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新黄酮类化学成分(neoflavonoids)是黄檀属Dalbergia植物的一类特征性成分。据文献统计,迄今已有59个新黄酮类成分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按其基本骨架,主要分为黄檀酚类、黄檀醌类、黄檀内酯类、苯酰苯类及其他类。现代研究表明,该类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抗雄性激素、抗炎、抗肿瘤、抗过敏、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对黄檀属植物新黄酮类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黄檀属植物综合利用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定海南民族药香十亩香原植物品种,分析其化学成分,以期开发药用植物新资源。方法实地 采集十亩香原植物,用基源鉴定、性状鉴定法及DNA 条形码技术鉴定十亩香原植物品种;经水蒸气蒸馏法提 取十亩香挥发油,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用显色法、沉淀法等对十亩香的 化学成分进行系统性预试验。结果十亩香的藤本植物形态、性状特征及DNA 条形码特征与豆科蝶形花亚科 黄檀属植物红果黄檀(Dalbergia tsoi Merr. et Chun)相匹配;十亩香挥发油提取率为0.2%;GC-MS 法检出挥发油 组分47 个,主含榄香素、苯甲醛与甲基丁香酚,三者相对百分含量之和高于50%;十亩香可能含有机酸类、 甾体皂苷类、黄酮类、醌类、香豆素类、鞣质及酚类等化学成分。结论海南民族药香十亩香为豆科蝶形花亚 科黄檀属植物红果黄檀含树脂的藤茎,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其具有良好的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
降香为我国Ⅱ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降香黄檀的心材,资源稀缺,价格昂贵。为寻找降香药材替代品,该课题组综合运用硅胶、Sephadex LH-20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方法,对其同属植物阔叶黄檀心材的70%乙醇提取物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出新黄酮类成分16个,包括8个黄檀酚类(1~8)、3个黄檀醌类(9~11)、2个黄檀内酯类(12,13)、2个苯酰苯类(14,15)、1个其他类型新黄酮(16),其中化合物3,7,11为首次从黄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5,6,8,14,15为首次从阔叶黄檀中分离得到,且16个新黄酮类成分中有10个与文献报道的降香药材中新黄酮类成分相同。  相似文献   

4.
降香为我国Ⅱ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降香黄檀的心材,资源稀缺,价格昂贵。东非黑黄檀与降香为同属植物,在非洲民间常用于治疗痢疾、腹泻、惊厥及支气管炎等疾病。目前,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学成分15个,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癌、抗炎、抗菌、抗氧化、抗凝血活性、抗疟疾及抗HIV等多种生物活性。在收集整理大量国内外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东非黑黄檀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发现其有6个黄酮类成分与降香的化学成分相同,部分药理活性也相同,这些为其作为降香的潜在替代药材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也为东非黑黄檀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5.
川木香属Dolomiaea植物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历史悠久。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倍半萜类、苯丙素类、三萜类和甾体类成分。川木香属植物提取物和化学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炎、抗菌、抗肿瘤、抗胃溃疡以及保肝利胆等。但目前对川木香属植物综述性报道较少,该文对川木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阔叶黄檀三萜类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黄檀属植物中阔叶黄檀(Dalbergia latifolia)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方法:将阔叶黄檀心材50.0 kg,粉碎,用7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2 h,合并滤液,减压回收溶剂得到浸膏。浸膏经水分散,通过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及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制备得到上述4个萃取部位。然后分别采用硅胶,LH-20羟丙基葡聚糖凝胶,C18色谱柱(ODS)及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分离技术对各个萃取部位进行化学成分分离。通过理化分析、波谱分析及质谱分析等手段,对分离得到的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阔叶黄檀中分离鉴定得到7个三萜类化合物,分别为3-O-α-L-arabinopyranosyl-28-O-β-D-glucopyranosyl pomolic acid(1),β-sitostenone(2),β-sitosterol(3),豆甾醇(4),β-香树脂酸乙酸酯(5),β-香树脂醇-3-棕榈酸酯(6),3-乙酰齐墩果酸(7)。结论:化合物1,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上述研究成果为进一步阐明阔叶黄檀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为该植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山香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香圆属植物作为地方标准药材,因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受到广泛关注。现代研究发现山香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三萜类、大柱烷类和酚酸类等;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镇痛、免疫调节等药理活性。该文对山香圆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山香圆属植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沈丹  杨学东 《中草药》2018,49(4):970-980
白千层属Melaleuca L.植物含有挥发油类、三萜类、鞣质类、黄酮类及糖苷类等多种类型化学成分,具有抗细菌、抗真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等诸多药理活性。对白千层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综述卷柏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收集整理相关文献56篇,从卷柏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方面对目前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卷柏属植物主要含有黄酮类、炔酚类、苯丙素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主要集中在抗肿瘤、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抗衰老和降血糖等方面。结论为卷柏属植物药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云实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方法:通过系统文献调研,对该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并对该属植物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云实属植物中含有单宁、萜类、黄酮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等多种化学成分;该属植物多具有抗炎、抗病毒、抗癌、抗疟疾等药理活性。结论:大量研究表明,云实属植物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并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所以该属植物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较大的利用价值,本文为云实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概述松科松属植物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的研究状况。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松属植物化学成分及抗肿瘤活性研究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松属植物中普遍含有萜类、黄酮类、木质素类、多糖类、酚类、氨基酸类等化学成分,该属植物的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松属植物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提取物抗肿瘤活性显著。  相似文献   

12.
孙启泉  左爱侠  张婷婷 《中草药》2017,48(14):3005-3016
升麻属植物含有三萜及其苷类、酚酸类、色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病毒、抗核苷转运、抗骨质疏松、抗氧化、抗抑郁等诸多生物活性,临床主要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的治疗。对升麻属植物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以及临床应用情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的深度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药用小芸木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发现该属植物含有香豆素类、生物碱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且具有解热,抗病毒,抗癌等生理、药理活性。这对系统研究含有多种药用植物资源的小芸木属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紫金牛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金牛属植物药用历史悠久、化学成分种类较多,尤以苯酚类及皂苷类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为主。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紫金牛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为该属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南五味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李晓光  罗焕敏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1120-1125
对近20年来国内外南五味子属植物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南五味子属植物主要含有木脂素类和三萜类成分 ,其中许多为该属植物特有成分 ,这些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HIV病毒、拮抗血小板活化因子等活性。  相似文献   

16.
查阅文献,对云实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了详细介绍。该属植物中主要含有高异黄酮类、查尔酮类和萜类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有抑制黑色素生成、抗炎、抗氧化、抗菌和免疫调节等,为该属植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银背藤属植物主要化学成分为树脂糖苷、黄酮、生物碱、萜类、甾体类、有机酸、芳香酯及酰胺等化合物,具有止血、抗炎镇痛、抗菌、抗氧化等生物活性。该文对银背藤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牡荆属植物所含的蜕皮甾酮类、萜类、黄酮类及木脂素类等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为开发利用该属植物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19.
牡荆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牡荆属植物所含的蜕皮甾酮类、萜类、黄酮类及木脂素类等主要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为开发利用该属植物提供文献支持。  相似文献   

20.
成孟华  饶高雄 《中草药》2021,52(18):5758-5774
百合科藜芦属Veratrum植物在我国传统医药中多作为中草药使用,以其生物活性显著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已从藜芦属植物中分离得到325个化合物,主要类型包括甾体生物碱类、茋类和黄酮类等化学成分,具有降血压﹑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抗炎和镇痛、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对近年来藜芦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该属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