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女,35岁,因反复咳喘2年,加重伴发热、左胸痛10天,于1992年4月17日入院。体检:T36.4℃,P112次/min,R26次/min,Bp14/10kPa。急性病容,口唇无紫绀。气管左偏,左胸部呼吸动度减弱,左肺部叩诊呈清音,左肺呼吸音低,无罗音及哮鸣音。心率112次/min,律整,腹部无异常。实验室检查:WBC19.5×10~9/L,N0.76,L0.24;Hb154g/L,ESR23mm/h。X线片示左肺  相似文献   

2.
肺隔离症1例     
患者女,36岁,因咳嗽、咳痰10天就诊。检查:体温38.4℃,左肺下野叩浊,闻及干、湿性罗音。Hb120g/L、RBC4.25×10~(12)/L,WBC12.2×10~9/L、N0.78、L0.22、ESR15mm/h。X线片示左前斜20°左肺心隔角处有一4cm×4cm团块状阴影,部分被心影掩蔽,边缘尚清、密度不均,左肺下野外带大片浓密阴影,密度不均,边缘不清。侧位片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大片浓密阴影,密度不均,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1岁。因发热、乏力10余天,于2001年6月22日入院。体检;体温39℃,血压120/75mmHg(1 mmHg=0.133 kPa)。一般状态差,眼结膜轻度苍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肺中下野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左肺呼吸音稍粗。心脏检查未见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检查血常规:白细胞5.12×10~9/L,血红蛋白89 g/L,血小板60×10~9/L。骨髓象:Ⅱ级,见巨核细胞14个,颗粒型巨核细  相似文献   

4.
1 病例简介例 1,患者 ,男 ,19岁 ,汉族 ,因乏力、盗汗、气促、气短 1年 ,伴咳嗽、咯血 10余日 ,于 1997年 5月入院。查体 :T38℃ ,R2 3次 /分 ,双肺呼吸动度左侧弱 ,左胸饱满 ,胁间隙增宽 ,左肺叩浊音 ,呼吸音弱 ,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余 (- ) ;X线提示左侧胸腔积液 ;B超示左侧胸腔可见一约 10 2 cm× 10 3cm厚壁 ,内见强回声光点 ,少量低回声 ,提示左侧脓胸 ;WBC11. 2× 10 12 / L,N0 .72 ,L0 . 2 8,Hb130 g/ L,RBC4 . 3× 10 12 / L,ESR6 5 mm/ H,肝功、肾功生化均正常。拟诊结核性胸膜炎。分别在第七肋间腋后线穿刺 ,摆放引流 ,因…  相似文献   

5.
先天性肺动静脉瘘误诊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 ,14岁。以反复左胸疼痛伴咯血 1年 ,咳嗽气急 1个月为主诉入院。自幼有活动后心悸气促、咳嗽 ,未予重视。查体 :呼吸 2 2 /min ,肺左前上可闻及细湿口罗音及哮鸣音 ,有杵状指。实验室检查 :RBC 4 76× 10 12 /L ,Hb 140g/L ,WBC 5 6× 10 9/L ,N 0 72 ,L 0 2 8,痰涂片未见抗酸杆菌 ,心电图、肺通气功能正常 ,X线胸片示左肺上野浸润型肺结核。给予雷米封、利福平口服 ,链霉素肌注等治疗 2周 ,上述症状无改善。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左右总支气管正常 ,两侧肺各叶段开口均通畅。CT报告 :左上肺叶后段示密度增高 …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70岁。发热、胸闷、憋气伴咳嗽2天入院。慢性支气管炎史20年。查体:T38.4℃,P110次/min,R26次/min,BP17/10kPa。紫绀,气管右移,左肺呼吸音低;右肺布满湿罗音,以上肺区为著,伴语音震颤增强。下肢轻度浮肿,余未发现异常。实验室检查:WBC11.8×10~9/L,N81%,Hb140g/L;动脉血气分析pH7.46,  相似文献   

