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病机经历了从阳虚寒凝、痰瘀痹阻到瘀毒互结等的发展及演变。本文从慢性冠脉综合征的病理基础出发,认为慢性冠脉综合征阻塞性冠心病、非阻塞性冠心病可统一对应中医“心脉癥瘕”,基于癥瘕的病因病机特点,同时结合慢性冠脉综合征现代证候学研究,本文进一步提出虚为心脉癥瘕之本,痰为心脉癥瘕之始,瘀为心脉癥瘕之基础,毒致心脉癥瘕之变。因虚可致痰、瘀内生,痰瘀互结日久酿毒,虚、痰、瘀、毒的互结互化构成了本病的发生及演变基础。在治疗方面,则应参考治疗癥瘕的温通之法,首辨气血之虚实,后辨痰、瘀、毒之偏重深浅,从补虚扶正、化痰降浊、活血化瘀、解毒稳脉四方面,结合病机特点,随证侧重用药治之。  相似文献   

2.
武永利教授认为湿热乃痤疮的主要致病因素,痰、毒、瘀为主要的病理产物,以清热利湿为主要治法,结合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思想,坚持辨体-辨病-辨证一体化的诊治思路。临证时抓病机之关键,结合舌脉,兼顾兼证,运用三仁汤,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罗毅 《新中医》2011,(4):1-3
肺纤维化发病多先有肺肾两虚或肺脾两虚之基础;痰瘀交互,阻滞肺络是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痰、瘀既是肺纤维化主要的病理产物,也是病情加重的主要因素.气阴两虚,肺肾双亏是疾病的最终转归.气虚、阴伤、痰瘀交阻始终贯穿病变全程.故其治疗强调辨证与辨病结合,突出益气养阴,重视化痰散结、活血通络.临床遣方用药时应遵循益气养阴、化疾祛瘀...  相似文献   

4.
介绍张磊辨治运动神经元病的经验。运用"审证求因"的中医思维,总结运动神经元病病因病机为湿热蕴毒、内外合邪,风痰阻络、浊瘀互结以及五脏虚损、元气败衰;通过详辨湿、瘀、痰、风之病邪性质,细察脏腑经络之病位深浅以及精审虚、实、盛、衰之邪正关系,将本病分为湿浊淫筋型、风痰阻络型、痰瘀互结型、瘀热壅阻型、脾虚毒蕴型以及肝肾亏虚型论治。  相似文献   

5.
介绍柏正平教授基于痰瘀理论治疗顽固性咳嗽经验.本病初起多因外感六淫致肺失宣肃,或因肺虚、他脏之病累及于肺,病久则气滞血瘀,痰瘀互结,阻塞肺络,正虚与痰瘀邪实相互为病而呈顽固性发作.柏教授诊治顽固性咳嗽提倡将辨病、辨症与辨证相结合,从表里脏腑辨病辨症,从痰瘀论治,补虚扶正、理气宣肺,着重化痰祛瘀,多能获得良效.  相似文献   

6.
谷鑫  吴承玉 《中医杂志》2014,(2):166-167
通过对高脂血症的文献研究,结合吴承玉教授临床诊治高脂血症的思路,分别从辨病位,脾胃为本,兼辨肝肾;辨病性,痰瘀为主要病理因素;同辨病位病性,综合治理三方面对诊治高脂血症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总结吴承玉教授在诊治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的诊治思路与经验,提出病位结合病性的辨治原则。辨病位、肝肾亏虚是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发病之源,滋补肝肾是根本,心脾气血失调是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诱发和加重因素,养心健脾是关键;辨病性,重在区分糖毒性质,火热糖毒采用清热解毒、泻火解毒;瘀、痰、湿浊糖毒采用除湿化痰解毒与化瘀消毒为原则。  相似文献   

