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武玉华  樊玉荣  赵莉 《农垦医学》2004,26(5):393-394
由于生理解剖特点,造成了女性尿失禁、卧床患者集尿困难,长期以来解决的方法主要采取导尿或小便器,长期导尿可引起泌尿系感染,对骨折患者或需要制动的患者使用便器,一是活动不便,二是牵拉患者,三是影响治疗效果,四是给患者造成痛苦。特别是脑外伤、脑血管意外所致的长期昏迷卧床的患者出院后,给家庭照顾者带来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男性阴茎套接尿装置的制作及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患者采用改良后的男性阴茎套接尿装置,就是用一次性尿袋剪去底部的一个角,包住剪口的边缘,套在阴茎的根部的方法,并与传统的阴茎套接尿方法对比,对尿路感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使用10d、20 d比较,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时间内,观察组接尿装置牢靠固定、使用时间明显长过对照组,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最佳使用时间为10d.结论 采用男性阴茎套接尿装置,减少了尿路感染及反复插尿管的痛苦,病人自主排尿功能及时恢复,降低了插尿管引起排尿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正> 我科试制了一种新型简易男性尿失禁病人的接尿引流器,经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材料取仿锥形底部带有引流管10cm塑料一条(上口直径为6cm,下口直径为0.7cm,长33cm),松紧带28cm 一条,布带4条,(90、33cm 各一条,36cm 两条),布一块6.0×8.0cm。制作方法将塑料袋的上口向里反折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小号尿管减少青年男性患者导尿后发生溢尿现象的作用.方法 将非泌尿系手术前需留置尿管的青年男性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实验组,其中常规组78例,实验组76例,常规组选择16~18号导尿管,实验组选用12~14号导尿管,观察两组患者溢尿情况.结果 术后≤24小时常规组溢尿率17.95%(14/78)、实验组1.32%(1/76),P<0.01,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术后>48小时两组溢尿发生率相差1.6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留置小号尿管有利于减少青年男性溢尿,其效果在术后≤24小时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8.
经同济医院监制由河北省晋县医疗器械厂试制成功的一种手术引流装置,现已经我科临床应用。 一、结构简介及用法 引流装置由塑料制成,分2部分:①引流管:长度约1.5m,中间有滴管,以观察引流滴速,管的一端有较尖细的接头,用以连接体腔的引流管;②引流瓶:圆形,有盖面及底面,盖面上有引流口及排泄口各一,引流管连接后,将排泄口打开,按压盖面,使瓶中的4个弹簧压缩后,再盖紧排泄口,即可产生缓慢的吸引作用。整个瓶容量为500  相似文献   

9.
杨志刚  张强  张飞  范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0,(1):72-73,75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病因的尿流动力学改变,为指导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311例有下尿路症状的患者行尿动力检查与其病因结合,全面认识下尿路症状病因。结果①老年LUTS中87.5%(272/311)尿流率降低与70.7%(220/311)残余尿增加,与膀胱出口梗阻72.3%(225/311)造成的结果基本吻合;20-30%LUTS由逼尿肌不稳定(21.5%)造成,符合临床实际情况;②引起老年LUTS最常见的原因以前列腺疾病(71.4%)最多见,其中前列腺增生占67.5%(210/311);③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糖尿病引起的老年LUTS占22.8%(71/311);④精神障碍性疾病也可引起LUTS。结论唯一明确可以区分导致LUTS的不同原因的方法是尿动力学检查;在诊治伴有LUTS的老年男性患者时,依据尿流动力学检测结果进行是有效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卧床尿失禁的男性患者,为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传统的方法是: 1)给病人穿纸尿裤;2)用矿泉水瓶剪开一个切口接尿;3)使用医疗器械用品店买的男性接尿器.以上方法存在以下缺陷: (1)纸尿裤不透气,易造成会阴部湿疹 (2)矿泉水瓶接尿无法及时观察患者排尿情况,且如果家属疏忽易造成尿液外溢弄湿床铺.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男性尿失禁患者仍然欠缺舒适、经济、实用的接尿设备[1]。因此,笔者设计了实用新型男性接尿器,于2011年7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和急诊病房87例男性患者,仅有1例阴茎潮红,无其他相关并发症产生,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弥补了以往男性尿失禁处理用物的不足。现将男性接尿器的制作与应用的方法介绍  相似文献   

