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床上部份外科手术病人术后血钾偏低,为了了解病人术后低血钾的原因,作者对我院40例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及术后血钾,尿钾和醛固酮的水平进行了监测,发现患者术后的血钾,尿钾及醛固酮水平与术前有显著差异,因此提示临床上患者术后应及时补钾,以免造成低血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种肾上腺疾病低钾血症的发生率与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对138例肾上腺疾病引起的低钾血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38例中89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平均血钾水平(2.8±0.6)mmol/L,低血钾发生率为97.0%;46例由库兴综合征引起,平均血钾水平(2.94±0.48)mmol/L,低血钾发生率为55.0%;3例由嗜铬细胞瘤引起,平均血钾水平(3.28±0.09)mmol/L,低血钾发生率为16.0%。结论临床上肾上腺疾病可表现为低钾血症,若只单纯补钾往往会延误病情,应有的放矢地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1955年Conn 氏首次报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其临床和化验特征为高血压、低血钾、血和尿中醛固酮增多及血浆肾素活性降低。原醛增多的醛固酮主要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高血压、低血钾、血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以及血、尿醛固酮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意义。27例患者钾负荷试验后,血钾由2.47±0.08mmol/L升高到3.75±0.11mmol/L(P<0.001);20例患者低钠试验后,血钾由2.72±0.11mmol/L增加到2.88±0.15mmol/L(P>0.05),鉴别诊断意义不大。33例患者安体舒通试验后血钾由2.63±0.06mmol/L升到3.24±0.07mmol/L(P<0.001)。CT扫描对肾上腺病变定位诊断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5.
肾上腺疾病作为高血压的原因少于1%。作者报告一例高血压伴严重低血钾病人,生化检查为醛固酮增多症,CT显示双侧肾盆腔异位伴融合,左肾上腺呈长条形,内含一小结节(醛固酮瘤),肾上腺静脉造影及选择性静脉内采样,术前证实了诊断。左肾上腺静脉起自下腔静脉,虽然静脉造影正常,但血标本的醛固酮含量明显增高。切除左肾上腺后低血钾消失,高血压缓解。作者指出,高血压病人,如生化检查支持肾上腺疾病诊断,则应进行放射学的检查,CT为首选,若不能定性时,肾上腺静脉内采样是有用的;在90%以上的肾脏发育不全  相似文献   

6.
1955年Conn氏首次报道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下简称原醛),其临床和化验特证为高血压,低血钾,血和尿中醛固酮增多及血浆肾素活性降低,原醛增多的醛固酮主要来自肾上腺醛固酮分泌性腺瘤(以下简称醛固酮瘤)(1,2),及时摘除本腺瘤,原醛症状即告消失,故对醛固酮瘤的准确诊断和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我院于1986年7月-1987年5月手术治疗22例原醛,术前曾采用下列四种检查方法:腹部平片和静脉尿路造影,核素扫描,超声和CT,本文就以上各方法定位诊断的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合手术与病理结果并复习有关文献对各方法予以评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手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自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n=30)与观察组(n=30)。常规组采用常规开放手术行腺瘤切除术或肾上腺全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行腺瘤切除术或肾上腺全切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立位醛固酮、血钾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输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止痛剂使用量、术后排气、恢复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立位醛固酮、血钾及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立位醛固酮、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血钾明显高于常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创伤小、康复快,可缩短住院时间,且还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立位醛固酮、血钾及空腹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治疗肾上腺醛固酮瘤的价值。方法利用国产21G三孔针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治疗肾上腺醛固酮瘤6例,术后复查CT,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钾和血醛固酮的变化。结果6例肾上腺瘤患者的瘤径均<2cm,术后分次复查瘤体缩小,仅残留少许瘢痕组织。5例患者血压于术后5~7d降至正常;1例患者逐渐减少降压药物用量,术后第28天降至正常。所有病人血钾术后5~10d升至正常,血醛固酮于术后5~7d降至正常。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化学消融治疗肾上腺醛固酮瘤是一种弥散程度高、创伤小、操作简便及费用少的介入方法。  相似文献   

