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诊治要点,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急性PTE的临床资料。结果(1)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占91.7%,胸闷、胸痛占41.7%,晕厥占41.7%,58.3%患者存在明确诱发肺栓塞危险因素。(2)12例患者D-二聚体均〉500ng/mL。(3)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右室扩大5例(占41.7%),肺动脉高压9例(占75%)。(4)10例经胸部增强CT确诊,2例经肺动脉造影确诊。(5)8例治愈,2例好转,2例死亡,溶栓治疗者平均住院30d,非溶栓者平均住院52d,溶栓治疗者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可疑急性PTE患者,应及时行D-二聚体、心脏彩超及胸部增强CT检查,可早期确诊。对有溶栓指征者积极溶栓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栓塞21例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来军  王淑君 《河北医学》2008,14(8):926-928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观察溶栓、抗凝治疗对急性肺栓塞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1例肺栓塞患者根据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超声检查及肺动脉造影确诊。21例患者均行肺动脉造影确诊,对其中不属溶栓适应症的8例给予肝素抗凝治疗,属溶栓适应症的9例行静脉溶栓加抗凝治疗,对其中血液动力学差的中/大块肺栓塞4例行肺动脉内导管碎栓、吸栓加肺动脉内尿激酶溶栓再加术后抗凝治疗。以临床、化验室检查及超声心动图及肺动脉造影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院外误诊率高达77.8%,尿激酶溶栓加抗凝治疗组13例,总有效率为63.2%。根据本组有限病例观察溶栓效果与栓塞面积未见差异,而与发病开始到溶栓治疗的时间密切相关(P<0.05)。肝素抗凝8例,1例无效。结论:应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警惕性,减少误诊率。尿激酶对急性大块肺栓塞溶栓抗凝治疗安全有效,溶栓时间窗越靠前疗效越好;对有溶栓适应症的患者应首选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3.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导致肺动脉栓塞的最主要原因,肺动脉栓塞一旦发生.可以引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猝死。目前,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以抗凝、溶栓或手术取栓加术后抗凝、溶栓为主,而溶栓或取栓治疗过程中有增加肺动脉栓塞的潜在风险。下腔静脉滤器的植入可以有效的预防肺动脉栓塞,使溶栓或取栓治疗更为安全。2003年6月-2006年5月我科共为4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成功植入下腔静脉滤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在中日医院住院治疗的125例急性肺栓塞病历,记录其临床表现、检查情况及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12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中,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64.0%)、胸闷(34.4%)。常见的合并疾病为高血压(38.4%)、糖尿病(14.4%)。常见危险因素为制动(20.4%)(包括手术后,外伤后和乘飞机等)、静脉血栓栓塞史(16.8%)。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低氧血症占21.6%,低二氧化碳血症占52.3%。心电图最常见异常为V_(1-3)T波倒置(30.4%),SⅠQⅢTⅢ(22.4%)。下肢深静脉超声发现深静脉血栓38例(40.9%)。超声心动图显示45例肺动脉高压(46.9%),34例右心扩大(35.4%)。行肺动脉CT造影98例,88例(89.9%)异常。肺通气灌注显像41例,异常38例(92.7%)。治疗总有效率为88%。溶栓组和抗凝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和89.6%。结论:急性肺栓塞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呼吸困难,低二氧化碳血症为最常见血气分析表现,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可给予早期溶栓或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肺动脉栓塞进行临床分析,评价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方法 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4年2月~2009年12月诊治的26例肺动脉栓塞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者经治疗症状明显好转出院.结论 对有肺动脉栓塞危险因素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和休克等症状,结合体征、心电图、胸片、动脉血气分析等检查,可初步疑诊肺栓塞.D-二聚体(D-dimer)检查,对于排除肺动脉栓塞具有重要的价值.CT肺动脉造影为肺动脉栓塞确诊的常规首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后,及时的溶栓/或抗凝治疗,能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徐慧芬  谭杏珍 《包头医学》2012,36(4):209-211
目的:讨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点、诊断,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的急性肺血栓栓塞症78例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及易患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呼吸困难及气促、胸痛、咯血、晕厥等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早期表现,而胸痛、咯血、呼吸困难三者同时出现占8%。辅助检查情况: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78%)、心电图出现SIQIIITIII(8%)、血浆D2聚体阳性(100%)、心脏彩超:右心室扩大(26%)、下肢深静脉彩超阳性(21%)、肺血管CT肺动脉造影(CTPA):肺栓塞征象(85%)。结论: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误诊、漏诊,血气分析和血浆D2聚体检测可作为初筛手段,心电图及胸片检查可提供早期早期诊断依据,CTPA可作为确诊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诊断肺栓塞者,应尽早给予抗凝溶栓治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血栓栓塞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肺动脉血栓栓塞症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动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等心脏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手术、糖尿病、骨折、长期卧床等。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出现:"三联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的为数极少。D-二聚体对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具有高度敏感性,结合心脏超声、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造影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积极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确诊后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0):45-49
