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手术患者麻醉效果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6-09在我院行脑动脉瘤夹闭术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1例。2组均于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A组为1.0μg/kg,B组为0.6μg/kg。对比2组麻醉诱导时间、丙泊酚用量、瑞芬太尼用量及拔管10 min后RASS镇静评分;对比2组T_0(麻醉诱导前)、T_1(插管即刻)、T_2(插管后5 min)、T_3(夹闭后30 min)时段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vO_2)、血氧含量(CjvO_2)及脑氧摄取率(CERO_2)水平,并统计2组术中及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麻醉诱导时间更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用量更少,且RASS评分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_0时段SjvO_2、CjvO_2及CERO_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3时段2组SjvO_2、CjvO_2水平均有所上升,CERO_2水平有所下降,但A组波动幅度显著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20%与B组9.7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μg/kg右美托咪定可明显缩短麻醉诱导时间、减少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有利于维持患者脑氧代谢平衡稳定,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丙泊酚诱导麻醉后给予舒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开封妇产医院2018-01—2019-01收治的90例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将其分成2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后给予舒芬太尼,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后给予瑞芬太尼,比较麻醉效果、麻醉期间2组患者的体征指标波动情况和唤醒情况,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5.56%),对照组为(91.11%),组间麻醉优良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插喉罩前(T_1)、插喉罩即刻(T_2)、插喉罩后5 min(T_3)、切皮时(T_4)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率(HR)明显低于本组基础值(T_0)(P0.05);T_2时观察组MAP(73.83±7.10)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89±5.23)mmHg(P0.05);T_0、T_1、T_2、T_3、T_4时2组的HR比较无明显差异,T_0、T_1、T_3、T_4时2组MAP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组唤醒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HR(91.23±15.62)次/min和苏醒时MAP(81.46±11.37)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57±7.67)次/min和(98.12±4.68)mmHg(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44%)明显低于对照组(17.78%)(P0.05)。结论在脑功能区手术中应用丙泊酚诱导麻醉后给予舒芬太尼可有效改善唤醒质量,维持体征指标稳定,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试验组给予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给予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比较2组患者各个麻醉时点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8.9±3.2)min、(12.7±3.8)min,(16.5±5.6)min,均长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T0和T1时点时,2组患者SBP、DBP、HR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2、T_3、T_4时点时,试验组SBP、DBP、H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术后出现高血压、心动过速以及术后呛咳的几率明显减少。结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稳定了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使患者在比较稳定的状态下接受手术,进而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对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镇痛及神经损伤的影响。方法将75例择期脑胶质瘤切除术患者,随机数字表简单随机分组为A组(n=37)和B组(n=38);2组均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丙泊酚+舒芬太尼+罗库溴铵),麻醉诱导后,舒芬太尼靶浓度A组为0.1 ng/mL,B组为0.25 ng/mL,麻醉维持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记录患者围术期麻醉药物用量、术后补救镇痛及不良反应情况,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手术结束时刻(T_1)、术后1 h(T_2)、术后12 h(T_3)、术后24 h(T_4)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S-100β蛋白(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结果丙泊酚及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术后补救镇痛率明显低于A组(15.79%vs 48.65%,P0.05)。T_0时刻,2组血清S100β、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T_1、T_2、T_3、T_4时刻,B组S100β、NSE水平均明显低于A组(P0.05)。2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1 ng/mL靶浓度相比,舒芬太尼靶浓度0.25ng/mL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麻醉能够提高镇痛效果,并减轻患者神经损伤,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比较无肌松剂辅助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这两种麻醉方法用于听神经瘤切除术时面神经监测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麻醉科自2011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无肌松剂辅助全麻下行听神经瘤切除加面神经监测63例,其中应用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麻醉32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31例.比较2组患者入室(T0)、切皮(T1)、探查面神经走行(T2)、处理脑干面肿瘤(T3)、术毕(T4)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体动及面神经监测情况. 结果 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患者术中MAP、HR平稳,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组相同时间点比较,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组患者T2、T3时MAP较高、HR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无明显体动并收集到有意义的自发肌电信号,监测成功率100%. 结论 无肌松剂辅助下七氟烷复合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这两种麻醉方法均能满足听神经瘤切除术中面神经监测要求,麻醉效果亦可满足手术要求,其中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能更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全凭静脉麻醉(total intravenous anesthesia,TIVA)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4例择期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采用随机队列插入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例,均给予咪唑安定+舒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诱导麻醉,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舒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以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比手术进程相关指标、围术期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在停止输注后至拔管前AAI、OAA/S水平。结果 2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麻醉维持时平均动脉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HRVI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术期麻醉相关不良事件例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时,2组AAI、OAA/S水平高于停止输注时,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IVA中应用舒芬太尼诱导联合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相对于舒芬太尼诱导联合丙泊酚维持麻醉,虽对手术进程影响不明显,但有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苏醒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适用于风险相对较高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颅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术前2组均行咪达唑仑、维库溴铵、芬太尼、丙泊酚麻醉诱导;术中观察组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维持,对照组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维持。