9.
低血钾肌瘫痪诊治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绍伦 《人民军医》2000,43(2):101-103
钾的主要生理作用之一是保持神经肌肉的应激性 ,而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只有当血钾浓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正常 ,临床上低血钾肌瘫痪较多见 ,现就其诊治要点介绍如下。1 病因及临床特征1 1 摄入减少 常见于厌食、禁食、拒食的患者 ,因摄入钾少 ,机体对保钾功能并不完善 ,时间久了 ,必然发生低血钾。1 2 肾外丢失  ( 1 )出汗 :汁液中含钾量为 9mmol/L ,大量出汗必然导致多量钾丢失 ;此外 ,出汗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醛固酮分泌增加 ,更使钾丢失加重 ;( 2 )从胃肠道丢失 :唾液含钾量为 1 0~ 2 0mmol/L ,胃液中含钾量为 1 0~…  相似文献   

10.
CT引导下经皮穿刺酒精介入治疗肾上腺良性功能性肿瘤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酒精注射疗法对肾上腺良性功能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对20例肾上腺良性功能性肿瘤进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酒精注射治疗,其中嗜铬细胞瘤5例、醛固酮瘤15例,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醛固酮、血钾及尿儿茶酚胺的变化。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观察肿瘤大小、坏死情况。结果 5例嗜铬细胞瘤经治疗后6-19个月随访,未发生阵发性血压增高,尿儿茶酚胺正常。15例醛固酮瘤治疗后5-7d,血醛固酮降至正常,血钾升至正常。其中1例在首次治疗后7个月时,血醛固酮再次升高,血钾再次降低,经再次治疗后血醛固酮、血钾转为正常。治疗后7-15d,13例血压降至正常;1例需口服小剂量降压药使血压维持正常,1个月后不服任何降压药血压降至正常。另1例醛固酮瘤在治疗后血压有较大幅度下降,但仍需服用小剂量降压药才能使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治疗后7-15d CT复查,15肿瘤全部坏死,5例绝大部分坏死。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酒精注射疗法对肾上腺良性功能性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且简便、安全、创伤小及费用少。  相似文献   

11.
监测46例肾移植术后病人69份CsA血药浓度及血、尿β_2-MG水平,结果表明:术后肾功能正常组其血、尿β_2-MG比术前均明显降低,CsA急性肾中毒组尿β_2-MG与术后肾功能正常组相比显著升高,而急性排斥组其血、尿β_2-MG均显著升高。结果提示,测定β_2-MG有助于鉴别CsA肾中毒和移植排斥反应,对及时调整CsA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CT引导下经皮注射醋酸治疗肾上腺醛固酮腺瘤(附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CT引导下经皮注射 5 0 %醋酸治疗肾上腺醛固酮腺瘤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对 9例肾上腺醛固酮腺瘤患者进行CT引导下经皮注射醋酸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血压、血醛固酮、血钾的变化。CT平扫或增强扫描 ,观察肿瘤大小和坏死情况。结果 :1血醛固酮水平 :1月后复查血醛固酮 ,9例患者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随访 2月~ 3年 ,6例患者血醛固酮均在正常范围内 ,3例未再查血醛固酮。 2血钾水平 :9例患者 1月后复查血钾均恢复到正常范围内 ,随访 2月~ 3年 ,9例患者血钾均在正常范围内。 3血压变化 :术后用降压药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的数量和剂量减少 ,1月后停服所有降压药 ,7例患者血压一直在正常范围内 ;另外 2例患者 ,术后 1月血压邻近正常 ,服小剂量降压药可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 ,降压药数量和剂量较以前明显减少。 4肾上腺CT扫描 :6例患者进行了肾上腺CT扫描复查。CT表现为原肾上腺肿瘤结节消失或残留一些瘢痕组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注射醋酸治疗肾上腺醛固酮腺瘤是一种具有简便、微创、安全、费用低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颅脑手术118例防治低血钾症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惠珍  严杰 《人民军医》2000,43(7):384-384
1996~1998年,我院对颅脑手术118例进行血钾动态观察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治,收到较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增况本组118例中,男79例,女39例;年龄Ic~69岁,平均39.5岁。颅脑外伤78例,颅脑肿瘤11例,脑出血术后29例。1.2检测方法均于术前12、24h和术后1、2、3d分别于空腹(静滴药物治疗之前)进行血清钾监测,动态观察其变化。术前血清钾低于3.5mmol/L者61例(sl.l%),男性发生率为45.O%(36/79),女性发生率为64%(25/39),男女低血钾发生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wt001)。颅脑外伤术后发生低血钾39例(…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症,是由肾上腺或异位组织分泌过多的醛固酮,抑制了肾素分泌,产生以高血压、低血钾为特征的综合征。我科于2005年2月收治1例因左肾上腺腺瘤致原醛症的患者,应用腹腔镜行左肾上腺腺瘤切除术。经过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给予精心的术前、术后护理和出院指导,现已康复。  相似文献   

