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是提高中药质量的有效措施,但在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基地建设缺乏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滥施化肥、农药、生长激素,药材种质混杂退化,不考虑适生性盲目引种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走科技化道路,开展相关职业技术教育,推广优良品种,因地制宜引进适生品种,建立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规范等。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目前国内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对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指出种植企业必须强制执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GAP);加工企业及饮片机械制造企业必须强制执行中药饮片生产规范化(GMP)。 相似文献
4.
5.
九五以来,国家科技部将“中药材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列为重中之重,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然而,要让我国中药材规范化种植、从种源鉴定、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产品加工及质量检测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8.
京津冀地区中药材生态种植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京津冀地区中药材生态种植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地区中药材生态种植发展建议和对策。方法:通过文献查阅、问卷咨询、实地调查的方式对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背景进行调研,对北京市门头沟区、延庆区,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张家口市赤城县,保定市易县、涞源县、阜平县,邯郸市涉县,石家庄市井陉县,邢台市邢台县,天津市武清区、静海区等地中药材生态种植的主要品种、面积、种植模式、经营主体、综合效益等进行调研。结果:京津冀地区形成了以黄芩、金莲花、连翘、酸枣仁等道地药材品种为主,中药材生态观光模式、立体种养殖模式和野生抚育模式为特色的中药材生态种植产业,同时还存在药材生态种植模式基础研究薄弱、标准规范滞后等问题亟待解决。讨论:京津冀中药材生态种植产业应明确区域区位特点和优势,选择适宜品种和种植模式,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完善中药材生态种植发展机制,助力京津冀地区生态种植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实施中药材GAP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中,存在选址不当、种质不清或退化、种植加工技术不规范、农药残留和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野生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本文分析了中药材GAP种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的中药材GAP种植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河南地处中原,属亚热带与暖温带过渡地区,水热资源充沛,北部为古黄河冲积平原,东部为黄河改道冲积区,西部为秦岭余脉伏牛山区,南部为大别山系,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非常适合多种中药材的生长,是我国中药材主要产区之一。据调查,河南省共有中药材资源2 302种,隶属10门,324科。其中药用植物203科,1 963种;药用动物121科,270种;药用矿物44种;其他类25种[1]。自古以来河南就是很多中药材的道地产区,所产道地药材物种数居全国第二位,有道地药材37种,占统计总数的23%[2]。近些年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河南各地充分利用当地中药资源的优…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中药材种植模式多种多样。近年来,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新型模式。针对目前中药材种植模式种类繁多、部分种植模式概念含混、缺乏系统化梳理的现状,通过分析各种植模式间的共性与差异,对部分概念做出微调,以便对现有种植模式进行清晰分类。根据作物在空间及时间上布局的不同,将单作、套作、轮作等传统种植模式归纳为单一种植模式和多样性种植模式;根据人工干预程度的不同,基于中药材道地性理念,强调了中药材特有种植模式,如仿野生栽培模式的重要性;根据宏观指导理念的不同,阐述了规范化种植模式、定向培育模式等新型种植模式的意义,并对其有待完善之处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3个方面对中药材现有种植模式进行全面梳理,以期厘清各种植模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推动中药材种植模式的系统化研究,加强对中药材生产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14.
实施GAP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的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实施中药材GAP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必要性。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中,存在选址不当、种质不清或退化、种植加工技术不规范、农药残留和有害重金属含量超标、野生资源破坏严重等问题。本文分析了中药材GAP种植、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的中药材GAP种植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云南省中药材种植(养殖)科技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围绕重点发展和保护的中药材品种,建立五大中药材优势产业带的产业布局;建设中药材种植基地,提升中药材加工能力,培育中药材市场与龙头企业,保护中药资源,构建创新支撑体系的发展对策;加强政府对中药材产业引导,优化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环境,保障对中药材产业的资金投入,培养中药材产业人才等发展措施,以促进云南中药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21年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生产现状和种植特点,更好地服务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方法:通过实地调研,分析县域中药材生产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利用统计学和地理信息学方法,从多角度分析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的种植情况。结果: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生产整体渐成规模,主产中药材优势十分突出;经营主体辐射强,品牌打造初显成效;配套政策措施较为齐全,营商环境良好。2019—2021年,全县中药材年种植面积均为0.66万hm^(2)左右,约占农作物种植总面积的19%,仅次于粮食作物,居第二位。中药材加工产品年产量为0.40万~0.45万t,年总加工产值为0.76亿~0.86亿元。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在空间上差异明显,整体呈现“南多北少”的特征,种植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南部的白济汛乡、永春乡、中路乡、保和镇,占全县的63.83%。种植面积排前四位的药材为木香、秦艽、附子和当归,在不同乡镇的种植结构差异很大。其中,木香在10个乡镇中均有种植,除永春乡和塔城乡外,木香种植面积在主产药材中占比超过50%。中药材生产存在生态种植规模不大、与粮争地矛盾突出、技术水平有限、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结论: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中药材产业基础扎实、发展态势良好,建议发挥绿色优势、加大中药材生态种植模式的推广力度、配套加工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中药材加工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从栽培、管理、采收、产量、销售、基源检定、浸出物测定、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方面就金昌市种植中药材黄芪、甘草、板蓝根、金银花、赤(白)芍、麻黄、防风、柴胡、银柴胡、益母草、天麻12个品种的种植现状进行阐述,并与野生、引入地或其他产区同品种中药材进行对比,认为板蓝根、黄芪、金银花、赤(白)芍适宜在金昌市种植,其他药物需进一步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生产环节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材质量问题,一直是妨碍中药现代化进程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了中药安全高效、低毒等功能特点在临床中的应用和发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发展机遇、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提出中药材种植模式产区区划、中药材核心种植模式、中药材种植多元化等概念;总结了破解中药材种植问题及矛盾的六大建议,包括强化政策支持、加大企业扶持、提升中药材种子种苗源头管理与示范、加强道地药材生态农业集群品牌培育与宣传、持续推广核心中药材种植模式、加强生态产品及副产物综合利用开发;展望了中药材种植产业规模适度化、技术标准化、模式生态化、运营品牌化、产业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我国中药材种植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效,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