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应用基于MATLAB构建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研究中风病常用中成药适宜人群的临床特征。方法:查询电子处方集系统,筛选应用量最大的前3种中成药,构建常用中成药适宜人群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分析模型对不同人群的预测能力。结果:筛选出中风病应用量最大的前3种中成药为灯盏生脉胶囊、银杏叶滴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共纳入203例受试者,构建了常用中成药适宜人群的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对3种中成药组测试集进行预测,总判别正确率为80.20%。结论:利用基于MATLAB构建的贝叶斯分类器构建中成药适宜人群的数学模型,对3种中成药适宜人群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中风常用中成药适宜人群的临床特征。方法:查询电子处方集系统,筛选应用量最大的前3种中成药,对常用中成药适宜人群,进行望、闻、问、切直接采集数据,录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分析模型对临床特征分类的预测能力。结果:筛选出应用量最大的前3种中成药为灯盏生脉胶囊、银杏叶滴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共纳入203例受试者,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了数学模型,对3种中成药组测试集进行预测,判别正确率分别为81.82%、77.78%和78.13%,总判别正确率为79.21%。结论: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中成药适宜人群的数学模型,对3种中成药适宜人群临床特征有良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后遗症期三种中成药适宜人群与证候要素。[方法]电子处方集系统查询2014年11月-12月第一诊断"中风""脑梗塞""脑梗死""脑血管疾病"病历处方,筛选中成药按应用频次排序:前3种为灯盏生脉胶囊、银杏叶滴丸、强力天麻杜仲胶囊。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取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病房及门诊2015年1月至2017年9月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患者,采集填写中医四诊信息表。按使用中成药(前期筛选按应用频次排序前3种)分组,灯盏生脉胶囊组65例、银杏叶滴丸组73例、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组65例,统计中医证候要素。[结果]纳入203例出现频次前3种证候要素,灯盏生脉胶囊组血瘀最多(95.4%),其次是气虚(93.8%)和阴虚(90.8%);银杏叶滴丸组血瘀(94.5%)、心虚(42.5%)和肾虚(21.9%);强力天麻杜仲胶囊组风(70.8%)、阴虚(58.5%)和肝虚(56.9%),第四位肾虚(55.4%)。[结论]证候要素分布与不同缺血性中风常用中成药适宜人群具有规律性,临床可依此选择使用相关中成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分析糖尿病常用中成药的使用合理性,为中成药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医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接诊并使用中成药治疗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抽取3张处方,共600张处方,对其中成药使用情况、中成药使用合理性予以评价。结果:200例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使用的前10种中成药为八珍颗粒、百令胶囊、肠胃康片、大黄苏打片、枫蓼肠胃康胶囊、复方丹参滴丸、复方鲜竹沥口服液、复方血栓通胶囊、黄芪生脉饮、玉屏风颗粒。600张处方中存在40张处方不合理问题,包括4张不规范处方、31张用药不适宜处方及5张超常处方;200例患者治疗期间有2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结论:医院糖尿病常用中成药在使用期间存在部分不合理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成药处方管理,同时重视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保证糖尿病患者用药疗效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分析医院门诊药房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并探讨有效的药学管理路径。方法:利用人工+智能筛选的方法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筛选门诊药房中成药使用的有关数据。在2019—2021年内分别统计450张中成药处方,纳入总处方数为1 350张。结果:研究期间,医院门诊药房再用中成药共123种,其中基药38种,中成药基药构成比为30.89%。中成药的使用涉及门诊各个科室,使用频率排在前30的中成药中有基药9种,构成比为30.00%。使用频率>10%的中成药有复方鳖甲软肝片、复方斑蝥胶囊、槐耳颗粒、鲜益母草胶囊、三拗片、翁沥通颗粒、银黄清肺胶囊、复明胶囊、舒眠胶囊、复方石淋通胶囊、乌灵胶囊。再用中成药的剂型有片剂、颗粒剂、胶囊、丸剂、膏剂、注射剂、合剂、口服液、栓剂等,其中使用频率排在前3位的剂型依次为片剂(64.07%)、胶囊(52.30%)、颗粒剂(26.89%)。医务工作者对中成药的优势认知比较全面,选择中成药的原因主要为副作用少、价格低廉、疗效理想。有超过6成的医务工作者表示经常使用中成药,而医务工作者用药依据主要为说明书、经验以及患者的需求。