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修饰后的红细胞,观察红细胞糖基及其他因素在识别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巨噬细胞能识别红细胞表面的半乳糖及乙酰氨基半乳糖;暴露此基团,吞噬作用则加强。唾液酸和岩藻糖可掩蔽巨噬细胞识别的糖基。秋水仙硷和二酰胺影响红细胞骨架蛋白,使红细胞变形,也可使吞噬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人血液中 ,老化红细胞膜上花生凝集素 (PNA)和刀豆凝集素 (Con A)受体细胞化学反应的变化。 方法 应用金标花生凝集素 (PNAg)和刀豆凝集素 (Con Ag) ,对早期和老化红细胞膜上 PNA和 Con A受体进行电镜细胞化学显示 ,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电镜照片进行定量处理。 结果 与早期红细胞相比 ,老化红细胞膜上 PNAg颗粒和 Con Ag颗粒均有明显增多。 结论 老化红细胞膜上唾液酸的丢失导致半乳糖基和甘露糖基暴露的相应增加 ,这种变化可能与巨噬细胞对老化红细胞的识别和吞噬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胶原样结构巨噬细胞受体(MARCO)在细菌脂蛋白(BLP)耐受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分离、分化和培养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并制备BLP耐受细胞;利用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并比较BLP耐受与非耐受细胞吞噬细菌的能力,同时用流式细胞术和qPCR检测BLP耐受对MARCO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利用小干扰RNA下调MARCO表达,通过流式细胞术及荧光技术探讨MARCO对BLP耐受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结果:BLP耐受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的量较非耐受巨噬细胞明显增加(P0.05);同时BLP耐受巨噬细胞膜表面MARCO蛋白表达水平较非耐受细胞明显升高,并且在细菌刺激后进一步增加,MARCO的mRNA水平变化与蛋白水平变化一致;下调MARCO表达后,BLP耐受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能力明显下降,提示BLP耐受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增强与巨噬细胞膜表面MARCO蛋白的表达上调有关。结论:BLP耐受通过上调巨噬细胞膜表面MARCO蛋白的表达,增强其对细菌的吞噬能力。  相似文献   

4.
约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的巨噬细胞表面吞噬相关分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致死型约氏疟原虫(Plasmodium yoelii 17XL)感染抵抗型DBA/2小鼠的脾巨噬细胞发挥吞噬功能的作用机制,本试验利用Giemsa薄血膜染色,光学显微镜计数红细胞感染率,观察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抗P.y.17XL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ACS)动态检测脾巨噬细胞表面膜分子CD36、CD64表达水平。结果表明,DBA/2小鼠红细胞感染率于感染后第7天高达31.87%,约第15天自愈;感染小鼠脾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于感染后第5天开始增强,至第10天吞噬率高达95%,随后维持于高水平;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36于感染后第3天开始升高,至第10天达到峰值;CD64表达水平于感染后第5天开始升高,随后持续维持于高水平;小鼠血清中抗P.y.17XL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在感染后第10天开始出现有意义的升高。结果显示,在P.y.17XL感染过程中,巨噬细胞通过表面分子CD36和CD64分别介导的非调理性和调理性吞噬方式杀伤疟原虫,提示巨噬细胞是DBA/2小鼠发挥抗疟保护性免疫的重要效应细胞。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用扫描电镜观察了~(60)C0-r射线8 Gy全身一次照射后第6天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功能的变化。发现照后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受到抑制,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粘附,固定、捕获和鸡红细胞在巨噬细胞内被消化几个过程延迟;而照射前给予5-羟色胺(5-HT)腹腔注射其吞噬功能受到保护。  相似文献   

6.
正巨噬细胞是参与固有免疫应答过程中的重要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能力。巨噬细胞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杀伤病原微生物,并清除机体损伤和衰老的细胞,构成了免疫系统识别"非己"的第一道防线。此外,巨噬细胞还发挥抗原加工递呈的作用,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成熟的巨噬细胞被诱导后将产生表型、功能及  相似文献   

