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是妇科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无论是采取手术还是药物治疗,都存在治疗停止后复发率高的问题.对于肾虚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中医主要以补肾祛瘀为治疗大法,但应用祛瘀类药物,在排卵期后会增加流产几率,往往要求患者避孕,而使患者失去受孕的最佳时期.笔者应用补肾祛瘀法分排卵期前和排卵期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提高了临床疗效,增加了患者妊娠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70例观察病例为2007年6月-2009年6月间就诊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妇科、被确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者.年龄23~37岁,平均27.5岁;不孕病史2~13年,平均4.5年;原发性不孕41例,继发性不孕129例.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痛经133例,腰腹坠痛26例,月经不调23例.妇科检查有盆腔包块、痛性结节41例,B超提示卵巢巧克力囊肿79例(囊肿最大直径5 cm).  相似文献   

2.
祛瘀散结补肾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荣 《辽宁中医杂志》2002,29(3):145-145
运用祛瘀散结补肾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6 6例 ,总有效率 96 97% ,对子宫内膜异位症伴痛经、腰脊椎痛、月经不调、卵巢囊肿和不孕症 ,有效率分别为 98 2 1%、97 96 %、97 2 2 %、91 6 7%和 5 5 6 %。祛瘀散结补肾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改善症状和体征的有效方法 ,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0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内异消治疗组(58例)和丹哪唑治疗对照组(45例)。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内分泌激素FSH、LH、PRL、E2、P、T的含量、体液免疫和细胞免冯中C3、C4、CD3、CD4、CD8水平以及血浆前列腺素含量测定。结果:在对痛经症状的纠正和对异常升高的血浆前列腺素的降解方面,内异消和丹哪唑无明显差异(χ^  相似文献   

4.
5.
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祥云  刘健 《中医杂志》1997,38(5):292-293
用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58例,结果痛经有效率92.64%,不孕治愈率62.39%,包块缩小率75.31%。实验室检查表明,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血液流变学、内分泌功能、体液免疫等方面存在异常,经治疗后这些异常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任爱萍 《河南中医》2005,25(3):71-71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子宫内膜异位所致者,症见:经行前后或经期,小腹及腰骶部疼痛,下坠,甚至剧痛难忍,伴有面色苍白,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呕吐等。西药疗效欠佳,在临床中应用补肾祛瘀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健美  谈勇 《江苏中医药》2007,39(12):82-8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许多医者采用中医补肾祛瘀法治疗本病获得了满意疗效,并在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临床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对于本病肾虚血瘀这一病理本质的研究,仍然是一项重要而长期的任务,有关中医补肾祛瘀法治疗本病伴不育与疼痛机理的研究也有待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补肾祛瘀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4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中医“癥瘕”“月经不调”“痛经”“无子”范畴。李祥云老师认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辨证以肾虚血瘀并见为多,约占2/3。因而治疗采用补肾祛瘀较为合拍。  相似文献   

9.
以活血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76例,采用自拟消瘀止痛汤治疗,连服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痊愈26例,显效33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90.8%。  相似文献   

10.
理气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用理气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口服中药紫苏通异煎组方),对照组30例(口服三苯氧胺)。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6例,无效4 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提示:理气祛瘀法能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采用孕三烯酮治疗,治疗组采用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60.71%,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温阳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以不孕、盆腔疼痛、月经失调为主要表现。2000年,Buyalos等[1]首次提出EMs相关不孕症为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药物治疗能有效抑制排卵,但会延滞自然妊娠的机会[2]。腹腔镜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治疗EMs相关不孕症首选的手术方式,可使患者短时间恢复生育力,但可能影响卵巢功能[3]。中医药治疗EMs相关不孕症具有明显的优势。笔者采用活血补肾周期疗法治疗EMs相关不孕症患者55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活血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子宫内膜异位症近年来在我国的发病率迅速增高,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病,寻找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当前国内外中西医同行积极探索的一个课题。1998年1月2002年1月,我们采用活血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57例,并与用孕三烯酮治疗的48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活血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3例观察张义改,王莹(晋州市中医院052260)笔者用活血祛瘀的中药煎剂灌肠,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局部敷药治疗3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均取得比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33例患者中,年龄最大45岁,最小32岁;病程最...  相似文献   

15.
补肾祛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子宫内膜细胞凋亡已成为妇产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通过内膜细胞异位种植,同时阻断原发异位内膜细胞的凋亡,使异位内膜细胞不断增殖分化,导致疾病的发生。细胞凋亡现象的研究为认识EMS展开了新的视野,而且药物可以通过影响异位子宫内膜细胞凋亡达到治疗的目的。在临床上,中医补肾祛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已得到肯定,现就补肾祛瘀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凋亡的影响做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6.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子宫内膜异位症造成患者盆腔疼痛和不孕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检查及治疗的增多,其发病率也明显上升,高达15%~25%,而其中不孕症的发病率约占30%~50%[1]。2001-2003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性不孕症48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合并不孕症疗效观察。方法:将70例EMs合并不孕症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促排卵法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容受性[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良好率、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促排卵效果(排卵率、成熟卵泡数、优势卵泡数)及妊娠结局(1年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胎率)差异。结果:研究组子宫内膜厚度、血流良好率、排卵率、成熟卵泡数、优势卵泡数、1年妊娠率、活胎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I、RI指标水平及早期流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阴补阳中药治疗EMs合并不孕症疗效较好,能改善妊娠结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补肾活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观察广州市中医医院(510130)沈洪沁洪波主题词子宫内膜异位/中药疗法补肾活血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女常见病,我们采用补肾活血中药内服,配合化瘀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本病46例,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1临床资料从1995...  相似文献   

20.
补肾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补肾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将 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2例口服补肾消异汤 ,对照组 38例口服丹那唑 ,观察比较 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76 % ,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果 补肾消异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