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病毒性肝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均在探讨之中,本文从湿、瘀、毒立论。认为:1.急性发病,湿热毒邪由气入血;2.慢性迁延,肝脾湿热瘀毒蕴结;3.久病成臌成症,湿浊瘀毒胶固;4.急黄重症,血分瘀热火毒炽盛。 相似文献
2.
3.
从瘀毒论治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流行广泛的传染性疾病,可归属于中医"疫毒"、"胁痛"、"积聚"等范畴。根据丙肝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薛博瑜教授认为"瘀毒"为本病的关键,治疗上当以清化瘀毒为大法。 相似文献
4.
乙肝与湿、热、毒、痰、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肝由乙肝病毒 (HBV)感染引起 ,HBV持续感染是乙肝慢性化的主要原因。HBV的中医属性当属湿热疫毒 ,痰浊、瘀血是乙肝病程中的病理产物 ,湿热毒痰瘀贯穿乙肝的始终。临证时应根据病邪的主次轻重 ,清热解毒、祛湿解毒、化痰降浊、凉血活血诸法配合应用 ,突出重点 ,分清主次 ,谨守病机 ,随证施治。 相似文献
5.
从湿、毒、瘀谈糖尿病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是临床上的一种多发病,除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外,严重时可发生多种并发症。长期以来,历代医家将其基本病机锁定为阴虚燥热,本虚标实之证。通过学习古代先贤及近现代医家治疗消渴的理论和经验,笔者认为"湿"、"毒"、"瘀"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湿邪为病痰湿内聚或湿热内蕴;毒邪内蕴,耗热伤阴;瘀血阻络,气不得通,血不得行。鉴于"湿"、"毒"、"瘀"对糖尿病的影响,故清利湿热、托里散毒、活血化瘀亦是防治糖尿病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21,(5)
吕文良教授认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之病机不外于"毒""瘀""虚"此三种病理因素。因此在临证治疗时,常以此为基,一者注重扶正固本,并擅用生黄芪、炒白术、山药、白芍、生地黄、女贞子、墨旱莲等中药,通过健脾益气,滋养肝肾,以制肝脾肾之虚;二者注重攻毒解机,并擅用焦山楂、焦神曲、焦麦芽、黄芩、黄连、黄柏、茵陈、熊胆粉等中药,通过清热利湿,祛痰清浊,消食导滞,以肃机体胶结之毒;三者注重化瘀荡积,并擅用生山楂、川芎、乳香、没药、郁金、益母草、醋延胡索、红景天、三棱、莪术、水蛭、王不留行等中药,通过活血通络,软坚散结,以除积旧之顽疴。是以,正气得复,则机体健运如常;邪毒得除,则机体无侵扰之忧;瘀浊得清,则机体无闭阻之扰。故该文即从"毒""瘀""虚"此三方面,就吕文良教授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特色进行总结,以浅述其学术经验。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病毒性肝炎(VH)的病机从湿热瘀毒诸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阳黄和“无黄”都以湿热为本,“无黄”、阳黄、阴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重型VH,慢性VH的病机及病理演变,以毒和瘀为病理特点。应针对湿、热的主次和各自侵袭的不同部位及瘀毒的临床表现予以灵活施治。VH恢复期应着重舒肝健脾,补益肝肾,清解余邪。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胆囊损害与“湿,瘀”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胆囊损害与“湿、瘀”关系的初探上海市南汇县传染病医院严润民,储峰,杨晓梅(201300)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胆囊损害,湿热毒瘀近十多年来,病毒性肝炎对胆囊的损害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试从病毒性肝炎胆囊损害时血栓素B2(TXB2)、前列...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从湿、热、瘀、毒辩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接诊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给予湿热瘀毒辩证治疗;对照组50例未进行湿热瘀毒的辩证,均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结果:经湿热瘀毒辩证治疗有效率76%,对照组5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应从湿热瘀毒辩证论治,可减缓病情的进展,提高转阴率。 相似文献
11.
12.
瘀胆型肝炎可发生于各型病毒性肝炎中 ,是以肝内小胆管胆汁瘀积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炎类型。活血化瘀法是治疗中不容忽视的一环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具有调节免疫 ,抑制病毒 ,清除内毒素血症 ,扩张毛细胆管 ,改善微循环 ,促进肝功能恢复作用。无论是急性或是慢性瘀胆型肝炎 ,活血化瘀药物都应在辨证之基础上应用。应根据各种活血化瘀药的不同性能、患者湿热偏盛及邪正盛衰等情况加以斟酌。 相似文献
13.
瘀胆型肝炎可发生于各型病毒性肝炎中,是以肝内小胆管胆汁瘀积为主要表现的一种肝炎类型。活血化瘀法是治疗中不容忽视的一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中药具有调节免疫,抑制病毒,清除内毒素血症,扩张毛细胆管,改善微循环,促进肝功能恢复作用。无论是急性或是慢性瘀胆型肝炎,活血化瘀药物都应在辨证之基础上应用。应根据各种活血化瘀药的不同性能、患者湿热偏盛及邪正盛衰等情况加以斟酌. 相似文献
14.
15.
张子成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6(6):83-84
以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论治文献为起点,以现代医学认识为基础,用以因明病的方法命名,病毒性肝炎属于温病范畴。其病名为湿疫,发病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治当祛邪、调中并重,兼顾气血虚实。且一法为主,多法联用,并力避苦寒滋腻之品。 相似文献
16.
以中医学对病毒性肝炎论治文献为起点,以现代医学认识为基础,用以因明病的方法命名,病毒性肝炎属于温病范畴。其病名为湿疫,发病遵循卫气营血传变规律,治当祛邪、调中并重,兼顾气血虚实。且一法为主,多法联用,并力避苦寒滋腻之品。 相似文献
17.
血浊理论由王新陆教授于《脑血辨证》中首先提出,其目的是对无症(证)可辨但临床检查又出现异常的某些疾病综合征的早期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是王新陆教授从医50年来对疾病谱系变化后的中医临床诊疗所提出的全新辨证方法,真正体现了治疗重心的前移,为无症状性疾病及心、脑血管、肿瘤等慢性疾病的早期干预提供系统辨证治疗方案,做到防患于未然,使机体在健康受到威胁、疾病处在量变阶段即可有效遏制,从而减少终末事件的发生。血浊与饮邪、湿邪、痰邪、毒邪等病机证候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明确血浊的内涵与外延对预防现代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论毒、瘀与代谢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毒、瘀存在于代谢综合征的整个过程,毒邪致病是代谢综合征的病理基础,正衰邪盛是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的内在依据,解(排)毒化瘀应贯穿于代谢综合征治疗过程的始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