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2.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抗血小板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20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为A、B、C 3组,每组40例。A组口服阿司匹林,B组口服氯吡格雷,C组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药21d后根据血栓弹力图结果选择敏感抗血小板药物单用,3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治疗后各组间二磷酸腺苷(ADP)、花生四烯酸(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入院时NIHSS评分及以及治疗后3个月内主要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检测3组血小板参数中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变化。结果:A组和B组AA途径诱导的抑制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C组的AA途径诱导的抑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和C组AA途径诱导的抑制率有显著差异(P<0.01)。A组和B组ADP途径诱导的抑制率有显著差异(P<0.01),A组和C组ADP途径诱导的抑制率有显著差异(P<0.01),B组和C组AA途径诱导的抑制率有显著差异(P<0.05)。3组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与B组、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MPV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非心源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急性期给予双抗血小板治疗,并根据血栓弹力图结果选择敏感药物可增加患者抗血小板受益,降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血栓弹力图评价血小板ADP受体抑制率对血凝块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血小板ADP受体抑制率对血凝块形成的影响,及其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80例,血栓弹力图测定血小板ADP受体抑制率和ADP通道的R时间、K时间、α角、MA值和TMA。结果 80例患者ADP受体抑制率为66.4±24.6%,R时间为0.7±0.4 m in,α角为54.8°±13.7,°MA值为27.1±15.0 mm,TMA为15.9±7.8 m in,K时间为6.2±4.6 m in(n=51)。ADP受体抑制率对R时间无影响(P〉0.05);随抑制率增高,α角缩小,MA值降低,TMA缩短,K时间延长并且无K时间病例增多(P〈0.05)。各年龄段之间、男女患者之间ADP受体抑制率比较均无差别(P〉0.05)。结论抑制血小板ADP受体不利于血凝块形成,随抑制率增高,血凝块形成减慢、强度变小;抑制率大小与年龄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TEG)检测拟行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寻找术前最佳抗血小板给药时间,为手术时机把握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55例2012年12月- 2014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拟行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患者,既往无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患者为A组(146例),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达1周以上为B组(109例),两组均于入院当天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氯吡格雷75 mg,血栓弹力图检测服药后第1、3、5、7天的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和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 A组,与第1天相比,第3天的AA、ADP血小板抑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第5天的AA、ADP血小板抑制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服药后第1天AA%为70.43%±15.32%,ADP%为36.52%±19.38%,已达到较好的抑制水平,与第3、5、7天相比,AA、ADP的血小板抑制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既往无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患者,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延长至5 d后有较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既往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1周以上的患者,术前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服药后第1天即有较好的血小板抑制效果.血栓弹力图可为颅内外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治疗时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血栓弹力图评估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后血小板抑制率的改变。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2022年9月的急性期冠心病行PCI住院患者150例,分为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组三组;所有患者均应用血栓弹力图检测在抗血小板治疗后花生四烯酸(AA)通路和二磷酸腺苷(ADP)受体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 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的基础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阿司匹林组与氯吡格雷联合用药组在血小板抑制率和临床效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药物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敏感组与不敏感组在性别、年龄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及肥胖因素与阿司匹林的药物敏感性有关(P<0.05)。氯吡格雷敏感组与不敏感组在年龄及是否合并高血压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抽烟、高脂血症及超重等因素与氯吡格雷药物敏感性有关(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心脑血管病病人血栓弹力图(TEG)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因心脑血管疾病住院病人249例,根据其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情况分为阿司匹林组(AA组,n=141)、氯吡格雷组(ADP组,n=20)、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联合组(双联组,n=88),用血栓弹力图仪检测病人血小板抑制率,分析3组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双联组的AA途径和ADP受体途径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88.47±19.69)%和(68.08±28.12)%,均高于AA组的(77.71±29.7)%和ADP组的(52.57±26.97)%(P<0.01和P<0.05)。双联组的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分别为6.82%和11.36%,均低于AA组的21.99%和ADP组的30%(P<0.01和P>0.05)。结论:采用TEG仪检测心脑血管病病人的血小板聚集抑制率有利于指导临床制定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阿司匹林对心脑血管病人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强于氯吡格雷。接受标准剂量抗血小板治疗的心脑血管病病人存在抗血小板抵抗;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用抗血小板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血栓弹力图评价替格瑞洛用于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OPCABG)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效果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5月—2016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完成OPCABG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A组术后予以氯吡格雷75 mg,1次/d口服;B组术后予以替格瑞洛90 mg,2次/d口服;C组术后予以替格瑞洛半量45 mg,2次/d口服;3组均同时服用阿司匹林标准剂量(100 mg,1次/d)。