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来那度胺辅助常规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效果及其对免疫因子、血管新生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来那度胺.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免疫因子,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管新生能力,以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总缓解率大于对照,观察组CD4+/CD8+、CD3+、CD4+水平均大于对照组,观察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肝癌衍生长因子、β2-微球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来那度胺辅助常规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效果确切,能够抑制血管生成,改善免疫功能及肝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研究三氧化二砷(arsenic trioxide,ATO)前后人多发性骨髓瘤ARH-77对NK细胞杀伤细胞敏感性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分别应用CCK-8法和台盼蓝染色法测算ATO对ARH-77细胞株的50%抑制量(IC50)和细胞活性;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检测ATO作用前后ARH-77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流式细胞仪检测ARH-77细胞表面NKG2D配体(MICA/B、ULBP1、ULBP2、ULBP3)和HLA-Ⅰ类分子表达以及ATO作用前后的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ATO对ARH-77细胞的IG50为5.0μmol/L.NK 细胞杀伤ATO作用前后ARH-77细胞的活性有显著差异(P<0.05).ATO作用后,ARH-77细胞发生G1/S期阻滞,同时其表面MICA/B、ULBP1、ULBP3表达显著升高,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LBP2和HLA-Ⅰ类分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ATO能提高ARH-77细胞NKG2D配体(MICA/B、ULBP1、ULIBP3)表达;从而使其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强.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损伤激活肝星状细胞产生I型胶原纤维,造成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堆积,从而形成肝纤维化。免疫微环境的变化在肝纤维化的进展和转归中发挥重要作用。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肝脏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能够通过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和产生γ-干扰素等效应分子杀死肝星状细胞,起到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同时也会对...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恶性肿瘤,目前仍无法治愈。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是一种前景乐观的MM治疗方法,其作用机制与标准MM治疗方法完全不同。CAR是一种包含抗原识别域和T细胞信号域的融合蛋白,通过基因改造后表达CAR的T细胞可以特异性识别抗原。理想的CAR靶向抗原要求仅在恶性细胞上表达,而正常细胞缺失或少量表达。目前正在研究的作为CAR靶向的MM抗原包括B细胞成熟抗原、CD138、CD38、淋巴细胞激活信号分子7(SLAMF7)、κ轻链以及CD19等。MM基因和表型的异质性,使得对MM进行有效治疗的CAR-T需要靶向多个抗原;CAR-T联合其他骨髓瘤治疗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MM的CAR-T疗法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有望改善MM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细胞粘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ECM)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一方面在生理上参与细胞的迁移、定位、增殖、分化等活动,另一方面在肿瘤的发生和转移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病过程中,细胞粘附分子与瘤细胞的穴居、存活、增殖以及髓外转移密切相关,瘤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的改变可以判断病情及预后,针对细胞粘附分子的靶向治疗将成为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糖皮质激素是多发性骨髓瘤联合化疗的主要药物,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持异结合抑制骨髓瘤细胞增殖,对糖皮质激素耐药的骨髓瘤细胞不仅糖皮质激素受体数量减少,而且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人,占血液肿瘤的第二位。随着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新药包括沙利度胺、硼替佐米、雷利度胺等的出现及自体干细胞移植和清髓、减量异体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缓解率较前大为提高,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复发、难治仍是临床面临的巨大难题,故迄今为止仍被  相似文献   

9.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克隆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肿瘤[1],典型临床表现为"CRAB"症状——血钙增高(calcium elevation)、肾功能损害(renal insufficiency)、贫血(anemia)、骨病(bone disease)以及继发淀粉样变性等. M 蛋白是...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随着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新药的应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得到了极大提高,预后得到改善,但复发仍是骨髓瘤患者不可避免的难题,且复发后治疗效果差异较大。目前,通过对预后指标的监测,发现了一种异常生物学行为,即经治疗缓解后再复发的部分患者未出现完整的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升高,仅表现为血清游离轻链(sFLC)的升高,称为轻链逃逸(LCE)。LCE的出现往往提示早期复发且预后更差,因此早期发现LCE非常重要,而持续动态监测sFLC是一项可用于早期发现、进而早期治疗LCE的方法。