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并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及药敏特点及预后.方法 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06例重型肝炎并医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型肝炎并医院内真菌感染率为20.1%(106/526),研究组106例重型肝炎并医院内真菌感染病死率64.1%(68/106),对照组病死率44.3%(47/10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真菌感染部位以上呼吸道为主,占48.11%.医院内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48.67%,其次为近平滑念珠菌,占15.27%,而曲霉菌和隐球菌少见.感染菌种对7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两性霉素B 93.1%左右,氟康唑82.6%左右,益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而对制霉菌素有明显的耐药,达68%.应用广谱抗菌素、长期应用激素、侵入性操作、白细胞减少是重型肝炎并医院内真菌感染相关因素.结论 重型肝炎并医院内真菌感染率高,预后差,病死率高.常用抗真菌药物对医院内真菌感染有一定的耐药性.预防医院内真菌感染是提高重肝患者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芳  朱卫民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7):1027-1028
目的:探讨血液系统疾病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防治策略.方法:对本院收治的24例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真菌培养获得真菌50株,其中念珠菌37株,占74%;17.5%为两种真菌感染;71.8%伴细菌感染;相关病死率为16.6%.二性霉素B脂质体与伊曲康唑对血液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有效率分别为50%和66.6%.结论:真菌感染是血液系统疾病继发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早期诊断与治疗对病情缓解与长期生存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抗真菌药物耐药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深部真菌感染已日益成为医院内的主要感染之一,其中又以念珠菌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曲霉感染。在美国,念珠菌已成为第4位从血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在我国,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也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由于深部真菌感染大多发生于免疫抑制患者或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如念珠菌血症若不治疗死亡率高达50%-60%。临床需要及时选择敏感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COPD760例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36例,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60—92岁,住院时间12—64天,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最常见,占91.67%,酵母菌、曲霉菌少见,占8.33%。混合感染占72.22%。其易感因素主要有:抗生素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侵袭性操作。氟康唑治疗有效率61.11%,病死率38.89%。COPD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防治关键在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目的:总结COPD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COPD并肺部真菌感染36例。结果:白色念珠菌最常见占91.67%,酵母菌、曲霉菌少见占2.78%,混合感染占72.22%。抗生素的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及侵袭性操作为主要易感因素。氟康唑治疗有效率61.11%,病死率38.89%。结论:COPD并肺部真菌感染的防治关键在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现状,探讨和研究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有效治疗方案及临床分析。方法将120例于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治疗的患者分成三个观察组,每组40人。第一组患者使用伊曲康唑治疗;第二组患者使用氟康唑组治疗;第三组患者使用两性霉素B组治疗。对三个观察组患者的致病因素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及时分析。结果 120例患有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的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感染(70.83%)和肠道感染(18.33%)。应用氟康唑组治疗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效果低于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组;应用两性霉素B组治疗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高于氟康唑组和伊曲康唑。结论应用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组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效果比较明显,氟康唑组的治疗安全性优于伊曲康唑和两性霉素B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晚期肝硬化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0例晚期肝硬化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相关因素进行整体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病发真菌感染以深部感染为主,其中,感染部位以肠道为主,占50.4%;其次是口腔感染,占12.3%、下呼吸道占16.2%,腹腔占8.2%、泌尿道占7.9%和血液占5.0%;感染菌种主要以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为主;在30例晚期肝硬化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中,85%的患者有侵袭性操作、广谱抗生素以及各种免疫剂的使用。30例患者中,合并医院真菌感染者中死亡的25例,占83.3%,与真菌直接相关的有3例,使用抗生素的效果相对较差,预后不良而且病死率也比较高。