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表皮葡萄球菌是眼部感染的一种重要致病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在表皮葡萄球菌的致病机制中起重要的作用。表皮葡萄球菌眼部感染的耐药菌株较多,其耐药机制与生物膜的形成及MecA基因编码的PBP2a蛋白的形成有关。表皮葡萄球菌对氧氟沙星及万古霉素敏感。正确的围手术期用药可预防表皮葡萄球菌的术后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筛选克拉霉素眼用凝胶的合适浓度。方法:角膜实质层接种法建立40只家兔右眼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模型。将模型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兔(8只眼),各组分别给予空白基质、0.1%克拉霉素眼用凝胶、0.25%克拉霉素眼用凝胶、左氧氟沙星凝胶、0.25%克拉霉素眼用凝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bovine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Rb—bFGF),每天4次,每次2滴,分别在第1、3、5、7、10、14天观察角膜病变情况及溃疡面积大小。结果:在相同的给药方法下,0.1%克拉霉素眼用凝胶、0.25%克拉霉素眼用凝胶、左氧氟沙星凝胶、0.25%克拉霉素眼用凝胶联合Rb—bFGF均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面积缩小、角膜病变好转,与空白基质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0.25%克拉霉素眼用凝胶组疗效明显优于0.1%克拉霉素眼用凝胶组(P〈0.05)。结论:制备的0.25%克拉霉素眼用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肯定,可以进一步开发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筛选克拉霉素眼用凝胶的合适浓度.方法:角膜实质层接种法建立40只家兔右眼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模型,将模型随机分成5组,每组8只兔(8只眼),各组分别给予空白基质、0.1%克拉霉素眼用凝胶、0.25%克拉霉素眼用凝胶、左氧氟沙星凝胶、0.25%克拉霉素眼用凝胶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bovin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Rb-bFGF),每天4次,每次2滴,分别在第1、3、5、7、10、14天观察角膜病变情况及溃疡面积大小.结果:在相同的给药方法下,0.1%克拉霉素眼用凝胶、0.25%克拉霉素眼用凝胶、左氧氟沙星凝胶、0.25%克拉霉素眼用凝胶联合Rb-bFGF均能使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面积缩小、角膜病变好转,与空白基质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0.25%克拉霉素眼用凝胶组疗效明显优于0.1%克拉霉素眼用凝胶组(P<0.05).结论:制备的0.25%克拉霉素眼用凝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溃疡疗效肯定,可以进一步开发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眼科院内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为预防提供有用的线索。方法:回顾分析我院8年来的住院患者发生感染病例的发病特点。结果:8年来我院共发生276例的院内感染,发病率为3.47‰。其中急性结膜炎13l例,呼吸系统感染100例,眼内炎27例,其他感染18例。急性结膜炎中以青光眼患者的发生率最高5.255‰,其次为视网膜病2.036‰,白内障及其他眼病为1.183‰。急性结膜炎中78例做了接触性眼压测量,82例做了三面镜或房角镜检查;85例发生在4~9月。呼吸系统感染中,72例是年龄小于12岁的儿童。在眼内炎中,19例是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5例是玻璃体切除术。结论:天气炎热及接触角膜的眼科检查,可能是眼科住院患者急性结膜炎诱发因素;在医院里,儿童可能更易患呼吸系统的感染;反复灌注性的内眼手术,可能是术后眼内炎的诱因。  相似文献   

5.
0引言很长时间以来,表皮葡萄球菌一直被认为是定居于皮肤和黏膜的正常菌群,由于各种侵入性操作、长期插管、人工假体使用的增多、广谱抗生素、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表皮葡萄球菌已成为引发菌血症、术后心肌炎和心内膜炎、骨髓炎、透析性腹膜炎等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之一[1]。我们近期收治眼睑挫裂伤后表皮葡萄球菌感染1例,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秦xx,男,40岁,2011-10-10下午14∶00在田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荧光染色和过碘酸希夫染色对真菌性角膜炎(FK)的诊断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且角膜刮片或真菌培养阳性的FK患者147例角膜标本147份,其中行穿透角膜移植术(PKP)患者84例,板层角膜移植术(LKP)患者42例,病灶切除患者21例;选取11例单纯疱疹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结膜囊细菌菌属分布规律及主要相关因素,为内眼术前结膜囊无菌化准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综合分析国内1992~2004年正常人结膜囊细菌培养文献,对有相关因素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G^ 球菌、G^ 杆菌、G^-杆菌常见,三者合计占97.85%。G^-球菌少见,偶见真菌。常见菌株有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微球菌、类白喉杆菌。相关调查因素合并比值比分别为:年龄(1.89)、性别(1.36)、外眼病(2.84)、眼别(1.08)、地区(1.32)。结论对内眼术前结膜囊的无菌化准备,应重视G^ 球菌、G^ 杆菌、G^-杆菌等常见菌种以及年龄、性别、有无外眼病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树鼩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感染模型,并观察IL-17在模型中的表达,初步探讨IL-17在树鼩细菌性角膜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接触镜辅助的角膜划痕法建立树鼩细菌性角膜炎模型。在进行接种后第1、4、7、14d使用前段照相、活体共聚焦显微镜对模型感染症状进行评估,制作病理切片观察角膜组织病理学改变。在相应时间点进行取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树鼩角膜组织中IL-17 mRNA的表达,ELISA检测IL-1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树鼩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模型造模成功率为96%、100%,树鼩细菌性角膜炎临床表现、炎症细胞浸润情况和组织病理改变规律相吻合。IL-1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在树鼩角膜中与角膜炎症的严重情况一致。结论:采用接触镜辅助的角膜划痕法可成功建立更接近人细菌性角膜炎自然感染病程的树鼩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角膜炎动物模型。IL-17参与树鼩细菌性角膜炎发生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