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痛风肾康汤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尿酸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增高引起肾脏损害的一种疾病.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年增高,长期高尿酸血症有显著肾损害占41%,25%死于肾衰竭,痛风尸检几乎都有肾损害[1],很多病人发现时已为肾衰竭期.尿酸性肾病的治疗比较棘手.  相似文献   

2.
尿酸性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试行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诊断 尿酸性肾病又称高尿酸血症肾病、痛风肾病,是指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  相似文献   

3.
尿酸性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主要是因体内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目前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是终末期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健康问题.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尿酸性肾病方面展现独特优势,本文主要对尿酸性肾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尿酸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通常称为痛风肾病。临床表现为尿酸结石、蛋白尿、水肿、夜尿增多、高血压、尿酸升高及肾小管功能损害,晚期多数肾小球受累,出现氮质血症甚至尿毒症。近十余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的发病呈迅速上升趋势,中年男  相似文献   

5.
清利瘀结法治疗痛风性肾病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茂盛  吴宇红  徐业  王捷  李翔  赵俊 《中医杂志》2008,49(12):1100-1100
痛风性肾病,又称为高尿酸性肾病,是由于尿酸盐在血中浓度呈过饱和状态时沉积于肾脏而引起肾损害.近年来高尿酸血症肾病患病率有逐年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尿酸性肾病,原称为痛风性肾病,是指高尿酸血症和(或)高尿酸尿症导致尿酸在肾组织沉积所造成的肾损害,主要包括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石病和急性肾衰竭三种类型。目前尿酸性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长期痛风而有显著性肾损害者占41%,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健康问题,中医药界对此日益重视,并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在病名上,中医古代文献对痛风性肾病、尿酸性肾病无直接记载,多归属于"痛风、痹病、历节病、虚劳、腰痛、石淋"等病证的范畴。病因病机方面,脾肾亏虚,湿浊瘀血是痛风肾的病理基础,以脾肾亏虚为本,湿浊瘀血为标。在治疗上,多采取中医辨证论治,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专方及经验方治疗以及单味中药治疗。在实验研究方面,湿热(湿浊)、瘀血被认为是痛风肾的主要邪实病理因素,西医所说高尿酸与这些病理因素有相似之处,一些学者对于利湿化浊、活血化瘀中药在尿酸性肾病中的作用也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慢性尿酸性肾病(CUAN)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形成高尿酸血症所致的肾损害。本文就CUAN近年中医药研究的概况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华琼  关明智 《中医研究》2009,22(12):22-24
慢性尿酸性肾病(CUAN)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使血尿酸升高而导致的肾脏损害,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逐年增高,长期高尿酸血症有显著肾损害者占41%,25%死于肾衰竭,痛风患者尸检几乎都有肾损害。  相似文献   

9.
<正>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和(或)排泄减少,血液中尿酸浓度高出正常范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临床可表现为无症状性高尿酸血症,也可因尿酸盐沉积引起相应组织的病变,如尿石症、痛风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痛风等[1]。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存在密切的相关性[2]。车树强教授致力于中医肾病临床研究,治疗高尿酸血症及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的痛  相似文献   

10.
补肾健脾泄浊祛瘀方配合灌肠治疗尿酸性肾病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立杰 《河南中医》2006,26(8):41-42
高尿酸血症是我国常见多发病之一,慢性尿酸性肾病也随之发病日益增多,我院肾内科2003年5月~2005年10月采用补肾健脾泄浊祛瘀方加减配合灌肠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排除继发性高尿酸血症,符合原发性尿酸性肾病诊断标准[1]。32例患者  相似文献   

11.
从"四通"论治慢性尿酸性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刚 《新中医》2008,40(10)
慢性尿酸性。肾病(亦称痛风性肾病)是指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引起尿酸及其结晶沉积于肾脏,造成肾损害的一类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管和间质,临床表现为慢性高尿酸血症、轻中度蛋白尿、酸性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多伴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水肿等。现代医学认为,慢性高尿酸血症是导致此病的病理学基础,但其具体的发生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根据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为中医学的腰痛、水肿、肾劳、石淋、脚气等范畴,其中医学病机,可以归纳为痰浊湿瘀为标,脾肾亏虚为本。笔者据此提出本病从“四通”论治。  相似文献   

