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neu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50%~90%,其中绝大多数患者单独或合并存在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发病机制及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缺血、缺氧、异常高血糖一山梨醇旁路活性、糖基化终产物的增多和过多氧自由基造成的生物膜损伤等。随着对于该病研究的深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脂质代谢异常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了解降糖、营养神经基础上,调脂治疗对DN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200例患者为对象,采用回归分析方法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状况与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1-08-2012-12我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按照 W H O 规定的体重指数标准分为4组,分别为A组(BMI<23.0)、B组(BMI 23.0~31.0)、C组(BM I>31.0~35.0)与D组(BM I>35.0)。A 组45例,男21例,女24例;年龄45~70岁,平均(59.7±3.27)岁;病程5~20 a。B组55例,男23例,女32例;年龄46~69岁,平均(60.1±3.39)岁;病程6~19 a。C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45~69岁,平均(61.1±3.49)岁;病程6~20 a。D组54例,男24例,女30例;年龄47~70岁,平均(58.8±3.21)岁;病程5~19 a。所有患者经检测未出现明显的心绞痛症状,也未出现明显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症状及非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并询问患者检查前1周均无酮症酸中毒症状,未使用过显著影响患者心率或神经传导的药物。各组实验对象性别、年龄分布及病程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1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史资料,采用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评估DPN病情严重程度,根据VPT评分将DPN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3组,分别与无DPN组比较临床特征、血生化及常规指标等的差异;采用Ordinal回归分析探讨DP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资料DPN的总发生率为57.2%,其中轻、中、重度3组患者DPN的发生率分别为22.4%、21.0%、13.8%。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氡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率、外周动脉疾病(PAD)发生率在轻、中、重度DPN组和无DPN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rdinal回归分析显示病程、HbAlc、BMI、AST、RDW-CV、DR、PAD为DPN发生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病程、HbAlc、BMI、AST、RDW-CV、并发PAD及并发DR可能是DPN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和甲钴胺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07—2014-07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2组患者血糖达标后,观察组在给予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对照组仅给予甲钴胺,15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记录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神经病变主觉症状问卷评分(TSS)及阳性症状数字化的视觉量表评分(VAS)。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的TCSS评分、TSS评分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降低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疼痛、麻木、烧灼、感觉减退症状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降糖药物美吡哒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方法:用高糖高脂饮食加小剂量的STZ注射诱导2型糖尿病Wistar大鼠模型,然后给予治疗组美吡哒5mg/kg·d,分别于用药1、3个月后测定坐骨神经运动潜伏速率、传导速度和动作电位的波幅,并观察腓肠神经病理改变。结果:美吡哒治疗组大鼠坐骨神经运动潜伏速率和动作电位的波幅较糖尿病组明显改善(P<0.01),腓肠神经有髓神经纤维数量和纤维总截面积较糖尿病组亦明显改善(P<0.01)。结论:美吡哒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损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DM)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组)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组).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结果 (1) DPN组与NDPN组病患年龄、病程、FPG、2hPG、HbA1C、尿 A/C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ogistic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糖尿病病程、年龄、空腹血糖、餐后 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是 2 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年龄大、病程长、高HbA1C的糖尿病患者发生 DPN 的风险增加.提示临床医生应在糖尿病早期对DPN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DM)病程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严重程度及下肢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疗效的影响,以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的意义。方法以5年糖尿病痛程作为标准,将我科近年收治的1526例糖尿痛周围神经病患者分为短DM病程组和长DM病程组,按Dellon术式对卡压的神经进行下肢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所有患者术前、术后1.5年进行神经高频超声、定量感觉检查(QST)、神经感觉传导速度(NCV)检测,并选取50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检测相同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PN患者的NCV、冷感觉阈值较低,热感觉阈值、振动觉阈值及神经横断面积(CSA)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DM病程DPN患者术前和术后各指标均优于长DM病程DPN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DM病程DPN患者NCV阳性检测率为71.5%,QST阳性检测率为93.7%;长DM病程DPN患者NCV阳性检测率为90.3%,QST阳性检测率为95.3%。结论糖尿病痛程对DPN患者发病时的严重程度至关重要,同时也对DPN患者的手术疗效和预后产生影响。DPN的早期诊断、早期手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用于评价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下肢股神经和隐神经异常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共81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无周围神经病变组(40例)和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41例),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股神经和隐神经内部回声及连续性,测量并比较神经宽径、厚径和横截面积。结果正常对照组受试者股神经和隐神经横切面扫描呈略高回声,内部呈细小筛网格状,纵切面扫描内部呈条状低回声和平行线样排列的条状略高回声;无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内部回声略减低,细小筛网格状结构模糊,纵切面条状低回声结构欠清晰;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内部回声明显减低,细小筛网格状结构显示不清,纵切面条状低回声结构模糊。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股神经宽径(均P=0.000)、厚径(P=0.023,0.036)和横截面积(均P=0.000)增大;隐神经宽径(P=0.010,0.014)、厚径(均P=0.001)和横截面积(P=0.002,0.004)增大;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股神经和隐神经厚径(P=0.048,0.012)和横截面积(P=0.031,0.034)较无周围神经病变组增大。结论高频超声可以清晰地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股神经和隐神经主干内部回声及各径线的异常改变,为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尿酸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01-2013-12 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80例2型糖尿病无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测定血尿酸水平。结果研究组血尿酸浓度为(378.3±23.7)μmol/L,对照组为(311.2±18.5)μmol/L,研究组血尿酸浓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尿酸升高率58.7%,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和病程时间以及血尿酸均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因素。