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妇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对新生儿乙型肝炎(简称乙肝)基因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乙肝基因疫苗免疫效果进行了前瞻性研究。结果在新生儿系列血清中均未检出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血清学感染标志;对照组和感染组新生儿免疫保护率分别为93%(28/30)和83%(39/47)(χ2=1.74,P>0.05),两组汉族和少数民族间免疫保护率亦无统计学差异(概率法,P=0.98;χ2=0.11,P>0.05)。结论随着接种次数的增加,各组两民族抗HBs阳转率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娩时孕妇HBV感染状态对新生儿抗HBs阳转率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对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长期随访和再接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研究阻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经初次全程接种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疫苗后何时需再接种及其措施和效果,对98例母亲是HBV无症状携带者的高危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单纯疫苗组55例和注射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后再接种乙肝疫苗组43例,随访7年。结果表明,初次免疫后第1年抗HBs阳性者,单纯疫苗组45例,抗体阳性率为81.8%,抗体平均滴度111.1;加注HBIG组抗体阳性者39例,抗体阳性率为90.7%,抗体平均滴度410.4(t=40.1,P<0.01)。对抗体阳性者逐年随访,单纯疫苗组第4年抗体平均滴度降至<10,为6.1,而加注HBIG组第5年为8.3。对两组中抗体消失或滴度<10者,给再注射1次原剂量乙肝疫苗见抗体又升达初次免疫后第1年的水平,保护性抗体又可持续达3年。提示阻断母婴传播,乙肝疫苗联合HBIG效果好,单纯疫苗组3至4年需加强注射;HBIG加乙肝疫苗组4至5年也必须加强注射。  相似文献   

3.
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6,自引:1,他引:76  
宫内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新生儿产前在宫内受HBV感染,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后的免疫效果,研究给予阻断措施和观察其效果。从3632名孕妇筛查出HBV无症状携带者204例,随机分为二组,即临产前3个月每月注射1次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每次200IU,和不注射者作对照。在孕妇分娩后和新生儿出生时分别抽外周血作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HBIG组和对照组所生新生儿的宫内感染率分别是5.7%和14.7%(X ̄2=4.58,P<0.05)。分娩后二组孕妇的HBsAg和HBeAg的阳性率无差异,但HBIG组HBsAg阳性滴度的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t=4.82,P<0.01)。提示产前多次肌注HBIG可减少携带HBV母亲所生新生儿宫内受HBV感染。这可能与产时减少母体外周血中的HBV有关。接受HBIG在分娩前后的随访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宫内感染HBV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机理和预后研究   总被引:54,自引:2,他引:54  
为了解宫内受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病毒(HBV)感染婴儿接种乙肝疫苗导致免疫失败的机理和预后,用植物血凝素(PHA)作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用HBV前S2多肽特异性扩增HBVDNAS区基因并分析其变异情况。对497名携带HBV母亲所生新生儿单纯接种乙肝疫苗,并对携带HBV母亲产前注射免疫球蛋白(HBIG)(妇产组);对携带HBV产前不注射HBIG母亲所生490名新生儿生后注射HBIG加乙肝疫苗(中山组)。两组均随访4~6年。结果显示,妇产组HBV的宫内感染率为14.3%,中山组HBV的宫内感染率为5.7%;淋巴细胞增殖试验显示宫内感染HBV后其细胞免疫功能不足,T淋巴细胞对HBV的特异性刺激源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孕妇产前多次注射HBIG能有效减少HBV的宫内感染;在受宫内HBV感染的儿童中存在着乙肝病毒变异,感染变异病毒是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的重要原因,并易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减少新生儿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探讨孕妇被动免疫预防HBV宫内感染的作用。方法 将141例无症状HBsAg(+)孕妇随机分为两组,预防组69例,自孕28周起每月注射1次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每次200 IU;对照组72例,不注射HBIG。在孕妇孕28周、分娩前和新生儿出生时分别检测静脉血HBsAg,HBeAg和抗-HBs,部分产妇检测乳汁HBsAg,HBeAg。结果 预防组新生儿血清HBsAg检出率(5.8%)明显低于对照组(16.7%)P<0.05;预防组新生儿抗-HBs阳性率(30.4%)显著高于对照组(9.7%)P<0.05;两组母亲乳汁HBsAg检出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产前多次肌注HBIG可减少携带HBV母亲所生新生儿宫内受HBV感染。  相似文献   