15.
李丽  陈彬 《西南国防医药》2004,14(5):527-528
目的 :探讨高原体外循环 (CPB)围手术期患儿血钾变化 ,为围手术期监护提供参考。方法 :对 80例CPB心内直视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转机 30min、复温后停机前和手术次日晨 4个时点 ,取颈内静脉血测定血钾浓度。结果 :转机 30min、复温后停机前和手术次日晨血钾较术前显著降低 (P <0 0 1) ,余各时点血钾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CPB心内直视手术过程中 ,易发生低血钾 ,应加强围手术期患儿血钾的监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病人术前排尿练习对术后病人自主排尿的影响。方法 将2002年5月份在我院住院择期手术且行持续硬膜外麻醉术的胆囊切除病人80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为术前训练1次组,B组为术前训练2次组,C组为术前训练3次组,D组为术前无训练组。观察指标以病人术后是否自行排尿和行导尿为观察指标。结果 A组术后自行排尿6例,占30%3B组术后自行排尿15例,占75%;C组术后自行排尿17例,占85%5D组术后自行排尿4例,占20%。结论 择期手术且行持续硬膜外麻醉的胆囊切除病人术前排尿训练2次和3次的病人术后自主排尿的可能大于不训练和仅训练1次的病人,且两存在显性差异,前较后有较大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17.
60例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与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洁 《西南军医》2007,9(4):141-141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因素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明确,也越来越人性化,人们不仅认识到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爱护病人是心理护理的关键环节,更是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外又兴起了术前诊视制度,这些都说明术前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可有效沟通护患关系,减少因手术产生的强烈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因此,手术前病人的心理护理已成为外科手术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医学模式发展的不可忽视的特征。本文对术前术后的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心理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8.
原发醛固酮增多症(简称原醛),系指由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而导致的醛固酮分泌过多,临床上是一组以高血压,低血钾和代谢性碱中毒为主的综合症,我们在1972-1984年间共收集本病20例,并经手术及病理 证实,为提高对本病腹膜后充气造影X线征象的认识,本文将20例原醛的腹膜后充气造影加体层摄影X线所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失代偿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 ,临床上低血钾多见。但在重症肝炎、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也可能出现严重高血钾症。我院曾遇 1例重症肝炎伴顽固性高血钾而致肝移植术中心搏骤停的病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4 4岁。发现患乙型肝炎 9a ,肝硬化 2a,进行性黄疸加重 2月伴意识障碍 3d入传染病院。 2 0 0 4年 5月 9日转入我院 ,入院前在传染病院做血浆置换一次。入院后患者血压、脉搏尚平稳 ,呈昏迷状态 ,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心电图示 :Q -T延长 ,窦性心律。血气分析 :Na 132mmol/L、K 6 .32mmol/L、Ca2 1.0 9mmol/L、p…  相似文献   

20.
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给病人补充葡萄糖是部分麻醉师的常规做法,其目的是防止低血糖和供给能量等。但是,如果不合理地使用葡萄糖,可能产生有害的结果。为了正确评价术中的补糖的作用,本文对58例颌面外科手术病人进行了研究。随机将病人分为补糖组(术中输5%GS500ml)和对照组(术中不输GS,改输复方乳酸钠液500ml),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术前、术中和术后血糖水平。结果发现,两组病人间的术前、术中和术后血糖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术中不给病人补充糖,也不会引起血糖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