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超声监测在预防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检测在预防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意义。方法:选取438例符合入组条件的临床诊断宫内早孕且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药物流产前B超测得孕囊直径,并根据宫颈与宫体的角度分为5组,即子宫水平位、子宫前倾位、子宫后倾位、子宫前屈位和子宫后屈位。各组给药方法相同,观察药物流产效果。结果:流产前孕囊直径大小与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相关;子宫前屈位及后屈位者药物完全流产率低,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药物流产前通过B超检测的孕囊直径及子宫位置对评价药物流产效果及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14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指导正确筛选药物流产病例,提高药物流产成功率。方法:对药物流产术后阴道出血时间≥15天的146例进行分析。结果:1360例药物流产者中,阴道出血时间≥15天共146例,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发生率为10.74%;妊娠3次以上者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与妊娠次数3次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囊≥2cm者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与孕囊(2cm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后位较前位或平位子宫易致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筛选药物流产病例,选择妊娠次数(3次、前位或平位子宫、孕囊(2cm者,可降低药物流产不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严丽君 《工企医刊》2005,18(3):10-10
目的:探讨超声在药物流产后子宫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频率3.5MHz的超声诊断仪对400例药物流产子宫和附件作常规检查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有91%一次性药流成功,而对9%一次性药流不成功者通过超声检查分析,从而指导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超声是药流子宫检查最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在药物流产后子宫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频率3,5MHZ的超声诊断仪,对460例药物流产子宫和附件做常规超声检查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中有91%一次性药流成功,而对9%一次性药流不成功者通过超声检查诊断分析,从而指导治疗,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 超声是药流子宫检查最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童英  张蕾  马爽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0):1411-1413
目的观察药物流产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对本院66例早孕者药物流产前、孕囊排出后1h及药物流产后2周分别测定血清TNF-α和EGF水平,观察药物流产后2周阴道出血情况。结果与药物流产前比较,药物流产孕囊排出后1h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EGF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药物流产孕囊排出后1h水平比较,药物流产后2周内阴道出血停止者血清TNF-α值明显降低(P〈0.01)、血清EGF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药物流产后2周持续阴道出血者血清TNF-α及EGF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血清TNF—α升高、EGF降低,参与了米非司酮药物流产的发生机制。子宫内膜炎性反应所致的血清TNF-α高水平可能与药物流产后持续阴道出血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讨论B超对药物流产效果的观察与评价作用.方法?从2010年1月—2012年1月,选择该院门诊药物流产的妇女102例,进行药物流产前后分别进行B超检查,药物流产后观察孕囊排出情况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完全流产65例(63.7%),B超显示子宫内壁均匀回声,不完全流产36例(35.3%),B超显示有子宫内壁不均匀回声,1例(1.0%)流产失败,B超显示有完整孕囊回声.结论?B超能够直接、准确地观察药物流产后的子宫情况,方便临床医生根据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稽留流产选择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来泉州市泉港区妇幼保健院治疗154例稽留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统计分析患者孕囊大小、孕周长短、年龄大小、子宫位置、孕产次数、是否瘢痕子宫及药物流产次数导致流产结局的情况。结果孕囊<2 cm的患者清宫率0.00%小于孕囊≥2 cm患者28.36%,随访成功率5.00%小于孕囊≥2 cm患者2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P<0.05)。孕周<10周的随访成功率10.81%小于孕周≥10周患者2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位置前位或者中位患者不全流产发生率35.54%、完全流产发生率61.98%及失败率2.48%分别与子宫位置后位或者屈位患者的96.97%、0.00%及3.03%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流产不全发生后,子宫位置前位或者中位清宫率9.92%小于子宫位置后位或者屈位患者78.79%,(P<0.05);子宫位置前位或者中位的随访成功率26.45%大于子宫位置后位或者屈位患者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P<0.05)。