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8年9月27-29日,由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共楚雄州委、楚雄州人民政府主办,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八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中国彝医药传承与产业发展研讨会,在美丽的中国彝乡楚雄召开。研讨会以"中国彝医药楚雄大健康"为主题,突出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  相似文献   

2.
楚雄州彝族医药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雄州是全国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近年来楚雄州彝族医药事业及产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同时也存在困难和问题。本文从十方面较详细地介绍了楚雄彝族医药发展现状,查找出了存在五方面主要问题和困难,提出了六条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告     
正根据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民族民间医药文化传习所评审办法(试行)",经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秘书处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决定授予"楚雄老拨云堂彝医馆"、"大姚县回春堂彝族医药研究所"、"昆明三医医学研究所(九字方中医馆)"3个团体为"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民族  相似文献   

4.
通告     
<正>根据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民族民间医药文化传习所评审办法(试行)",经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秘书处组织专家评审通过,决定授予"楚雄老拨云堂彝医馆"、"大姚县回春堂彝族医药研究所"、"昆明三医医学研究所(九字方中医馆)"3个团体为"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民族  相似文献   

5.
彝族先民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彝族医药是彝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开彝族文化宝贵的钥匙,在维护边疆稳定和彝族的繁衍生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彝族医药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在彝医药古籍文献的挖掘、整理及研究提升、彝药材的资源调查、彝医药机构建立、彝药材标准的制定、彝药制剂研发、彝药材标本库建设、科研平台创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面临一些困境和挑战,彝医药如何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关于加快彝医药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彝族医药从最初的原始阶段到现如今被逐步发掘研究的发展历程,肯定了彝药价值的巨大潜力和开发天然药物资源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目前认识和开发彝药资源的局限性。针对彝药开发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促进彝族医药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彝族医药学中,彝医对“毒”的应用是彝族医药学中的一朵奇葩,从病因、病症到治疗,都能窥探出其重要的领域,体现了彝族医药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正由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会组织云南中医学院、云南省彝医医院等省内外中弈医药专家会同民间彝医药专家经过反复论证和审定,遴选出的首批20个彝医经典方剂目录,于9月28日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举行的"中国彝医药传承与产业发展研讨会"上正式公布。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8月18日,由云南省民族医药学会和西双版纳州民族民间医药学会主办的2018年云南省民族民间医药学术交流会暨西双版纳州民族民间医药学会2018年年会在西双版纳州隆重举行。会议凝聚全省各民族传统医药学术力量,就挖掘、保护民族传统医药,充分发挥民族民间医药资源优势,发展民族医药健康产业新方向进行了探索。会上,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会长郑进教授、云南省中医药  相似文献   

10.
发展民族医药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传统医药学由中医药学、民族医药学和民间草医草药三部分组成。但从广义上说,我国 56个民族的传统医药学包括在中国医药学之内。 1996年国家科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进行的“中 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就已将少数民族的传统用药包括在“中药”范畴之内。因此,中医药的现 代化也包括了民族医药的现代化。与中医药学一样,民族医药学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曾为中 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有时候人们感觉不到这一点,是因为某些民族文化早已融 入了中华民族这一整体文化之中。例如,说起云南白药、灯盏花素片,可以说家喻户晓;可又有多少人知 道这是彝药呢?!50年代,许多西医将高原肺水肿当肺炎治疗,将高山反应的症状当成“感冒”或“神经官 能症”,进行着合理合法地“庸医杀人”。殊不知,这些高原病的治疗早已为藏医所认识。所以,对我国民 族医药学这一伟大的宝库,必须努力发掘,总结提高,加以弘扬。 过去,民族医药集中于少数民族集中的边陲地区。1998年,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提出“让民族医药下 山进城,造福人类”以来,对民族医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今天,大多数北京人知道了藏药 “珍珠七十味”,也知道北京有了藏医院,这就是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彝汉文史资料和田野资料的系统研究,阐释彝族是远古氐羌族遗裔,彝族传统医药以伏羲八卦立论,"盖天派"观测法奠定医药基础,"十月太阳历"是建构其医药理论体系的坐标,证实彝族传统医药是秉承中华上古医药理论的应天应地、应日应月的宇宙时空医学。  相似文献   

12.
正楚雄州大姚县回春堂以弈族医药的养生保健、治未病为宗旨,以彝族医药传承人殷润先为主,有效传承彝族医药,致力彝族医药民间单方、验方的发掘、整理、研究、应用,对濒危野生彝族医药实施保护、驯化、家种,大力开发彝族医药资源,提高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医疗生活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毕摩文化和彝族医药研究甚多,但对毕摩医药的研究方面还极为有限,几乎没有这方面的文献,笔者属于首次进行挖掘整理,2010年笔者申报到国家级科研课题,文献整理《彝族毕摩苏尼医药》,目前编写完成,待出版,并荣获国家级民族医药科技奖三等奖。研究认为毕摩是彝族文化的传承者,不仅是宗教仪式的主持者,也是诊疗疾病的实施者。毕摩经书上有部分彝医药方面的记载,彝族医药理论基础来源于毕摩的部分理论,毕摩对彝族传统文化(包括彝族彝药)的继承与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毕摩医学理论基础、毕摩诊断疾病方法和治疗疾病方法。  相似文献   

