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提高X线与CT检查对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ibrous dysplasia of bone,FDB)的认识,探讨其影像学表现与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17例由手术病理证实的FDB的X线与CT表现。结果:由于病理上骨组织成分的不同,FDB在X线片和CT上表现为皮质变薄,呈膨胀性骨质破坏,无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5例;髓腔呈磨玻璃样密度改变3例;骨干增粗、变形,髓腔呈丝瓜肉样改变4例;虫蚀样改变1例,骨质广泛增生改变2例;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改变2例。结论:大多FDB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X线片大多可显示病变的整体观及病变特点,但CT可通过横断面及多平面图像重组来显示病变的内部结构、比邻关系、范围,同时可测量CT值,尤其在解剖结构复杂的部位更具优势,可作为首选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颅面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DR及MSCT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67例颅面部FD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DR及MSCT检查。对患者所得DR及MSCT图像进行分析,并对比两种检查对颅面部FDB检出率。结果 MSCT对颅面部FDB检出率为98.50%,稍高于DR检查(95.52%),但两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67例颅面部FDB患者中,71.64%(48/67)患者为多骨型,其余28.35%(19/67)为单骨型,无Albright综合征患者。DR图像表现:患者外板、板障骨质出现膨大、增厚,颜面骨有局限性或者呈广泛性增大。67例患者中43例为磨玻璃样改变,囊状样改变16例,弥漫性硬化改变5例,"丝瓜瓤"样改变3例。MSCT图像表现:患者病变处骨正常结构消失,且有不同程度膨性增粗、畸形,检查中无软组织肿块影出现。结论颅面部FDB患者在DR、MSCT检查中影像学特征明显,DR检查可反映出整体病灶情况,而MSCT检查对病灶内部解构、范围、复杂部位显示等方面显示有优势,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3.
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诊断和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变化。方法:对23例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平片显示本组病例23例骨样骨瘤均为单发,其中皮质型11例;中心型3例;松质骨型7例;骨膜型2例。结论:了解骨样骨瘤的病理变化和影像学表现,诊断就比较明确,可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的影像学表现.资料与方法搜集整理28例经临床手术或病理证实的FDB者的X线平片、CT及MRI检查资料. 结果FDB的X线平片和CT像上表现为囊状改变、磨砂玻璃样改变、丝瓜络状及虫蚀状改变;MRI检查,T1WI病灶为低信号,T2WI呈不同信号特点.结论 多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FDB的诊断各有优缺点,可以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变化.方法 对29例骨样骨瘤的影像学资料和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29例骨样骨瘤均为单发,其中皮质型12例;中心型5例;松质骨型8例;骨膜型4例.结论 瘤巢是骨样骨瘤的特征性表现,了解骨样骨瘤的病理变化和影像学表现,诊断就比较明确,可减少误诊发生.  相似文献   

6.
张皓  吴景全  杨海涛  李琳  袁术 《重庆医学》2011,40(27):2769-2771,2810
目的提高骨纤维结构不良(FDB)的影像学特征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个医院1998年1月至2010年12月手术及病理证实为FDB的28例患者的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将FBD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分型。结果本组28例FDB X线平片或CT表现为虫蚀状1例,囊状3例,硬化状3例,磨玻璃样5例,丝瓜络样4例,混合性改变2例。MRI的信号特点依赖于骨小梁、细胞成分及胶原纤维的多少。结论 FDB病灶内骨小梁、细胞成分、胶原纤维及囊变不同比例导致病灶形态多样。  相似文献   

7.
杨毅  陈彪 《中国民康医学》2014,(19):20-21,90
目的:探讨骨韧带样纤维瘤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分析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骨韧带样纤维瘤患者的CT、MRI表现。结果:5例患者,3例呈膨胀性改变,2例呈溶骨性改变伴软组织肿块形成,病变区信号不均匀,增强呈环形强化。结论:骨韧带样瘤是一种罕见骨肿瘤,在CT、MRI没有特征性表现,诊断须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改变,注意与其它骨肿瘤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8.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54例的X线与CT表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与CT征象.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由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与CT征象特点.结果 54例中单骨型33例,多骨型19例,Albright综合征2例.X线表现比较复杂,常见有囊状改变、毛玻璃样改变、丝瓜瓤样改变及虫蚀样改变4种骨改变.CT表现有囊状低密度影、毛玻璃样改变、斑块样硬化.