结论晚期肝硬化合并真菌感染预后差,病死率相对较高,应该采取多种综合措施,积极预防,加强护理措施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部真菌感染发病原因、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85例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4%(80/85)的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以COP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为多见60%(51/85),2型糖尿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也占有重要位置。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57.6%(49/85),糖皮质激素12.9%(11/85),免疫抑制剂8.2%(7/85),化疗12.9%(11/85),气管切开或插管5.9%(5/85),其他2.4%(2/85)均为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常见诱发因素。感染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61.2%(52/85)、光滑念珠菌21.2%(18/85)、热带假丝念珠菌9.4%(8/85)、曲霉菌5.9%(5/85)、毛霉菌2.4%(2/85)为主。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X线表现以支气管肺炎多见,肺部真菌感染病死率较高24.7%(21/85)。结论合并多种疾病易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临床表现特异性少,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晚期肝硬化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0例晚期肝硬化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相关因素进行整体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病发真菌感染以深部感染为主,其中,感染部位以肠道为主,占50.4%;其次是口腔感染,占12.3%、下呼吸道占16.2%,腹腔占8.2%、泌尿道占7.9%和血液占5.0%;感染菌种主要以曲霉菌及白色念珠菌为主;在30例晚期肝硬化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中,85%的患者有侵袭性操作、广谱抗生素以及各种免疫剂的使用。30例患者中,合并医院真菌感染者中死亡的25例,占83.3%,与真菌直接相关的有3例,使用抗生素的效果相对较差,预后不良而且病死率也比较高。结论晚期肝硬化合并真菌感染预后差,病死率相对较高,应该采取多种综合措施,积极预防,加强护理措施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正>念珠菌血症是由念珠菌引起的血液感染。近年来,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医院内所有血行感染的第4大常见原因,病死率高达40%,在所有患者中住院病死率高达56.1%[1-3]。为了解住院患者念珠菌血症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对本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的55例念珠菌血症患者的病原学和其中25例患者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月翠  胡伟跃  李进  骆红霞 《中国药房》2011,(34):3224-3227
目的:调查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11月-2010年6月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率为26.1%(30/115),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0.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76.7%;其感染因素为广谱抗菌药物、激素应用、白细胞减少、侵入性操作及疾病严重程度(P均<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70.0%(21/30)和50.6%(43/8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死亡危险因素为侵入性操作、血白细胞减少和疾病严重程度。抗真菌治疗有效的患者肝功能呈好转趋势。结论:了解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对疾病的预防、诊疗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2010年医院感染发病率及病原微生物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为主,回顾性调查为辅的方法,对2010年我院37726例住院患者进行监测。结果 1119例发生医院感染,其中16例发生2次感染,共1135例次,医院感染率3.01%。主要感染部位为上呼吸道感染(716例,占63.08%)、下呼吸道感染(142例,占12.51%),消化道感染(195例,占17.18%),切口感染(45例,占3.96%),口腔感染(15例,占1.32%)和泌尿系感染(7例,占0.62%)等。病原微生物培养送检例次889例,送检率为78.33%。主要病原微生物为轮状病毒(95株,占29.33%)、大肠埃希菌(80株,占24.69%)和酵母样真菌(50株,占15.43%)等。结论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应继续加强医护人员手卫生意识和洗手依从性以预防轮状病毒感染,长期落实整治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以降低真菌感染比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医院感染的感染发生率、病原菌特点以及危险因素,并探讨相应的、有效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为肺部医院感染的管理与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其发生肺部医院感染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医院感染49例,感染率为40.16%,痰培养结果共分离菌株48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9株,占60.42%,革兰阳性球菌14株,占29.17%,真菌5株,占10.42%。通过对肺部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其中年龄、GCS计分、气管切开、呼吸机应用、肺部损伤、意识障碍、手术史、住院时间、合并基础疾病等因素与引起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肺部医院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肺部医院感染率高,病死率高,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预防其肺部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SLE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SLE并发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消化道、皮肤及呼吸道(83.3%),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活动以及激素、免疫抑制剂、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有助于改善SLE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肿瘤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化疗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调查2005~2008年武汉市普仁医院综合科收治的428例肿瘤患者化疗后的临床资料,对医院感染各项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率26.6%,死亡率11.4%;感染部位依次是肺部、胃肠道、泌尿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5%)。