对中成药的态度方面,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主张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医院内分泌科2020—2022年中成药应用趋势,为中成药合理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调取医院信息系统2020—2022年内分泌科中成药应用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以Excel软件分类统计中成药的类别、用量、销售金额,计算各药物的DDDs、DDC。结果:2020—2022年,医院内分泌科中成药处方量呈现逐年增长趋势,中成药占总处方的比例呈现小幅度增长态势;销售金额排前9位的中成药类别基本稳定,销售金额分别占各年份总销售比例的74.95%、78.71%、79.64%。销售金额排前3位的中成药为气血双补类、益气养阴类、滋阴补肾类,各年份销售比例均接近50%。中成药单品销售金额逐年有所增长,销售金额排前3位的为百令胶囊、至灵胶囊、芪胶升白胶囊,其中百令胶囊始终居首位;中成药单品种DDDs逐年增加,排前3位的为百令胶囊、六味地黄丸、芪胶升白胶囊;中成药DDDs排序出现波动,但结构比较稳定。中成药DDC最小的为六味地黄丸,各中成药DDC保持小幅度稳定下降。结论:医院内分泌科近3年中成药应用情况整体比较理想,基本涵盖了患者中成药用药需求,但仍需加强合理用药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妇科常用调经中成药使用情况与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2019年医院门诊所出具的妇科常用调经中成药药方720份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所采集的数据。结果:在妇科常用调经中成药中,颗粒剂、胶囊剂与丸剂类的药物使用频率较高,活血化瘀、调经养血是妇科调经中成药常用的两种类型,具体包含益母草颗粒、八珍益母胶囊、桂枝茯苓丸、归芍丸和当归丸5类药物。结论:医院妇科常用调经中成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然在使用管理中,管理部门仍需加大监管力度,在控制或减少中成药滥用的基础上,确保妇科用药的安全性,提升妇女调经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成药对酒精性肝病的应用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的文献,归纳总结出治疗酒精性肝病的常用中成药。结果: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主要中成药有强肝胶囊、肝苏颗粒、利肝隆胶囊、双虎清肝颗粒、当飞利肝宁胶囊等,均临床效果明显。结论:长期大量饮酒所致的一种中毒性肝损伤,用中成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脏疾病(DKD)与非糖尿病肾脏疾病(NDKD)鉴别的预测因素,归纳2型糖尿病(T2DM)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成药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鉴别NDKD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中日友好医院2010—2018年行肾活检的463例T2DM患者,根据病理诊断将患者分为DKD组65例(14.04%),DKD合并NDKD组85例(18.36%),NDKD组313例(67.60%)。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NDKD临床预测因素,总结中成药治疗T2DM合并CKD患者的用药规律。结果:1)2型糖尿病NDKD的临床预测因素包括: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程<6年、血红蛋白≥120 g/L、肾小球源性血尿、未达到肾综范围蛋白尿。其中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最高的预测意义(OR,14.902;95%CI,5.989~37.07)。2)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最常用的中成药为黄葵胶囊,其次为虫草类制剂,海昆肾喜胶囊及尿毒清颗粒。NDKD组单用中成药的比例高于其他2组(P<0.001),联用4种及以上中成药的比例低于其他2组(P<0.001)。随着疾病进展黄葵胶囊的使用比例逐渐下降,尿毒清颗粒的使用比例逐渐升高,虫草类制剂及海昆肾喜胶囊在CKD3-4期使用比例较高,到CKD5期有所下降。结论:1)NDKD临床预测因素包括:以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主、另外,糖尿病病程<6年、血红蛋白≥120 g/L、伴肾小球源性血尿等亦具有参考意义。2)中成药在慢性肾脏病中使用广泛,针对蛋白尿最常用的药物为黄葵胶囊,随着疾病进展虫草类制剂、海昆肾喜胶囊及尿毒清颗粒使用比例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社区医院常用的10种妇产科中成药使用情况。方法:选取社区医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妇产科的352份中成药处方为研究对象,对该中成药处方中常用的10种药物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社区医院使用频数较高的10种妇产科中成药构成情况、中成药处方不规范与不适宜情况、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社区医院中,占据频数最多的分别为产复康颗粒、茵栀黄口服液、益母草胶囊等,其中DDDs排名较高的为新生化颗粒、茵栀黄口服液、益母草胶囊等。10种中成药中DUI的数值均接近1,且≥1的中成药共有6种。在352份中成药的处方中,片剂种类使用频率高于其他四种剂型,其中因为处方不规范原因有35份,诊断不完善的原因数量高于其他种类,因为处方不适宜原因有18份,给药途径原因高于其他原因,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352份中成药处方中,其在应用的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现象的共有11份,发生率共占3.12%。其在皮肤及附件损害、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上分别为4份、2份、3份、1份、1份等。结论:社区医院常用的10种妇产科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其不合理处方较少,各类药物的使用频数及其销...  相似文献   

11.
