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簪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玉簪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该属植物主要含甾体、黄酮、生物碱、脂肪酸类等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该属植物及其中所含成分具有抗炎、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活性。对该属植物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祖先鹏  林璋  谢海胜  顾彧  张卫东 《中草药》2017,48(18):3847-3863
通过检索假马齿苋Bacopa monnieri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相关文献,发现其化学成分类型主要包括三萜及其苷类、黄酮类、苯乙醇苷类、甾醇类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假马齿苋对中枢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内分泌等系统均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还具有抗炎镇痛、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抗微生物以及肝肾保护等药理活性。现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为其后期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荞麦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几年荞麦(甜荞麦、苦荞麦)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分析、归纳,指出荞麦的化学成分有黄酮、蛋白质、脂肪、植物甾体类等,其有降糖、抗肿瘤、抗氧化镇痛抗炎等作用,具有较好的应用开发前景,应进一步加强对荞麦活性成分作用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北沙参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沙参为临床常用中药,也可食用。其化学成分主要为香豆素、木脂素、聚炔等类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北沙参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氧化、保肝等方面的活性。本研究在对国内外有关北沙参的文献资料系统整理以及市场产地调研基础上,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总结,以期为北沙参的质量评价、规范化种植以及中蒙医临床使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紫草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全面综述了1966年以来紫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展,紫草的化学成分主要为萘醌类、单萜苯酚及苯醌类、酚酸及其盐类、生物碱类、脂肪族及酯类化合物,其药理活性主要有抑菌、抗炎、抗病毒、保肝、抗氧化抗肿瘤和免疫调节作用等,该文为紫草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阿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阿魏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阿魏合理开发提供参考。方法:查阅近些年有关阿魏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性等方面的文献、书籍,并对其进行汇总、分析、综述。结果:目前为止,已发现的化学成分主要有挥发油、香豆素和苯丙素类成分。药理研究表明,阿魏具有抗炎、抗过敏、抑制胃肠蠕动、抗氧化和杀菌等作用。结论:从文献来看,阿魏的研究主要在抗炎、抗氧化和胃肠道作用等方面,对其抗肿瘤作用药理研究较少,只有少数阿魏制剂在临床上用于抗肿瘤,建议加强阿魏抗肿瘤研究,以探讨其"消积"作用及其机制,为从现代药理学角度阐明阿魏功效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土大黄药用历史悠久,为维吾尔医常用药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土大黄的化学组成、药理活性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化学成分分析表明,土大黄以蒽醌类、黄酮类、萘及萘醌类、二苯乙烯类等成分为主;药理实验及临床报道表明,土大黄在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和抗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了土大黄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为该药临床研究提供理论参考,以期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21,(8)
土圞儿属植物共有8种,我国有7种。该属植物多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现代研究表明其主要含黄酮类、苯丙素类、糖苷类和挥发油等成分,且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广泛药理活性。本文系统地查阅了国内外的数据库,对土圞儿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其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孙崇峰  范圣此  罗毅  孟兆青  徐晶晶 《中草药》2018,49(13):3183-3192
蟾酥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其化学成分复杂,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蟾酥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蟾蜍内酯类、吲哚类生物碱、甾醇类及其他类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蟾酥具有抗肿瘤、强心、抗炎、局麻、镇痛等多种药理活性。对近年来蟾酥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其人工合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蟾酥的物质基础研究、药效机制阐释及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九香虫为半翅目蝽科昆虫,民间有着药食两用的价值。其药用历史悠久,具有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具有抗肿瘤和改善生殖损伤的作用,另外还有抗菌、抗氧化、抗凝血、抗溃疡、抗疲劳等多种药理活性。目前报道的成分主要有臭气类成分、脂肪酸和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以及核苷和多巴胺类等。