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83岁,因剑突下隐痛5 d,转移性右下腹痛2 d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7℃,呼吸、脉搏及血压正常,表情痛苦,右上腹轻压痛,右下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腹胀,恶心无呕吐,血常规:白细胞16.2×109/L,中性细胞比率97.4%,入院B超检查见:胆囊大小约6.5 cm×2.5 cm,前壁稍厚,欠光滑,后壁因  相似文献   

2.
患者 1,男 ,72岁 ,入院前 16h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持续性刀割样痛 ,伴返酸、嗳气、恶心及呕吐。外院诊断为胆囊炎。给予抗炎治疗 ,症状不但无缓解 ,反而进行性加重。遂来我院住院诊治。B超检查所见 :胆囊增大 ,径线为 95mm× 45mm ,胆囊壁水肿 ,呈“双边征” ,厚约 4mm。胆囊腔内及颈管内无结石。胆囊底周围见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胆总管内径 6mm ,管腔内透声好 ,无结石。肝内胆管不扩张。右下腹腹膜毛糙 ,略增厚 ,下腹部肠间及盆腔内见少量液性无回声区。超声提示 :①急性胆囊炎 ,胆囊积液 ,胆囊周围炎性渗出 ,考虑 :胆囊颈部炎性狭窄造成…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53岁,胆囊结石术后3年,右上腹疼痛不适2d入院。超声检查:于胆囊解剖区域探及一大小约43mm×20mm的类似胆囊样无回声区,壁厚3mm,毛糙,腔内无回声,透声差,见少许点状低回声;另见一大小约15mm×9mm的团状强回声,伴声影(图1)。嘱患者改变体位,该团状强回声随体位移动不明显。未见胆总管扩张,内径约5mm,可见段长27mm,段  相似文献   

4.
患者 ,女 ,75岁 ,因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 6个月加重 2d入院。入院前 2d ,右上腹疼痛不适、呈持续性锐痛、阵发性加剧伴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黄绿色液体 ,无呕血及血便 ,无畏寒发热 ,无巩膜黄染 ,曾有胆囊炎及胆结石病史。体检 :右上腹肌力增高 ,压痛及反跳痛明显 ,未扪及包块 ,可闻及振水声。实验室检查 :HB 10 0g L、RBC 3 .76× 10 1 2 L、WBC 7.6×10 9 L、L 2 5 %、M 5 %、G 70 %。B超检查见肝形态规则 ,实质回声增强 ,胆管量积气。胆囊约 2 .5cm× 9cm大小 ,囊壁厚薄不均、有空瘪感 ,胆汁少 ,囊颈部有 1.5cm强回声团伴…  相似文献   

5.
超声诊断胆囊颈部巨大结石嵌顿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79岁。因右上腹部疼痛不适,呈阵发性绞痛,向右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来诊。白细胞15.3×109/L,中性91%。B超检查:胆囊肿大约14.5cm×11cm,壁厚 0.9cm,其内见一弧形强回声带,边缘整齐光滑,约5.9cm,后方伴宽声影,不随体位改变而移动。囊腔内透声差,内见沉积物回声(图1)。胆囊周围见少量不规则液性暗区,透声尚可。胆总管内径 0·6cm。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82岁.因腹痛、腹胀伴呕吐7 d入院.既往有胆囊结石、胆囊炎病史约4年.B超检查所见:胃腔内见大量液体潴留,左中上腹部及下腹部肠管扩张、积液,下腹偏右肠腔内可见一直径约3.7 cm的强回声团,伴后方声影(图1).胆囊区未见正常胆囊显示,仅见斑片状强回声,后伴多重反射(图2).肝内胆管未见扩张,胆总管内径1.0 cm,腔内未见异常回声.B超诊断:(1)肠管扩张、积液:肠梗阻;(2)胃潴留;(3)右下腹强回声团:考虑回盲部结石梗阻;(4)胆囊区积气:疑为胆囊-肠道瘘.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65岁,右上腹隐痛3d,曾到外院作B超2次,B超提示胆囊不显像。于2005年3月28日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仪器使用Venas800型,探头频率5MHz,检查肝、胰、脾、双肾、双输尿管、膀胱、子宫均未见异常,双侧附件未显像。探及胆囊大小约4.8cm×1.0cm,壁厚约0.5cm,囊内透声差,内见0.8cm×0.7cm强光团,后伴声影。胆总管内径0.7cm可见长度1.9cm。其内未见异常。B超诊断:①慢性萎缩性胆囊炎;②胆囊颈部结石。患者于2005年4月5日到住院行手术治疗,见胆囊萎缩伴粘连,胆囊颈部单发结石约0.8cm×0.7cm大小。病理检查报告示:慢性胆囊炎伴萎缩。讨论:…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 女,44岁.因餐后腹痛伴恶心、呕吐1 d入院.患者于入院当天早餐后出现阵发性剑突下胀痛,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胆囊区压痛.查血白细胞6.28×109/L,中性粒细胞0.81;碱性磷酸酶146 U/L,总胆红素41.9 μmol/L,γ-谷氨酰转移酶195 U/L,血淀粉酶340 U/L.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 ,5 7岁。反复右上腹隐痛一年 ,复发加重伴黄症 1天入院。查体 :患者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 ,墨菲氐征阳性。B超检查见肝下胆囊窝处二个相互独立 ,分离的胆囊回声。大小分别为 6 .0cm× 3 .6cm ,5 .0cm× 3 .0cm左右。左右并列。多方位探查 ,二个胆囊轮廓清晰 ,有各自的胆囊颈、胆囊管。二个胆囊壁均不光滑 ,内壁毛糙。胆总管扩张 ,内径为 2 .8cm ,胆总管内可见一柱状强光团 ,长约 4.8cm ,宽约 2 .5cm ,后方伴声影。左右肝管亦扩张 ,其内径约 0 .8cm。B超诊断 :①先天性双胆囊畸形 ,胆囊炎。②胆总管内结石伴胆道扩张…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3岁,因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1周入院。患者3年前开始上腹疼痛,以中上腹为重,疼痛呈烧灼样,有时伴恶心、嗳气,多在餐后及天冷受凉后发作。无畏寒及发热,无饥饿及夜间痛。多次在当地诊所诊断为“胃病”,用药治疗后腹痛可缓解。体检:神志清楚,巩膜及皮肤无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软,上中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胃镜:十二  相似文献   

