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口服消心痛、阿司匹林等,心绞痛发作时给予硝酸甘油;治疗组66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自拟补气活血汤,治疗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9%,对照组为68.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改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2.
自1997年1月~1998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6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养心祛痰化瘀汤。共观察2个疗程计3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优了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心肌缺血改善情况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扩张冠状动脉抗凝及极化液等治疗。治疗组另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4天。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90.5%、对照组76.2%,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64.3%、对照组47.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消耗量的比较,治疗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临床主要症状及恢复心电图缺血性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加用血府逐瘀汤治疗。结果:两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明显缩短,且实验组缩短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PAF水平明显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LVE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能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南石医院心血管内科2010年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60例,将以上160例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8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和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硝酸甘油减退率和心电图疗效,并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有效率为73.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电图有效率为68.8%,对照组心电图有效率为48.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硝酸甘油减停率分别为66.3%、47.5%,两组硝酸甘油减停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比单独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治疗。结果:临床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可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缺血心电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瘀毒清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瘀毒清,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血脂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笔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活血方治疗效果满意,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9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速效救心丸内服、外贴,配合抗心绞痛极化液静滴;对照组单用抗心绞痛极化液静滴.结果治疗组疗效及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作用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2.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疗效尚可,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根据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与诊断标准》[1],选择冠心病心绞痛60例,随机单盲分为两组。其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46~71岁,平均56.2...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乐脉颗粒与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乐脉颗粒,治疗4周后观察2组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2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9%;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  相似文献   

14.
李新强 《光明中医》2012,27(6):1215-1216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 诸药合用可针对冠心病发病原因及病理进行多环节干预,阻止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发展.通过本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属中医"胸痹"范畴。我们于2006年3月至2009年3月期间,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例,均符合1979年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1]。按就诊日期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相似文献   

16.
17.
王红  郑艳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4):I0001-I0001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12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心绞痛疗效分析,总有效率90.90%,显效率65.1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通痹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手段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痹汤,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67%(P0.05)。两组治疗后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5)。两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两组比较,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心绞痛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次数以及心绞痛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心可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基本治疗相同,治疗组加服心可舒胶囊,观察比较两组症状、心电图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4%,对照组为61.1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可舒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 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治疗前后症状、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 ,结果显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 93 33% ,心电图改善有效率 76 67% ,并能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临床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改善心绞痛症状 ,降低血脂 ,改善血液粘稠度 ,具有并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