该研究通过分析和总结国内外九香虫的相关研究文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无梗五加国内外研究现状,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行综述。无梗五加为药食两用植物,主要含三萜类、木脂素类和黄酮类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氧化、抗炎、抗缺氧、抗肿瘤,为无梗五加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松萝属地农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方法:通过系统地文献调研,对松萝属地衣化学成分进行分类归纳,并对该属地衣的主要药理活性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结果:松萝属地农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主要有单取代苯环类、缩酚类、蒽醌类、二苯并呋喃类、甾体类、萜类、脂肪酸类等成分以及多糖,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血栓等生物活性.结论:为松萝属地衣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梳理藏医药典籍中藏族药(以下简称藏药)悬钩木的使用品种,对藏药悬钩木的鉴别、显微、含量测定、化学成分及主要药理活性研究进行综述。文献和标准中记载藏药悬钩木使用品种有13个,含有三萜类、黄酮类、鞣质类、酚酸类、甾体苷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其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保肝、抗肿瘤、降糖、保护心血管、镇痛、镇咳祛痰等作用。藏药悬钩木含有多种化学成分,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姜黄属常用中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姜黄属常用中药的研究进展。方法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姜黄属常用中药在化学、分析方法和药理活性等方面的文献报道。结果姜黄属常用中药中现已分离并鉴定出40余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和姜黄素类;常用分析方法有GC-MS,TLC和HPLC等。药理活性包括抗炎、抗肿瘤、代谢性疾病、抗氧化、肝保护等10余种活性。结论姜黄属中药有广泛的医药应用价值,在化学、药理、临床、质量研究等方面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加以充分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中药材》2017,(4)
茜草科巴戟天属植物在国内外医药中有广泛的应用。其化学成分主要有醌类、环烯醚萜类、脂肪类、黄酮类等,该属植物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菌等多种药理活性。该文系统综述巴戟天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新进展,为该属植物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鸡血藤是传统的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活血补血、调经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约有26种药用植物曾作为鸡血藤在临床使用,其所含化学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包括黄酮、蒽醌、木脂素、三萜及挥发油等,表现出促进造血功能、抗肿瘤、抗炎、抗氧化、保肝及抗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等多种药理活性。根据本草著作、文献研究和现代应用情况,分别对来自豆科和木兰科的11种鸡血藤类药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综述,对比两者所含成分及药理活性的异同,为其进一步的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其化学成分根据极性差异可分为水溶性丹酚酸类成分和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酮类成分具有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凋亡、抗炎、抗氧化、脑保护等多种药理活性,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较广泛的应用。针对丹参酮类成分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理活性和相关作用机制进行较为系统的综述,以期为丹参酮类成分的临床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药玄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黄雄  黄嬛 《中医药导报》2007,13(10):103-105
文章综述了玄参近年来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化学成分主要含有环烯醚萜、苯丙素苷、有机酸及挥发油等;药理研究显示玄参具有保肝、抗血小板聚集、抗缺血、抗氧化等作用;其质量控制方法主要以所含主要成分哈帕苷和喻帕俄苷等作为药材和制剂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9.
马勃Lasiosphaera Calvatia是一种常用的真菌类药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广泛用于多种传统处方中,应用前景广阔。马勃中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甾体类、酚类、挥发性、氨基酸类等,其活性成分主要有甾体类、多糖、多肽类等,其中麦角甾醇是真菌类的特征甾醇,本文的化学成分总结为《中国药典》后续马勃指标成分的规定提供理论依据。现代药理活性研究表明,马勃具有抗肿瘤、止血、抑菌、止咳、抗氧化、抗炎等作用。本文对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3种基原植物以及脱皮马勃属、秃马勃属的马勃类药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以期为马勃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新黄酮类化学成分(neoflavonoids)是黄檀属Dalbergia植物的一类特征性成分。据文献统计,迄今已有59个新黄酮类成分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按其基本骨架,主要分为黄檀酚类、黄檀醌类、黄檀内酯类、苯酰苯类及其他类。现代研究表明,该类成分具有抗骨质疏松、抗雄性激素、抗炎、抗肿瘤、抗过敏、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该文对黄檀属植物新黄酮类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进行综述,以期为黄檀属植物综合利用与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