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帝内经》中对于脏腑配属的关系存在多种不同学说,根据脏腑配属不同学说的特点,将其划分为脏腑配属的常规模式与特殊模式,五脏配五腑、五脏配六腑、六脏配六腑等为常规模式,常规模式是按照脏与腑一一对应的关系进行划分。特殊模式是结合四时阴阳按照脏腑功能特性进行配属。通过对脏腑常规模式与特殊模式的详细论述,为脏腑理论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脏腑之间的经络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两种。直接联系指本脏、本腑有经络直通其他脏腑;或他脏、他腑有经络与本脏、本腑相连。间接联系指脏腑之间无明显联系通道,即本脏、本腑要通过中间环节的脏腑或体表循行经络与其他脏腑相连。就是依靠这种直接和间接的经络联系,使五脏六腑之  相似文献   

3.
脏腑歌     
五脏心肺脾肾肝,六腑肠胃膀焦胆。五脏藏精而不泻,六腑传化实不满。奇胆脑髓骨脉胞,形似六腑功脏般。脏腑功能虽不同,分工合作紧相关。一脏一腑表里配,腑表脏里经脉连。  相似文献   

4.
出这个题目,不是要否定脏与腑之间的表里关系,而是想指出在脏腑表里关系的提法上有用词不够准确、不够统一的问题。且不说口头上和文章里,即使在规范教材中也存在这个问题。如《内科学》载:“心与小肠互为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相(xiang)者,《正韵》:“交相也”。如果说脏腑真是互相为表里,岂不是脏为腑之里,腑亦可为脏之里?腑为脏之表,脏亦可为腑之表?原《内经讲义》在“五脏与六腑的关系”一节中称“一表一里,相互配合,谓之脏腑表里相合”,采取的还是较为慎重的态度,但在“病理”中却有“互为表里的腑与脏之间……”这样的提法。而现行《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脏腑相关治则的新概念,通过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生理联系及五行生克规律,探讨了中医的一些常用特殊治则。如培木生金,抑木扶土,提壶揭盖等。  相似文献   

6.
中医脏腑系统中的五脏六腑是以五行属性来分类脏腑的,而脑脏与命门腑的认识逐步完善后,却一直未能归属五行属性进行分类。课题组认为脑脏与命门腑及其经脉(督脉和任脉)是以阴阳为其主要属性特征的,可构建为阴阳脏腑体系。这一对以阴阳属性为主要属性的脏腑,不同于五行脏腑体系。用这一配对脏腑来补充中医脏腑系统,可以形成分别与阴阳、五行系统相对应的脏腑体系,这可以看做是对中医脏腑理论的补充和阐述。本文详细论述了脑脏与命门腑的构成及其生理病机特点,以及诊治脑脏与命门腑疾病而需要特别关注的脉诊和舌诊等临床诊断方法,并对这一认识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介绍。这对中医认识脑系及神经内分泌和生殖发育系统生理,以及阐发其病机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李梴所著《医学入门》不仅汇集各家学说,而且阐明自己独特的见解。书中所述的“脏腑相通论”,就是根据作者自己的临床经验发挥而成。脏与腑的关系,通常是指脏腑相合,即《灵枢·本输》所云;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肝合胆,脾合胃,肾合膀胱。但脏腑之间的关系并非只有这种相合,还存在其它联系。本文所述:心与胆,肝与大肠,脾与小肠,肺与膀胱,肾与三焦的相通关系,是从病理与治疗角度,来说明脏与腑之间的联系,“心胆相通”,应用较多。“脏腑相通论”对于我们认识和掌握脏与腑之间的关系很有启发。阐发这种关系,能够丰富脏象学说,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8.
脏腑经络是祖国医学对人体结构认识的主要内容。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着脏腑和经络两个主要系统,它们进行着各种生理活动,从而显现和维持了机体的各种生命现象,是人体能够生存的根本。一、脏象学说的概貌脏腑位在体腔内,它们的功能表现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等各方面,这些现象祖国医学称“脏象”。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来研究各脏腑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称为“脏象学说”,或称“脏腑学说”,是中医学基础理论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脏象学说的特点是以五(六)脏为中心,研究脏与脏,脏与腑,脏腑与人体各器官组织和某些生理  相似文献   

9.
略论脏腑表里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脏腑表里关系 ,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此略陈管见如下。1 脏腑表里关系的含义脏腑表里关系是指运用表里阴阳对立互根关系 ,阐明脏腑间或脏腑与体表间的内在联系。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 ,五脏与六腑不但具有相互协调的功能联系 ,同时还与体表器官具有相应的所属联系。明代医家张景岳说 :“藏居于内 ,形见于外 ,故曰藏象。”藏居于内属里 ,形见于外属表 ,所以脏腑表里关系 ,除了脏与腑间的联系外 ,还应包括脏腑与体表器官间的联系。前人在运用对立、互根关系说明事物或现象时 ,常将表里与阴阳进行联系或并列使用。如《素问…  相似文献   

