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ICU机械通气呼吸道感染革兰阴性杆菌患者98例,对痰液或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及药敏试验,采用χ2检验分析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经病原菌分类鉴定,革兰阴性杆菌占所有菌株的56.5%(432/764),排名前5位的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137株)、肺炎克雷伯菌(65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52株),鲍氏不动杆菌(34株)、不动杆菌(28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西丁耐药率最高,占93.7%,对头孢吡肟耐药率最低,占29.7%;经单因素χ2检验可见,患者年龄、基础疾病、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侵入性操作、机械通气时间等因素与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均相关(P〈0.05或P〈0.01)。结论掌握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耐药特点及相关因素,对其治疗方案的制订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综合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对2003年1月至2006年6月155例ICU有创机械通气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248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G-菌)占67.7%(168株)、革兰阳性菌(G 菌)占9.3%(23株)、真菌占23.0%(57株).G-菌中前三位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22.6%(56株)、铜绿假单胞菌16.1%(40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9%(27株).亚胺培南为鲍曼不动杆菌敏感性最好的抗生素,第三、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超过80.0%,阿米卡星耐药率接近80.0%,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则为100.0%;铜绿假单胞菌对ICU常用药物耐药性逐年增加,其中以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吡肟增加最为显著;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敏感的抗生素包括左氧氟沙星(85.2%)、环丙沙星(70.4%)、头孢哌酮/舒巴坦(64.0%).结论:G-菌为ICU有创机械通气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的抗生素主要为碳氢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对ICU常用药物耐药性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学构成和耐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6例接受机械通气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中的致病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用无菌吸痰管或纤支镜采集下呼吸道分泌物,按常规方法送检培养。结果检出致病菌84株,其中G-菌62株(占73.81%),G 菌16株(占19.05%),真菌6株(占7.14%)。前4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2株(占26.19%),不动杆菌属16株(占19.05%),肠杆菌属12株(占14.29%),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占11.91%)。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和肠杆菌属均对亚胺培南最为敏感,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上述菌株多重耐药现象严重。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并发下呼吸道院内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其药敏试验呈现多重耐药,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相关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并分析其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ICU 75例机械通气相关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标本分离出的致病菌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经鉴定共检出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10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19.0%(20株),革兰阴性菌占73.3%(77株),念珠菌占7.6%(8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均显示耐药;对万古霉素敏感;革兰阴性菌(G-菌)对氨苄西林、头孢菌素均显示耐药;革兰阴性菌(G-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对于培养出的真菌对抗真菌药物耐药率不高.结论 ICU使用呼吸机易引起机械通气相关下呼吸道感染,进行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分析,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真菌.药敏结果显示杆菌和球菌存在较严重的耐药现象,细菌的耐药情况严重,在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之前,可以根据痰细菌涂片的结果进行经验性用药.  相似文献   

5.