胡心  彭贵军  任方  杨留杰  崔移明 《中草药》2022,53(2):494-506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中口服中成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自建库至2021年5月1日。依据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使用GeMTC软件、Stata 13.0进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9个随机对照试验,6种中成药,样本量为3446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有效率方面,排名前3的中成药分别为百令胶囊+肾衰宁胶囊、肾衰宁胶囊、金水宝胶囊;在降低血肌酐方面,排名前3的中成药分别为百令胶囊+肾衰宁胶囊、海昆肾喜胶囊、尿毒清颗粒;在降低尿素氮方面,排名前3的中成药分别为百令胶囊+肾衰宁胶囊、海昆肾喜胶囊、尿毒清颗粒;在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方面,排名前3的中成药分别为黄葵胶囊+肾衰宁胶囊、百令胶囊+肾衰宁胶囊、黄葵胶囊。结论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治疗可提高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其中百令胶囊+肾衰宁胶囊在所有疗效指标中均排名靠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受到...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某院门诊骨科中成药使用情况,为门诊骨科中成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门诊第一季度处方2 844张,并从中选取骨科处方,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及药物说明书对骨科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年第一季度门诊骨科处方比例为18.8%;中成药处方数占骨科处方总数比例为91.8%。处方数使用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金天格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白脉软膏、尪痹胶囊、麝香追风止痛膏、藤黄健骨胶囊、青鹏软膏、骨康胶囊、祛风止痛胶囊、通滞苏润江胶囊。DDDs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金天格胶囊、祛风止痛胶囊、独一味丸、尪痹胶囊、通滞苏润江胶囊、藤黄健骨胶囊、腰痹通胶囊、骨康胶囊、扎冲十三味丸、舒筋活血胶囊。与西药联用率为84.6%;单味中成药使用率为7.3%,二味中成药使用率为8.1%。与中成药联用最多的为洛芬待因缓释片(思为普)。结论:某院骨科中成药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诊断不符、无辨证、量大、用法用量错误的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精神科2020—2021年口服类中成药应用情况,探讨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采用随机采样法,于2020年和2021年分别抽取口服中成药处方600张(共1 200张)进行调查分析。在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基于2020年精神科口服类中成药的应用数据进行管理优化,并将有关对策应用于2021年精神科中成药管理工作中。比较2020—2021年医院精神科口服类中成药应用情况、处方合格率、用药错误报告率。结果:医院精神科常用的8种口服类中成药包括扶正剂4种,安神剂3种,化痰、止咳、平喘剂1种。2020—2021年最常用的口服类中成药均为六味安神胶囊,其次为芪胶升白胶囊。2020年精神科口服类中成药应用总药次为808药次,平均每张处方为1.35药次;2021年总药次降低为767药次,平均每张处方药次降低为1.28药次。优化管理对策后,2021年精神科口服类中成药处方合格率为99.17%,高于2020年的97.67%(P<0.05);在不合格处方中,用药不适宜处方为0.67%,低于2020年的2.00%(P<0.05)。2021年医院精神科口服类中成药用药错误报告率为0.50%,...  相似文献   

14.
何小丽 《新中医》2015,47(10):42-43
目的:了解医院常用心血管类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分析治疗心血管疾病类中成药的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2012-2014年心血管类中成药的品种、剂型、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院心血管类中成药的销售金额呈逐年小幅度增长趋势,药物销售金额及DDDs最高的5位分别是复方丹参滴丸、血塞通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参松养心胶囊、银杏叶胶囊,3年间DDDs前10位的药品无大变化,其排序波动不大,中成药的DDDs、用药金额(DDC)排序表明,多数中成药使用率较高、价格相对低廉。结论:本院心血管类中成药的使用基本合理,其销售数量及销售金额呈小幅度增长趋势,在心血管类疾病的治疗及预防方面逐渐显现出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2022年医院泌尿外科中成药的用药情况,为泌尿外科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22年医院泌尿外科中成药相关数据,回顾性分析用药情况。