7.
人体巨噬细胞溶酶体内消化鸡红细胞的形态观察是在光镜下把100个巨噬细胞中吞有重度消化和完全、不全消化鸡红细胞的巨噬细胞数定为消化率来计算的,它可以与吞噬率一起作为全面观察巨噬细胞功能的指标。我们对正常健康人21例,病人102例进行检测,发现低热的吞噬率升降与消化率不一致,而其他疾患(浸润型肺结核、恶性肿瘤、胃肠道病等)是一致的。巨噬细胞消化力是与溶酶体活力及其膜的稳定性(通透性)以及释放酶和非酶物质方面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因此这项检测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SF_1是正常人精浆经Sephadex G100分离所得的第一组分。采用体内及体外途径,将SF_1作用于Balb/c小鼠巨噬细胞,实验证明SF_1对小鼠两种来源的巨噬细胞—腹腔巨噬细胞(PEC—Mφ)及骨髓细胞经体外培养衍生的巨噬细胞(BM—Mφ)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Mφ吞噬抗体致敏羊红细胞(EA)的吞噬率及吞噬指数(P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並且抑制程度随SF_1浓度升高而逐渐明显;SF_1作用后的Mφ表面Fc受体及C_3b受体也明显受抑,表现为EA—花环及Yc—花环形成率降低(P<0.01)。此外,SF_1作用后的Mφ还表现表面皱褶减少及胞内空泡增加等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9.
1961年Myrrik等首先通过灌洗正常兔肺取得高纯度肺泡巨噬细胞,后Finley等(1967)从正常人和阻塞性肺脏疾病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收集到人肺泡巨噬细胞(PAM)。近年来,由于广泛应用纤维支气管镜,使在不同肺脏疾病患者中常规收集PAM成为可能,为研究PAM在肺脏生理、病理生理中的地位提供了重要方法和条件。PAM指肺组织局部的、具有某种独特功能的单核吞噬细胞,它不仅具有吞噬、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同时也能吞噬衰老的Ⅰ型、Ⅱ型肺泡上皮细胞、红细胞、甚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紫杉醇对小鼠骨髓分化巨噬细胞的直接影响。方法:常规方法无菌制备BALB/c小鼠骨髓细胞,用含M-CSF的RPMI1640培养液培养7d,同时加入不同浓度紫杉醇,通过流式细胞术对骨髓单核细胞分化的巨噬细胞的表型分子、吞噬功能进行测定,采用迟发型过敏反应(DTH)方法检测巨噬细胞免疫原性。结果:紫杉醇明显降低骨髓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的数量;F4/80 巨噬细胞表面分子CD80、CD14表达升高,而I-Ad表达降低;紫杉醇提高分化的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但使其免疫原性降低。结论:紫杉醇能使骨髓单核细胞分化的巨噬细胞细胞吞噬能力提高,但其免疫原性下降,提示紫杉醇可能具有调节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细胞膜上的唾液酸(Sialic acid,SA)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循环红细胞衰老后SA减少20~30%,这可能就是网状内皮系统能以识别和捕捉衰老红细胞的原因。我们在研究地中海贫血时,发现其红细胞膜上的SA比正常少25%,因此,我们对地中海贫血红细胞膜表面的SA分布进行了超微观察,发现除量少以外,分布也不均匀。借助于三种组织化学方法,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下我们对比了地中海贫血患者红细胞与正常的差  相似文献   

