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节拍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WHO最新统计,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癌症杀手,全球每年新发病例已超过120万,死亡人数也高达110万/年.肺癌也是我国发病率最高的癌症,年发病率为35/10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发病率约占肺癌总数的80%.  相似文献   

2.
陶开义 《浙江临床医学》2011,13(11):1276-1278
原发性非小细胞支气管肺癌是目前世界上癌症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16%[1].而Ⅰ期(IA,IB)肺癌的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是60%~70%[1,2].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降低肺癌病死率,提高长期生存率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临床诊断技术和人们体检意识的提高,早期肺癌的检出率得到很大的提高,因此早期肺癌的诊治成为国内外肺癌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早期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李屹  张丽楠  刘永琦  杨磊 《临床荟萃》2011,26(19):1744-1747
肺癌是全世界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癌症,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已诊断肺癌的80%以上。迄今为止其5年生存率仍然只有15%[1]。由于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疾病晚期阶段,失去手术机会。因此,对于大多数NSCLC患者来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对小细胞肺癌鉴别诊断和判断预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量不同组织学分类的13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中NSE水平及阳性率,同时随访化疗后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中NSE数值在小细胞肺癌患者组中最高,与非小细胞肺癌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E的阳性率在小细胞肺癌组中为78.8%,非小细胞肺癌组为23.4%,与小细胞肺癌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NSE>30μg/L者平均生存期缩短,与NSE≤30μg/L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以化疗后NSE>30μg/L者明显(P<0.01)。结论血清NSE可作为对肺癌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的较好参照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及临床分期的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体检确诊非小细胞肺癌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PET-CT、CT检查,以手术病理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的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符合率、分期(T、N、M期)诊断的符合率。结果:PET-CT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符合率高于CT检查(P<0.05);ET-CT诊断T期诊断符合率、N期诊断符合率较CT检查更高(P<0.05),但在M期诊断的符合率比较,PET-CT与CT检查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中,能够更好的对T期、N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出更准确的判断,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c-kit蛋白受体是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RTK)家族中的一员,与其配体干细胞因子结合后受体酪氨酸激酶功能区被激活,产生自身磷酸化,完成细胞内外的信号传导,对这些细胞的分化发育以及功能维持起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小细胞肺癌(SCLC)存在c-kit蛋白受体的异常高表达,推测其突变与SCLC发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本文综述了c-kit蛋白受体在SCLC研究中的进展。小细胞肺癌是高侵袭性疾病,其在所有肺癌的诊断中约占15%20%,其特点是肿瘤倍增时间快、生长分数高、播散转移早,对一线化学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放疗)高度敏感,但是无论疾病程度如何,绝大多数患者最终化疗后会发生疾病复发或化疗耐受,使SCLC化疗后维持治疗成为研究重点。目前,新的靶向药物在临床中的研究让我们看到了方向,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成为化疗后维持治疗的最有效疗法。本文提供了一例舒尼替尼在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维持治疗的病例,旨在为SCLC化疗后维持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20%~25%,其恶性程度高,分化程度最低,预后差,5年生存率1%~2%[1]。肺癌肿瘤相关病死率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其中小细胞肺癌占了所有新诊断肺癌中的15%~20%。超过15%的小细胞肺癌病人在3个疗程之后都会出现因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所致的正常容量性低钠低氯血症,低钠血症可导致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同时延误正常治疗[2]。低钠  相似文献   

8.
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最快,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其中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是一种恶性细胞形成于肺部组织的癌性病变,他比普通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具有更大的侵袭性,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化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二乙酰精胺(DAS)、Lemur酪氨酸激酶3(LMTK3)、内质网腔内Ca2+结合蛋白78(GRP78)联合检测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30例为肿瘤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0例为良性组、体检健康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3组人员血清中DAS、LMTK3、GRP78的表达量;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AUC分析DAS、LMTK3、GRP78检测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诊断意义。结果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DAS、LMTK3、GRP78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良性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早期肿瘤组与良性组的DAS、LMTK3、GRP78的灵敏度分别为73%、73%、77%,特异度分别为90%、90%、87%;肿瘤组与健康对照组DAS、LMTK3、GRP78的灵敏度分别为77%、83%、87%,特异度分别为90%、87%、87%;DAS、LMTK3、GRP78联合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的灵敏度为76.67%,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84.44%。结论血清中DAS、LMTK3、GRP78的表达量检测可作为诊断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标志。  相似文献   

10.
杨光  姜洪心  王彬 《临床荟萃》2008,23(22):1656-1657
目前肺癌在全球范围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非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80%,约75%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时已是Ⅲ期或Ⅳ期,已经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化疗已成为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化疗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我们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紫  相似文献   

11.
<正>肺癌(lung cancer,LC)作为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1],病理分型包括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2],非小细胞肺癌约占所有肺癌80%[3,4]。研究表明,吸烟、喝酒、遗传因素及环境污染等均是诱发NSCLC的重要因素[3,5]。通常,手术、生物疗法或放/化疗是治疗NSCLC的主要方法[6]。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缺乏合理有效的早期诊断策略是导致NSCLC患者丧失根治性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积极有效的早期诊断,导致大  相似文献   