14.
凉山彝族医药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历史和现代文献的查阅、深入彝族居地走访和调查,对彝族医药史、彝药材、与其他民族的医药交流情况、病因的认识、诊病方法、临床研究、实验室研究等方面进行了综述。作为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她的宝贵医药却至今仍默默无闻地沉睡着,针对此现状提出了开发四川凉山彝药的思考:在开发这些彝药资源的同时,应加大野生资源的保护和扩大家种的力度;从植物到化学单体的思路,基本失去了传统医学理论,因此应更加强调对药物有效部位的研究;剂型的改进是彝族方药现代化最明显和最直接的标志,最基础的是胶囊粉剂,而最先进的制剂就是针剂,这不但要求制备工艺先进,而且要求具备坚实药理学基础,所以剂型的改进能使彝方药实现现代化和形成产业化;应在政府宏观指导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建立药材种植、新药开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产品营销为一体的体系;凉山药用资源丰富,但科技落后,若要开发利用好凉山彝医药,四川省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凉山彝医药研究和开发的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帮助引进外来资金;呼吁社会有识之士来开发凉山彝医药,并按国际标准和要求研制一些特效药投放市场造福人类,让有着深厚底蕴的四川凉山彝医药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回顾彝族医药基础理论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及其在彝族医药临床治疗中运用的研究文献,发现彝族医药基础理论的"哎哺"学说,"五行与五脏"、"二气六路"的经络学说存在着基本概念模糊和阐释人体的生理及病理不清的问题。临床上,彝族医药理论对疾病的认识仅停留在症状的表层上,缺乏对疾病的机制认识;其理论与临床运用脱节,药物及配方使用原理不清。提出加大彝医药古籍文献的整理力度,传承彝医药专家的理论和经验,开展现代化研究以证实彝医药的基础理论观点等解决方法。这是一个具有创新意义并值得探索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亚太传统医药》2006,(3):54-54
<正>彝族医药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彝族先民们一方面处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以及面对凶残的野兽伤害,一方面也处于自身疾病的折磨之中,在与自然灾害及疾病的斗争实践中,慢慢地积累了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体质的经验,同时也发展了医药知识。和其他民族医药一样,药物是彝族医药发展的基础。彝医的药物分植物、动物、矿物三部分。明代以  相似文献   

17.
彝医药秉承中华上古医药,彝族先贤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产生数量众多、卷帙浩繁的医药古籍文献,但以明清时期多见。本文对彝医药古籍明清始多见的历史成因深入分析,认为主要在于明代造纸业的推进与毕摩社会职能的改变促进了彝医药古籍的流传和传播。本研究试图澄清目前学界容易曲解的两个观念:一是不能以目前所发掘的最早的彝医药古籍文献的版本年代来判定彝医药最早的产生时期;二是彝文医药典籍以"五言体"记录流传,是彝医药以传唱方式传承的佐证,其行文特点为"五字一句,一字一意,一行一事,含义丰富,纵横捭阖,方圆契度",涵盖颇为广泛。彝文典籍文字古奥,不通晓天文、历法,不熟悉彝族历史、地理和彝医对人体生理、命理的认识,很难理解古籍的文本原意,整理和研究时易造成望文生义、牵强附会的情况,研习者应以遵循古义的态度看待和阐释古籍。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7年4月13日讯:2017年4月9日,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云南中医学院在昆明召开《彝医药》教材编写启动会,全国第一套《彝医药》本科教材的编写工作启动。彝族医药是我国第四大民族医药之一。为贯彻落实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对民族医药发展的相关要求,保护、传承和发展彝族医药,经云南省卫生计生委研究,决定编写《彝医药》本科教材。  相似文献   

19.
彝族聚居区地理环境复杂,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彝族医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总结地理环境对彝族医药形成的作用:彝族医药基础理论受到地理位置临近的汉文化的深刻影响;彝族医药与所处地区的气候条件、生态环境,尤其所分布的动植物种类密切相关;彝族医药擅治生活环境的多发疾病或者采用一些适应当地环境的治疗方法;由于地理的隔绝,彝医多用单方或者简方。  相似文献   

20.
浅谈彝医对动物药的认识及应用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彝族主要分布于我自西南地区,彝族医药有悠久的历史。我国传统医药学视动物药为“血肉有情之品”、历来为医家所重视。彝族聚居区动物种类较多,药源丰富,应用动物药防治疾病也是彝医的一大特点。文中分别介绍了彝医对动物药的认识、应用情况及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