其中克雷伯杆菌最常见,其次是铜绿假单胞菌等。结论低蛋白血症、皮肤或黏膜糜烂、各种侵入性操作、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20d)、住院时间长(〉21d)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肺癌、白细胞下降、陪护感染是高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从而为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合适的依据。方法随机选择自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这一时期我院内科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对发生感染的患者的感染情况以及感染率、感染因素、感染部位等进行总结,进而提出较好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这一时期内科住院患者共1600例,而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共有32例,感染发生率为2%,对于感染患者进行分析发现:上呼吸道感染20例(62.5%),下呼吸道感染6例(18.75%),El腔感染2例(6.25%),胃肠道感染3例(9.375%),泌尿道感染1例(3.125%)。院内感染的因素主要是患者年龄、长期的基础疾病、抗生素使用、住院时间等。结论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内科住院患者大多是老年患者,其机体免疫力差,加上内科住院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较多,临床必需有针对性的加强管理,采取必要的护理对策进行干预,从而降低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死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和危险因素,为神经内科的危重患者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整理神经内科2003年8月~2006年8月147例死亡患者。结果:147例死亡患者发生医院感染51例,医院感染率为34.69%。发生医院感染的死亡患者中,不同基础疾病组、不同年龄、不同住院时间和是否有侵入性操作患者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患者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感染发生在下呼吸道和泌尿道分别占52.94%和23.53%。结论:神经内科死亡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与基础疾病、年龄、住院时间和侵入性操作有关。医院感染发生部位以下呼吸道和泌尿道多见,神经内科在对危重患者护理的关键在于科学护理和做好消毒隔离。  相似文献   

17.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好发部位、常见菌种及耐药性,并探讨其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真菌感染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7月入住我院ICU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进行真菌培养、菌种鉴定和真菌敏感试验。结果 824例患者中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108例,感染发病率为13.11%;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最为常见,占53.04%,其次为泌尿道(31.3%)、血液(6.08%)、肠道(4.36%)等;在所分离的115株真菌中,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46.09%)、光滑假丝酵母菌(23.48%)、无名假丝酵母菌(11.3%)及热带假丝酵母菌(10.43%);所有分离的菌株对5-氟胞嘧啶、两性霉素B敏感,对氟康唑、伊曲康唑及伏立康唑部分耐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机械通气、侵入性操作、低蛋白血症、激素应用等是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ICU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白色假丝酵母菌最为常见;临床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预防住院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院内真菌感染因素及治疗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我院院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为预防和减少院内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02年10月~2004年9月出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真菌感染患者107例,占同期院内感染的19%,好发于呼吸道(81.3%)、消化道(14.0%)、泌尿道(10.3%),多发于老年人占(71%),真菌以白色念珠菌居多(92.5%),与原基础疾病、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关;抗真菌治疗不规范。结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和减少院内菌感染的关键,规范临床抗真菌治疗方法是真菌感染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296例医院内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2 -12月间的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真菌感染296例;感染以念珠菌属为主,占90.54%,念珠菌属中感染占前三位的分别是白色念珠菌(54.73%)、热带念珠菌(13.18%)、光滑念珠菌(7.09%);真菌感染涉及的科室共有26个,其中,呼吸科感染例数居首,占33.78%;所有真菌感染病例均患有基础疾病,其中患肺部疾病的真菌感染率居首,占32.43%,肿瘤伴发的真菌感染死亡率最高,感染83例,死亡13例,死亡率为15.66%;在治疗上,应用的药物有氟康唑、卡泊芬净、伊曲康唑、伏立康唑、米卡芬净,其中氟康唑应用最频繁,达77.03%;真菌感染伴细菌感染的患者193例,占65.20%;大部分患者接受了侵入性操作.结论:对高龄、患严重基础疾病、需侵入性治疗的患者应采取适当的预防真菌感染的措施,合理选择药物,加强病原菌的监测,尤其对合并感染更要加强警惕,积极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