结果:医院2022年泌尿外科中成药用药金额为54.89万元,药品总用药金额为836.12万元,中成药用药金额占药品总用药金额的比例为6.56%。泌尿外科用药金额排序前10位的中成药分别为八宝丹胶囊、复方红豆杉胶囊、热淋清颗粒、尿石通丸、华蟾素片、芪珍胶囊、厚朴排气合剂、泌淋颗粒、尿毒清颗粒、银花泌炎灵片;金额排序前10位中成药的总额占中成药用药比例的98.47%。2022年医院泌尿外科限定日费用显示,限定日费用高于50元的药物有4种,最高的为华蟾素片,其他依次为复方红豆杉胶囊、芪珍胶囊、八宝丹胶囊。药物利用指数分析显示,药物利用指数<1的药品共3种,最低为复方红豆杉胶囊,其他依次为华蟾素片、芪珍胶囊,上述药物的限定日费用较大,患者的临床接受度较差。限定日费用在50元以上和药物利用指数<1的药品共3种,为复方红豆杉胶囊、华蟾素片、芪珍胶囊。结论:医院在2022年泌尿外科中成药用药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情况,需加强合理用药管理,提高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基于集对分析的四元联系数疗效曲线与偏联系数在银屑病血热证药物选优中的应用,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先利用最大相关系数法筛选出银屑病血热证常用中药,建立单味中药的"痊愈""显效""好转""无效"四元联系数,计算四元联系数疗效面积与全偏联系数,按照数值从大到小排序。集对分析的同异反系统比对法分析两种方法排序的可信度,将排序号为同(可信度高)的药物按照疗效面积的排序进行再次排序,确定出银屑病血热证常用清热凉血药中的优选药物。结果:在所筛选出的前14种银屑病血热证常用中药中排序号为同的为蛇莓、荆芥、地肤子,其中蛇莓、荆芥的疗效面积排序靠前,为优选药物,这与中医临床经验相符。结论:可于银屑病血热证临床用药选优中应用基于集对分析四元联系数的疗效曲线与偏联系数,对其他疾病临证用药选优时也可参考应用此种算法。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不良反应漏报情况明显,加上中成药说明书中普遍存在安全性信息缺项,以致中成药的临床安全性应用缺乏证据,开展中成药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刻不容缓。构建中成药临床安全性评价数据集可能会减少中成药安全性项目漏报,减少同类研究中报告的指标不一致的情况,使更多研究能纳入系统评价,为中成药安全应用提供更高级别证据。本文提出中成药临床安全性评价核心数据集的构建方法:首先根据目标疾病、目标人群、研究目的、给药途径、评价方法等特点,确定临床安全性评价核心数据集的适用范围;通过系统评价和半结构化访谈,形成和完善临床安全性评价原始项目清单;根据清单制作调查问卷,对相关利益群体专家进行德尔菲调查,并通过共识会议形成的核心数据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某院中成药专项集中采购对患者使用情况的影响,为国家组织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某院2022年1—6月中成药专项集中采购前和2023年1—6月中成药专项集中采购后的药品为研究对象,比较药品在中成药专项集采前后使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药物利用指数(DUI)的变化情况。结果:中成药专项集中采购后,金水宝片的使用量增幅最大,为171.14%;其次为健胃消食片,增幅为30.95%;复方血栓通胶囊和血塞通注射液增幅相近,分别为7.53%和7.56%;降幅最大的是活血止痛胶囊,为82.60%;其次是血塞通滴丸,下降了56.41%;百令片和银杏叶胶囊下降幅度相近,分别为9.81%和12.19%。集采后,药品销售金额除健胃消食片外均呈下降趋势。中成药用药频度,集采前后统计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限定日费用DDC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血塞通注射液、金水宝片、百令片、银杏叶胶囊较为显著。中成药专项集中采购后药物利用指数DUI均>0.5。结论:中成药专项集中采购落地后,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临床用药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某三甲中医院口腔科中成药的使用情况,为中成药在口腔科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中甲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2018~2019年口腔科诊治的患者信息,分析中成药处方中患者疾病构成、中成药使用情况、中成药剂型使用情况等。结果:中成药处方中患者人数为26413例,疾病构成前3位为牙周炎、牙髓炎和口腔溃疡。中成药用药频率前10名为口炎清颗粒、清热解毒胶囊、口咽康颗粒、口腔溃疡散、蒲地蓝消炎片、蓝芩口服液、裸花紫珠分散片、滋阴清热颗粒、冰硼散、肿痛安胶囊。中成药的剂型有颗粒、胶囊、口服液、片剂、散剂、丸剂等。结论:中医院口腔科中成药的使用以清热解毒、消炎抗菌等为主,颗粒、胶囊、口服液等剂型较常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Delphi法对中风病基于患者报告的结局评价(Patient-Reproted Outcome,PRO)量表条目进行筛选。方法:确立中风病PRO量表备选条目,建立咨询问卷,采用Delphi法对全国脑病重点专科协作组来自18个省市的43名长期从事中风病临床研究的专家进行第1轮问卷调查。结果:专家积极系数为95%,协调系数为0.33,统计检验P0.05,专家意见协调性好,预测结果可取。根据条目的均数、变异系数结合协调系数以及议题小组讨论意见,54个条目中共筛选出50个条目。结论:应用Delphi法筛选中风病PRO量表条目是实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