalmagneticresonanceimaging;FMRI)是一种安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在完全无创伤的条件下可对人脑进行功能分析,其时间及空间分辨率较高,一次成像可同时获得解剖与功能影像,而且对人体无辐射损伤,在这一点上优于ECT和PET成像。目前,FMRI已广泛地用于人脑正常生理功能和脑肿瘤的术前评价,对手术计划的制定及最大程度地减小术后功能损伤有极大帮助。1 MR脑功能成像的原理与技术神经元活动与细胞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磁共振功能成像并不能直接检测神经元活动,而是通过M… 相似文献
2.
3.
MR脑灌注与弥散加权成像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近年来 ,随着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的发展 ,基于平面回波技术 (echoplanarimaging ,EPI)的脑灌注加权成像 (perfu sionweightedimaging ,PWI)和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研究成为 相似文献
4.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和规律.方法202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全部在全麻插管下经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对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202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无1例发生术中配合和护理意外.结论术前借助口型和手语充分的沟通;巡回护士精心的仪器调控和对患者安全防护;器械护士对手术器械特性及手术程序的充分了解和密切配合是手术安全、顺利的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5.
6.
7.
大剂量MR 造影剂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磁共振造影剂Gd络合物最早应用于临床是在 80年代初。Gd DTPA的常规应用剂量是 0 1mmol/kg。 1987年 ,开始有报道大剂量 (0 3mmol/kg)Gd DT PA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效果分析[1] ,认为大剂量Gd DTPA的增强程度更明显 ,对脑转移瘤等病变的显示效果更好。随着各种新型离子型Gd络合物MR造影剂的出现 ,剂量对比研究方面的文献越来越多了。Gd造影剂的大剂量应用已经开始成为国外造影剂研究方面的热点问题之一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也开始见诸报道[2 ,3 ] 。1 造影剂的类型和使用剂量目前主要有四种Gd络合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耳聋患儿人工耳蜗植入术的护理方法,以提高耳聋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9月至2010年8月在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耳鼻喉科行人工耳蜗植入术的4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儿均安全度过手术期,无手术并发症。术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听力康复训练,患儿语言领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均有提高。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加强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术后细心的病情观察、积极预防并发症和尽早开展术后听力康复训练,是促进患儿尽快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脑胶质瘤的MR血流灌注成像临床应用进展( 综述)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MR血流灌注成像(perfusion-weighted MR,PWI)需要有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可用来反映生理和病理情况下脑组织的血流动力学改变。随着MR影像设备的不断发展及快速成像序列的应用,利用MR血流灌注对神经系统病变进行辅助性诊断和研究已逐渐深入和普及。目前国内MR血流灌注应用得最多的还是在急性或超急性脑缺血的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Neuclear24型人工耳蜗植入相关手术问题和不同年龄段的康复效果。方法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35例,经术后开机调试和语言康复训练、进行术后评估和跟踪随访。结果 耳蜗植入电极全部成功,未发现电极外露不能植入,28例术后1~3d有轻度头晕,无其他手术并发症发生。开机调试后所有患者均能听到声音。经术后康复7例进入普通学校正常学习,18例到达语言三级水平,10例在康复中,其中大年龄段语前聋患者术后听力水平虽与其他组相同,但语言康复显著困难。结论 Neuclear型人工耳蜗不同型号中以Contour电极植入最容易,不同年龄组中小年龄组语言康复效果最佳,大年龄组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和规律.方法202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全部在全麻插管下经面神经隐窝入路手术.对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结果202例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无1例发生术中配合和护理意外.结论术前借助口型和手语充分的沟通;巡回护士精心的仪器调控和对患者安全防护;器械护士对手术器械特性及手术程序的充分了解和密切配合是手术安全、顺利的有利保证. 相似文献
13.
幼儿聋哑症两年前经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获得听力,通过两次康复评价会诊,由医师、听力测试技师、语言疗法师、康复医师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听力辨别功能、语言环境进行分析,切入问题点,制定目标。两年后,患儿达到听辨各类声音,能够用言语表达意愿。 相似文献
14.
人工耳蜗植入术10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① 重度及深度耳聋患者借助助听器常常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而人工耳蜗是目前治疗重、深度耳聋的最有效手段。人工耳蜗的问世给聋哑患者带来了希望 ,它可以帮助听障者获得或恢复听觉 ,使他们在有声世界里更好地与人交流。我科于 2 0 0 1年 5月至 2 0 0 2年 3月引进澳大利亚Cochlear公司2 4导人工电子耳蜗 (SprintTM ) ,成功地为 10例患者进行了植入术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人工耳蜗的工作原理人工耳蜗系统利用植入耳蜗的电极组绕过内耳受损部分 ,用电流直接刺激听神经 ,使患者重获听觉 ,其部件分为植入体内的植入部… 相似文献
15.
对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 ,帮助患者及家属建立恰当的期望值 ,帮助患者人工耳蜗植入后的成功康复。方法 :利用文字、手语、图片配合宣传手册等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入院前教育、住院教育和出院教育。结果 :3 8例人工耳蜗均能够被正确使用 ,保养良好 ,3 0例植入者在康复机构语训、5例在家由父母训练、3例缺乏训练 ,10位儿童已经进入正常学校学习。结论 :医护人员对患者及家庭进行人工耳蜗系统的健康知识教育 ,是保证人工耳蜗手术成功康复的重要因素 ,体现了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发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17.
朱惠平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2(17):1582-158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工电子耳蜗的问世,给双耳重度和深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90dB上,不能通过助听器来改善听力,或提高言语分辨能力及适应正常的社会交往)的患者带来了希望和福音。我科引进澳大利亚cochlea公司出产的最先进的24导人上电子耳蜗成功为9例患者进行了人工耳蜗植入术,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孤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的护理。方法通过对福利院2例重度与极度耳聋患儿的人工耳蜗植入,探讨手术前后个性化的护理的体会。结果通过个性化的护理对孤残儿童的人工耳蜗植入是有积极帮助的。结论对孤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需要个性化护理。 相似文献
19.
20.
脊柱MR成像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早期的磁共振成像扫描技术对脊柱的表现力不及脑组织。但随着一些技术的改进 ,如体表线圈的发明 ,大大提高了浅表组织成像的信噪比 (SNR) ,并能获得 1mm以下的薄层切面 ;梯度时刻消除法和心电门控的运用 ,减少了因脑脊液(CSF)波动而造成的伪迹[1] ;MR造影剂也已应用于脊柱成像[2 ,3 ] ;其它技术如相控阵线圈技术 ,视野的饱和带宽 ,可变的扫描带宽 ,图像信号校正等。脊柱结构的成像 ,特别是对术后征象和髓外硬膜内及髓内肿瘤的表现 ,都清晰可见。梯度回波序列 (gradientecho ;GRE)的发展使得脊柱MRI图像质量进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