11.
残余胆囊并结石是胆囊切除术后少见的并发症之一 ,常因术后患者反复右上腹不适 ,B超检查时始发现 ,应引起临床重视。现结合我们在 1990~ 2 0 0 1年收治的 3例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 女 ,3 7岁。 8个月前在某医院因胆囊多发结石行胆囊切除术 ,术后常感右上腹胀痛不适 ,经 2次B超检查发现残余小胆囊并结石入院。再次手术见原胆囊颈部仍存在 ,其内有直径1 5cm圆形结石一枚 ,胆囊管及胆总管未见异常 ,切除残余胆囊颈及结石。痊愈出院。【例 2】 女 ,42岁。 6个月前在某医院因胆囊多发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因右上腹胀痛 ,B超…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 ,3 3岁。因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 2月余 ,加重 2d入院。体检右上腹部深压痛 ,莫菲氏征阳性 ,皮肤巩膜无黄染。外院B超示 :“胆囊炎、胆囊结石 ,胆总管扩张 ,胆总管结石”。我院B超检查 :胆囊大小 10 .5cm× 3 .4cm ,颈段弯转与门静脉几乎平行并见嵌顿一 1.5cm× 0 .6cm孤形强光斑后伴声影 (图 1)。肝内胆管及胆总管不扩张。诊断 :胆囊颈部结石、胆囊腔增大。因有外院“胆总管结石”诊断 ,术前讨论决定手术方式为“胆囊切除术 ,备术中胆道造影 ,胆总管切开探查 +T管引流图 1 胆囊颈部结石术”。术中见胆囊约 12cm× 3cm× 4cm大小 …  相似文献   

13.
1 病例资料女 ,6 5岁。因右上腹隐痛不适伴呕吐 2天入院。B超检查示胆囊 10cm× 6cm× 4cm大小 ,内有多枚结石 ,胆囊颈结石嵌顿 ,胆总管内径 0 5cm。急诊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 10cm× 4cm× 4cm大小 ,与肝脏粘连 ,完整切除胆囊 ,术后 7日出院。 1个月后患者右上腹隐痛复发 ,无法进食 ,急诊B超检查示肝门部有一 2cm× 3cm× 3cm大小囊肿 ,内有 0 4cm× 0 4cm强回声光点。予禁食、抗感染治疗症状缓解 ,1周后复查B超示肝门部有一 4cm× 5cm× 5cm大小的囊肿。行磁共振胆道成象 (MRCP)检查示肝门部有类似胆囊样物 ,约 4cm× 5cm× 5c…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78岁。因腹痛2d伴恶心、呕吐多次入院。既往史:1年前有类似腹痛,本院B超诊断为胆囊结石(大小约2·8cm),患者要求保守治疗而未行手术。本次入院时B超示:胆囊区探及一大小约2·7cm×0·7cm的形态模糊、壁厚(0·5cm)毛糙、形似胆囊的图像,内透声差,尚未见确切结石图像,胆总管内径0·4cm,可见段3·6cm,腔内未见异常;腹部扫查:于脐下偏右侧方探及一段长约8·0cm的肠管回声,最宽处内径约4·2cm,内大部分为无回声,可见少许中等点状回声漂浮,腔内另见一大小约3·0cm×1·8cm的强光团,后方伴明确声影。B超诊断:①胆囊区异常回声(萎缩的胆囊…  相似文献   

