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解毒通络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解毒通络方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LN、CPⅢ及MAO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LN、CPⅢ及MAO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4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0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28例(占患者总数的7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2例(占患者总数的3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0%;在对照组20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显效的患者有0例,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有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50%),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无效的患者有10例(占患者总数的5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5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解毒通络法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恩替卡韦联合益气解毒通络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恩替卡韦联合益气解毒通络方和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益气解毒通络方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柔肝化瘀解毒方治疗肝炎肝硬化肝脾两伤、热毒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56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2组均以抗病毒、保肝降酶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脾柔肝化瘀解毒方(药用炙鳖甲、生黄芪、白术、制黄精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1%。2组均可改善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柔肝化瘀解毒方联合西药治疗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确定,在阻止病情进展、改善肝纤维化、延缓肝硬化进展方面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络饮在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收治的34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实施单纯西医规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复方通络饮,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量表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IHSS量表评分值为(3.46±1.90)分,中医证候积分为(3.55±2.48)分,对照组分别为(5.50±3.76)、(5.52±3.86)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64.7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复方通络饮能够显著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NIHSS量表评分值、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并分析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出现肝性脑病合并肝皮质盲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11月~2010年11月收治的出现肝性脑病合并肝皮质盲的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15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即为观察.另选15例同期入院的早期肝硬化患者,即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的各个指标情况及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ALT、AST、静脉血氨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肝性脑病合并肝皮质盲患者的死亡率高.讨论:肝性脑病合并肝皮质盲患者的肝功能严重受损,且该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益气解毒通络方”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并深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益气解毒通络方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中医辨证属于“毒损肝络、气虚络闭”证型患者30例,并以盐酸普萘洛尔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6.67%;对照组显效率为70.00%,经统计学分析处理,两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此外,治疗组在减轻症状、体征,降低转氨酶、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肝脏超声以及胃镜食管胃静脉曲张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解毒通络方具有明显的减轻症状、改善体征及保肝降酶、修复增生变性的肝纤维结缔组织、改善微循环、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观察组给予阿德福韦酯和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同时给予所有患者保肝、退黄、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的HA、PCⅢ、Ⅳ-C、LN、脾门厚度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肝炎后肝硬化效果优于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可明显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进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丹参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后代偿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后代偿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治疗组服用拉米夫定及丹参片,对照组服用拉米夫定。结果:两组均能显著改善症状及肝功能,使HBV-DNA下降,治疗组在改善肝纤维化指标方面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丹参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后代偿性肝硬化能显著提高肝纤维化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蒲永莉  王丹  李勇华  谢家鑫  王净净 《重庆医学》2011,40(20):2005-2007
目的观察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经确诊的6种证型组的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79例,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分析各种证型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结果各种证型肝纤维化指标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HA、LN及IV-C 3项指标均为肝气郁积型最低,肝纤维化4项指标均为血瘀型最高,指标增高在证型中颇有规律(肝气郁积型小于脾虚湿盛型小于湿热内蕴型小于肝肾阴虚型小于脾肾阳虚型小于血瘀型),且证型彼此间大多差异明显。结论肝炎后肝硬化代偿期各证型的肝纤维化指标随虚实转化而有规律变化;肝气郁积型可能是肝硬化处于最初始阶段的主要证型,疏肝解郁可能是防止慢性肝炎向肝硬化转变的重要治法;血瘀型可能是处在肝硬化代偿期与失代偿期过渡交界阶段的主要证型,活血化瘀可能是防止肝硬化代偿期向失代偿期转化的重要治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中药组和常规组。对照组按照临床诊疗指南给予常规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症状体征评分、血清肝纤维化指标、超声影像学指标和S指数(一种肝纤维化非创伤性诊断模型),以评价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中药组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S指数评分、门静脉直径、脾肿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中药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α-2b干扰素及一般保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的肝功能、乙肝病毒标志物及肝纤维化指标均有改善(P<0.05),观察组部分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可改善肝功能抗肝纤维化具有调整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并促进HBV在肝脏内的有效清除。  相似文献   

12.
