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上鼻道-筛窦联合入路行蝶窦开放手术治疗蝶窦病变的手术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蝶窦病变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鼻内镜下经上鼻道-筛窦联合入路行蝶窦开放手术进行治疗.结果 45例蝶窦病变经此入路均成功行蝶窦开放,术中术后未出现并发症,45例均治愈.结论 鼻内镜下经上鼻道-筛窦联合入路蝶窦开放术治疗蝶窦病变,疗效确切,手术直接、安全、微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症状、体征的认识和首诊准确率。方法 分析32例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手术方法与途径及病人总的治疗与恢复情况。结果 经鼻内镜蝶窦开放术,治愈27例,其中17例手术后症状立即消失,10例术后3-5d症状消失;好转5例,仅感轻微头痛和嗅觉失灵,鼻内镜见窦口黏膜肿胀。术后1个月复诊窦口开放率为93.75%(30/32),所有病例均随访6-48个月无病变及症状复发,CT/MRI复查未见窦腔病变。未再次手术。结论 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经CT或MRI等高清晰度的影像学检查加之以鼻内镜检查可明确诊断,且鼻内镜下经蝶筛隐窝入路手术具有视野清晰、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刘定荣 《四川医学》2008,29(5):584-585
目的 探讨孤立性蝶窦良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24例孤立性蝶窦痰病患者其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均行鼻内镜下蝶窦手术.结果 24例中囊肿6例,真菌性蝶窦炎18例.全部患者经CT或MRI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经鼻内镜下行蝶窦开放清理术,24例术后所有症状先后缓解或消失.结论 孤立性蝶窦良性病变易误诊、漏诊.诊断本病有赖于CT和MRI检查,鼻内镜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鼻内镜下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30例患者术前均经CT或MRI检查及鼻内镜检查,8例病理报告可见大量真菌菌丝,未侵及黏膜基底层;炎症6例;黏膜囊肿6例;黏液囊肿4例;脓囊肿1例;骨瘤1例;软骨瘤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例;嗅母细胞瘤1例。30例均临床治愈,无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行保留中鼻甲经嗅沟径路进行蝶窦开放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刘蓓  梁建平  陆秋天  陈世强  瞿申红 《广西医学》2008,30(10):1509-1510
目的 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诊断与鼻内镜微创手术.方法 孤立性蝾窦病变患者22例,在鼻内镜下采用Stryker电动吸切器扩大蝶窦自然口或直接开放蝶窦前壁处理蝶窦病变.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蝶窦炎10例,蝶窦真菌病6例,蝶窦囊肿5例,蝶窦息肉1例.22例均治愈,无脑脊液漏、术中大出血及视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随访6个月以上,未见病变复发.结论 对不明原因头痛头昏、眼部症状及抽吸性血痰者应尽早行鼻窦CT扫描或MRI检查,以期早期确诊.鼻内镜下上鼻道径路配合切割吸引器使用行蝶窦开放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最直接、安全并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之栋 《海南医学》2014,25(6):886-887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特点及其经鼻窦内窥镜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鼻内镜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19例患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鼻涕倒流,主要影像学特征为蝶窦内软组织影,真菌感染中央常可见高密度钙化斑。全部患者鼻内镜下行蝶窦开放术,定期换药,随访2年,全部治愈。结论孤立性蝶窦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扫描及鼻内镜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采用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和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处理孤立性蝶窦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15例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于鼻内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均一次性治愈,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疾病安全、直接、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炎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孤立性蝶窦炎症状诊断、影像学检查显示有单纯蝶窦炎性病变的患者50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比较手术前及术后3、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回顾性分析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对孤立性蝶窦炎的疗效。结果 50例孤立性蝶窦炎患者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后,术前的VAS评分及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与术后3、12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蝶窦自然开口径路蝶窦开放手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炎具有创伤小、术野清晰、手术安全等优点,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周虎军  谢金 《安徽医学》2012,33(12):1626-126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22例上颌窦良性病变患者,其中复发性上颌窦炎伴息肉3例、真菌性上颌窦炎5例、上颌窦囊肿12例、出血坏死性息肉2例。泪前隐窝入路解剖或不解剖鼻泪管,根据病变情况决定是否去除上颌窦前内下壁骨质,所有患者均行下鼻道开窗。结果随访6个月~1年,复发性慢性上颌窦炎伴息肉病例,术腔局部黏膜囊性泡状隆起;真菌性上颌窦炎窦腔黏膜水肿,3次换药及鼻腔冲洗,创面逐步上皮化。所有患者切口完全愈合,无膜性鼻泪管损伤或面颊部麻木发生,下鼻甲形态正常无坏死,下鼻道开窗口引流通畅。结论鼻内镜下经中鼻道上颌窦开窗联合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视野宽阔,清除病灶彻底,术后换药视窗清晰。