结论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影像诊断以X线平片为首选,头颅等较复杂部位的病变则CT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l3例累及44处骨骼的骨梗死患者进行X线、CT及MRI检查,将骨梗死分为早、中、晚期,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病变主要累及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呈双侧对称发病。骨梗死X线、CT表现为阴性或不典型局部斑点状钙化,MRI表现为早期病灶中心基本等同于正常骨髓信号,或者为轻度水肿、出血的信号特点;中期病变中心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早中期周边线样影均呈长T1长T2改变;晚期病灶中央信号不均匀减低,周边线样影均呈低信号改变。结论:MRI显示骨梗死敏感而且其影像学表现有特征性,是早期检测和正确诊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骨肉瘤病的影像学表现,比较平片、CT与MR诊断骨肉瘤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总结分析11例骨肉瘤病的影像学特点.11例均行平片、CT及MRI检查.结果 11例中骨肉瘤病主病灶位于股膏远端者6例,胫骨近端4例,锁骨1例.主病灶之外的多发病灶发生在股骨远端者5例,其中双侧病变1例.位于胫骨近端者7例,骨盆1例,脊柱椎体4例,颅骨1例,髂骨及骶髂关节2例.11例主要病变X线表现为典型骨肉瘤样,而发生在其他部位的病灶表现不同,多呈圆形成骨样改变.CT观察到病变范围分布及软组织肿块的情况,其中发生在骨髓病变区的病变多为边缘清楚的高密度瘤骨;在MRI呈圆形信号改变,特别是髓腔内低信号的骨化区域显示得很清楚.结论 骨肉瘤病为全身的多发病灶,平片、CT与MRI检查可观察全身发病的部位、表现,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纯髌股关节炎的MRI影像特征,旨在提高对该病诊断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3例37个膝关节单纯髌股关节炎的MRI影像资料,观察软骨病灶分布区域、软骨及软骨下骨质形态、信号等影像表现。结果 33例37个膝关节中,发生于髌骨外侧面21个,髌骨内侧面3个,髌骨纵脊部3个,外侧滑车面3个,内侧滑车面2个,股骨中央沟2个,混合多发病灶3个。9个仅表现为单纯软骨下骨质骨髓水肿样病变,3个仅表现为单纯软骨下骨质囊肿样病变;25个表现为不同程度软骨损伤同时合并软骨下骨质异常改变。结论 MRI能够清晰显示单纯髌股关节炎软骨及骨质损伤好发部位、范围、程度,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能谱CT单能量小肠成像应用于克罗恩病临床评估的价值。方法48例临床确诊为克罗恩病的患者行腹部CT能谱成像。原始图像经信号-噪声比(CNR)分析获得最佳成像Kev值,重建单能量图像。观察指标包括病变肠管位置、肠壁厚度、肠管狭窄程度、肠管强化程度、肠壁周围表现(浆膜层、脂肪间隙、系膜血管)、淋巴结肿大及相关并发症;计算正常肠壁与病变肠管动、静脉期强化率△A%与△V%。所有患者行内镜(结肠镜或小肠镜)检查,2例患者行手术治疗,金标准为活检病理。结果 (1)能谱CT单能量成像结合物质分离功能清晰显示病变肠管范围,病变肠段共132处,肠壁厚度3.1-26mm。病变累及空肠9例,回肠39例,回盲部42例,结直肠29例;25例显示肠壁水肿、增强同心圆样或分层样改变,39例浆膜层毛糙,18例显示肠管周围脂肪间隙模糊,36例显示肠系膜血管增多征象,其中24例有明显的"梳齿"征表现。22例显示肠系膜及腹膜后淋巴结增大,淋巴结大小约3.5-14.5mm。1例出现肠管穿孔,腹腔脓肿形成;3例肛瘘,4例不全小肠梗阻,2例有肠管狭窄伴胶囊内镜滞留。(2)平扫CD病变肠壁与正常肠壁CT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动脉期、静脉期CD病变肠壁强化程度及强化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节段肠壁(P0.01);病变节段肠壁动脉期与静脉期肠壁强化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能谱CT单能量小肠成像对克罗恩病的诊断、临床评价具有明显优势,可作为CD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儿童胫骨近端局灶性纤维软骨发育不良(Focal Fibrocartilagions Dysplasia,FFCD)的影像表现。方法: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 FFCD,对 X 线及 MRI 表现进行分析,总结 FFCD 的 X 线及 MRI 特点。6例病例中,男性5例,女性1例,4例位于左侧胫骨近段干骺端内侧,2例位于左侧胫骨近段干骺端内侧。结果:6例患儿 X线均表现为患侧胫骨近端呈内翻改变,内侧骨皮质局部凹陷,可见条带状斜行透亮区,边界清晰,内侧骨质均可见明显硬化。在 MRI 上表现,6例患儿表现为胫骨近端条带状异常信号影,T1WI 呈低信号,T2WI 呈低信号,边界清晰,与 X 线上骨质缺损区对应;胫骨内侧可见带状长 T1中等 T2信号,与 X 线上骨质硬化对应;其中2例病变周围骨髓出现水肿。3例行增强扫描患儿病变未见强化。结论:FFCD 是罕见的良性病变,以儿童多见,病变部位主要位于长骨,尤其是胫骨近端干骺端内侧,FFCD 在 X 线及 MRI 上具有特征性,依据这些特点可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6例患者均行相应部位X线检查,8例行CT检查,4例行MRI检查。结果16例中病变位于肋骨、髂骨、胫骨、跟骨各1例,肱骨2例,股骨5例,脊椎5例,4例合并病理性骨折。X线及CT表现为浸润型5例,溶骨型6例,囊状膨胀型1例,混合型4例。MRI检查4例均为椎体淋巴瘤,表现为T1V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轻至中度强化。结论长骨及脊椎为本病好发部位,影像表现以浸润型和溶骨型多见,骨质破坏范围相对较小而软组织肿块较大为特点,CT对本病的骨质改变和骨膜反应等观察优于X线。MRI对早期骨质改变和软组织侵犯的显示优于X线和CT。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成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累及不同系统的的影像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 5例中2例单发,3例多发。累及骨质的病灶多表现为穿凿样、溶骨性及膨胀性骨质破坏,边缘清晰或模糊,部分伴有硬化边,部分可见骨膜反应,MRI上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稍高、高信号。