在流产不全发生后,瘢痕子宫清宫率37.50%大于非瘢痕子宫患者1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7,P<0.05);瘢痕子宫的随访成功率8.33%低于非瘢痕子宫患者2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囊大小、年龄大小、子宫位置、孕产次数及是否瘢痕子宫因素均可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稽留流产成功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相关因素及药物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及流产后加服雌激素(补佳乐)、宫缩剂(益母草片)对阴道出血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临床诊断为宫内早孕、要求药物流产的妇女,测定药物流产前的孕囊直径及血β-HCG水平,流产后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益母草片,B组给予补佳乐,C组给予安慰剂,分析各组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的差异及其与孕囊直径、血β-HCG水平的关系。结果:流产前的孕囊直径大小及血β-HCG水平与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成正相关,流产后加服宫缩剂及雌激素皆可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但以雌激素效果更为显著(P<0.01)。结论:药物流产前的孕囊直径及血β-HCG水平影响药物流产后的阴道出血时间,流产后加服少量雌激素可明显缩短阴道出血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指导正确筛选药流病例,提高药流成功率。方法:对680例药物流产妊娠物排出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15天的73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药流妊娠物排出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发生率为10.74%;宫颈管长度≥2cm者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与宫颈管长度<2cm者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后位子宫较前位或平位子宫更易导致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过阴道分娩史者较无阴道分娩史者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发生率较低,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73例阴道出血时间延长者,经清宫后病理证实胎物残留达95.89%,胚胎组织的残留仍是阴道出血时间延长的主要原因。结论:严格地筛选药流病例,选择前位或平位子宫、宫颈管长度<2cm、有过阴道分娩史者,可降低药流不全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检测底蜕膜血流及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预测药物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流产完全和流产不全者30例,流产前、流产当日、流产后15d经直肠超声检测子宫底蜕膜血流分型、血流阻力指数和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结果:流产完全组底蜕膜Ⅰ型血流信号、子宫螺旋动脉及底蜕膜血流阻力指数显著高于流产不全组;Ⅲ型血流信号显著低于流产不全组(P<0.05);Ⅱ型血流信号与流产不全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流产当天与流产后15d所有指标与流产不全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药物流产当日经直肠超声检测子宫螺旋动脉及底蜕膜阻力指数和底脱膜血流分型能有效预测药物流产结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凶险型前置胎盘中胎盘主体附着位置对母体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于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行剖宫产时诊断为凶险型前置胎盘的13例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胎盘主体附着位置的不同,将其分为前壁组(n=9,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和后壁组(n=4,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侧壁及后壁).13例受试者的年龄为20-42岁,孕龄为34+1-37+6孕周,距前次剖宫产时间为3-14年.两组患者的年龄、孕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术前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MRI提示为瘢痕子宫、完全性前置胎盘伴不同程度胎盘植入,并于剖宫产分娩时确诊.对两组患者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子宫切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前壁组术中出血量(850-7 055 mL)较后壁组多(350-1 200 mL),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壁组患者中,全子宫切除率为55.56%(5/9),后壁组为25.00%(1/4);后壁组中术后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 胎盘主体附着于子宫前壁(跨越前次手术瘢痕处)的中央型前置胎盘,若术前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MRI提示胎盘主体位于子宫前壁,完全覆盖宫颈内口,并伴有前壁下段及瘢痕处植入者,为实际意义上的凶险型前置胎盘,可导致严重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戊酸雌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在稽留流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北京积水潭医院门诊就诊的、孕周≤13周稽留流产患者77例,征求患者意愿分成药物流产组(A组42例)及人工流产组(B组35例),A组再随机分成A1组(22例)和A2组(20例)。所有患者均先口服戊酸雌二醇5 mg,每日3次,连服3 d。