12.
清道夫受体 A(SR- A)是清道夫膜受体家族成员之一 ,主要存在于巨噬细胞 ,最初是作为脂蛋白受体被发现的 ,可以内吞修饰后的脂蛋白 ,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近年研究发现 ,SR- A还在介导巨噬细胞对内毒素内吞、清除及凋亡细胞的识别、吞噬等机体防御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探讨CD47-SIRPα在人类红细胞衰老与吞噬过程中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体外4℃和37℃保存红细胞(RBC)及老化过程中红细胞膜上CD47的表达量;用单核细胞单层分析试验(monocyte monolayer assay,MMA)观察人THP-1单核细胞系对不同年龄段红细胞和CD47抗体F(ab’)2端封闭红细胞的吞噬情况及Western blot检测THP-1细胞上SIRPα磷酸化情况。结果发现,无论是在体内老化还是体外老化过程中,红细胞膜上CD47的表达量均出现显著下降趋势,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CD47的表达量最大可下降82.64%(4℃保存情况下);THP-1细胞对不同年龄段红细胞的吞噬情况存在差异性,更易吞噬年老红细胞,吞噬率为35.32%,对年轻红细胞的吞噬率为13.72%(n=7,P<0.02);对新鲜红细胞的吞噬率为2.22%,对CD47抗体F(ab’)2端封闭红细胞的吞噬率为31.51%(n=7,P<0.02);吞噬不同年龄段红细胞后,THP-1细胞上磷酸化SIRPα量不同,与吞噬年轻红细胞相比,吞噬年老红细胞后,磷酸化SIRPα的量下降了57.12%。表明人类红细胞的老化与吞噬过程和CD47-SIRPα相互作用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MT1)和金属转运蛋白(FPN1)在原代培养巨噬细胞中的分布及脂多糖(LPS)对巨噬细胞铁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细胞培养、MTT显色、细胞化学染色和细胞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LPS对原代培养的巨噬细胞活性的作用及对DMT1和FPN1分布的影响。结果不带铁反应元件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MT1-IRE)主要在细胞核中表达,在细胞质中分布较少。带铁反应元件的二价金属离子转运体(DMT1+IRE)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可以将吞噬小体中的铁向细胞质中转运。FPN1在巨噬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膜均有表达,但主要分布于细胞质。结论巨噬细胞吞噬衰老的红细胞以后,其中的亚铁血红素在细胞质中分解,FPN1可能介导了亚铁血红素分解释放出来的铁在巨噬细胞质中的转运过程。LPS在低浓度时有促进巨噬细胞生长的作用,LPS浓度为10-5μg/L时达到高峰,随着浓度的增加,又开始抑制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5.
作者建立了一种在微量板上直接用邻苯二胺氧化比色法定量测定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方法。以抗体包被绵羊红细胞为吞噬靶细胞。对该方法的原理、巨噬细胞吞噬动力学及抗体稀释度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并与鸡红细胞吞噬试验(显微镜计数法)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16.
小白鼠15只,其中10只作实验组(用胸腺因子激活其腹腔巨噬细胞),5只(以等量生理盐水作对照)。通过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注射腹腔巨噬细胞的微细结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巨噬细胞其形态、突起、胞质内溶酶体、空泡、吞噬体、线粒体和游离核蛋白体、吞噬鸡红细胞数等均强于对照组。这些变化与活比巨噬细胞旺盛的功能状态有密切关系,本课题可进一步了解胸腺因子(一种免疫促进剂)。对巨噬细胞的激活与免疫的加强作用,并提供巨噬细胞一些形态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体外研究小鼠骨髓诱导巨噬细胞BMDMs吞噬pRBCs后能否形成LC3相关吞噬(LC3-associated phagocytosis,LAP)及其在调节BMDMs分泌炎症因子中的作用。方法 构建BMDMs与pRBCs体外共孵育及吞噬研究平台。体外诱导小鼠BMDMs,用CFSE标记P. y 17XNL感染的小鼠红细胞(parasitized red blood cells,pRBCs),共孵育后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BMDMs对pRBCs的吞噬效率并选定最佳条件,用CB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浓度。随后分离诱导巨噬细胞ATG5条件缺失小鼠(Lyz2-Cre-ATG5flox/flox)来源的BMDMs,观察其吞噬pRBCs后胞内ATG5缺失对其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共聚焦观察ATG5缺失对BMDMs吞噬pRBCs后,胞内LC3-Ⅱ与pRBCs共定位的影响。结果 体外成功诱导BMDMs,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巨噬细胞纯度>95%。在BMDMs与p RBCs按照1∶20孵育下,随孵育时间延长,吞噬比例显著增加,其中孵育4 h时,吞噬比例最高(>50%)。CBA炎症因...  相似文献   

18.
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是两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神经肽,在胃肠道内含量丰富,近年来研究发现,在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表面有SS和VIP的特异性受体,它们对免疫的调节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SS和VIP对体外培养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和对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调节作用。方法:1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后,溶解细胞,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光密度,反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2巨噬细胞与45Ca共同培养后,用液体闪烁计数测定其放射性,来反映巨噬细胞内Ca2+的浓度;3Fluo-3/AM作为荧光探针,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巨噬细…  相似文献   

19.
巨噬细胞在清除衰老细胞和机体受伤或感染后的组织重塑中起着广泛的维持自身稳定的作用,其表达一系列的细胞膜受体,并且通过这些受体调节巨噬细胞与宿主、改变的自身成份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巨噬细胞受体进行识别后发生膜表面的改变,引起内吞、信号转导及与基因表达,并且诱导获得性免疫应答,参与并调节机体防御与内环境稳定。巨噬细胞可能是依靠其表面的活化和抑制性受体的协同作用来发挥其免疫学功能的。虽然巨噬细胞活化性受体在免疫效应中的作用已经被人们充分认识,但是人们对巨噬细胞抑制性受体及其功能至今知之甚少。本文就巨噬细胞表面的抑制性受体及其免疫调节作用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用血红蛋白酶释放法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涓  林青 《免疫学杂志》1989,5(1):31-33
以鸡红细胞作为靶细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效应细胞研究了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经低渗处理后,血红蛋白酶释放的多少以它氧化邻苯二胺所产生的颜色反应表示吞噬百分比。对红细胞数与OD值关系、不同粘附时间和不同吞噬时间与吞噬能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方法灵敏、可靠、客观,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