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是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显微外科技术、介入神经外科学以及神经外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和完善,脑血管病的诊断技术进展迅速,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有了很大的发展。文章就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血管内介入治疗术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最近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血管治疗学组第五届全国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研讨会上了解到,近两年来,我国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领域发展迅速。目前除栓塞材料与国外有差距外,我国在临床神经外科血管内治疗方面,无论是治疗病种、治疗例数,治愈率及治疗水平都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而且还在不断拓展治疗范围。除开展脑动脉畸形、脑动脉瘤、动静脉瘘等疾病的血管内治疗外,正不断探索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血管内治疗,并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开创了新的途径。该领域在我国老一代学术带头人王忠诚、段国升、刘承基等著名专家关怀下,在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凌锋、李铁林、马廉亭、吴中学等学术带头人的努力下,学术交流日趋繁荣,一支学术严谨、技术精湛的专业技术队伍正在不断壮大,成为我国神经外科学领域的重要学术和技术力量。对于脑血管疾病,无论是缺血性卒中还是出血性卒中,处理的时机至关重要。因此,要树立脑卒中就是“急症”和“时间就是脑”(time is brain)的观念,各科医生都要树立“脑打击观念”(brain attack concept),最大限度地抓紧脑血管病抢救的“时间窗”。各学科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争取时间尽早实施专科治疗,以赢得脑抢救的最佳机会。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巍巍 《吉林医学》2006,27(6):578-579
近年来随着脑血管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的研究深入。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发展很快。现对近几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李泽堂 《广东医学》1993,14(3):158-159
近代科学在医学临床应用有了较大的进展。临床诊断学方面由于采用了精确度高的诊断技术,使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符合率较前明显提高。诊断学的发展大大推动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研究,不少学者重新  相似文献   

5.
颈内动脉狭窄可导致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传统保守治疗主要以降压、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和降黏降脂为主,近年来由于脑血管介入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许多大型医院已经将颈内动脉支架成形术(CAS)作为常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笔者于2010年2月-7月在卫生部直属北京医院神经外科进修学习,累计参与颅外段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7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尽管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防治方面取得了进展,但未达到人们所期望的治疗效果,治疗学上仍存在许多争议.本文就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现状、有关进展及发展的方向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介入神经放射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凌锋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2):1277-1278
介入神经放射学近年发展迅速,已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一大重要分支,在颅内动脉瘤、颅内动静脉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缺血性脑血管病及脊髓血管病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治疗手段和途径,特别是在颅内宽颈动 脉瘤栓塞技术的发展及新型栓塞材料的研制中取得了十分可喜的进展,然而从加快发展来看,目前需要进一步加强介入神经放射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开发,加强专业医生培训,尽快建立治疗操作规范和完善诊断治疗的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8.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是病残的主要原因,目前元特效治疗方法。该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神经外科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自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和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神经外科学迎来了一个日新月异的飞速进展时期.各种新理论、新技术、新的诊疗方法的不断出现,使得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郭庆龙  江倩 《医学综述》2011,17(1):131-134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很高,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质量。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不仅能提供解剖信息,也能更早和更准确地提供脑血流、代谢等方面的信息,在早期诊断方面提出了新的思路和理论,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准确确定缺血半暗带和评估脑血流量储备能力,将有利于临床治疗决策,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大网膜颅内移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近年来应用于神经外科的一项新的手术方法,1979年Goldsmith等首次报道了为三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了带蒂大网膜颅内移植术,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获得改善。此后,国内便不断见有报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显微外科技术作游离大网膜颅内移植,避免了带蒂大网膜  相似文献   

12.
灯盏花素治疗脑缺血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灯盏花素已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研究表明,灯盏花素有助于脑缺血组织的血液循环重建,改善神经元代谢的作用。就灯盏花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作用及其机理的进展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3.
进展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常见而又严重的类型,属于难治性脑血管病,治疗缺乏有效的办法。我院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对阻断病情进展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丁咯地尔针,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流变学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P〈0.05)。治疗组血流学指标亦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 丁咯地尔可改善血液粘度,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神经外科全新栓塞剂-ONYX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管内神经外科(Endovascular Neurosurgery)是在X线监视下对脑血管病进行治疗的一项技术。早期血管内治疗只是作为神经外科的一个辅助治疗手段。随着神经影像学(如CT,MRI,DSA)、导管技术和材料(如GDC)、计算机等科学的发展,血管内技术日臻成熟,目前已成为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法,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年来血管内神经外科已展示出美好而广阔的发展前景,已成为微创神经外科的重要分支。与传统的神经外科手术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相比,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以最小的创伤治疗脑血管疾病,给病人提供了神经功能保全最好、效果最佳、安全度最大,创伤、痛苦最小的治疗,真正达到微创。  相似文献   

16.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多发生在老年群体,在发病期间,患者将出现不同程度上神经功能缺失.临床患病类型可以分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失、腔隙性梗死、进展型卒中和完全性卒中等,在不同程度上危害着患者生命安全.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情况,可造成患者偏瘫、偏盲、失语现象,或是造成患者死亡,危害性较大.由此,本文主要就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思路和进展进行综述,针对这一老年群体发病率较高的疾病,深入分析疾病的发病特点和发病机制,客观阐述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思路,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 显微神经外科是神经外科在技术上一重大发展,由于手术显微镜的立体放大和良好的照明,以及双极电凝和显微外科器械的应用,对神经外科手术开展有较大提高。这里简要介绍近几年来国内外显微神经外科的应用概况。一、脑血管疾病的显微外科(一)缺血性脑血管病1游离大网膜颅外—颅内架桥移植术  相似文献   

18.
<正>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办,海南省医学会承办,海南省人民医院、海南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20次学术会议”日前在海口举行。作为我国神经外科学领域的重要学术活动,会议以“分享真实世界红利,共谋神经外科未来”为主题,开设了30多场专题会议,与会专家在大会报告和学术交流中分享了脑肿瘤、脑血管病、功能神经外科、颅脑创伤、脑科学等领域的国内外最新前沿研究和技术以及基础医学新进展。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硕教授表示,2022年神经外科领域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这是神经外科向横向发展、向多学科发展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9.
《右江医学》2019,(6):468-471
<正>脑血管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已成为国内居民死亡的重要因素。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类型,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对改善国人的总体健康至关重要。其中,影像学的不断发展给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手段,很多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安全、便捷,使患者能早诊断、早受益。本文将就临床常用的缺血性脑血管病影像学诊断技术作如下综述。1 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carotid artery atherosclerosis,CA  相似文献   

20.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近些年随着溶栓药物的应用,介入放射技术和导管技术的快速发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