最新研究显示监测病程中sFLC升高有无伴随其他免疫球蛋白的升高,对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存在负面影响。本文就LCE的发病机制、诊疗、预后、临床意义研究进展为重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观察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前后TNF-α水平。选择20例沙利度胺治疗的难治、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留取血浆标本,治疗有效组在最大反应率时留取标本,治疗无效组在治疗结束后留取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TNF-α水平。结果显示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组、无效组治疗前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水平分别是(55.2854±11.3558)pg/ml和(29.2842±11.5684)pg/ml,治疗前血浆TNF-α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P=0.0001);治疗无效组,治疗前后血浆TNF-α水平分别是(54.0688±6.4732)pg/ml和(54.4672±3.3512)pg/ml,无明显差异(P=0.87310)。结论:沙利度胺治疗有效组可明显减少MM患者TNF-α水平,进一步支持TNF-α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说明TNF-α水平可以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采取益气养血补肾方联合沙利度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4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同时接受口服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益气养血补肾方治疗,观察和对比治疗效果、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VE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养血补肾方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以自身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为效应细胞的过继免疫联合沙利度胺(Thd)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48例诊断明确的复发难治性M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24例,接受单纯Thd维持治疗;免疫组24例,接受DC-CIK联合Thd治疗。研究Thd对CIK表型和DC-CIK骨髓瘤细胞杀伤效应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Thd作用后,CIK表型增强,DC-CIK对U266的杀伤率明显提高;治疗后免疫组患者较之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临床疗效提高(P<0.05);结论 DC-CIK过继免疫联合Thd治疗复发难治性MM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NK细胞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K细胞受体是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发挥的分子基础 ,NK细胞抑制性及激活性受体的分子结构及其特异性配体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NK细胞受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NK细胞受体是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发挥的分子基础,NK细胞抑制性及激活性受体的分子结构及其特异性配体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的改良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改进培养方法对多发性骨髓瘤异常核型检出率的影响及染色体异常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例随访诊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并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做直接法、3天培养、以及培养基中添加IL-6(10ng/mL)+GM-CSF(30ng/mL)的6天培养法后再行R显带分析,以8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为对照。结果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标本因凝血试验失败,2例因细胞较少仅行直接法分析,可评估的16例中有4例检出异常核型,其中3例为复杂核型。这些异常核型均见于细胞因子6天处理组,而直接法和3天培养法均未发现异常核型。临床资料显示伴有异常核型的患者疗效均较差、疾病分期都是Ⅲ期,骨髓中瘤细胞比例较高(25%~56%)。对照组病例在各处理组中均未检出异常核型。结论添加细胞因子和延长培养时间有助于提高多发性骨髓瘤异常核型的检出率;多发性骨髓瘤的遗传学改变多为复杂异常,并提示对治疗反应欠佳。  相似文献   

17.
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NK cells)作为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在无预先活化的情况下对病原体的入侵作出快速广泛的应答,杀伤靶细胞并释放细胞因子,尤其是IFN-γ.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NK细胞跨越了传统意义上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界限,不仅发挥固有免疫的作用,而且具备适应性免疫的所有特点甚至包括记忆性,通过识别活化性受体或细胞因子可以诱导记忆性NK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NK细胞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K细胞是一类重要的淋巴细胞,不仅在抗病毒及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可以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在造血、炎症和免疫应答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本文就NK细胞受体的种类、结构特点、及其识别机理与功能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20.
细胞因子网络异常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理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IL-1、IL-4、IL-6、sIL-6R、IL-10、G-CSF、GM-CSF、IFN-α、IFN-γ对骨髓瘤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