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卒中后抑郁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红玲 《中国医刊》2007,42(8):51-52
目的 研究卒中后抑郁(PSD)的特点和相关因素,为卒中后抑郁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9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的现状调查,并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36.86%,其中轻度63.01%、中度26.03%、重度10.96%;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病灶部位以及脑卒中史.结论 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其相关因素有负性生活事件、病灶数目、心血管病史、抑郁症史,它的发生可能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部分脑卒中患者伴发卒中后抑郁状态(PSD)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Zung抑郁量表评估188例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状态,并根据临床体检结果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头颅CT或MRI确定病灶部位以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PSD发生率为34.04%,抑郁与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合并症、既往抑郁史、近期负性生活事件、日常生活能力、家庭关系、性别以及病灶数目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结论 脑卒中后早期即存在普通的抑郁情绪,抑郁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分析(附9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汗密尔顿抑郁量表判定抑郁,对243例脑卒中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病变性质、病灶数目及发病部位等各项资料进行调查.结果 97例患者发生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为39.9%,与性别、病变性质和病灶数目无关,而与年龄、文化程度、单身及离异和病变部位有关.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可能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心理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后抑郁及相关因素的研究(附20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艳  余华峰 《北京医学》2004,26(3):147-149
目的研究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并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测查.用t 检验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计算发病率.结果脑梗死后抑郁发病率为35%.影响抑郁发病的因素有女性、学历、家庭不和、非妻子护理、3种以上合并症、既往抑郁史、近期负性生活事件、前部病灶、病灶数目、神经功能缺损等.结论脑梗死后抑郁发病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56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进行分析,将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与无抑郁对照组。运用x~2检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256例脑卒中患者中有95例出现抑郁表现,发生率为37.1%。并与心血管病史、多发病灶、额叶病灶、受教育程度、性格内向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以心血管病史、多发病灶、性格内向最有意义。结论对于有心血管病、多发病灶等病史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还应给予合理的抗抑郁治疗,并注意加以心理疏导,有利于脑卒中恢复,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结合临床病例研究诱发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入选的276例脑卒中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抑郁症史、脑卒中性质、病灶个数、病灶位置、卒中次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6例脑卒中患者有126例发生PSD,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45.65%,分析发现,发生PSD与性别、年龄、抑郁病史、病灶个数、病灶位置、卒中次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因素有关.结论脑卒中后发生抑郁的比例较高,与多种诱发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0月~2010年3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08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8例脑卒中中发生抑郁119例,发病率38.64%,抑郁的发生与文化程度、生活事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多发病灶及部位相关.结论 脑卒中后抑郁症发生率高,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刘艳  余华峰 《北京医学》2004,26(3):147-149
目的 研究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并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测查。用t检验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计算发病率。结果 脑梗死后抑郁发病率为35%。影响抑郁发病的因素有女性、学历、家庭不和、非妻子护理、3种以上合并症、既往抑郁史、近期负性生活事件、前部病灶、病灶数目、神经功能缺损等。结论 脑梗死后抑郁发病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文版“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以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评价抑郁程度,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2例脑卒中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行头部CT和(或)MRI检查明确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和病灶数目;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162例患者中有53人被诊断为PSD,其总发生率为32.7%,以轻、中度PSD常见。单因素分析发现:卒中次数、病灶数目、NIHSS分值是PSD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次数(P=0.036)、NIHSS分值(P=0.012)是PS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卒中次数、NIHSS分值是PS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王菊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7):70-71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抑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治疗。方法:采用Zung抑郁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抑郁症筛查,按有无抑郁分组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6例脑梗死患者中有41例发生抑郁,患病率32.5%。患病相关因素有社会交往、负性生活事件、偏瘫程度、病变部位。结论:脑梗死后抑郁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脑卒中后应早期积极治疗减轻致残程度,加强家庭及社会支持对预防脑梗死后抑郁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邓俊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6):1967+2026
目的:总结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的脑卒中患者32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4例脑卒中发生抑郁138例,发生率为42.6%,抑郁的发生与文化程度、生活事件、病灶部位相关。结论:本病的特点为发生率高,是社会心理学因素和神经生物学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不同病变部位与卒中后抑郁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收集203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经头颅CT或MRI确诊及判定病变部位,应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评定其抑郁状态.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左侧大脑半球卒中、颞叶、额叶、基底节的卒中较容易发生卒中后抑郁(P<0.05).②多病灶患者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较高(P<0.01).结论:①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病变部位(特别是左侧大脑半球颞叶、额叶、基底节)密切相关.②病灶的数目也是卒中后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3.