结论血尿酸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呈现高表达状况,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8—2013-01本院收治的6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4个疗程的神经传导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与4个疗程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神经传导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功能的改善较为积极,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 收集在本院住院治疗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病史和临床生化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周围神经病变分成两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细胞因子TNF-α、IL- 1β和IL-6.采用多因素相关分析方法,分析细胞因子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 对照正常组与单纯2型糖尿病组,FBG、PPG、HbAlc、Hs-CRP、TNF-α和IL- 1β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表达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Hs-CRP、TNF-α和HbAlc对2型糖尿病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均有独立作用.结论 免疫炎性反应参与了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03—2016-03收治的2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其病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n=159)和2型糖尿病非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n=109),对比2组患者各项指标.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值、餐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值、尿白蛋白和肌酐比值等指标均高于非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组,2组患者2 h胰岛素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2组患者在性别、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胰岛素、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总胆固醇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以患者是否发生周围神经病变为应变量,以单因素对比存在明显差异的指标为自变量,多元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短、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和糖化血红蛋白是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为病程长短、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糖化血红蛋白,应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高频超声评估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06—2014-06收治的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合并周围神经病变100例为A组,无周围神经病变100例为B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C组。采取高频超声观察3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的内部回声与结构,并测定神经的横截面积。结果C组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均呈现圆形或椭圆形高回声或中等回声,内部超声显示细小低回声,伴有类似蜂窝状改变,纵切面显示条状高回声或中等回声,内部见伴有平行、被高回声断续分隔低回声线状的结构;3组神经内部回声均明显降低,A组较B组降低更明显。A组正中神经各个观察点的CSA均高于C组,且腕横纹处、豌豆骨、沟骨的CSA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尺神经各观察点的CSA均高于C组,且上臂远端和上臂近端的CSA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桡神经各观察点的CSA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能够准确评估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T2DM患者95例,按是否并发MS进行分组,并发MS 45例为研究组,无MS为对照组50例。2组均进行电生理检查、MS相关指标的血液、尿液标本测定,统计2组DPN发生率,比较2组SCV和MCV及MS相关指标水平,并进行影响DPN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组DPN发生率为62.22%,对照组为1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左右腓神经SCV、MCV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2组TC、TG、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INS、UA、HbA1c、CRP、UAER水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bA1c、UAER、2hINS、CRP等MS相关指标异常均为DPN的危险因素。结论 T2DM并发DPN与MS密切相关,MS相关指标,如HbA1c、UAER、2hINS等水平过高是导致DPN发生的高危因素,故临床在控制血糖的时候应注重患者MS相关指标的检测与调控。  相似文献   

16.
抑郁情绪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2 -型糖尿病伴随和不伴随抑郁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方法 选择58例伴随和62例不伴随抑郁情绪的 2 -型糖尿病患者,化验其血糖(BS)、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Ins)、C肽、皮质醇(F),血粘度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糖尿病合并抑郁与不合并抑郁相比,在血糖、胰岛素、体重指数(BMI)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葡萄糖耐量数值(Kitt值)上升,血粘度、皮质醇、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Di- max)明显增高。结论 糖尿病合并抑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增加,抗抑郁治疗有助于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7.
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及其周围神经病变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发病过程类似人类2型糖尿病的大鼠模型,并观察其周围神经病变特点。方法: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Wistar大鼠诱发胰岛素抵抗,然后用亚致病剂量的链脲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发高血糖。在不同的时间观察其肌电图和周围神经的病理改变。结果:此方法制备的2型糖尿病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特点有:1、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降低。动作电位的波幅降低;2、腓肠神经有髓神经纤维的数目、有髓神经纤维的总截面积和纤维密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少。结论:Wistar大鼠用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STZ注射可成功制备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并具有典型的周围神经病变特点,是研究2型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理想模型。  相似文献   

18.
19.
许多研究表明 ,高血压病人存在着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 ,且与血压呈正相关〔1〕,该实验研究了 36例高血压病人葡萄糖耐量试验 (OGTT )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的结果 (IRT) ,并给予依那普利进行治疗 ,观察其对胰岛素释放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按照 1978年WHO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确诊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 3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平均 48± 12岁 ,所有入选患者均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它疾病。同时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正常人 16例做对照 ,男 10例 ,女 6例 ,平均 47± 9岁。1 2 研究方法 …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01—2018-03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6例。分为2型糖尿病(T2DM)组11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190例;DPN组根据神经肌电图结果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亚组;按四分位法将SUA分为4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尿酸(SUA)与DPN的关系。结果 DPN组SUA、血肌酐(SCR)、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空腹C肽(FC-P)水平明显高于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A与DPN严重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UA水平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004(95%CI:1.000~1.008)(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中,SUA是DPN的危险因素,其水平与DPN严重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