6.
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新生儿发育指标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新生儿发育指标降低与母婴HBV感染状态和感染孕周的关系。方法将137例孕中期HBV标志物阳性孕妇足月分娩后与其婴儿配对,用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其中40对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HBVDNA;对照组HBV标志物和HBVDNA均为阴性者共73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均按规范要求测量体重、身长和头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V标志物阳性率20%(27/137),HBVDNA阳性率48%(19/40);两种方法检出的宫内感染儿发育指标降低率分别为33%(9/27)和32%(6/19),其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发育指标降低的宫内感染儿均显示HBV处于复制状态。对照组新生儿无HBV标志物和HBVDNA阳性标本检出,仅1例(1/73)表现为体重降低。结论宫内感染儿发育指标降低特点表现为3项指标同时降低或身长、头围降低,提示胎儿宫内HBV急性感染后病毒血症期,病毒在胎儿体内呈高水平复制时干扰细胞分裂与增殖,尤其影响细胞增生旺盛期身长和大脑发育,以致在孕晚期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7.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儿童S基因变异株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失败与S-基因变异的关系。方法 106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血清为研究标本,从中提取DNA,经PCR扩增乙肝病毒(HBV)S区基因片段,Southernblot转移至尼龙膜,与S区标准序列探针杂交,选择PCR阳性与寡核苷酸探针不杂交的标本作序列分析。结果 免疫失败儿童中HBVDNA阳性率为93.4%(99/106),99份样本中有20份与与探针不杂交,占30.3%  相似文献   

8.
岳瑛  刘子韬 《新生儿科杂志》1997,12(5):208-209,227
本文采用酶免疫测定法,检测长春地区151例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肝功能无改变的孕妇血清中丁型肝炎病毒标志物,结果HDV-M共24例,阳性率15.89%。说明长春地区孕妇克有HDV/HBV联合感染或重叠感染。同法检测孕妇血清HDV/M的新生儿脐血清,结果HDV/M3例,阳性率12.5%,说明HDV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发生新生儿围产期感染。  相似文献   

9.
1989和1994年两个年度中,对出生后接受过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1~2岁幼儿复查结果显示,抗乙肝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4%和83%,乙肝发生率不足1%,提示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具有良好效果。1994年与1989年两个年度比较,初诊为非乙肝患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HBVM)检测比较,7月~3岁组乙肝发生率仍在8.5%不变,抗HBs阳性率则从32.1%上升达58%。~7岁组乙肝总发生率从34%降至25%,抗HBs阳性率从16.4%升至23.1%;~14岁组乙肝发生率从33%升至38%,抗HBs阳性率则从17.6%降至12.5%。数据表明,小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仍较严重,5年前后均有近半数3岁以上小儿为易感儿,需要接种乙肝疫苗预防  相似文献   

10.
对宫内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婴儿特异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功能的探讨吕晴朱启熊恩东段恕诚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HBV)感染后特异性杀伤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Tlymphocyte,CTL)的作用是清除病毒的关键。为了解宫内HBV感染婴儿特异性C...  相似文献   

11.
戊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及产儿死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了从分子水平探讨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HEV)后胎儿宫内感染和死亡原因。方法对17例患重症戊型肝炎的孕妇和娩出的18例新生儿,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母血和脐带血抗-HEVIgM/IgG,同时查新生儿肝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查肝内戊型肝炎病毒抗原(HEVAg),用地戈辛(DIG)探针标记HEVcDNA23qbp片段进行原位杂交查肝内HEVRNA。结果母血抗-HEV、IgM/IgG均阳性,脐带血仅抗-HEVIgG阳性,肝组织以变性、炎变为主,新生儿肝内HEVAg阳性率77%(10/13),HEV-RNA阳性率62%(8/13)。结论HEV存在宫内感染  相似文献   

12.
用聚合酶以应技术(PCR)检测60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尿人巨细胞病毒(HCMV0DNA在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同时做尿HCMV病毒分离。结果表明:HCMV DNA阳性47例,阳性率78.3%,而HCMV分离阳性30例,阳性率50.0%。HBV DNA阳性12例,阳性一率20%。提示婴儿肝炎综合征与HCMV和HBV感染有关。PCR技术特异,敏感,快速及简便,可协助临床医生对婴儿肝炎综合征做  相似文献   

