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比较少见,是一类胃肠道非上皮源性的间质肿瘤,仅占全部胃肠道恶性肿瘤的1%~3%,生物学行为表现为从潜在恶性到恶性过程。GIST症状隐匿,术前确诊困难,生物学特性复杂,目前还没有一个十分明确的预后判断标准。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7月收治的胃肠道间质瘤病例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分析GIST的临床特点和影响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肠道间质肿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原发于胃肠道的间质细胞肿瘤,其在胃肠道肿瘤中所占比例〈1%。临床上易误诊为平滑肌瘤或神经源性肿瘤。如诊断明确,手术切除配以新研制的分子靶向新药,有望改善预后。现对近年来GIST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间质瘤(GIST)于1983年由Mazu等提出,是少见的胃肠道间叶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与常见的上皮来源胃肠道肿瘤相比有较大差别。GIST最常发生于胃(60%),占胃部肿瘤的1%~3%。目前关于胃间质瘤报告较少,本文对我院近3年确诊病例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手术病理,探讨胃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复杂,既往多将它们误诊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近10年来对其认识逐渐加深。现将作者1998~2006年收治的GIST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间叶源性肿瘤,临床表现除有腹部不适、腹痛、便血等一般症状外,无特异性。以往把GIST混同于平滑肌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化、电镜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GIST有了新认识,认为GIST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主要的生物学特征是kit基因突变和kit蛋白产物(CD117)的表达。现对本院收治的23例GIST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学特点。  相似文献   

6.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来源于胃肠道具有非定向分化的间叶组织肿瘤,以往作为平滑肌源性或神经源性肿瘤。现将经CT检查、免疫组化并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1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探讨其CT特征。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33~81岁(中位年龄57岁),均为1994年1月至2005年12月病例。发病时间7d~22个月(平均61d)。主要临床表现:腹部疼痛8例;消化道出血5例;体检B超发现盆腔肿块1例。1·2检查方法7例采用Somaton Plus4螺旋CT机,3例采用16层CT机,1例采用Siemens AR型CT机。层厚、层距均各为10mm,病灶区作5…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主要发生于胃肠壁、肠系膜、网膜或腹膜后腔。1983年Mazur clark利用电镜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胃间质肿瘤的组织来源进行观察,提出了GIST的概念。近年来,对GIST的发生机制、组织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GIST被定义为一种存在频发C—kit基因突变,表达KIT蛋白,CD117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以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为主的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相似文献   

8.
胃肠道间质瘤109例临床诊治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5月109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GI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确诊仅3例(2.8%),术后行病理和免疫组化分析进一步确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根治性切除99例(90.8%)。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GIST恶性程度风险分级标准,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肿瘤的部位和免疫组化指标阳性表达率与肿瘤风险程度无明显关系(P〉0.05),肿瘤是否浸润黏膜肌层或浆膜层与肿瘤危险程度有关(P〈0.05)。结论:GIST早期诊断率低.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方法。GIST具有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确诊有赖于病理形态学检查与免疫组化分析。肿瘤浸润黏膜肌层或浆膜层是肿瘤危险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廖向群  戴文森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6):462-462,472,i0021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组起源于胃肠道肌层的间叶性肿瘤,临床表现除有腹部不适、腹痛、便血等一般症状外,没有特异性。以往常把GIST混同于平滑肌肿瘤和神经源性肿瘤。近年随着免疫组化、电子显微镜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对GIST有了新的认识,认为GIST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其最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Kit基因突变和Kit蛋白产物(CD117)的表达[1]。现对我院收治的28例GIST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和病理免疫组化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与病理学特点,寻找早期诊断的依据和最佳治疗方案。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8例GIST均为我院1997—2004…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一种少见的消化道肿瘤,属于间叶源性肿瘤的一种,由于其特殊的组织学、免疫学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故Mazur等首次提出了GIST概念。手术切除是GIST主要治疗手段,分子靶向药物——格列卫在治疗晚期GIST方面有其独到之处,而早期发现对治疗极为重要,本文对26例GIST超声表现及诊断作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在GIST诊断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胃肠道间质瘤复发原因和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平 《临床医学》2006,26(6):32-34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astro 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手术治疗效果及其影响复发和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1999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外科手术治疗的32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诊断、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及手术过程并加以随访,分析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影响术后复发和生存率的因素。