15.
1病例资料女,38岁。因反复中上腹部疼痛不适2年,复发加重半个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B超检查示胆结石、胆囊炎。术前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手术,手术采取右侧肋缘下切口,打开腹腔见胆囊壁水肿、增厚,与周围组织轻度粘连,胆囊内有2粒约2.0 cm×1.5 cm×1.5 cm大小的结石,胆汁黏稠,胆总管轻度扩张,弹性好,内未触及结石及包块。行胆囊切除术,并在胆囊床置引流管1根。术后1天患者无不适,引流管未引出液体。术后第2天引流管仍未引出液体,换药时拔出引流管后从腹壁切口持续溢出胆汁约30…  相似文献   

16.
胆囊大部异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8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5年,加重伴发热2d入院。检查:巩膜轻度黄染,腹平、软,中上腹及右上腹压痛,Mur—phy's征(+),未扪及肿大胆囊。肝脏酶谱及胆红素增高。彩超:胆囊结石,肝内、外胆管扩张。CT:胆囊大部异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肝内、外胆管扩张(图1)。诊断:急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急性胆管炎、胆总管梗阻(胆总管结石?)。手术所见:胆囊体大部、颈管经肝十二指肠韧带后方斜行绕过,胆囊管于肝总管下端左侧汇入。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45岁,因突发右上腹痛伴恶心、呕吐3d入院。体格检查提示:皮肤、黏膜无黄染,腹平坦,腹部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1.8×10^9/L,中性粒细胞分类89.2%。彩色超声提示胆囊增大,壁增厚、毛糙,内见多发结石回声,较大3.9cm,后伴声影,肝内、外胆管未见明显扩张。术前其他未见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 ,65岁 ,农民 ,因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伴阵发性加剧 10h入院 ,接诊前乡镇卫生院B超示胆囊炎 ,胰腺回声增强。查体 :痛苦貌 ,坐卧不宁 ,巩膜黄染(± )。腹部平坦 ,无肌卫及反跳痛 ,右上腹及中上腹部轻压痛 ,未及包块。次日晨腹痛明显缓解 ,彩超示 :胆囊大小形态正常 ( 78mm× 2 8mm) ,囊壁模糊 ,胆汁透声差 ,内见 3 8mm× 3mm鱼钩状强光带移动 ,胆总管无扩张。 5d后复查B超见胆总管直径约 9mm ,内见 2 1mm× 3mm等号状强回声 ,10d后再次复查B超肝胆未见异常。  讨论 胆道蛔虫病为农村常见病 ,以青少年多见。蛔虫多数停留在胆管系统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及隐匿性胆总管结石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为85岁女性,因"上腹疼痛1月余,复发加重2d"入院。患者1个月前在某院(简称外院)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并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一直有上腹隐痛症状,2d前腹痛加重伴呕吐。外院治疗后腹痛无明显好转,转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入院后完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相关检查,初步诊断:(1)急性胰腺炎;(2)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积液:感染?出血?胆漏?故拟行ERCP进一步检查、治疗。结果 ERCP术中造影提示造影剂外溢,考虑胆漏。术中胆道造影未见明显充盈缺损,但取石球囊刮出直径0.4cm的黄色质软结石1枚,术中安置鼻胆管1根。术后诊断:(1)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胆总管结石;(3)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术后患者腹痛症状明显减轻,1周后复查MRCP见胆囊窝积液明显减少,术后8d拔除鼻胆管,术后9d出院。结论 ERCP在诊断及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胆漏具有明显的优势,并能诊断及治疗隐匿性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47岁,2010年4月12日因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于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见胆囊底部与大网膜轻度黏连,分离黏连后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清晰。解剖胆囊三角后,将胆总管误认为是胆囊管予以横断(图1),继续手术误伤肝右动脉(图2),以多枚钛夹止血。之后再次切断肝总管近端(图3),误认为是迷走肝管予以夹闭。最后将胆总管切除约2cm,连同胆囊一并切除取出。术后第1天患者出现皮肤、巩膜黄染,第2天出现腹部不适,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于当地医院继续予以对症、保肝、抗炎治疗后无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