10.
一肘一腑有病,可以影响到它脏它腑;它脏它腑有病,也可以影响到本脏本腑。从而,在治疗上可以通过治疗它脏它腑而治愈本脏本腑疾病,此即脏腑互治法。此法应用于临床,可以使我们辩证思维之路,进一步分析病机,指导治疗;也可指导预防,早期处理,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1.
《内经》对脏腑辨证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五方面论述《内经》对脏腑辨证的启示:①从病因的角度辨病在何脏何腑,各种病因损伤内脏有一定的选择性;②从症候特征辨病在何脏何腑,每一脏腑各具不同的生理功能,当其发生病变时,所呈现症候亦具有各自的特征,可作为脏腑辨证的依据;③同一症状可见于不同的脏腑病变,可根据其兼见症候辨病在何脏何腑;④一种病机可发生于不同脏腑,呈现不同的症状,根据脏腑的症候特征进行辨别;⑤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脏腑之间可相互传变而出现症状的变化,可根据脏腑症候特征,辨病在何脏何腑。  相似文献   

12.
中医藏象学认为人体脏与腑的关系非常密切。形态结构上脏与腑通过经脉相互络属,一阴一阳,互为表里。生理上气化相通,精气互生。脏精输于腑;腑气通于脏。病理上相互影响。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脏腑同病。治疗上密切配合。脏实泻腑,腑虚补脏,脏腑同治。人至老年,气血已衰,津血同亏,脾胃功能减退,肠道运化功能衰减,所以老年人多有肠腑功能失调,或有便秘,或大便溏泻,因此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文献中对胞宫的脏腑归类中指出;“胞宫形体类似腑而作用类似脏,非脏非腑,亦脏亦腑”。按祖国医学中的脏与腑是互为表里的,而胞宫则并无脏腑与之互为表里,因之称它为“奇恒之府”。言其有别于一般脏腑。一、胞宫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胞宫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二种:一主月经,一是孕育胎儿;而以孕育胎儿为主要功能,月经的按正常周期来潮,也是为了孕育胎儿准备必要的条件。实质上“胞宫”是一个具有脏、腑二者双重功能的一个独特器官。在它完成这二种主要功能的时期内,它并不是一个孤独的器官,  相似文献   

14.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在治疗杂病中常以脏腑辨证为纲,重视肝、肾、胃、三焦等脏腑阴阳协调,重视肝肾、脾肾、心肾、脾胃、肝胃等脏腑关系,认为阴阳必须协调才能发挥整体功能和协同作用,一旦失常功能失调发为杂病。《临证指南医案》中对肝、肾两脏及胃腑、三焦阐发最多,提出胃阴学说、内风等新见解,为中医学理论创新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赵方方 《中医研究》2009,22(5):54-56
中医藏象学说认为,脏与腑的关系非常密切,生理上气化相通,精气互生。脏与腑通过经脉相互络属,脏精输于腑,腑气通于脏。其病机上相互影响,脏病及腑,腑病及脏,脏腑同病。治疗上密切配合,脏实泻腑,腑虚补脏,脏腑同治。由于人至老年,气血已衰,津血同亏,脾胃和肠道运化功能减退,所以老年人多有运化功能失调,导致便秘或大便溏泻。《内经》中有“魄门亦为五脏之别使,水谷不得久藏”之记载。  相似文献   

16.
藏医诊脉取每只手腕的桡动脉来诊断各脏腑疾病,以患者右手桡动脉来诊断机体右侧的脏器和与它相关的三腑,以左手来桡动脉来诊断机体左侧的脏器和与它相关三腑。诊脉的脏腑的互对关系和它们的功能有关系,但是脏器的左右分法和与它在机体的体位有关。所以藏医学的这种诊脉法与它对脏腑的体位和功能的认识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介绍徐福松教授从脏腑辨治男科疾病的经验.徐教授认为男科疾病病机以肾为中心,病机复杂,与多脏(腑)密切相关,辨治时不可只取补肾而治之,宜审证求机,注意五脏、六腑之间的表里关系、生克乘侮关系,治疗上宜多脏(腑)同调,整体治疗.其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者,重补肾阳,多脏同调,自创二地鳖甲煎方;治疗早泄者,清心固肾,敛肝健脾,用加味水陆二仙丹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者,补肾导浊,健运脾胃,创制草菟汤;治疗男性不育症,补肾健脾,疏肝治肺,自创聚集2号方,临床常获佳效.  相似文献   

18.
肝胃相关理论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藏象学理论认为,脏与腑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就其主要关系而言,是指五脏与六腑之间存在着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即脏属阴,腑属阳;阴主里,阳主表。这样,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形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但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脏都与各个腑有关系;任何一个腑也都与各个脏有关系,如肝与胃,心与胃,肺与膀胱等等。因此,深入探讨脏腑相关的理论基础,掌握脏腑相关的辨证规律,将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前后排列次序是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侧),少阴、太阳在后。根据经脉“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灵枢·海论》)的分布特点,我们推测,属外部的四肢部经脉与在体内的脏腑在分布部位上可能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脏为阴,腑为阳,故阴经属于脏,阳经属于腑。脏腑中以脏为主,脏有胸腔之脏和腹腔之脏的区别,故阴经也有手阴经和足阴经的相应区分。膈以上胸  相似文献   

20.
大肠传导与脏腑气机的内在联系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思超  王涛 《中医药学刊》2002,20(4):493-493,497
脏腑之浊自魄门出,大肠传导不仅排泄糟粕,更重要的是疏调五脏六腑气机。大肠腑气通畅,则胃可降浊、脾能升清。脾胃升降枢纽正常,又有助于大肠的排浊功能。腑气畅,则肺能主宣降,从而恢复肺主一身之气之功;腑气畅,则肝能主疏泄。提出:五脏六脏发生病变时,应重视调畅大肠气机,从而恢复脏腑气机的正常升降出入,为防治脏腑病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