目的探讨中危急性肺血栓栓塞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间诊治的142例中危急性肺栓塞病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下降情况;计算56例中高危患者溶栓及单纯抗凝治疗有效率及出血发生情况。结果中危急性肺栓塞临床更多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及晕厥;中高危56例中16例行溶栓治疗,余40例及86例中低危行单纯抗凝治疗;中高危患者溶栓组及抗凝组分别死亡1例和2例;中高危和中低危抗凝治疗分别有1例发生持续肺动脉高压,有效率分别为93.75%(15/16)和92.50%(37/40)(P0.05);两组出血分别3例和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危肺栓塞治疗存在较大挑战,需要临床更多的动态评估,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14例急性肺栓塞病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急性肺栓塞(PTE)病例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4例肺栓塞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肺栓塞的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咳嗽、心悸、胸痛、恐惧濒死感、咯血、晕厥等;影像学特点亦呈多样性改变;主要治疗方法为溶栓抗凝治疗.结论: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无创检查在确诊中占重要地位,及时溶栓抗凝对预后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endviaTM肺动脉血栓清除系统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的初步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2022年5月经我院收治的3例急性PTE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下降等症状,经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为急性PTE。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应用TendviaTM肺动脉血栓清除系统急诊行肺动脉血栓抽吸术,术后配合充分抗凝,给予利伐沙班抗凝治疗。结果 3例患者介入手术均顺利,抽栓后复查造影可见肺动脉及其分支显影良好,血栓清除率均在90%以上,提示本血栓清除系统可以快速减轻血栓负荷,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术后随访影像学检查提示3例患者肺动脉血栓均消失。结论 TendviaTM肺动脉血栓清除系统治疗急性PTE初步疗效肯定,可以快速减轻血栓负荷,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栓塞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璐  吕丽  魏岩 《吉林医学》2010,31(16):2358-2360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P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7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判断影响早期诊断的主要因素。结果:17例急性患者中男女之比为3.25/1(13/4);15例(88.23%)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12例(70.59%);下肢肿痛11例(64.70%);低氧血症12例(70.59%);心电图出现SⅠQIIITIII变化4例(23.52%);螺旋胸片CT显示有靠近胸膜散在云片状阴影10例(58.82%),螺旋CT显示肺动脉充盈缺损8例(47.06%);肺动脉造影检查,表现为多段多叶肺动脉阻塞、充盈缺损11例(64.70%)。结论:有长期卧床、深静脉血栓、下肢骨折、手术、高龄、妊娠和分娩、肿瘤、肥胖、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咯血、一过性血压降低、紫绀、氧分压逐渐降低等;胸片出现肺楔形影,胸部CT检查有靠近胸膜的散在片状影,尤其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用心肺疾病不能解释;心电图呈现一过性SⅠQⅢTⅢ或QⅢTⅢ,V1~V5导联T波倒置;心脏彩超提示:右心室增大,肺动脉高压形成。是明确PE较有意义的指标,掌握其临床特征是提高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刘胜利 《西部医学》2009,21(9):1490-1491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点、诊断,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对30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呼吸困难(83%)、胸痛(60%)、咯血(33%)等、咳嗽(32%)、恐惧(43%)、晕厥(20%)、心悸(33%)。影像学特点呈多样性改变。主要治疗方法为溶栓抗凝治疗。结论急性肺栓塞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有助于早期诊断,无创检查在确诊中起重要地住,及时溶栓抗凝对预后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PTE临床病例进行回顾分析,以提高早期正确的诊断率。方法:收集本院2004年1月-2009年6月291例临床诊断PTE住院病例(其中确诊209例),综合分析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首诊科室分布、相关危险因素等。结果:PTE首诊科室以呼吸内科为首,散在分布于多个科室,其中呼吸内科222例(76.29%),心血管内科20例(6.87%),胸外科16例(5.5%),骨科6例(2.06%),消化内科6例(2.06%),妇产科5例(1.72%),整形科4例(1.37%),普外科3例(1.03%),中医科3例(1.03%),颅外科2例(0.68%),神内科2例(0.68%),内分泌科1例(0.34%),风湿科1例(0.34%);PTE临床症状复杂多样,无特异性,确诊病例中出现呼吸困难84.21%,咳嗽74.64%,咳痰62.68%,胸闷胸痛46.41%,发热24.40%,咯血15.79%,晕厥3.83%,合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三联征只有4.78%。确诊病例中19.62%无明显阿E相关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明显异常心电图(3.35%)、彩色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高压(38.76%)、D-二聚体增高(〉500ng/L)(88.52%)。