7.
病例1,母,36岁,因发烧、齿鼻衄血于1990年3月25日入院.患者1989年12月自觉周身乏力,活动后双下肢骨痛,偶发鼻衄,月经量多,双下肢可见出血斑点,未经治疗.1990年2月齿鼻经常衄血不止,发烧、腰痛,在当地医院查血常规Hb75g/L,WBC14.6×10~9/L,分类st 0.06,S 0.35,L 0.41,不明细胞0.18,BPC4.5×10~9/L.疑急性白血病于同年3月转本院确诊治疗.查体:重度贫血貌,无黄染,颌下、颈部淋巴结肿大,活动良好,压痛(?),胸骨叩击痛(?),心前区可闻(?)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两肺呼吸音粗糙,左肺干性罗音,肝脾不肿大,全腹无压痛,双下肢散在出血斑点.实验室检查:外周血Hb40g/L,WBC3.1×10~9/L .分类:幼稚粒细胞0.17,幼稚红细胞0.20,BPC3.5×10~9/L.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7岁。1984年5月21日因咳嗽、咳黄白泡沫样痰、气短而入院。胸部X 线所见:右肺上野3×4cm 空洞,中下野可见散在浓淡不均边缘模糊的斑点状阴影。痰结核菌检查阳性。临床诊断:浸润型肺结核进展期,采用链霉素、异菸肼、利福平治疗,病情逐渐好转。1984年9月14日因活动后突然大咯血,先后三次总略血量2000ml 以上,给于止血治疗。当时查体:面色苍白。化验:血红蛋白64g/L(6.4g/dl),红细胞1.84×10~(12)/L(184万/mm~3),白细胞2.0×10~9/L(2000/mm~3),血小板60×10~9/L(6万/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71岁。因意识障碍抽搐3h于1998年8月10日入院。1年前因高血压住院时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200g/L,白细胞18.0×109/L,血小板800×109/L,未重视。10个月前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头颅CT示左顶枕叶脑梗死。无心、肺疾病及肾病史。入院查体:神志清,颜面、颈部、躯干、四肢末端潮红,双眼球结膜充血。颈静脉无怒张,胸廓无畸形及桶状胸,双肺无叩浊音,未闻 音,心界不大,心率80次/min,律齐。腹平软,肝肋下2cm,脾肋下1.5cm,肾区无叩痛。下肢不肿。右侧肢体肌张力增高,肌力级,病理征阴性。血红蛋白190~226g/L,红细胞(9.3~10.0)×1012/L。血细胞…  相似文献   

10.
王××,男,32岁,住院号288553。发现心脏增大10年,胸闷、心慌2年加重半年,于1985年4月1日收住院。 体检:心界向右侧扩大;双肺呼吸音清;心率83次/分,心律不整,心音低钝,无杂音;血压90/60毫米汞柱;心电图:电轴右偏、QRS波群低电压、心房扑动。血沉1mm/小时。 超声检查:左室长轴观,心内结构,右室腔狭  相似文献   

11.
男,52岁.因畏寒、高热、咳嗽并咳腥臭脓痰7天,于1986年2月22日入院,既往无结核病史.查体:体温38.6℃,胸廓无畸形,右上肺呼吸音低,未闻及管状呼吸音.心律整.肝脾未及。X 线示:右上肺野见片状阴影,内有一直径5cm 空洞,可见液平.化验:白细胞14.6×10~9/L(中性0.81);血小板1640~1850×10~9/L,血沉40mm/h.痰涂片及培养未找到结核杆菌.骨髓像:增生活跃。各系统细胞形态、比例大致正常,全片可见巨核细胞17个,可见成堆血小板,形态正常.临床诊断:肺脓肿并发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治疗经过:常规青、链霉素治疗,排痰,加用(?)生丁(25mg,每日3次)治疗10天后体温正常,白细胞9.0×10g/L(中性0.69),血小板800×10~9  相似文献   

12.
肺血吸虫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历摘要:患者男,4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咯血2年余,院外诊断支气管扩张。近来因咳嗽、咯血加剧伴发热而入我院。既往曾患血吸虫病,已治愈。体检:体温38.2℃,呼吸30次/分,血压120/70mmHg。右下肺呼吸音减弱,叩诊浊,左肺无著变,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8.6×10~9/L,中性94%,淋巴6%。  相似文献   

13.
李某,男性,20岁,学生,因发烧4天于1989年4月7日住院,4天前开始微烧、咳嗽,内服土霉素、甘草片无效。入院2天前改为去痛片和复方新诺明(2片,每日2次).次日上午查WBC1.7×10~9/L.入院当日WBC进一步减至0.87×10~9/L.既往曾多次服用土霉素、甘草片、去痛片,无不良反应.平时生活节俭,进肉食和蔬菜不多.查体:T38℃,左胸部有6枚圆形出血斑(描记心电图时探测电极放置处).Hb140g/L.WBC1.6×10~9/L(N30%.L70%).BPC50×10~9/L.网红0.45%.当晚做骨髓检查,增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46岁。1987年9月28日晚发热(体温38.5℃)、头痛、寒战、周身乏力。次日呕吐2次,咯少量粉红色痰,血白细胞2.0×10~9/L,中性84%,淋巴16%;胸部正位像:左肺上野片状高密度影。静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9岁.1983年7月因头晕、耳鸣、颜面发绀2个月,在某院就诊.查:血红蛋白225g/L,红细胞7.9×10~9/L,白细胞10.1×10~9/L,血小板146×10~9/L;骨髓示增生活跃,红系0.21,各阶段比值正常,粒系、巨核系正常范围.患者无心、肺疾患及高  相似文献   