A1组患者于第4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A2组于第4天口服米非司酮150 mg,第6天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B组患者35例,直接行清宫术治疗。观察A1、A2、B组3组疗效。结果 A1与A2组相比,完全流产率、米索前列醇用量、胎囊排出时间、胎囊排出后阴道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1组胎囊排出时出血量多于A2组,但胎囊排出后阴道出血时间明显少于A2组(P0.05)。A1组与B组比较,A1组胎囊排出后阴道出血量稍多于B组(P0.05),而胎囊排出或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应用于治疗稽留流产与单用米索前列醇相比并未增加完全流产率,戊酸雌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不同附着位置的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诊疗效果。方法:本院5年来收治148例前置胎盘患者,其中附着于子宫前壁者46例(前壁组),附着于后壁者102例(后壁组)。对比两组相关因素、临床类型、围产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1附着于子宫前壁与后壁的前置胎盘患者的年龄以及生产时的孕周无明显差异;前壁组孕次(3.41±2.6/2.18±1.5)和瘢痕子宫明显高于后壁组[45.65%、18.63%,(P0.05)],多为完全性前置胎盘(69.57%),而后壁组多为边缘性和部分性前置胎盘(46.08%,33.33%);2两组产前出血无明显差异[(321.3±127.4)ml/(333.3±130.5)ml,P0.05],前壁组产后出血和产褥感染明显多于后壁组(988.9±119.7/477.1±109.9,13.04%/5.89%,P0.05),Apgar评分较低(8.4±0.6/9.1±0.4,P0.05),RDS发生率较高(13.04%/3.92%,P0.05),而体重则较轻[(2.53±1.51)kg/(3.74±1.16)kg,P0.05]。结论:附着于子宫前壁的前置胎盘患者与多次妊娠、瘢痕子宫有关,且多为完全性前置胎盘;其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多,新生儿状况较后壁组差,故临床诊疗中应采用多种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生化丸加云南白药胶囊用于药物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20例自愿要求药物流产.无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禁忌症的健康早孕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0例。两组药物流产均采用相同服药剂量和方法。观察组在顿服米索前列醇时加服生化丸和云南白药胶囊;对照组则不加服任何药物。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完全流产率(96.87%)高于对照组的完全流产率(90.6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出血量及出血时间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生化丸加云南白药胶囊能提高药物流产的完全流产率,减少药物流产子宫出血量,缩短子宫出血时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与经阴道联合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20例,对其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与经阴道行超声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223例(70.0%),肌瘤数量428个(80.5%);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253(79.1%),肌瘤数量450个(85.0%);两组比较(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与经阴道联合诊断出子宫肌瘤312例(97.5%),肌瘤数量502个(94.4%);较单纯经腹部、经阴道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经腹与经阴道联合诊断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临床诊断确切,值得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实时超声引导在困难人工流产术(清宫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符合困难人工流产入选标准孕妇108例,在清宫过程中超声先确定子宫形态、位置及宫腔内孕囊位置等,指示操作者的探针与手术器械进入方向与深度,实时观察清宫过程,并评价清宫术的效果。结果:超声引导下一次清宫成功105例(97.22%,105/108)。无子宫穿孔。结论:实时超声引导下清宫术减少操作的盲目性,定位准确,方法简单,成功率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阴道四维超声在诊断子宫先天性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运用经阴道二维超声和四维超声技术对143例先天性子宫畸形进行检查诊断,并与宫腔镜、腹腔镜联合检查结果相对照。结果弓形子宫、单角子宫、残角子宫4D-TVS诊断符合率明显提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完全性纵隔子宫、完全性纵隔子宫诊断符合率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四维超声技术是诊断子宫先天性畸形的简便可靠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两种不同方式在终止早期妊娠上的被接受程度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2012年在茂名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服务中心终止早期妊娠的286例受术者,根据终止妊娠方式的不同,分为药物流产组(128例)和人工流产组(158例),比较两组受术者终止妊娠的临床效果以及再次意外妊娠后会选择的终止妊娠方式。结果两组在完全流产率、不完全流产率、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次意外妊娠后会选择的终止妊娠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流产和人工流产在终止早期妊娠中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可根据受术者的具体情况和既往流产病史选择流产方式,在终止早期妊娠中取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