12.
王莹莹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3052-3055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全球第 1 位,其发病病例占总恶性肿瘤病例的11.6%,死亡病例占总癌症死亡病例的 18.4%[1].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发病的 85%,远期预后很差,5 年生存率不超过 15%[2].因此,选择最佳方案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的一大难题.除了传统化疗外,目前主要治疗方案包括针对敏感基因突变的多种靶向治疗、针对程序性死亡受体(PD-1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 1 (PDCDL1 ,也称 PD-L1 )的免疫治疗、抗肿瘤血管生成,以及这些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其中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与免疫检测点抑制剂的联合具有协同效应,也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颇有前景的治疗方案之一.本文就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免疫检测点抑制剂治疗及二者联合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肺癌病死率较高,研究其相应分子机制对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microRNA是肿瘤和其他疾病的重要调节因子,miR-34在非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中作为抑癌基因所产生的作用已得到证实。非小细胞肺癌中miR-34通过参与并调控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而发挥抑癌作用。利用反义序列将miR-34进行治疗性调控,使其在不同传递系统中发挥作用,miR-34有可能成为恶性肿瘤患者个性化治疗的重要靶点,并对非小细胞肺癌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就miR-34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肺癌作为一种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已占中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首位,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1-2]。在老年中晚期肺癌的众多类型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所占比例非常大,约占目前肺癌新发病例的75%~80%[3]。NSCLC早期诊断困难,临床上约60%以上的N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不可行手术治疗,故晚期非小细胞肺癌(ⅢB、Ⅳ期)的治疗以化疗为  相似文献   

15.
非小细胞肺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成为导致癌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世界卫生组织的有关资料显示,2000年全球恶性肿瘤新发病1000万例,死亡620万例,其中肺癌新发病例123.9万例,占13.92%,死亡110万例。由于肺癌患者不能在早期及时诊断出来而使肺癌的病死率进一步上升。因此,肺癌的及时诊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聚合(POLY)实验室的黏多糖抗原试剂对某一种硫酸黏多糖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如果患者血清中含有一定量的这种特异性肺癌抗原就会被检测出来,从而为肺癌的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ntin-19-fragment,CYFRA21-1)、肿瘤相关糖类抗原125(CA125)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51例小细胞肺癌,99例非小细胞肺癌,4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及30例表面健康个体血清ProGRP、CYFRA21-1、CA125含量并数据分析。结果小细胞肺癌组患者血清ProGRP水平显著高于非小细胞肺癌组、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其敏感性在小细胞肺癌组中最高,达92%;CYFRA21-1水平肺鳞癌组显著高于其他组,肺腺癌及小细胞肺癌高于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CA125水平肺腺癌组显著高于其他组。临床TNM分期越晚,三个指标水平均越高;肿瘤治疗有效患者,治疗后三个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ProGRP、CYFRA21-1、CA125有助于肺癌的辅助诊断、病例类型及临床分期预测及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17.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预后最差。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部肿瘤的诊断及预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关注,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peptide,ProGRP)是SCLC分泌的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的神经肽,其对诊断SCLC具有灵敏度高和特异度高等优点。血清ProGRP对SCLC的复发、预后评估以及化疗和放疗病程监测中有重要意义。此外,ProGRP在SCL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促癌作用。因此,血清ProGRP有望成为评价SCLC病变进展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8.
正肺癌(lung cancer,LC)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其中非小细胞肺癌(鳞癌、腺癌和大细胞未分化癌)占肺癌的80%以上[1]。非小细胞肺癌按照TNM分期,临床上根据不同的病理分期采用相应的治疗方案,但是某些NSCLC的病理诊断分期单凭HE染色切片很难分辨是否癌细胞侵犯脏层胸  相似文献   

19.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西医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癌发病率近年有逐渐上升趋势 ,在我国占城市肿瘤第 1位 ,农村肿瘤第 3位。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1997年全世界死于癌症的 6 2 3 5万人中 ,19%是肺癌。肺癌分为小细胞和非小细胞两大类 ,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 80 %左右 ,出现症状就诊时 70 %以上已到疾病晚期 ,即局部晚期 (ⅢB 期 )或出现转移 (Ⅳ期 ) ,统称晚期或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 ,这类患者不能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 ,只能进行姑息治疗 ,ⅢB 期5年生存率 3%~ 7% ,Ⅳ期 5年生存率 <1%。国际多中心随机化临床实验结果表明 :最好的支持治疗(姑息性放疗、阿片类止痛剂、心理社会支持 )中位生存…  相似文献   

20.
封面文章     
正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癌症,同样是我国发病率与病死率最高的癌症;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约占80%~90%。早期癌症起病隐匿,加之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手段,许多肺癌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无法进行外科干预。而临床医生较关心患者的预后,肿瘤细胞增殖状态的有效检测可以反应肿瘤的预后;Ki-67是较常用的可以反映肺癌预后的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