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肠道门诊是综合性医院针对肠道传染病设立的具有急救性质的季节性专科门诊,作为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哨点,肠道门诊承担着发现霍乱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染源、管理传染源的重要任务,同时通过肠道门诊对肠道传染病的监测,可以预测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及流行趋势。为及时掌握北京市大兴区肠道门诊接诊、就诊病人的情况,为大兴区肠道传染病的控制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2.
肠道传染病流行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炜昌  于奎荣 《职业与健康》2007,23(12):1024-1025
为了解我市50年来肠道传染病流行趋势,我们依据1954-2005年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及死亡数据,对肠道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了分析,为进一步控制肠道传染病提供依据,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肠道传染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传染病,近年来在我区各类传染病发病中一直占重要位置。为进一步做好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有效降低发病率,对江东区1996~2005年肠道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肠道传染病是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到目前为止,在我国,肠道传染病仍是各种急性传染病中发病数最多、流行面最广、影响群众生活最严重、最普遍的疾病,因此必须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杜绝发生重大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做好消毒隔离工作是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黄芳  武南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9):1115-1115,1117
目的:了解深圳市1985-2024年肠道传染病流行动态特征,为政府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1985-2004年肠道传染病疫情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985-1990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快速增长达最高峰;1991-2000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连续下降并达历史新低;2001-2004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幅度较小,维持在62/10万以下;2.痢疾、未分型肝炎、甲肝和伤寒是危害我市居民的主要传染病。结论:深圳市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低,但有上升趋势,应继续做好综合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肠道传染病是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常见传染病.为有效地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制定防治措施,现将广钢生活区1990~1995年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云南省2007—2011年法定肠道传染病流行态势及特征,初步探索云南省法定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中尚需进一步调查研究的问题,同时为制定全省肠道传染病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资料,按照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求,利用Excel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结果云南省2007—2011年法定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数从28217例上升至62932例,累计报告238210例,年平均47642例,5年平均发病率为104.6/10万。其在39种法定传染病中的构成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以丙类肠道传染病和病毒性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上升为主。手足口病、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季节性最为明显,手足口病和痢疾的发病高峰在5月前后,其他感染性腹泻则呈现双峰特征,分别是3~5月和11~12月。从地理分布看,病例主集中在滇中及滇东南地区,边境地区的发病率也相对较高。总体上肠道传染病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但戊肝和伤寒副伤寒病例中儿童比例较小。结论2007—2011年云南省法定肠道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手足口病疫情明显上升,其他感染性腹泻也呈上升趋势,痢疾、伤寒副伤寒等其他法定肠道传染病相对平稳,但局部地区高度流行。  相似文献   

8.
肠道传染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病症,其发病时期大多处于较为炎热的夏季。学校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地区,在学生中一旦出现一例肠道传染病就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大范围的传播,使得其他未感染学生的身体受到一定程度的细菌侵袭,危害学生身体健康。因此,本文针对学校夏季肠道传染病的种类、传播途径、特征以及预防进行研究分析,并总结前人经验,希望有助于中职院校学生肠道传染病的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9.
郑州市1990~2004年肠道传染病的流行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肠道传染病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订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郑州市1990~2004年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106.70/10万,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9.19%,死亡率为0.18/10万;肠道传染病男女性比为1.38:1。肠道传染病以5岁以前幼托儿童为主。发病率为281.40/10万,占总发病数的35、12%,县、区报告发病率有非常显著差异,其中辖区为179.78/10万、辖县为68.63/10万。结论:传染病防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还应进一步加强防制。  相似文献   

10.
肠道传染病是对人民健康危害较大的常见传染病,为有效地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流行,制定防治措施,现将广钢生活区lop-IM年肠道传染病发病憎况分析如下:l资料来源资料来自广钢医院及其他卫生单位转来的家住广钢生活区职工、家属急性传染病报告卡。诊断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结果2.1发病情况广钢生活区lop-lop年肠道传染病共252例,以lop年发病率最高(gn.8/十万),lop年最低(168.4/十万)。各类肠道传染病中以病毒性肝炎发病率居首位(126.3-2(y.9/十万),痢疾次之(36.3-78.7/十万),伤寒、副伤寒…  相似文献   