比较各组服药后5~7 d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和花生四烯酸(arachidonic acid,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PIADP和PIAA)、术后3~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C组PIADP(%)均明显增大(83.8 ± 17.6 vs. 60.5 ± 25.6,P=0.001;77.9 ± 24.6 vs. 60.5 ± 25.6,P=0.013)。与B组比较,C组PIADP(%)无明显差异(77.9 ± 24.6 vs. 83.8 ± 17.6,P > 0.05)。3组均未见明显MACE。与A组比较,B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3% vs. 16.6%,P > 0.05)。结论:替格瑞洛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抗血小板效果优于氯吡格雷,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血栓弹力图评价替格瑞洛用于OPCABG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效果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5月~2016年1月按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入江苏省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成功完成OPCABG术的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术后第一天予以氯吡格雷剂量(75mg,1/日,口服);B组术后第一天分别予以替格瑞洛剂量(90mg,2/日,口服);C组术后第一天予以替格瑞洛半量剂量(45mg,2/日,口服);三组均同时服用阿司匹林标准剂量(阿司匹林100mg,1/日)。比较各组间服药后5-7天ADP和AA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PIADP和PIAA),术后30天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及其相关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C组PIADP(%)均明显增大(85.5±16.7 vs 57.8±25.8,p=0.001;82.3±23.4 vs 57.8±25.8,p=0.003)。与B比较,C组PIADP(%)无明显差异(82.3±23.4 vs. 85.5)。±16.7,p=0.894)。三组均未见明显MACE。与A组比较,B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有所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 vs 15%,P>0.05)。结论:替格瑞洛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抗血小板效果优于氯吡格雷,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高岭土-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效果。方法观察组97例,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对照组22例,未服此二药。检测两组患者的高岭土-血栓弹力图;并检测观察组血小板抑制率。结果两组患者高岭土-血栓弹力图K时间、α角、MA和TMA均无差别(P〉0.05),观察组R时间较短(P〈0.01);两组患者K时间、α角、MA异常患者的发生率相似(P〉0.05);根据观察组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率做3分位亚组,低、中、高分位亚组的R时间、K时间、α角、MA和TMA值均无差别(P〉0.05);ADP受体抑制率也有类似情况,但高分位亚组TMA较长(P=0.017)。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率和ADP受体抑制率呈直线性正相关(r=0.486,P〈0.001)。结论高岭土-血栓弹力图评价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效果价值有限,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花生四烯酸途径抑制率与氯吡格雷对ADP受体抑制率存在一定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对支架辅助栓塞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疗效的监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在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采用支架辅助栓塞术的36例未破裂宽颈动脉瘤患者资料,并根据介入治疗术后24h磁共振检查是否出现缺血征象分为缺血组和非缺血组。术后24h分别测定花生四烯酸(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和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并测定血栓形成的最大振幅MA_(AA)和MA_(ADP)。结果:缺血组与非缺血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组的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率和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均高于非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A_(AA)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组的MA_(ADP)平均值高于非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G能够及时有效检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疗效,根据血小板功能测试进行抗血小板聚集的个体化治疗,可能降低术后血管内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指导下抗血小板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病人的效果。方法 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11月~2015年8月收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与对照组(52例)。2组术后均予以阿司匹林(100 mg)联合氯吡格雷(75 mg)进行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每月应用TEG对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进行评价以调整用药剂量。比较2组临床转归、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TEG参数(R值、K值、α角、MA值),出院后给予半年时间随访,比较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R值、K值、α角、MA值等TEG参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R值、K值均升高,α角、MA值均降低,组内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的R值、K值高于对照组、α角、MA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均配合药物治疗住院1~2个月,观察组死亡率1.8%(1/56),对照组为1.9%(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3%(3/55),低于对照组17.6%(9/51)(P〈0.05)。结论 TEG在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可指导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调整,确保血小板聚集活性的抑制效果,利于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2.
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在冠心病抗血小板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在用药前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变化,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分成3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和联合用药组,分别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以及两者联合治疗。用药前后测定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阿司匹林组与正常对照组及用药前比,花生四烯酸诱导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氯吡格雷组二磷酸腺苷诱导途径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两者联合用药组4种诱导途径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仅可抑制单一途径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而联合用药对4个途径均有抑制作用,用药过程中进行监测可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应用氯吡格雷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标准组和联合组。两组均接受尿激酶150万IU 30m in静脉滴入溶栓治疗。溶栓前标准组给予阿斯匹林口服,联合组加服氯吡格雷。观察冠状动脉再通率、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再梗发生率、病死率、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出血的差别,观察30d。