赵惠敏 《四川医学》2012,33(5):850-852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我院ICU病房2009年7月~2011年2月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出现VAP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病原菌分布和药敏结果。结果本组共分离出致病菌316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G-)213株(67.4%),革兰阳性杆菌(G+)91株(28.8%),真菌12株(3.8%)。VAP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主要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为主,检出率分别为24.1%、17.4%、11.7%。主要病原菌对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噻吩、头孢他啶、哌拉西林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而且均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性。结论我院综合ICU病房VAP患者的主要病原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应加强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的监测,临床分离细菌的耐药性较强,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应覆盖耐药菌。临床工作者应在本地病原学监测和耐药性分析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2007年~2009年我院呼吸ICU和中心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及血液标本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结果,数据分析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结果:共分离病原菌2 850株,革兰阳性菌占15.2%,革兰阴性菌占70.1%.真菌占14.7%,2007年仪检出1株黄杆菌属菌株,2009年增加为76株.金葡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中苯唑西林耐药株分别占71.2%及96.6%,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菌株;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杆菌ESBLs检出率平均占63.7%和62.1%,发现14株产KPC肺炎克雷伯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由2007年的0%上升到2009年的66.2%.结论:我院ICU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感染病原菌以不发酵菌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动态监测并定期公示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情况,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构成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科ICU室收集的68例机械通气患者,其中34例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检出致病菌70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G^-菌)占69%(48株),革兰阳性细菌(G^ 菌)占18%(13株),真菌占13%(9株);前四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肺炎克雷白氏菌(8株)、白色念球菌(9株)。药敏结果显示这类菌株耐药现象严重。结论:机械通气并发相关肺炎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呈多重耐药,临床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ICU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98例,对发生VA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8例机械通气患者30例发生VAP(30.61%),共培养出病原菌150株,以铜绿假单胞菌最多(28.67%),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22.67%),病原菌以多重耐药菌为主。结论对ICU患者VAP的发生与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及滥用抗生素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些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及预防措施.可有效切断VAP感染途径并有效减少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RICU多重耐药菌的耐药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多重耐药菌的分布特点、耐药情况,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09年5月收住RICU的79例患者的病原菌进行分析。同时在非多重耐药、多重耐药及泛耐药三组患者之间进行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分离出的129株病原菌中前三位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24.0%)、金黄色葡萄球菌(22.5%)及鲍曼不动杆菌(15.5%);多重耐药菌72株,前三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38.9%)、铜绿假单胞菌(25.0%)及鲍曼不动杆菌(19.4%)。泛耐药菌29株,以铜绿假单胞菌(48.3%)及鲍曼不动杆菌(44.8%)为主。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入住RICU次数、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及合并糖尿病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率高。患者入住RICU次数、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机械通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及合并糖尿病与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89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感性结果进行分析。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采用Kribry-Bauer(KB)纸片法,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结果89例患者共分离出菌株163株。培养结果以革蓝阴性杆菌为主(128株,79.2%),其中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为主要革蓝阴性病原菌。真菌占第二位,共27株,占16.6%,以白色念珠菌为主。革蓝阳性球菌占第3位(7株,4.3%),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同时获得2种以上细菌的54例,占42%。对革蓝阴性杆菌敏感性在70%以上的有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万古霉素对革蓝阳性球菌的敏感性为100%。结论革蓝阴性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和真菌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等抗生素是治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抗生素;我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混合病原菌感染较多,且存在多重耐药,应动态监测细菌的耐药性,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患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防治策略。指导临床应用抗生素。方法:对ICU院内肺部感染患深部普进行培养并做药敏试验。结果:221例呼吸道感染患痰培养出病原菌268株,其中革兰氏阴性(G^-)杆菌178株,占66.42%;革兰氏阳性(G^ )球菌5株,占20.29%,真菌36株,占13.43%。药敏试验表明所有细菌均对二种以上的抗生素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金葡菌。结论:ICU院内肺部感染的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仍是首要致菌;ICU内真菌感染比较严重,ICU内获得性肺部感染不仅数量增加而且细菌耐药性增强,了解本单位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的变化,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危重病患院内肺部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感染的发病情况及相关病原学分布及动态变化,为医院院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江门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至2013年收治的568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对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留取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学分析。定量培养液浓度≥107 CFU/ml的病原体为气道内致病菌。