吴雪  段国相 《当代医学》2021,27(3):21-22
目的分析中医补肾通络行瘀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2例,均进行计算机编号,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降压、降血脂、降糖治疗,观察组同时使用中医补肾通络行瘀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肾功能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补肾通络行瘀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显著,肾功能改善效果理想,不良反应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脾祛湿化痰通络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脾肾阳虚型疗效。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温脾祛湿化痰通络法组方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神经病变评分(TCSS)、糖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积分、TCSS评分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糖代谢指标变化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脾祛湿化痰通络法能显著提高脾肾阳虚型DPN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0):25-27+31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均等划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拉米夫定予以治疗,观察组采用恩替卡韦予以抗病毒治疗,对比两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和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HBV-DNA转阴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TBIL、ALT、AST肝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LB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HBV-DNA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采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并可实现疗效的提升,且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chind—pugh积分≤7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25例给予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对照组25例仅给予口服阿德福韦酯片治疗。4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在改善症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阴转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鳖甲软肝片联合阿德福韦酯片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确切,且能很好地改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阻止肝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毒学应答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嘱其休息、合理饮食、保肝退黄、血浆、蛋白支持、利尿、抗感染等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恩替卡韦0.5mg,1次/d,观察24周、48周疗效。结果治疗组1例死亡,26例存活,生存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对照组5例死亡,22例存活,生存患者肝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24周、48周时,治疗组HBV—DNA分别为(3.2±0.9)lg拷贝/ml、(2.3±0.7)lg拷贝/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0.8)lg拷贝/mi、(4.5±0.7)lg拷贝/ml(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迅速有效地改善绝大多数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较好病毒学应答和肝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7.
杨鸿 《河北医学》2013,(6):819-822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联合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共纳入52例诊断为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相关病史,采用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措施,B组患者给单独拉米夫定治疗措施。随访观察1年,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月,治疗后6月及治疗后1年监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指标、HBV—DNA水平,并进行Child—Pugh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间肝功能指标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A¨、ALB、TBil差异比较不明显(P〉O.05);治疗后3月、6月、1年,两组患者AIJ,r、TBil明显降低,ALB明显升高,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单独组)患者相比,A组(联合组)患者A岍、TBil下降更明显,AI.B升高更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HBV—D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HBV-I)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差异比较不明显(P〉0.05);治疗后3月、6月、1年,两组患者HBV—I)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单独组)患者相比,A组(联合组)患者HBV—D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后,患者的肾功能cr变化不明显,亦未出现其他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更明显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及降低HBV—DNA水平及Child—Pugh评分,且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友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158-1159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酒精性肝硬化患者100例,随机等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肝功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及降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硬化效果良好,可明显抑制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黄保中名老中医经验方通腑泻热合剂经鼻饲途径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后肝昏迷(HE)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07年8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并上消化道出血、肝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止血、抗肝昏迷、保肝、支持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鼻饲给予通腑泻热合剂。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分析,并比较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0%;观察组可有效降低总胆红素、血氨水平,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能减少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优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在抢救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导致昏迷的患者时,结合中医辨证,给予鼻饲中药,可促进止血及改善肝昏迷,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心肌运动指数即Tei指数综合评价肝硬化患者心功能及其与Chlid-Pugh的相关性.方法 肝硬化患者76例,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标准分为Child A组(n=31)、Child B组(n=25)和Child C组(n=20),健康志愿者30例作对照组,应用脉冲多普勒方法,计算左、右心室的Tei指数,进行组间比较,并与Child-Pugh分级做相关分析.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Child B级、Child C级)组左心室的Tei指数及等容舒张时间/心室射血时间(isovolumic relaxation time/ejection time,IRT/ET)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右心室的Tei指数及IRT/E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左心室Tei指数与Chlid-Pugh分级呈正相关(r=0.625,P<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存在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不全,与肝功能损害严重程度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