结果:30d时联合组再通率、LVEF高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再梗发生率、病死率、总出血事件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可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后的临床症状和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在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纳入70例于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根据术后应用TEG检测凝血功能与否,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凝血指标监测+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TEG态监测与对症护理,比较两组凝血指标变化、及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发生率。结果护理干预后,凝血指标与TEG均显示观察组凝血功能的高凝状态逆转,观察组DVT发生率为5.74%,对照组为25.71%(P0.05)。结论 TEG应用于胃癌患者术后护理,可有效监测其凝血功能变化,对患者凝血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阿司匹林抵抗(AR)及氯吡格雷抵抗(CR)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连续性收集2010年10月~ 2013年1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54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50例;患者年龄36~95岁,平均年龄66.5±11.3岁.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或氯吡格雷片7天后采集外周静脉血,光学聚集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对于服用阿司匹林患者,10μmol/L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并且500μmol/L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20%定义为阿司匹林抵抗,仅满足其中一项为阿司匹林半抵抗(ASR).对于服用氯吡格雷患者,10μmol/L 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7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阿司匹林抵抗组(AR+ ASR)、阿司匹林敏感组(AS)及氯吡格雷抵抗组(CR)、氯吡格雷敏感组(CS).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病史、2型糖尿病史、吸烟习惯)及检验指标(血小板计数、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100例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AR的发生率为3%,ASR发生率为41%,阿司匹林抵抗及半抵抗总发生率为44%;阿司匹林抵抗组(AR+ ASR)年龄为67.9 ±9.9岁,大于阿司匹林敏感组(AS)(63.3±12.3岁)(P<0.05);54例患者口服氯吡格雷片,CR的发生率为22.2%;2型糖尿病患者CR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存在一定比例的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高龄可能是阿司匹林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可能是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抗血小板药物从20世纪60年代问世一直应用至今,是治疗心血管疾病、预防血栓事件的主要手段。随着药物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部分接受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仍然发生血栓事件,被称为"抗血小板药物抵抗"。这一现象与药物的剂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基因的多态性、基础血小板的反应性、药物吸收的个体差异、患者依从性等多个因素密切相关。联合使用药物或加大剂量是目前最主要应对药物抵抗的措施,但也增加了出血并发症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早期应用氯吡格雷75mg/d及氯吡格雷75mg/d加阿司匹林100mg/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2例ACS患者随机单盲分为3组.A组(阿司匹林组)67例,首剂150mg/d,而后100mg/d;B组(氯吡格雷组)68例,首剂300mg/d,而后75gm/d;C组(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组)67例,阿司匹林100mg/d,加氯吡格雷75mg/d,随访2年,观察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抗炎症因子,改善心功能及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作用、药物不良反应.结果:3组住院期间及随访2年中均能降低心脑事件发生,但住院期间反复发作心绞痛(AP),心律失常,心力衰竭(HF)发生危险C组优于B组(但P>0.05),优于A组(P<0.05),而B组优于A组(但P>0.05);随访2年中,复发性AP,再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心律失常、HF、需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冠脉旁路移植术(PCI/CABG)、因缺血发作需再住院等,C组明显比A组减少(P<0.05).同时,3组治疗6周后,P-选择素、血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C组在降低上述5项炎症物作用优于B组(P<0.05),优于A组(P<0.05);B组作用优于A组,但P>0.05.3组治疗6周后,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血流速度比(E/A)(3组P均<0.01),上述3项指标改善C组优于A组(P<0.05)和B组(P>0.05),B组优于A组(但P>0.05);同时3组治疗1年和2年,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颈内动脉(ICA)的IMT和颈总动脉(CCA)的IMT(P均<0.05~0.01),上述作用C组优于A组(P<0.05)和B组(P<0.05),而B组优于A组(但P>0.05).3组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ACS早期应用氯吡格雷75mg/d或氯吡格雷75mg/d加阿司匹林100mg/d且一直用2年,能明显减少住院和随访期心脑事件发生,明显抑制炎症因子,改善收缩/舒张功能,减少ICA/CCAIMT,且安全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索老年冠心病患者长期双联抗血小板并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和临床危险性.方法 用数字法抽取2011-05~2013-05间在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双联组,每组各43例.采集患者静脉血,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服药前和服药后第3周、第8周、第12周的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计数(PLT)和凝血等3项,同时记录两组中出现消化道出血的例数.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结果 阿司匹林组和双联组治疗后的PAgT较治疗前分别降低了0.07%和0.12%,PLT均下降了80×109/L(P<0.05),在治疗后这两个项目数据上不同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和消化道出血率在治疗前后以及在治疗后的各个时期测量值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 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双联治疗老年冠心病有抗血小板的作用,对并发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危险性不高,可以认为该联合治疗方法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患者中的依从性、并发症及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用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在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中心)门诊就诊的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120例,社区中心给予口服拜阿司匹林每日1片(100 mg/片),同时加服氯吡格雷每日1片(75 mg/片),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120例随访患者中男83例、女37例,年龄4490(69.3±6.4)岁,在随访的人群中出血率和再入院率仅为3.33%,出血主要为消化道出血(3例)和脑出血(1例),120例随访患者社区中心随访1年用药费用显著低于本市三级医院一年用药费用[(1845.55±1064.89)元vs(3029.27±826.94)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49,P<0.001)。结论经过三级医院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后,转至社区中心继续进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依从性好、费用经济、并发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