结果 3年期间机械通气患者每年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55%,G-菌(66.05%)仍是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铜绿假单胞菌最为常见,占G-菌30.09%,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比例逐年升高,2013年已上升成为第一位致病菌;G+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占G+菌62.10%;真菌中念球菌(99.09%)最为多见,白假丝酵母菌呈逐年下降趋势,而非白念菌有逐年上升趋势。结论重症医学科机械通气患者是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危人群,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准确把握病原菌的动态变化,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背景 人工气道的建立损害了口咽部及下呼吸道的生理保护屏障,使含有大量细菌的口咽分泌物及胃内容物积聚在声门下和气管套管气囊之间,成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原菌的重要来源。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可抑制口腔内细菌的黏附和生长,杀灭多种致病菌。目的 研究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声门下冲洗引流对VAP及其致病菌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8月入住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及综合ICU需行经口人工气道建立和机械通气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0.9%氯化钠溶液冲洗引流组(A组)60例和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引流组(B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下,A组每隔6 h使用0.9%氯化钠溶液冲洗并持续负压吸引,B组每隔6 h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冲洗并持续负压吸引。观察终点为机械通气开始后第14天。分析两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限制级抗生素使用时间、声门下滞留物细菌培养菌落数、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中致病菌及耐药性。结果 B组VAP发生率低于A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限制级抗生素使用时间短于A组(P<0.05)。第3、6、9、12天,B组声门下滞留物细菌培养菌落数均少于A组(P<0.05)。B组VAP患者革兰阴性菌检出率低于A组,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MDR)、泛耐药(XDR)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 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进行声门下冲洗引流可以明显减少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限制级抗生素使用时间、声门下滞留物中的菌落数,还能明显减少VAP的主要革兰阴性菌致病菌及耐药性,可作为VAP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菌株分布和治疗转归。 方法 回顾性分析124例在EICU机械通气中发生下呼吸道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124例机械通气患者中80例(64.5%)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伴有真菌感染21例(26.2%),皆为假丝酵母菌(白假丝酵母菌11例、热带假丝酵母菌5例、光滑假丝酵母菌3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2例)。真菌感染(n=21)与非真菌感染患者(n=59)比较,Apache Ⅱ评分较高,机械通气和住EICU时间较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例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无一例死亡,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死亡7例。 结论 EICU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主要是假丝酵母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非白假丝酵母菌感染病死率高,对氟康唑耐药,提示应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101例发生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及药敏试验。结果发生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主要来自于重症监护室22.8%(23/101),神经外科16.8%(17/101),呼吸内科13.9%(14/101),菌株分离率排前四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25.4%(35株)、肺炎克雷伯菌13.8%(1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3%(17株)、铜绿假单胞菌8.7%(12株)。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病原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保持较好敏感性外,对其他抗生素均严重耐药。结论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临床医师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监测,合理选择及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6.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7—2009年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医院感染控制和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分离培养出的266株感染病原菌,采用MIC法进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主要为G-杆菌,占66.54%,常见为:鲍曼不动杆菌(30.83%)、铜绿假单胞菌(13.53%)、肺炎克雷伯菌(8.65%);G+球菌占16.9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1.65%);真菌感染占16.54%。非发酵G-菌对包括亚胺培南在内的绝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高达80%以上。结论 ICU非发酵G-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严重,有增加趋势。应重视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采取措施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行有创机械通气行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对我院2006年1月~
2013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共208例进行统计分析,记录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及药物敏
感率。结果208 例样本成功分离出病株355 株。细菌培养结果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281 株,占79.2%);其次为真菌(62 株,
17.5%)和革兰氏阳性菌(12株,占3.4%)。其中混合感染68例,占19.2%。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率在60%以上的抗生素有美
洛培南、亚胺培南和阿米卡星。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夫地西酸对革兰氏阳性菌敏感率为100%。结论革兰氏阴性菌、真菌和革
兰氏阳性菌是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主要致病菌;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和阿米卡星是有
效的治疗药物;我院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行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存在多重耐药性,应坚持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
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危重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情况的研究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急诊ICU室收治的86例机械通气患者 ,其中 6 4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对其致病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调查。 结果  6 4例检出 84株致病菌 ,其中革兰阴性细菌 (G-菌 )占 6 9.1% (5 8/ 84 ) ,革兰阳性细菌 (G 菌 )占 19.1% (16 / 84 ) ,真菌占 11.9% (10 / 84 ) ;前 4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 (2 9株 ) ,金黄色葡萄球菌 (12株 )肺炎克雷白氏菌 (14株 )白色念球菌 (10株 )。药敏结果显示这类菌株耐药现象严重。 结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以G-菌为主 ,呈多重耐药 ,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