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对脂质代血清免疫学的影响,探讨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ELISA法测定冠心病组(94例)和对照组(40例)血清HP抗体。同时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TC、TG、ApoA、ApoB含量,应用测定蛋白分析仪,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Ig、IgA、IgM、C3、CIC含量。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HPIgG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3.19%vs27.5%,P〈0.01)急性心肌梗  相似文献   

2.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 ,进一步了解HP感染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14 C尿素呼气试验对冠心病组 (10 1例 )和非冠心病组 (5 3例 )进行测定 ;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HP抗体 (HPIgG) ,确证慢性HP感染 ;分别应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测定冠心病组IL 6及内皮素 1(ET 1)。结果 :①冠心病组血清HPIgG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4 6 %vs 2 8% ,P <0 .0 5 ) ;②冠心病组14 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 (5 4 %vs 30 % ,P <0 .0 1) ;③冠心病组慢性HP感染者血浆ET 1水平显著高于非HP感染者 (P<0 .0 5 ) ;④现症HP感染与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升高有关 (P <0 .0 5 )。结论 :HP慢性感染与冠心病有关。HP慢性感染者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人慢性活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的病原体,也与胃腺癌和淋巴瘤的发病有密切关系,WHO已将Hp列为一级致癌原^[1~3]。近年来,已有一些文献报道,Hp感染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冠心病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它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细菌感染,包括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感染作为CHD的危险因素是近年提出的一种较新的观点,目前未取得统一认识。我国是Hp高感染率国家,达32%~75%(19岁以上)[1],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为45%[2]),加之其根治方案简单且易被病员接受,根治后再感染者并不多见,故阐明Hp感染与CHD的关系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Hp感染对上消化道疾病的致病力不同而分为型(产细胞毒素Hp)和型(不产细胞毒素Hp)菌株[3]。Hp菌株不同对CHD的影响能力是否也不一样,在国内、外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尤其是与冠状动脉病变累及支数的关系。方法心脏内科住院并均已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者,以冠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分为两组: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支持CHD诊断的患者154例为CHD组,并根据冠脉病变累及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64例,双支病变组52例,三支病变组3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并排除CHD诊断100例为非CHD组。通过13C-呼气试验或14C-呼气试验检测两组Hp感染率,并同步观察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检测两组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变化及其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Hp感染率在CHD组为66.23%,明显高于非CHD组(37%)(P<0.05);Hp感染率在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分别为56.25%、69.23%、7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Hp感染率分别与非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感染与CHD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等冠心病危险因素无关(P>0.05);Hp感染与CHD组TC、TG、LDL、Lp(a)、hs-CRP及FIB水平相关(P<0.05)。结论 Hp感染与CHD之间明显相关,Hp感染可能是CHD的病因之一;冠状动脉受累支数越多,Hp感染率越高;Hp感染与CHD患者的TC、TG、LDL、Lp(a)、FIB及hs-CRP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需氧、革兰氏阴性螺旋形细菌,通过口一口和粪一口途径传播,人群中的感染率高,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并可能在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血清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密切关系,其可能是通过影响纤维蛋白原浓度和干扰脂质代谢而增加冠心病的危险性。但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P)慢性感染与冠心病有关,可能是其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2] .我们对46例冠心病患者作了HP 13C-尿素呼气试验以观察冠心病与HP感染阳性率及感染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044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MendallMA等.BrHeartJ,1994,71(5):437(英文)]研究观察111例冠心病(CHD)男性患者,年龄中位数56岁,并经冠脉造影证实1支冠脉狭窄>70%,其中有心肌梗塞史者20%,有心绞痛史者29%...  相似文献   

9.