李晓鹤  李小龙 《中外医疗》2014,(27):129-130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NIHSS评分的差异,分析NIHSS评分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该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为(17.3±3.5)分,在性别、年龄、酗酒史、吸烟史、、病灶部位、病灶分布和卒中部位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行相关性分析,NIHSS评分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0,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与与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和病灶体积呈密切相关,均为神经功能损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王雪莉 《吉林医学》2014,(24):5431-5432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对发生心肌梗死的影响。方法:设选择治疗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2例为单纯脑卒中患者,选择100例急性脑卒中合并心肌梗死患者,对两组患者的脑卒中发病部位进行分析。结果:合并心肌梗死组患者脑卒中病变部位以大脑前循环为主的患者有85例(85.00%),病灶数目多的患者、有心脏病史患者比例显著多于单纯脑卒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病变部位在大脑前循环较容易合并心肌梗死发生,同时病灶数目和心脏病史也为合并心肌梗死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症状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后3周采用HAMD量表进行测评,依据测评结果分为抑郁组(45例)和非抑郁组(55例)。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结果:PSD症状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病灶部位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左侧病灶发生PSD的概率更高,为PSD发病的高危因素。结论:左侧病灶是脑卒中患者后抑郁症状发生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对18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脑卒中后患者进行筛查,其中超过16分者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一步评分,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发生率为40%.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相关因素有女性、社会支持差、文化程度低、大脑半球病灶、偏瘫程度重、生活能力受限者发病率高.结论:脑卒中后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其抑郁状态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抑郁发生率与损害部位及偏瘫程度密切相关,应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焦虑(PSA)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中文版"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14项评价焦虑程度,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62例脑卒中患者记录其性别、年龄、体质指数、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脏病、吸烟史、饮酒史)、脑卒中家族史,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行头部CT和(或)MRI检查明确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和病灶数目;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卒中后焦虑的危险因素。结果:162例患者中有41例被诊断为卒中后焦虑,PSA总发生率为25.3%,以轻中度PSA常见。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吸烟史、卒中次数、卒中性质、病灶数目、NIHSS分值是PSA的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次数(P=0.018)、病灶数目(P=0.011)、NIHSS分值(P=0.021)是PSA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卒中次数、病灶数目和NIHSS分值是PSA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邓大丽  余锋  任明山  余华 《广东医学》2012,33(2):246-248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病灶相关动脉、数目与院内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收集脑卒中合并院内心肌梗死患者34例作为心肌梗死组,抽取同期非心肌梗死的脑卒中患者4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脑卒中病灶相关动脉、数目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卒中后心肌梗死患者其病变节段多发生在颈内动脉(ICA)的大脑前动脉(ACA)和大脑中动脉(MCA)支,病变节段以中远端为主,占84.6%(22/26);在椎动脉为卒中相关动脉中,8例脑卒中并发心肌梗死的患者中5例(62.5%)病变节段在近端。卒中以ACA和MCA为病变相关动脉时,病变节段距ICA近端越远,越易合并心肌梗死;而卒中以椎动脉为病变相关动脉时,病变节段无论是近端还是远端,合并心肌梗死无区别;发现病灶位于大脑前循环,病灶数目多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心肌梗死。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病灶相关动脉、病灶数目对判断院内心肌梗死发生有重要的预测价值;既往心脏疾病史、脑卒中病史是并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后抑郁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对18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调查,并用Hamilton抑郁量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21%,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性质与抑郁的发生无显著性关系,而卒中后病程、社会支持、职业、病灶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脑卒中后抑郁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治疗的60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HAMD量表确诊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并调查分析影响PSD的因素。结果:60例脑卒中患者住院2周后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共24例,发病率为40.0%;女性患者、病程〉1年、年龄〉60岁,伴有负性生活事件、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合并基础疾病2种或以上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密切相关,为影响脑卒中后抑郁的单因素。而脑卒中的性质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无关。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上述影响因素,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能改善或消除其抑郁症状,有利于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