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变病1例现为三脑室漏斗部结节,边缘清晰,MRI增强呈明显强化,另一例表现为神经垂体T1WI信号减低。发生于软组织的表现为软组织增厚,部分形成软组织肿块。结论成人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种较罕见的疾病,可累及全身各系统,可单发也可多发,病变表现各异,无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因此影像表现结合临床、病理才能确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侵袭性骨母细胞瘤(aggressive osteoblastoma,AO)的影像学表现,总结AO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7例AO的X线、CT和MRI,分析影像学表现包括:发病部位、骨质破坏情况、病变内的密度、病变区的MR信号特点及周围侵袭性特点。 结果7例AO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为13~56岁,中位年龄32岁。本组7例AO的发病部位是椎体5例,肱骨及肩胛骨各1例。7例AO均表现为膨胀性骨质破坏、骨皮质不完整,6例AO病变内有钙化或骨化,5例AO有厚薄不均匀的肿块影,3例AO病变累及邻骨,2例AO具有较少软组织水肿,1例AO可见骨膜反应。MR表现为T1WI呈不均匀等或低信号,T2WI呈不均匀低、等或高信号,钙化及骨化在T1WI和T2WI均为低信号,增强检查呈不均匀强化,2例病变区可见液液面(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 结论AO是一种罕见的骨肿瘤,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点:呈膨胀性骨质破坏,病变范围大,皮质不完整,病灶内钙化或骨化。AO应与骨巨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骨肉瘤及转移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少见部位的原发性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HPC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9例HPC中,位于颅内6例,筛窦1例,肺2例。6例颅内HPC中,2例为复发病灶。6例均边界清晰,5例呈分叶状,1例呈类圆形。4例信号不均匀,其中3例可见明显坏死囊变区。T1WI呈等、稍低信号;T2WI呈等、稍高信号,增强扫描6例均呈明显强化。5例瘤内可见血管流空信号。5例以窄基底与硬脑膜相连,1例以宽基底相连。6例均未见"脑膜尾征",邻近骨质均未见明显破坏征象。1例筛窦病灶形态不规则,分叶不明显,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受累骨质呈溶骨性骨质破坏。2例肺部病灶,均表现为肺内单发病灶,边界清晰,未见分叶,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强化明显,未见明显浸润征象及远处转移。结论原发于颅内、鼻腔鼻窦及肺部少见部位的血管外皮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熟悉其表现有助于提高在少见部位对该病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早期病变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收集一组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3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及x线、CT及MRI检查资料,根据临床分期,分别对临床早期、中期及晚期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中男性37例,女性6例,所有患者血尿酸盐均增高。早期患者5例,均为单关节受累,4例为跖趾关节,1例为膝关节;5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其中2例X线平片阴性;3例x线平片、4例CT检查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稍肿胀;2例MRI显示骨髓水肿。18例为中期患者,3例为单关节受累,15例为多关节受累;受累关节邻近软组织肿胀18例,关节积液15例;5例行MRI检查,均显示骨髓水肿存在。晚期病例20例均为多关节受累,穿凿或不规则状骨质破坏20例,痛风石形成20例,关节腔积液5例。初次就诊误诊、漏诊6例,包括早期患者4例,中期2例,均为单关节受累患者。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主要为多关节受累,受累关节的软组织肿胀、穿凿样骨质破坏、痛风石形成;误诊漏诊主要是早期、单关节受累的患者,其影像学表现受累关节局部软组织稍肿胀及骨髓水肿,MRI能对痛风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在颌面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3例颌面骨肿瘤,其中造釉细胞瘤14例,骨血管瘤8例,骨肉瘤3例,骨化性纤维瘤3例,纤维肉瘤2例,软骨肉瘤2例,粘液瘤1例.术前均行MSCT扫描和三维重建,扫描层厚2 mm,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法(MPR)、曲面重组(C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T),术后将二维和三维图像与手术所见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和验证.结果 33例颌骨肿瘤,二维横断位图像能提供病灶详细的病理影像学特征,而在显示病变骨的形态学改变和邻近结构的空间关系上三维图像优于二维图像.良性病变在CT上多表现为颌骨膨胀性改变,病灶密度不均,边缘光整,类圆形或分叶状;恶性者常有骨质破坏及邻近软组织肿物.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够明确颌骨肿瘤范围、骨质改变,对疾病的定性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有助于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二维CT、MPR、VRT及CPR在显示颌骨肿瘤上各有特点,联合应用对临床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