有证据称幼年时细菌感染等经历可影响成年时患发冠心病(CHD)。本文对幼年慢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成年期患发CHD危险升高的可能关系进行了分析。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为45~65(中位56)岁,111例CHD患者(经冠造证实至少1支冠脉狭窄>70%)。其中有心肌梗死史20%,心绞痛史29%,两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间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无上消化道疾病症状及病史的92例冠心病(CHD)〔研究组〕48例高心病及41例风心病病人〔对照组〕,用间接酶标法测血清中抗幽门螺杆菌(HP)特异性IgG抗体,结果表明:CHD组中抗HP(+)者80.4%,明显高于高心及风心组,CHD全组的抗HP的光密度(OD)值明显高于高心及风心全组;CHD组中抗HP(+)组的OD值与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间明显正相关,而高心及风心组中以上参数间无相关;CHD全组及其中抗HP(+)组的纤维蛋白原高于高心及风心组及CHD中抗HP(-)组提示CHD与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52例冠心病病人的抗Hp免疫球蛋白G(抗-HpIgG)与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LDL—C)、空腹血糖(FRS)的含量。结果冠心病病人中32例感染Hp,Hp感染组的血清TG浓度较未感染组明显增高(P〈0.05),HDL—C较未感染组明显降低,FBS两组比较无明显增高。结论Hp感染导致HDL—C降低,TG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大肠息肉发病关系。[方法]收集行结肠镜检查和血清学Hp检查1 605例患者临床资料,息肉组842例,结肠镜检查正常为对照组763例,比较2组Hp感染率情况。[结果]息肉组及其管状腺瘤息肉者、管状绒毛状腺瘤息肉者Hp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增生性息肉者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息肉组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增生性息肉者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者Hp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径1cm、直径≥1cm息肉组H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单发息肉组、多发息肉组H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息肉者具高Hp感染率,尤其女性明显;息肉大小、数目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其在冠心病(CH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CHD组(73例)[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A组,31例)和症状稳定者(B组42例)]和非CHD患者(C组26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HP-IgG、IgM,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内皮素(ET).结果 ①CHD组HP-IgG、IgM阳性率与非CH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是A组与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IL-6在B组与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组明显高于B组及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D组特别是A组ET水平明显高于C组(分别P<0.05及0.01).③IgM阳性率太低与IL-6、ET的相关性无法统计.IgG阳性率与ET值呈低度相关(r=0.326,P<0.05);与IL-6值具有显著相关性(r=0.685,P<0.05).结论 HP感染与CHD发病有关,HP感染可能通过IL-6、ET升高在CHD特别是ACS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26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进行14C试验,根据检查结果分为HP阳性组(114例)和HP阴性组(159例),每组患者均接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标准治疗方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3个月内心绞痛发生需要入院的情况与一年内心肌梗死发生率。结果:3个月内,两组因心绞痛再入院率无显著差异(χ2=0.76,P〉0.05);一年内HP阳性组心肌梗塞发生率明显高于HP阴性组(5.3%比0.6%,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发生心肌梗死有一定关系,但是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较新的观点 ,但目前尚存争议。本文就 Hp感染是否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及不同 Hp菌株对冠心病的作用进行了探讨。1 资料和方法  对象 :为 1997年 10月至 1998年 4月住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 (冠心病组 ) 6 7例 ,5 9例是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冠状动脉狭窄直径≥ 70 % ) ,其中单支血管病变 32例 ,双支血管病变2 2例 ,三支血管病变 5例 ;8例是经临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对照组 70例是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者 (冠状动脉狭窄直径 <5 0 %…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联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兴熠 《心脏杂志》2004,16(4):391-391
自1994年Mendall首次报道了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也是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以来,很多研究者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为进一步探讨HP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作者对100例冠心病患者和100例正常人HP抗体(HPIgG)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发生状况及其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78例CHD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抗Hp抗体及抗Hp细胞毒素相关基因蛋白A(Hp-CagA)抗体水平,分析其阳性率与患者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清抗Hp抗体及抗Hp-Cag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冠心病组中Hp抗体阳性患者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包括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水平明显高于Hp抗体阴性患者,而高密度脂蛋白却低于Hp抗体阴性患者(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会通过影响机体脂质代谢,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进而诱发CHD.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88例)和冠心病组(175例),正常对照组为冠状动脉造影(CAG)正常者;冠心病组经CAG证实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且排除Hp感染根治史或者恶性肿瘤的病史。我们通过胃十二指肠镜活检制作胃窦部组织切片,War-thin-starry银染色确定Hp感染。结果:两组间观测指标性别、年龄、吸烟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中28例(32%)和冠心病组73例(42%)伴有Hp感染,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访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2例,半年复查CAG,59例Hp阴性的患者有21例(36%)出现新的冠状动脉病变或支架内再狭窄,23例Hp阳性的患者有12例(52%)出现新的冠状动脉病变或支架内再狭窄,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没有明确Hp感染与冠心病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发病关系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H pylori感染与胃癌关系研究现状,总结研究热点,提供参考信息.方法:采用引文分析方法对国外2001-2006有关该主题的重要文献进行调查分析,并用SPSS对高频被引文献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各个类中的文献内容分析当前研究的热点.结果:H pylori感染与胃癌关系研究的重要文献多数发表于世界著名的综合性刊物上,肿瘤学与胃肠病学核心期刊次之.检得SC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1547篇,其参考文献出现频次高于60次论文42篇.高被引论文聚类分析树图分5类.结论:H pylori感染与胃癌流行病学、胃癌动物模型,H pylori感染的根除与胃癌的关系.H pylori感染、宿主细胞因子多态性与胃癌易感性,以及H pylori致病相关基因的为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目前虽有多种方法可诊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但其结果易受试剂、标本、环境、用药情况、主观经验等因素的影响,而且样本采集常有侵人性和创伤性,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和心理负担,限制了在临床的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