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预防骨科大手术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南(草案)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一、概述(一) 骨科大手术:本指南(草案)中“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2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12例并发深静血栓形成的资料。结果12例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原因有血栓史、心肺血管疾病、下肢静脉曲张6例,长期卧床或下肢长时间制动3例,手术时间过长及创伤过大3例。本组采用肝素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后,治疗效果明显。结论及时手术、减少卧床及术中创伤、肝素的应用等是防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骨科大手术( major orthopedic surgery)特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 )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 hip fractures surgery, HFS )。静脉血栓栓塞症 ( 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骨科大手术后常见且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围手术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对VTE研究的深入以及相关国内外指南的发布,骨科大手术后需通过有效措施降低VTE的发生率已成为目前骨科界的共识。其中重要的一项措施就是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的使用,越来越多的文献聚焦于使用抗凝剂的益处,而忽略了使用抗凝剂所带来的风险,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骨科大手术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其并发症的报道,现对其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对骨科大手术患者施以有效的预防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减轻患者痛苦,大量的医药经济学研究证实还可降低医疗费用。为提高与骨科相关的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水平、规范预防方法,特制订“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本指南中的“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hip fractures surgery,HFS)。本指南仅为学术性指导意见,具体实施时必须依据患者的医疗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19):1765-1769
[目的]分析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2013年5月~2013年12月行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602例,这些患者在术后出现下肢疼痛、肿胀、周径发生改变、Homans征阳性时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ultrasonography,USG)检查是否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同时记录入组患者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事件的发生,分析患者年龄、性别、BMI、手术类型、单双侧、糖尿病史、术前血糖、术前胆固醇、术前甘油三酯、术前D-dimer等与症状性VTE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结果]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共发生症状性VTE 19例(3.16%),其中远端DVT 18例(3.00%),近端DVT 4例(0.66%),PE 2例(0.33%)。症状性VTE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6.74±9.04)岁,显著高于其余患者人群(OR=1.065;95%CI=1.001~1.133;P=0.047)。[结论]症状性VTE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不容忽视的问题,尽管进行常规的预防,其发生率仍不低。年龄是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发生症状性VTE的危险因素。对于年龄大的患者,应进行及时有效的VTE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告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人工髋关节假体置换术已成为常规手术,但是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的并发症较多,主要有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我院自1994~2000年共行髋关节人工假体置换术110例,无一例发生感染,脱位,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上世纪70年代我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开始起步,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骨科的常规手术。随着设计原理、材料力学、生物力学的不断发展,现今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满意率也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数量和质量都还有较大差距。国内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也较滞后。国内大部分地区都在开展这一类手术,而其水平、质量及愈后参差不齐,手术的标准化亦尚未达到。在这种状况下,由毛宾尧教授主编的《人工髋关节外科学》问世了。  相似文献   

8.
2009年7月~2011年3月,我们参照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1](简称"指南"),对骨科大手术患者[特指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R)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1-2]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假体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发展可追溯到100多年以前,而比较成熟、有效且被临床广泛应用的现代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开展至今已有40年历史,其在国内的广泛应用与发展也有30年。特别是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replacement,TKR)的发展与应用,通过全世界广大骨科学者的不懈努力,TKR已逐渐成为一种日臻完善、普遍应用的骨科手术。大量研究表明,TKR是缓解终末期膝关节疾病患者疼痛、恢复或者改善膝关节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无法替代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陈虎  曹力 《实用骨科杂志》2011,17(4):336-339
下肢的骨关节手术常常并发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导致疼痛、静脉炎及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其中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osty,TKA)后DVT的发生倍受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则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但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更短、创伤小,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数字化骨科技术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13-01—2013-12对12例髋关节周围疾病需要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者采用计算机软件技术,术前将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建立骨盆和股骨近端的三维模型,计算机辅助分析髋臼及股骨近端的情况,确定合适的假体大小,并在计算机上模拟假体安装的手术过程,最后按照预定的手术方案实施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6-10个月,平均8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6例,良5例,可1例。结论计算机三维重建、计算机辅助分析和模拟人工髋关节置换过程能提高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上海长征医院骨科为解放军骨科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科研梯队完备,有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熟悉本研究国内外动态,具备较齐备的实验设备与仪器。上海长征医院关节外科中心及合作单位开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已20年,中国人工膝关节外科先驱刘正平医师曾在此工作,目前膝关节患者门诊量〉5000人次/年,膝关节手术1000例次/年,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400例次/年。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后护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达到解除髋部疼痛、保持关节稳定、关节活动较好及调整双下肢长度等治疗目的,其手术近期效果往往为其他手术所不及,是成年人髋关节成形手术中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我院自1994年来对54例病人作了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通过这些病例,体会到...  相似文献   

15.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发症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并发症的预防山西医学院附属一院(030001)田存平,丁海明,郑仰林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由于手术较为复杂,股骨头假体与患者股骨头的差异,手术因素的影响,造成部分并发症,甚导致手术失败。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骨外科较常见的手术之一。对治疗股骨颈骨折(头下型)和(或)股骨头坏死有重大意义。由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大,往往术中、术后出血较多,我科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中采用硝酸甘油降压,取得了术中、术后出血量少、血压平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骨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发生率较高,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医院内非预期死亡的重要原因[1].本文中的"骨科大手术"特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和髋部周围骨折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指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的失败原因及翻修手术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UKA翻修的文献,从失败原因、解决方法(包括评估骨缺损、翻修假体选择、手术操作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 导致UKA失败的原因包括适应证选择不当、手术技术不足与其他因素等。应用数字骨科技术可以减少因手术技术因素导致的失败,缩短学习曲线。UKA失败后的翻修手术有多种选择,包括聚乙烯衬垫更换、采用UKA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翻修,具体方案实施前需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翻修手术面临的最大难题是骨缺损的处理与重建。结论 UKA存在一定失败风险,对其仍需谨慎对待,且应根据失败类型决定翻修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外侧入路的优缺点。方法对13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均采用外侧入路进行,对手术结果进行探讨。结果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9年,平均6年,全组无髋关节脱位,股骨柄松动、下沉20例,晚期感染1例,需行假体取出,无翻修病例。按“髋关节人工置换术疗效评定”标准,优良率86.4%。结论外侧入路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不易污染、患者对手术体位容易耐受、利于麻醉控制、术后患者早期活动不易脱位、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比较理想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入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精心护理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对6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精心护理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住院时间12~38 d,平均(25.5±3.47)d。随访12~24个月,术后功能均恢复良好,未发生并发症病例。结论实施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精心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