结果肿瘤直径〈5cm、≥5cm、≥10cm的复发率分别为0.20%、44.4%(P〈0.05),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60.2个月,术后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0.6%和53.0%。肿瘤直径〈5cm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5cm者(P〈0.05),复发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未复发组(P〈0.01),CD34阳性与阴性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差异尤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IST的预后与肿瘤大小、手术范围、手术的无瘤原则有密切关系。手术是GIST的首要治疗手段,可根据术巾冷冻切片报告和肿瘤大小决定切除范围,免疫表型不能作为GIST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4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肠道间质肿瘤无特异性临床征象,患者术前均未获明确诊断,均有腹痛、黑便症状。胃占60%~70%,其次是小肠占20%~25%,其他部位〈10%。免疫组化表型为CD34+、CD117+。结论:胃肠道间质肿瘤是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术前诊断较困难,有较独特免疫组化表型,免疫组化有助明确诊断。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完全彻底切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复杂,既往多将它们误诊为平滑肌源性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近10年来对其认识逐渐加深.现将作者1998~2006年收治的GIST 3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胃肠道间质肿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减少误诊。方法光镜观察28例GIST,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CD117、CD34、SMA及S-100在GIST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大多数GIST显示梭形细胞形态,少数GIST显示上皮细胞形态或两者混合形态,在GIST中CD117阳性率为78.57%,CD34阳性率为46.43%。结论GIST缺乏定向分化,CD117和CD34联合检测可协助与其他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鉴别;在GIST良、恶性判断上需结合肿瘤的大体、组织学形态观察以及生物学行为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来源于胃肠道间叶组织的肿瘤。虽然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在胃肠道肿瘤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是它的种类繁多,并且形态各异。这种肿瘤既不归属于神经源性肿瘤类型,也不归属于平滑肌瘤类型。目前,国内外大部分报道证实,来源于胃肠道的绝大多数梭形细胞性肿瘤是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质瘤,它不具有平滑肌或神经分化特征。本文通过选取在我院经过手术并术后病理证实的21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对他们的超声图像资料和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归纳总结各自的声像图特征,目的在于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 (GIMT)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表型 ,从而对该类肿瘤进行更准确的病理诊断。方法 对我院原病理诊断为胃肠道、肠系膜、腹膜后的平滑肌肉瘤、平滑肌瘤、神经鞘瘤、胃肠道间质瘤 (GIST)的病例作回顾性分析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 5种抗体 (CD117、CD34、S 10 0、desmin、Ki- 6 7)的表达 ,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4 5例GIMT中GIST 33例占 73. 3%、平滑肌肿瘤 7例占15 . 6 %、神经鞘瘤 1例占 2 . 2 %、4例各种免疫表型均阴性 ,为不能分类者。在GIST中CD117阳性率为6 0 . 6 %、CD34阳性率 90. 9%、CD117和CD34共同阳性 17例 ,占 5 1 .5 3%。结论 消化道间叶源性肿瘤以GIST最多见 ,平滑肌肿瘤和神经鞘瘤非常少见 ,光镜下鉴别十分困难。CD117、CD34、S 10 0、desmin联合检测 ,能对其进行更准确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 ,Ki- 6 7可作为判断其良恶性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7.
张书凯 《临床荟萃》2008,23(17):1252-1253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1983年由Mazur等提出的一种非定向分化的间叶源性肿瘤[1],过去通常被诊断为平滑肌(肉)瘤或神经源性肿瘤。GIST是近十年来临床病理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认为它是一类既不同于典型平滑肌瘤,亦不同于雪旺细胞瘤的胃肠道最常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对45例GIST复习其病理形态学,应用CD117、CD34、SMA、S-100等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GIST的临床病理特点类似平滑肌肿瘤。免疫组化有其特征性,CD117、CD34呈阳性表达。结论: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临床病理形态类似于平滑肌肿瘤,CD117和CD34阳性表达对诊断有决定性作用。治疗预后不同于平滑肌肿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胃肠道间质肿瘤(GIST)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收集18例胃肠道间质肿瘤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常规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病理上,免疫组化检查CD117及CD34抗体多呈阳性。本病多见于胃和小肠,食管罕见,结肠GIST恶性度高。结论:胃肠道间质肿瘤有较为独特的组织学形态,CD117和CD34联合使用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l994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50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4种抗体(C—kit.CD34,SMA,S-100)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GIST主要发生在胃(60% 30/50)和小肠(26% 13/50),结直肠较少(14% 7/50)良性14倒。潜在恶性6例,恶性30例,C—kit阳性表达率(92 46/50),CD34阳性表达率(88% 44/50)肿瘤切除率100%。结论: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问质性肿瘤,C—kit(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最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中的正确判断.指导术式选择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