13.
检测尿HBV抗原诊断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检测尿乙型肝炎病毒(HBV)抗原诊断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的价值。肾小球病伴尿HBV抗原阳性者可临床诊断乙肝肾炎。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估价甲肝减毒活疫苗在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中的致免疫性和牛磺酸对该疫苗免疫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择90名健康儿童随机分成二组:43名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和口服牛磺酸(Ⅰ组);47名接种疫苗加口服安慰剂(Ⅱ组)。另选择62名由携带HBV的无症状母亲所生接种过乙肝疫苗但是免疫失败者(Ⅲ组)和44名同龄由HBsAg阴性母亲所生接种乙肝疫苗正常免疫反应的健康儿童(Ⅳ组),均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作比较。所有对象均除外甲肝感染,接种后观察反应,2个月后检测血清-HAVIgG抗体。结果Ⅰ组抗HAVIgG平均值显著高于Ⅱ组(t=7.109,P<0.01);Ⅳ组接种甲肝疫苗后抗-HAVIgG平均值与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998,P<0.05)。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儿童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的免疫效果比健康儿童差。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后随访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牛磺酸对疫苗接种效果的辅助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英]/MenendezC…//JClin Microbiol-1999,37(7).-2333—2336庚型肝炎病毒(HGV)常在血源途径感染者和肝病患者中检出,全世界献血员HGV的感染率为0.9%~10%.尽管个别的由母婴传播HGV的事实已由分子水平证实,但母亲均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GCV)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对象和方法西班牙巴塞罗纳临床医院对133例坦桑尼亚孕妇和HGV感染母亲所生的18例婴儿中的15例(其余3例中失随访2例,死亡1例)检测HGVRNA.检测时间:11例在5月龄…  相似文献   

16.
探讨弓形体(TOXO)人巨细胞病毒(HCMV)及人微小病毒B19(HP-VB19)对新生儿畸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采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42例畸形新生儿进行了TOXO-DNA,HCMV-DNA和HPVB19-DNA的检测,并对检测阳性与阴性畸形新生儿,用标准差记分法(SDS)衡量生长发育。PCR检测阳性率为18/42(42.88%),中枢及心血管系统畸形阳性率为12/18(66.67%),其他系统畸  相似文献   

17.
[英]/Manette T…//rch Pediatr Adolesc Med.—1999,153(12)-1279~1282自1991年广泛应用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疫苗以来,尚未见发生在婴儿的严重副作用及死亡报道.美国全国疫苗副作用报告系统(VAERS)负责收集来自全国的信息,了解各种疫苗的安全性.该文分析了来自VAERS有关乙肝疫苗接种后的资料,明确新生儿死亡与接种乙型疫苗的关系。对象病人为1991年1月-1998年5月间上报的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新生儿。结果本期间内有1771例上报者,…  相似文献   

18.
抗庚型肝炎病毒抗体与庚型肝炎病毒RNA检测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正确认识抗庚型肝炎病毒(HGV)抗体和HGV-RN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用ELISA和逆转录PCR方法同时检测90例儿童抗HGV抗体和HGV-RNA。结果:抗HGV阳性率为156%(14/90),其中慢性丙型肝炎中(丙肝)占10/28,慢性乙型肝炎中(乙肝)占4/12;HGV-RNA阳性率占244%(22/90),其中丙肝中占12/28,乙肝中占4/12,非甲-戊肝炎中占2/4,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占2/4,肾炎或肾病中占2/20。22例健康儿童均阴性。抗HGV阳性者中HGV-RNA阳性率为143%(2/14),丙氨酸转氨酶(ALT)异常率为571%;HGV-RNA阳性者中的抗HGV阳性率为91%(2/22),ALT异常率为455%,两组比较P>005。结论:要想全面了解HGV感染率,此两种方法都应采用;抗HGV阳性可能预示病毒复制停止;病毒血症与肝功能损害的临床联系具有多样性,需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分析吴秀兰,葛源,白克敏,崔晓玲,邹万忠,李佩娟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简称乙肝肾炎)在人群中发病率也较高[中华内科杂志,1990,9:519]。现将我科8例确诊乙肝肾炎...  相似文献   

20.
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小儿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状况,对506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儿,采用以HGV合成肽为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检测抗HGV。结果表明,HGV在小儿组感染率为4.0%。小儿组甲、乙、丙型肝炎中HGV感染率分别为1.5%、5.4%和1.6%。其中乙型肝炎中感染率高于其他型(P<0.05)。抗HGV在急性肝炎的检出率为1.5%,慢性肝炎中为4.8%。提示HGV感染在小儿肝炎中占有一定比例,并有其特点,应重视儿童HGV感染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