监测2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即刻(T0)、气管插管前即刻(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切皮即刻(T_3)及拔管即刻(T_4)的HR及MAP;评价患者的苏醒质量;同时,监测患者的脑氧代谢指标。结果2组患者T_1时的HR及MAP指标值较T0时均下降(P均0.05);而在其他时刻,观察组HR及MAP指标值较T0时刻均无明显波动(P均0.05);但在T_3、T_4时刻,对照组HR及MAP指标值均高于T0时刻及观察组(P均0.05)。观察组平均术后睁眼时间、睁眼到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另外,监测期间,观察组脑氧代谢指标均无明显波动(P均0.05);但对照组在麻醉维持后30min及麻醉药停用后5min,脑氧代谢指标与诱导前及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颅脑手术中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能有效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稳定,且患者苏醒较快,能更好满足手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因颅内占位在我院神经外科住院并拟行首次颅内占位切除术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2h、6h、24h、48h进行疼痛评分,记录2组术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使用总量。结果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总用量比较显示,研究组平均瑞芬太尼总用量(1 319.6±584.2)μ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 438.7±967.5)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丙泊酚总用量(1 210.1±520.5)mg稍低于对照组的(1 449.8±422.7)m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术后2h、6hVAS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48h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神经阻滞联合静脉全麻可减少颅脑手术中麻醉维持镇痛药物瑞芬太尼的用量,且术后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是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在经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期行经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52例,在Narcatrend监测下,随机接受七氟醚-瑞芬太尼麻醉(S组)和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麻醉(P组),观察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记录睁眼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MAP和HR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MAP和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睁眼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两种麻醉方法都可以安全应用于此类神经外科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患者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麻醉处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03—2014-12收治的89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A组采取舒芬太尼+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取异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比较2组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麻醉后,仅T_4、T_5时刻HR与T_5时刻SBP与T_0时刻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麻醉后,T_1、T_2、T_3、T_4、T_5等时刻HR、SBP、DBP指标的T_0时刻值前后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T_1、T_2、T_3、T_4、T_5时刻的HR、SBP、DBP均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呼吸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吞咽反射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躁动、呛咳发生率分别为8.9%、6.7%,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采用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减轻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减少躁动、呛咳等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应用于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抽取2014-01—2016-06在我院择期行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64例,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32)。2组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罗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麻醉诱导前10min研究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比较气管导管插管前、气管导管拔除前及气管导管拔除后2组平均动脉压(MAP)与心率(HR)水平及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苏醒时间,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气管导管插管前2组MAP及H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导管拔除前及气管导管拔除后研究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丙泊酚用量及苏醒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血压、心动过速、呕吐、烦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在脑动脉瘤夹闭术中麻醉效果较好,可有效抑制气管导管插管期及拔管期心血管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分析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用七氟烷对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形成患者急症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以我院2011-01—2014-01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七氟烷麻醉处理,观察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麻醉处理,对比麻醉效果。结果 2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均较平稳,心率、呼吸、体温以及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与术后MAP、SBP、DBP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观察组MAP、SBP与DBP均较对照组平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与单用七氟烷的麻醉效果均较好,术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但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更能平稳维持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颅脑损伤合并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01—2014‐01入院治疗的75例颅脑损伤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8例,对照组术中应用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术中应用舒芬太尼麻醉。对比2组手术麻醉效果及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结果2组手术麻醉效果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围术期各项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两种麻醉药物的手术麻醉效果相近,后者镇痛作用更强,持续时间更久,临床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瑞芬太尼有超短效作用及代谢不依耐肝肾和无组织蓄积作用的特点,丙泊酚亦为起效迅速的超短时效静脉麻醉药,异氟烷是对肾功能影响最小的吸入麻醉药,均为肝肾功能障碍患者的理想麻醉维持用药。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药物的复合方法用于肾移植手术中的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病例对比观察,于2006-04/2008-12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完成。 对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拟行肾移植手术患者80例,男 42例,女38例,年龄(49±9)岁,体质量(62.8± 5.3) kg,身高 (163.9±12.8) cm。异氟烷由雅培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532Z8。丙泊酚由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提供,批号:20040300。瑞芬太尼由湖北宜昌人福制药公司提供,批号:060356、080205。 方法:按麻醉维持用药不同随机分为异氟烷+瑞芬太尼组40例和丙泊酚+瑞芬太尼组4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药物相同。异氟烷+瑞芬太尼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1~0.2 μg/(kg•min)与持续吸入异氟烷0.75%~1%,并根据手术需要调节瑞芬太尼用量,手术结束前15 min停吸入麻醉药,结束前5 min停止瑞芬太尼输入。