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病输血患儿丙肝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血是丙型肝炎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血液病患者由于其病情需要常常反复接受输血治疗,因而成为丙肝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在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筛查前,血液病患者丙肝病毒感染率高达24.3%~59.5%[1,2]。近年来,随着对献血者丙肝抗体的筛查,输血后...  相似文献   

2.
关于减少经输血途径感染疾病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经输血途径感染疾病的现状输血已成为传播传染病的高危因素。我国是肝炎高发国家,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占人群的近1/10,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携带情况虽未见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但少数医疗机构和部分地区通过对输血前患和献血人群进行丙肝病毒的筛查,说明普通人群未经输血已存在丙肝病毒携带的机率。  相似文献   

3.
郑连方  刁海源 《疾病监测》1997,12(10):377-379
输血后丙型肝炎调查分析郑连方1黄智1王志学1李辉1关崇斌1刁海源2常虹3潘永华3赵淑媛4郭莉5孙光6朱绍军7刘险峰8赵连福9樊虹9陈德新10丙型肝炎病毒主要经血传播,然而揭示献血员开展抗-HCV检测与否输血后丙型肝炎(下称丙肝)发病情况,对评价预防效...  相似文献   

4.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筛查库血丙型肝炎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筛查库血丙型肝炎病毒王仲泉许淑珍梁晓林我院血库在使用丙型肝炎病毒(HCV)抗体(抗-HCV)阴性的血液中发现5例患者由于多次输血而感染HCV,引起了丙型肝炎(丙肝)。此事引起我们的重视,为减少和避免输血后丙肝的发生,近2年我们应用...  相似文献   

5.
小儿常见血液病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常见血液病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附一院马廉华西医科大学小儿血液肿瘤研究室罗春华廖清奎小儿血液病常需输血,而输血的副作用之一即是输血后肝炎(PTH),目前丙型肝炎病毒(HCV)是主要病原。为了解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筛...  相似文献   

6.
输血是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主要传播途径。近年来通过输血传染HCV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通过对献血者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的筛选,可减少输血后丙肝的发生。为了解呼和浩特地区人群中HCV携带情况,为预防丙肝流行提供科学依据,保证临床用血安全可靠,我们对2004~2007年呼和浩特地区HCV在汉族人群及汉族与少数民族中感染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丙型肝炎(HC)主要经血液传播,据报道90%的输血后肝炎为HC,献血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关系到临床输血的安全,因此,笔对近3年来菏泽地区献血HCV感染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液透析患并发肝炎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采用临床资料回顾调查方法,选156例2003年1月1日-2004年8月1日接受透析治疗的患,入选标准:在半年内接受检查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指标的透析患。感染指标通过E1LSA检测。感染标准:HBsAg阳性为乙肝病毒感染,抗HCV阳性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结果156例患中HBsAg阳性13例,感染率8.3%,抗HCV阳性31例,感染率19.9%;经过半年血透后检测:治疗前没有被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感染的血透患没有一例发生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感染,但是有肝炎病毒感染的患也没有发生转阴。结论输血量、透析疗程、消毒隔离措施等是发生肝炎病毒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因而通过减少输血、加强患的登记管理、严格消毒隔离及使用一次性透析器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 输血是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主要传播途径。通过对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的筛选,可减少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1989年,美国 Choo 等应用基因克隆技术,获得了一株表达 HCV 抗原的克隆。此后,应用 RIA 和 EIA 检测抗 -HCV 的方法相继建立。近年又建立了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HCVRNA,使丙型肝炎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进展。为了解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重叠感染丙肝病毒的检测及追踪调查鲁由金(湖北省襄樊市中心医院肝病免疫室,441021)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可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同时或重叠感染。国内报道[1,2],在慢性乙型肝炎及重症肝炎重叠感染HCV后,可...  相似文献   

11.
输血后HCV感染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医院内输血后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现状,以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方法:对输血的本院内、外科住院病人采用前瞻性调查。结果:输血后HCV感染率可高达8.48%,而同期住院未输血的对照组未发现HCV感染,而且HCV感染率随输血量增加而呈上升趋势;加强输血前筛查的方法可使感染率降至2.1%左右。结论:在尚无丙型肝炎疫苗的情况下,提倡义务献血和加强对血源的筛查是控制输血后肝炎的有效和必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不少医生把输血看成是体外循环心血管手术成功的一个保证。有的病人甚至还为此与医护人员发生争执,坚持要给自己输血。其实,异体输血存在一定风险。限于检验水平对一些病毒还不能做到防微杜渐,特别是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在体内感染后先出现病毒抗原,然后才形成抗体。这期间被称为窗口期,对这两种抗原用现行的抗体法检测易漏检。因此自身输血和血液保护是最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郭俊勇  王凯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5):3603-3603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我国输血后肝炎病毒感染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为防止输血后丙肝的发生,国内血站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献血员HCV抗体,但由于有部分HCV感染者因所处感染期的不同或由于所使用的检测方法的局限性,抗-HCV检测表现为阴性,但并非为真正的阴性[1].  相似文献   

14.
临泉县个体献血者与无偿献血者HBsAg、抗-HCV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输血后肝炎主要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占90%以上。为提高输血的安全性,防止输血后肝炎的发生,尤为重要的是对献血者进行必不可少的HBsAg、抗-HCV筛查。笔者对本站的6499名不同类型的献血者HB-sAg、抗-HCV的阳性结果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的检测自1989以来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简述了丙型肝炎病毒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系统地介绍了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手段的发展历程及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阐述了对健康献血者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检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302例老年患者丙型肝炎检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丙型肝炎(下称丙肝)发病情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和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法对309例老年患者进行检测。结果8200例住院的老年患者,302例丙肝抗体阳性和HCV-RNA病毒复制。结论通过测定结果分析,输血是感染丙肝的重要途径,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输血后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为杜绝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确保输血安全,除积极开展无偿献血外,对所用检测试剂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站根据卫生部体检标准,对2119例抗-HCV初筛阴性的无偿献血者标本用另外一种试剂检测,结果检出2例阳性标本,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患者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估受血者在输血前接受输血相关传染病检查的意义。方法:对2305例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谷丙转氨酶(ALT)、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艾滋病毒抗体(抗HIV)和梅毒试验(TPPA)检测。结果:HBsAg阳性、抗HCV阳性和两者均阳性的百分率分别为11.58%、1.69%和0.50%,其中92例HBsAg阳性者没有输血史,在输血前检查中首次捡出阳性;61例抗HCV阳性者均有输血史,在肾透析患者中,抗HCV阳性率达10.00%。ALT〉40U/L者567例,除并发HBsAg和(或)抗HCV阳性外,单独ALT升高者207例。抗HIV阳性者1例,TPPA阳性者1例。结论:对患者在输血前进行输血相关5项传染指标检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输血是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替代辅助治疗措施。输血和有创性治疗均可能感染肝炎病毒、梅毒和艾滋病等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导致医疗纠纷时有报道。近4年来,我科对输血前患者进行输血前甲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AV)、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及梅毒抗体检测,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临床输血除自体输血外,异体输血均存在发生输血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风险.为有效保障临床输血安全,国家采取无偿献血政策,筛选健康的献血者,严格进行血液病毒标志物的筛选检测,倡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和成分输血.要求采供血机构对血液制品在采集后至发放前和医疗机构对患者在实施输血治疗前,须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HI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梅毒螺旋体(TP)血清标志物检测[1],以极大程度降低临床经输血传播感染疾病的风险,有效避免经输血感染病毒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