该方法为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提供了创伤小、疗效佳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刘继军  邝韶景  苏述平 《重庆医学》2015,(34):4847-4848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Wigand术式治疗孤立性蝶窦黏液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9月期间23例孤立性蝾窦黏液囊肿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 23例中主诉单纯头痛者18例,单纯视力下降者1例,头痛并有眼部表现者2例,回吸性涕血者2例,全部病例均行鼻内镜下经Wigand术式蝶窦开放病变清除手术,所有病例临床症状缓解,治愈87.0%.结论 孤立性蝶窦黏液囊肿临床症状无特异性,CT和(或)MRI是蝶窦病变最佳检查方式,鼻内镜下经Wigand术式是治疗孤立性蝾窦黏液囊肿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刘海兵  曾甦漪 《四川医学》2009,30(9):1409-1411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疾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及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3~2008年19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19例患者术前均经CT、MRI及鼻内镜确诊。术后病理慢性蝶窦炎10例,蝶窦囊肿2例,真菌性蝶窦炎7例。19例全部治愈。结论CT及MRI检查和鼻内镜的应用,为蝶窦病变诊断提供有力依据,经鼻窦内镜微创手术具有径路安全,视野清楚,痛苦小,疗效肯定,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像导航系统在鼻内镜下蝶窦病变手术的应用及优势。方法我们应用影像导航系统结合鼻内镜对37例蝶窦病变行手术,其中单纯蝶窦炎21例,干酪性蝶窦炎6例,蝶窦囊肿10例(其中黏液囊肿6例,黏膜囊肿4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全麻后通过导航定位注册成功,根据手术中的需要标定探针或吸引器作为术中的定位设备,在鼻内镜下,通过使用导航定位设备以判断术中器械到达的具体位置、了解局部解剖关系,确定蝶窦位置。开放蝶窦,清除病变;针对蝶窦囊肿,则仅切除囊肿前壁或前下壁,凿孔孔径约1cm×0.5cm,勿需清除所有囊壁;蝶窦黏膜囊肿则需将囊肿完全清除。结果37例手术均取得了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影像导航系统结合鼻内镜治疗蝶窦病变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疗效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18例孤立性蝶窦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患者术前均经鼻窦CT、MRI及鼻内窥镜检查,均用鼻内窥镜联合切割吸引器鼻腔径路对孤立性蝶窦真菌病变行微创治疗,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非侵袭性蝶窦真菌病,随访3个月至8年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联合切割吸引器微创治疗孤立性蝶窦真菌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孤立性霉菌性蝶窦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1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霉菌性蝶窦炎的临床表现、体征、影像学及手术治疗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采用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术后6-8周术腔逐渐上皮化,临床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非侵袭型孤立性霉菌性蝶窦炎因其临床表现的非特异性、蝶窦解剖位置的特殊性,临床上易误诊、漏诊。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及对鼻窦CT的读片理解可获取更精确的信息,鼻内镜下蝶窦开放定位技术改进使蝶窦疾病的治疗更安全、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沈昌德  黄静江  王传喜 《安徽医学》2012,33(12):1632-163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鼻甲后下部切除在开放蝶窦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78例蝶窦病变患者在鼻内镜下开放蝶窦,其中全身麻醉25例,局部麻醉53例。术中均切除上鼻甲后下部显露蝶窦开口,并将其扩大。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在6个月至1年的随访时间内,78例126侧蝶窦开口通畅,蝶窦黏膜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在鼻内镜下开放蝶窦时,切除上鼻甲后下部能准确定位蝶窦开口,对手术的成功和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Solitary abducens palsy secondary to isolated sphenoid sinus disease (ISSD) is rare and early management is important. There is no report regarding the results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ESS) for prolonged abducens palsy due to ISSD. We present four cases of ISSD with solitary abducens palsy that received ESS from 1995 through 2000. The interval between onset of diplopia and ESS was longer than 96 hours (range, 4 days to 42 months). The sphenoid lesions were caused by Aspergillosis in two patients and inflammation in two. Three patients recovered completely from abducens palsy after 4-17 months and had no surgical complications. In conclusion, ESS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reatment for ISSD with abducens palsy. Recovery from abducens palsy is slow and progressive. Improvement of extraocular movement is an early sign of recover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蝶窦良性病变伴有鼻中隔偏曲的方法和体会。方法26例患者均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径路蝶窦手术。先行鼻中隔矫正。再沿骨性中隔向后找到蝶嘴,并开放蝶窦前壁。处理蝶窦病变。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经鼻中隔径路蝶窦开放。术后症状完全消失,其中24例经随访6个月至1年未见复发。其余患者中1例蝶窦囊肿在术后7个月复发。1例蝶窦后鼻孔息内在术后10个月复发,均于门诊复查时顺利摘除。结论鼻内镜下经鼻中隔径路蝶窦开放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