8.
左旭锐  肖照岑 《天津中医药》2019,36(10):971-972
通过阐述"痰瘀同源"的理论渊源,结合咳嗽的临证经验,认识到痰饮、瘀血为咳嗽的重要致病因素,痰瘀互结是咳嗽发病的重要病机。对于咳嗽辨治要以"痰瘀同源"理论为基础,重视痰瘀同病、互结、同治,从而提高中医药治疗咳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研究和临床观察,探讨从痰瘀互结辨治抑郁症的理论依据及辨治证、法、方、药,认为痰瘀互结是抑郁症一重要病因病机,从痰瘀辨治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化痰逐瘀是抑郁症重要治法,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小儿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以痰鸣、气喘为临床特征的异质性肺系疾病。提出小儿哮喘病发伏风为触发之关键、暗瘀为迁延之祸首、宿痰为复发之夙根的哮喘中医病机新假说,并基于小儿哮喘中医病机新假说的认识,结合小儿哮喘的中医辨治经验,立搜风愈喘方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1.
痰邪是眩晕致病主要因素,痰邪致病易与风、火、湿、瘀病邪相兼为患,治疗痰症眩晕要详辨痰火、风痰、痰湿、痰瘀.依痘不同分而治之,方可彰显疗效。  相似文献   

12.
总结董玉江教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经验。董教授认为冠心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气滞痹阻心脉,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两虚为本,痰瘀气滞、痹阻心脉为标,根据"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治疗原则,提出益气养阴、豁痰化瘀理气为本病的治法,并强调辨病辨证结合,在临床治疗中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田维柱教授认为痰瘀是眩晕的重要因素,痰瘀与眩晕密切相关,贯穿疾病始终;从五脏亏虚、功能受损,相互化生、共同为病,环境影响、易生痰瘀三个方面阐述痰瘀与眩晕的密切关系,"痰是瘀的初始阶段,瘀是痰的进一步发展";指出眩晕乃本虚标实,应标本兼顾,灵活应用经方加减以治标。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思路简明清晰,提出把从痰瘀论治作为着眼点,注重辨病与辨证相互结合;针药并用,以中药治标,以针刺治本,达到"病症结合,化痰逐瘀,升清降浊而止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肺结节病类属中医"积聚"范畴,基本病机是痰瘀痹阻肺络而发病。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错杂之证。标实主要为痰瘀痹阻,临证应注重豁痰化瘀散结;本虚主要为肺、脾、肾三脏气虚,临证应把握主证,辨肺、脾、肾三脏之所属,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5.
据“痰火上壅”之中风说和益气和血通络理论,确立了辨证、辨型、辨病结合的诊断方法,认为中风病机以痰瘀为主,气虚为辅,证型上有气血虚弱与阳亢热盛之不同,治疗上重视通腑气、针药并用及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6.
从痰论治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卞镝  李敬林  董天宝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1):1404-1405
中医历来重视糖尿病肾病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有人认为该病是以脏腑虚损为本,无形之痰为标。而痰病系血,血病系痰,“痰瘀并存,痰瘀同治”,“善治痰者,必先治气,同时也要治血”。简析了痰的成因、痰与糖尿病的关系,以及痰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从痰论治DN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7.
陈可冀老师临证倡导中西医病证结合,优势互补。每以辨证论治兼顾疾病特点,辨病用方贯穿辨证论治之精神,重视辨证论治与专病专方专药结合。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过早搏动,阵发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室性),扑动与颤动(房性、室性),预激综合征等,属中医学"心悸"、"怔忡"的范畴。本文所论陈可冀老师治疗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早搏、阵发性房颤、短阵室上性心动过速,其他类型未包括在内。1辨病辨证要点:多从虚、瘀、痰、火论治陈可冀老师临诊快速性心律失常多从虚、瘀、痰、  相似文献   

18.
房室传导阻滞是难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中医病机为本虚标实,心肾阳虚为本,寒、痰、瘀为标。主要病位在心,常涉及肾、脾。心肾阳虚证辨治以温补心肾;寒凝血瘀证辨治以温阳通脉;痰瘀痹阻证辨治以祛痰化瘀;另据病情佐以益气养心阴等法。  相似文献   

19.
宋绍亮教授认为湿邪久蕴、邪毒内伏是导致尪痹反复不愈的主要原因,湿、热、毒、痰、瘀为本病的病理属性。治疗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兼顾病位与合并症,以辨病方为基础方,加减化裁。同时注重已痹防变,巩固防复,坚持守方,疗效显著。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0.
从痰瘀论治儿童支气管哮喘机理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痰、瘀的角度阐述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方法。认为宿痰为哮喘发病之夙根,瘀血是哮喘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痰瘀互结导致哮喘反复发作;小儿哮喘应从痰瘀论治,以化痰通瘀为治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