11.
调查表明市郊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降低粪便对菜田乃蔬菜粪大肠菌、致病菌、寄生虫卵的污染。粪便未处理点的污染重于处理点。肠道传染病调查表明,粪便处理后对降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和肠道寄生虫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作用。对控制市区蔬菜消费者肠道传染病的发病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肠道门诊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杰 《职业与健康》2006,22(10):780-781
卫生部1995年下发的《霍乱防治方案》规定,各级医疗单位应设立肠道门诊。并且对肠道门诊的人员配备、基本设施和职责任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肠道门诊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窗口,更是霍乱防治工作的一个“哨兵”。它担负着霍乱病的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以及传染病疫情报告的重要任务,是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肠道门诊的作用,并不是所有医院领导都认识它的重要性,虽然经过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防疫机构几年不懈的努力。肠道门诊的管理逐步走向正轨,但仍有个别医院把肠道门诊视为可有可无,疏于管理,使原是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变成薄弱环节。因此,对肠道门诊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是必要的,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肠道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和发病特点,为政府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1—2005年肠道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安阳市1990~2003年肠道传染病疫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安阳市1990~2003年报告发病的肠道传染病主要病种病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自1990年以来报告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保持了总疫情的稳定。1990~2003年痢疾、甲肝、伤寒发病率分别控制在41.03/10万~139.27/10万、3.88/10万~45.08/10万、0.32/10万~3.00/10万之间;8~11月份为发病高峰;职业以农民、散居儿童、学生为主;年龄以儿童、学生、青壮年较多;男性发病多于女性。结论:14年来安阳市肠道传染病疫情基本处于低水平,痢疾是左右总疫情和肠道传染病疫情的主要病种;甲肝对肠道传染病疫情有一定影响;伤寒对肠道传染病疫情不会构成威胁。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导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加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把好病从口入关,对适龄人群免疫接种,肠道传染病就能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莆田县农村改厕成果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过农村改厕途径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效果。「方法」对卫生厕所普及率、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与3种常见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随着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的逐年提高,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下降。「结论」农村改厕是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对广东省韶关市1951-1995年急性传染病的发病动态及其规律进行分析,四十四年来总发病率从1951年1700.54/十万下降至1995年的274.36/十万。以50年代总发病水平最高,60年代至70年代下降缓慢,8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0-1995年发病率大幅度下降。50年代发病构成中自然疫源及虫煤传染病居首位,呼吸道传染病次之,消化道传染病居第三;明年代呼吸道传染病跃居第一,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退居第二;80年代则呼吸道与肠道传染病并列前茅,而90年代肠道传染病占绝对优势。今后应加强疾病监测,扩大监测内容,监测项目应以传染病为重,尤其是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探讨适合城市效区粪便无害化处理方式。方法 处理点与对照点抽样检测观察评价。结果 调查表明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可降低粪便对菜田及蔬菜粪大肠菌、致病菌、寄生虫卵的污染。粪便未处理点的污染处于处理点。肠道传染病调查表明,粪便处理后对降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和肠道寄生虫的发病率有明显的作用,对控制市区蔬菜消费者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有积极作用。结论 粪便无害化处理对降低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2年肠道传染病流行动态特征,为政府制订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福田区1985~2002年肠道传染病疫情年报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985~1990年,肠道传染病发病率逐年快速增长达最高峰;1991~1996年发病率连续下降并达历史新低;1996~2002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但幅度较小,维持在85/10万以下;2、痢疾、未分型肝炎、甲肝和伤寒副伤寒是危害我区居民主要肠道传染病。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低,但有上升趋势,应继续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由于基础卫生设施落后,饮食、饮水卫生条件差;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滞后,群病知识贫乏,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加之不良饮食习惯,极易造成肠道传染病的迅速传播和大范围流行。乡镇卫生院的肠道门诊是早期发现、报告、隔离、治疗肠道传染病的关键环节。因此,为了保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进一步做好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工作,我们对本市52家乡镇卫生院肠道门诊进行了监督检查,现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改善乡镇卫生院肠道门诊管理工作存在的一些不良状况。  相似文献   

20.
肠道传染病(霍乱、痢疾、伤寒、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等),是危害广大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发病随着季节的变化时高时低:特别是随着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肠道传染病的发病几率越来越大。为做好我市主要肠道传染病防治工作.每年的5~10月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