16.
女患,38岁,因心悸气促、颈部腹部出现肿块3月,于1987年3月12日入院。查体:Bp11.2/8kPa(84/60mmHg),左颈前可扪及2×2cm淋巴结,活动、无压痛。腹壁可触及直径3cm肿块,肿块表皮无损伤,活动、无压痛。B超示大量心包积液,胸X片及A超示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早搏、电交替、低电压现象。化验:Hb70g/L,WBC7×10~9/L,N0.58,L0.39,M0.01,异形淋巴2%,BPC80×10~9/L血沉100mm/h,血乳酸脱氢酶21.26μmol·S~(-1)/L谷丙、谷草转氨酶正常,碱性磷酸酶正常,ASO正常。血清总蛋白61.7g/L,A37.2g/L,G24.5g/L,尿素氮正常。心包穿刺液化验:呈黄色,混  相似文献   

17.
胸腺切除术后发生纯红细胞再生障碍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52岁。(?)(?)行性面色萎黄、乏力半年,于1994年4月27日入院.患者1993年5月体检时发现左前纵隔有一7cm×1lcm×12cm肿物,并于同年7月1日在北京肿瘤医院做切除手术.手术前血象Hb128g/L,RBC4.42×10~(12)/L.WBC8.3×10~9/L,BPC230×10~9/L,术后病理报告为胸腺瘤混合细胞型,经放射治疗1月半后血象Hb126g/L,RBC4.38×10~(12)/L,WBC3.1×10~9/L,BPC178×10~9/L.自10月2日出现面色萎黄、乏力、心慌症状,在张家口医院附属医院查血Hb53g/L,RBC1.78×10~(12)/L.WBC5.8×10~9/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粒:红=21.6:1.粒系细胞0.855,形态正常,红系增生低下,占0.04,巨核细胞  相似文献   

18.
嗜酸细胞增多可见于寄生虫感染、恶性肿瘤等多种疾病,本文首次报道2例肺癌患者胸水中存在较高水平的粒—巨噬细胞性集落刺激因子(GM—CSF),推测是引起患者嗜酸细胞增多的原因。 1例患者为左肺鳞癌,入院时白细胞90.5×10~9/L,嗜酸细胞占34%;胸水白细胞为3.4×10~9/L,嗜酸细胞占50%,经骨髓检查等证明,该患者无白血病  相似文献   

19.
男患,48岁。二年来常头昏、头痛。入院前四天突感头昏剧痛伴恶心、呕吐,测血压34.8/21.2kPa,拟诊“高血压危像”,经用酚妥拉明,硝普钠、脱水利尿等治疗,血压降至13.2~10.8/10.8~6.8kPa,且持久不升,又给予抗休克治疗,次日因神志恍惚不清伴短暂抽搐,于1989年9月6日转我院诊治。查体:T39.8℃,P130次,Bp16/13.2kPa,消瘦,浅昏迷,皮肤湿润,多汗,双瞳等大约6 mm,对光反应迟钝,颈软,双肺呼吸音粗,心界稍向左扩大,心率130次/分,肝肋下2.0cm,双膝腱反射消失,左下肢无意识活动,右下肢活动消失、右侧巴氏征(十)。化验:Hb127g/L,WBC11.6×10~9/L,N7800×10~6/L,尿糖++++,尿酮(一),血糖45.5mmol/L,K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我院采用HOAP方案诱导缓解后加口服环已亚硝脲(CCNU)维持治疗1例,持续完全缓解(CR)5年以上的成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报告如下:林其,女,49岁,工人.住院号:82150.体检:体温36.3℃,贫血貌,左手臂远端、左下肢胫前及右膝关节可见3×3cm大小的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Hb65g/L,RBC1.8×10~(12)/L.WBC57.1×10~9/L,幼稚细胞60%,BPC56×10~9/L.骨髓报告:粒: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