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 0.1~0.2 μg/(kg•min)与持续泵注丙泊酚(靶浓度1~3 mg/L),并根据手术需要调节瑞芬太尼用量,手术结束前 20 min停止丙泊酚输入,结束前5 min停止瑞芬太尼输入。 主要观察指标:记录各组术中各时段血压及心率变化,麻醉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及意识状态评分。 结果:与基础值比较,两组患者于诱导后血压及心率降低显著(P < 0.05),插管时血压及心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异氟烷+瑞芬太尼组拔管时舒张压和心率均显著低于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 < 0.01)。异氟烷+瑞芬太尼组停药后神志和呼吸恢复非常迅速,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快于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 < 0.01),且异氟烷+瑞芬太尼组苏醒平稳和耐受气管导管情况良好;拔管后30 min异氟烷+瑞芬太尼组意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丙泊酚+瑞芬太尼组,拔管2 h后两 组意识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异氟烷+瑞芬太尼组术后无呼吸遗忘及呼吸抑制,术后2 h内躁动及嗜睡发生率明显低于丙泊酚+瑞芬太尼组(P < 0.05)。拔管后呼吸遗忘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结论:瑞芬太尼持续微量泵输注复合异氟烷麻醉用于肾移植手术安全有效,可缩短拔管时间,且患者苏醒质量更高,有利于患者恢复,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开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05—2015-05于我院接受开颅手术的100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观察组则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比较2组麻醉不同时间点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内皮素(ET)、丙二醛(MDA)浓度的变化。结果 T2、T3、T4点,观察组MAP高于对照组,其T2、T4时间点心率高于对照组,T3时间点心率低于对照组,上述不同时间段MAP及HR变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即刻ET、MDA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1h、3h观察组血浆ET、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开颅手术中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可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其内皮素、丙二醛水平,且脑保护作用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对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54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2组,S组(n=27)持续静脉泵注舒芬太尼,R组(n=27)持续静脉泵注瑞芬太尼,比较2组麻醉效果和早期认知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R组麻醉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S组(P0.05),S组术后的15、45、120min VAS评分显著优于R组(P0.05),R组的15、45min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价优于S组(P0.05),但120min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的术后麻醉苏醒较快,舒芬太尼术后的镇痛效果较好;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颅脑损伤患者均有短暂的认知功能障碍,但术后均能够获得良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啶对老年颅脑手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及唤醒试验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抽取2013-10—2016-11焦作市人民医院行颅脑手术98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49例。观察组麻醉诱导前10min静脉输注0.8μg/kg右美托咪啶,后以0.4μg/(kg·h)速度维持,唤醒试验前30min将右美托咪啶输注速度调整至0.1μg/(kg·h),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记录2组术中不同时段[T1(唤醒前30min)、T2(唤醒即刻)、T3(唤醒后5min)、T4(试验结束后加深麻醉10min)]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脏排血指数(CI)]水平及唤醒前瑞芬太尼、丙泊酚、顺阿曲库铵用量与唤醒时间,并统计2组唤醒期间高血压、心动过速、躁动、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组各个时段CVP及T1、T4时段MAP、C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个时段HR及T2、T3时段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T3时段C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唤醒试验前顺阿曲库铵用量及唤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唤醒前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唤醒试验中高血压、心动过速、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呛咳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用于老年颅脑手术中,有利于维持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麻醉药物使用剂量,进而可有效降低唤醒试验中应激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对脑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2014-02—2014-07我院64例脑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和观察组(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每组32例,观察和比较2组血流动力学(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麻醉效果(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麻醉期间HR、SBP、DBP、SpO2变化更为平稳,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缩短,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4h观察组患者hs-CRP、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能够保持脑外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提高手术期间的麻醉效果,降低患者的炎性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比相同麻醉深度下丙泊酚、七氟醚分别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s)波幅和潜伏期的影响,以建立术中MEP监测时的适宜麻醉方法.方法 36例脊髓脊柱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麻醉组和七氟醚麻醉组,每组18例.对比麻醉诱导后3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 MEP的波幅和潜伏期.结果 两组病例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均维持稳定,组间脑电双频指数、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和体温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组MEP所需阈刺激强度显著低于七氟醚组[(172±23)V:(217±42)V,P<0.05].丙泊酚组各时间点上肢MEP波幅显著高于七氟醚组(P<0.05),潜伏期显著短于七氟醚组(P<0.05).两组内各时间点上肢MEP波幅和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相同麻醉深度下,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MEP波幅的抑制作用显著优于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方案,是用于脊髓脊柱手术TES-MEPs监测的适宜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08—2017-12漯河市中心医院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1)。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采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2组麻醉诱导前5 min(T0)、气管插管时(T1)、气管插管后5 min(T2)、术后拔管时(T3)的血流动力学指标(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应激反应指标[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并对比2组术后麻醉恢复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0时2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2组T1、T2、T3时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均较T0时降低(P0.05),观察组T0~T4时舒张压、收缩压、心率水平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T0时2组血浆AngⅡ、ALD及血清N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血浆AngⅡ、ALD及血清NE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时血浆AngⅡ、ALD及血清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76%(6/51),低于对照组的27.45%(14/51)(P0.05)。结论对行开颅脑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可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且不影响术后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