12.
我院胸外科广泛应用胸腔闭式引流,由于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在材质、准备、护理等方面直接影响引流效果,有时会出现并发症。因此,我们从1990年改进了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经过多年使用,并行100例病人抽样对照,效果好、并发症少,方便了患者及医护工作者。1方法取长65~75弹性模量适当、不透明的乳白色胶管一条,管腔直径约三.3。,下端接玻璃管长约25crn,内径1.0_。500Ynl$液瓶,瓶塞戳洞,玻璃管通过瓶塞置人瓶内,以达引流瓶内液面以下3~4cm为宜。上端接管长约6~scrrl,内轻1.orm,输液瓶塞插入一排气针头。行高压灭菌后备…  相似文献   

13.
我院用阴茎套和橡皮胶管组成的简易收尿器,应用于瘫痪、药物中毒等昏迷病人,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方法阴茎套一只,橡皮胶管一根。将阴茎套的囊泡剪一小口和橡皮胶管连接,橡皮管另一端连接备置好的容器内.再将阴茎套的橡皮圈剪掉套入阴茎根部,两侧用胶布固定于会阴部.优点  相似文献   

14.
我们科护理人员自创了男性病人自制接尿器,既保持了病人床铺的清洁干燥,又避免了尿路感染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南莉妮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6):191-191
目的:了解我国中老年男性尿流率和基本排尿功能状况。方法:将中老年男性2159例按年龄段分为4组,饮水1000ml后进行尿流率检测,记录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排尿量(VV),排尿时间(VT),尿流时间(FT)。结果:随年龄增加Qmax、Qave,VV都显著降低,不同组间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Qmax下降率约为年龄每增加10岁,Qmax降低2.3ml/s。结论:中老年男性尿流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小便失禁、昏迷、瘫痪、外伤骨折等患者,为防止尿湿床单、污染被褥、诱发压疮,常采用留置尿管的方法.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但留置尿管容易发生尿路感染,给患者增加痛苦和加重经济负担,增加院内感染发生率.为解决护理上的这一难题,在临床护理中常采用保鲜袋为长期卧床的男性患者接尿,此方法操作简单、经济方便、可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为了方便腹膜透析 (CAPD)操作 ,减少腹腔感染率 ,更有利于家庭腹透析技术的开展 ,自行研究设计一种新型腹膜透析液体外引流装置。方法 :本装置是由三通管 ,双腔引流管 ,双腔引流三通管 ,腹膜透析管连接管穿刺针 ,腹膜透析液袋管 ,腹膜透析液袋 ,腹膜透析液共同构成 ;上述配件采用机加工制造模具 ,所用的材料是医用高分子生物材料加工而成。结果 :本项目是前一项目“多微孔腹膜透析管的研究”(已在临床应用 1 5年 )的配套产品。讨论 :双腔管袋腹膜透析液体外引流装置是一次性应用的腹膜透析消耗品 ,该装置操作比常规 CAPD装置更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有发明专利的自制便携式负压引流装置(专利号:ZL200920168550.9)对爆炸创面的引流效果,为开发战伤早期救治装备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健康长白猪8头,体质量50kg左右,用电雷管紧贴双侧臀部皮肤,造成16个损伤程度相当的爆炸创面,左右创面配对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室外暴露3h后进行清创,实验组用封闭负压引流处理,负压值维持在-(50±5)kPa;对照组用无菌干纱布覆盖。分别于清创前、清创后和3d后进行大体观察、细菌学计数、羟脯氨酸含量测定和采集病理学标本进行HE染色。结果治疗3d后实验组创面细菌数为(7.82±0.55)×10^3 CFU/g,对照组为(1.07±0.14)×10^6 CFU/g,两组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实验组羟脯氨酸含量(82.13±2.14)mg/g,对照组(39.76±4.37)mg/g,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创面清洁,较对照组有更丰富的新生肉芽组织、毛细血管管腔和成纤维母细胞,坏死组织明显减少。结论该便携式负压引流装置在本实验中爆炸伤愈合方面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可进一步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在泌尿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拟接受膀胱冲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研究组应用密闭性新装置行膀胱冲洗,对照组应用传统开放性装置行膀胱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肾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应激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24 h尿蛋白(24 h U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内皮素(ET-1)、皮质醇(CORT)、儿茶酚胺(CA)、谷氨酸(GL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型膀胱冲洗引流装置在泌尿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