结论:PTE临床表现复杂,涉及多学科领域,需保持对其高度警惕性,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才能提高其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赛勇 《河北医学》2011,17(3):341-343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对治疗效果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10月住院高血压患者126例,仔细询问病史并体检,对危险性进行分层,并给予相应的治疗.3个月后复诊,与治疗前进行对比,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26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高危组73例(57.9%)、中危组40例(31.8%)、低危组13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区别于普通肺炎(非MPP)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88例MPP和101例非MPP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筛选危险因素。结果年龄(OR=1.462)、IgM抗体阳性(OR=2.243)、结节影(OR=2.724)、磨玻璃样影(OR=3.369)、树芽征(OR=12.954)均为MPP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炎支原体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与普通肺炎鉴别诊断时,早期考虑影像学检查结果,晚期可依据IgM抗体检测结果进一步确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心脏手术合并肺静脉高压(pulmonary venous hypertension,PVH)近期疗效果重要因素。方法对153例住院治疗的心脏手术同时合并肺静脉高压的患者的可能导致术后近期死亡的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3例中,早期死亡5例,病死率3.27%。术前心功能分级和手术时间对肺静脉高压患者术后近期死亡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是影响患者术后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心功能分级和手术时间是肺静脉高压患者心脏外科手术术后近期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3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对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的认识和早期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北京安贞医院1997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9例IPA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IPAH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等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9例患者中,男14例(35.9%),女25例(64.1%);平均年龄(29.7±16.4)岁。临床表现主要有活动性呼吸困难/气促(90.9%)、胸闷(72.7%)、胸痛(30.7%)、咳嗽(41.0%)、乏力(48.7%)、晕厥(35.9%)、发绀(28.2%)、双下肢水肿(43.6%)等。超声心动图检查示39例肺动脉收缩压(SPAP)平均为(88.8±24.2)mm Hg,37例右心扩大,2例右心正常。肺动脉造影检查36例表现为中心型肺动脉扩张、外周血管纹理稀疏紊乱,3例未见明显异常。15例患者在右心导管下行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肺动脉收缩压平均为(77.6±27.83)mm Hg,3例阳性,阳性率为20.0%。入院时24例被误诊,误诊率为61.5%,平均误诊时间为(26.0±24.5)个月。2008年4月前21例患者中20例给予一般内科治疗,1例肺移植。其后18例中13例给予西地那非等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治疗。住院期间死亡2例,死亡率5.1%。结论 IPAH临床上少见,以中青年居多,女性多于男性,症状无特异性,容易被误诊。超声心动图、肺动脉造影等有较大诊断价值。右心导管检查及急性肺血管扩张试验有待进一步推广。治疗上应尽早应用肺动脉高压靶向药物,终末期患者可考虑肺移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伐地那非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PTE)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用日本大耳纯种家兔36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PTE模型组、伐地那非低剂量组、伐地那非高剂量组。对家兔进行急性肺血栓栓塞症造模,APTE组无药物干预;伐地那非低剂量组:予伐地那非片1.5 mg/kg治疗;伐地那非高剂量组:予伐地那非片3.0 mg/kg治疗。测定家兔栓塞后各时间点(0 h,1 h,2 h,4 h)的动脉血气、肌钙蛋白(cTnI)、N端前脑钠肽(NT-proBNP)、右室收缩压(RVSP)、平均动脉压(MAP)并比较各组数据。结果 APTE模型组与伐地那非低、高剂量组检验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伐地那非低、高剂量组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伐地那非可改善急性肺血栓栓塞家兔的动脉血气、NT-proBNP、cTnI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肺栓塞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血浆水平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分级、危险度分层关系。方法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80例,按临床诊断分级分为:1级20例,2级30例,3级30例;危险度分层分为:低危组13例,中危组16例,高危组15例,极高危组36例。另选择健康对照组20例。测定IL-6、hs—CRP的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组IL-6和hs—CRP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分级水平及危险度分层递增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hs—CRP水平变化呈正相关(r=0.46.P〈0.05)。结论IL-6和hs—CRP浓度能反应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水平及危重程度,可能参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可考虑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危险度的新临床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脑梗死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9年9月-2006年9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小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19例,女性7例。45-79岁为高发年龄,病因及危险因素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眩晕、小脑性共济失调。结论小脑梗死极易误诊,通过详细神经系统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小脑梗死的关键。且头颅MRI确诊小脑梗死优于头颅CT,一般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病情严重者应外科手术,防治脑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