12.
慢性尿酸性肾病(亦称痛风性肾病)是指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升高,引起尿酸及其结晶沉积于肾脏,造成肾损害的一类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肾小管和间质,临床表现为慢性高尿酸血症、轻中度蛋白尿、酸性尿、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多伴肥胖、高血压、血脂紊乱、水肿、关节肿胀不利等.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不良饮食方式的增加,高尿酸血症发病率持续上升,高尿酸血症 引起的肾脏损害发病率也随之逐年增加,严重者可导致尿毒症,需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和预 期寿命。因此高尿酸血症肾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高尿酸血症肾病患者大部分需长期甚至终生服用降尿酸药 物,临床可选用西药较少,且伴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部分药物存在肝肾功能损害和潜在的心血管风险,临床应用受限, 在保护和恢复肾功能方面疗效欠佳,因此寻找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中医药在降尿酸 延缓肾脏病进展方面颇具前景。本文作者通过国内外文献,对中西医治疗高尿酸血症肾病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了 解中西医治疗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临床合理治疗该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尿酸性肾病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酸是人类嘌呤类化合物分解代谢的最终产物,正常人体内尿酸的生成率和清除率维持着稳定平衡.尿酸合成过多和排泄障碍均可产生高尿酸血症.当高尿酸血症时,尿酸及其盐类沉积于肾脏所产生的病变为尿酸性肾病.如能早诊断并给予恰当的治疗和护理,肾脏病变可减轻或停止发展,如治疗不当则病情恶化.我科2002年1月-2004年6月收治尿酸性肾病患者38例,现将预防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尿酸血症可以继发痛风、尿酸性。肾病与肾功能不全,且与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发生有相关性。因此,对于高尿酸血症的治疗已引起临床关注。笔者在采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病过程中发现,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高尿酸血症患者有明显作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尿酸是黄嘌呤氧化酶催化黄嘌呤与次黄嘌呤发生氧化作用生成的,当血清尿酸水平高于420μmol/L时即可定义为高尿酸血症,此时尿酸可析出结晶,并可在组织内沉积,引起组织学改变,导致痛风、痛风性关节炎、痛风肾病[1]。高尿酸血症并不完全发展为痛风,当高尿酸血症患者出现尿酸盐结晶沉积、关节炎、肾病、肾结石等症状时,才能诊断为痛风。由此可见黄嘌呤氧化酶代谢异常是高尿酸血症出现痛风症状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尿酸性肾病(uricacidnephropathy,UAN)是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于肾引起肾病变,其肾损害是除关节炎外的重要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原因尚未阐明;继发性可由肾脏病、血液病等引起。既往认为本病在我国罕见,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变化及医药卫生状态的改善,其发病率已逐年增加,而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在祖国医学中没有统括尿酸性肾病的某个中医病名,但朱丹溪明确提出:“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证是也。  相似文献   

18.
高尿酸血症中医论治己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高尿酸血症是嘌呤代谢异常所致疾病,部分病人可发展为痛风、尿酸性肾病甚至造成肾衰,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相关联,现代医学采用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减少尿酸吸收等药物治疗,可在  相似文献   

19.
尿酸性肾病是由于血尿酸升高所导致的肾脏病变,具有隐匿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日愈升高。中医药界对于尿酸性肾病日益重视,众多中医名家在继承前辈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对尿酸性肾病的治疗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果。本文就尿酸性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临床治疗及实验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陈以平教授治疗尿酸性肾病经验摭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酸性肾病(uric acid nephropathy,UAN)是血尿酸产生过多或排泄减少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尿酸盐沉积于肾引起肾病变,其肾损害是除关节炎外的重要临床表现。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除少数由于酶缺陷引起外。大多原因尚未阐明;继发性可由肾脏病、血液病等引起。既往认为本病在我国罕见,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变化及医药卫生状态的改善,其发病率已逐年增加,而中老年男性发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