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0 毫秒
1.
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方法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息肉是消化道黏膜层局部隆起性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小肠及结肠。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消化道息肉的检出率在逐步提高,息肉的临床意义在于出血或可能癌变,因此积极治疗息肉对降低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内镜下治疗已成为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根据息肉的部位、大小、  相似文献   

2.
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的方法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道息肉是指消化道黏膜层局部隆起性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小肠、结肠、直肠等各个部位。近年来,内镜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各种高清晰内镜的问世,并随着人们对内镜检查观念的改变,接受内镜检查的人数逐年递增,消化道息肉的检出率也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息肉的临床意义在于消化道出血及潜在的癌变可能性,目前,消化道息肉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3.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肿瘤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对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 利用染色、放大内镜及超声内镜探测病变范围及侵犯深度,对位于黏膜层及黏膜肌层的早期癌、癌前病变、黏膜下肿瘤、侧向发育型息肉、无蒂或亚蒂巨大息肉、息肉癌变等病变行EMR治疗。结果 病灶最大直径6cm。2例早期食管癌、1例早期贲门癌、1例早期大肠癌及2例胃中、重度异型增生经EMR及透明帽负压吸引EMR切除,观察3-18个月无复发;31例黏膜下肿瘤经EMR和透明帽负压吸引EMR,均完全切除;对13例侧向发育型息肉及21例亚蒂和无蒂大息肉及局部癌变息肉采用EMR或分片黏膜切除术切除。术中出血5例,出血率7.04%,经内镜治疗停止。1例4.5 cm腺瘤术后3个月复发。结论 在超声内镜、色素内镜及放大内镜的指导下,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部分消化道早期癌、癌前病变、侧向发育型及无蒂或亚蒂臣大息肉、局部癌变息肉及黏膜肌层的肿瘤,足一项安全有效的内镜治疗疗法。  相似文献   

4.
微波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68枚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化道息肉是泛指消化道管腔粘膜表面向腔内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有关其发病率报道不一。因息肉被视为癌前病变,且随着近年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消化道息肉镜下治疗已成为常规。作者用微波内镜治疗消化道息肉68枚,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超过60%的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astric neuroendocrine neoplasms,G-NENs)内镜下病变表现为多发病灶,可为息肉样隆起、黏膜下来源的肿瘤,或为丘疹、糜烂、溃疡性病灶,病变多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病灶多数<10 mm,平均5 mm。1型G-NENs中,约22%病例内镜下并无任何肉眼可见的病灶,只有通过胃体、胃底的盲检,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病灶,即微小类癌。本例患者胃镜下并无任何肉眼可见的隆起型病灶,因一次随机活检,才得以发现病变。本文结合该例病变内镜下表现及其临床特征,以提升诊断G-NENs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Dieulafoy病是引起消化道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性呕血和柏油样便,严重者可出现失血性休克;出血前无明显上腹部不适和疼痛,亦无消化道溃疡病史和家族遗传史。病灶常位于胃贲门部小弯侧,病灶小,多呈2-5mm卵圆形浅表性糜烂,可深达黏膜肌层,在黏膜灶的中央可见直径1-3mm动脉突出于黏膜缺损的部位,表面可有血栓附着,病灶周围黏膜无炎性改变,由于病灶小,内镜检查时易于被忽视。目前还将胃以外的消化道其他部位的类似病变并发出血亦称为Dieulafoy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APC)术治疗消化道扁平隆起病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4-01/2005-05内镜诊断为消化道扁平隆起病灶病人43例。先行内镜检查,同时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排除恶性病变后,全部病例均入院治疗。根据病灶不同部位、大小、高低和数量采用不同的次数和时间施以氩离子凝固治疗,以内镜下所有瘸灶灼除后黏膜平坦或略凹为止。3个月后进行临床随访及内镜复查。结果APC治疗43例消化道扁平隆起病灶,病灶数共计74枚,平均每枚病灶治疗时间为4.85s(范围2.4-4.8s)。3个月后随访,40例(93%)病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32例病人内镜复查,其中29例病灶消失,3例遗留残余病灶再行APC治疗后消失。结论与既往治疗消化道扁平隆起病灶的方法如激光、微波、热探头相比。APC术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及并发症少,应用APC术为消除消化道扁平隆起病灶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直径≤0.5cm黏膜隆起性病变的内镜特征、病理及其与临床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消化科2012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25例十二指肠球部微小黏膜隆起性病变的内镜表现特点及病理。 结果25例患者内镜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广基息肉状隆起,10例患者于十二指肠球部黏膜隆起行活检病理检查,其中,十二指肠球慢性炎3例,十二指肠球慢性炎伴腺体增生2例,十二指肠球胃黏膜异位5例。 结论十二指肠球部黏膜直径≤0.5 cm的广基息肉状隆起多为慢性炎症所致的良性增生性病变及胃黏膜异位。  相似文献   

9.
消化道息肉是指突起于消化道黏膜的广基或带蒂隆起性病变,起源于黏膜上皮。按组织学特征可分为腺瘤性(包括管状,绒毛状和管状绒毛状腺癌三种),错构瘤性、炎性和化生性息肉四大类。其中腺瘤性息肉属癌前病变,癌变率可达10%~20%,其恶变危险性随腺瘤数目增多,体积增大,不典型增生加重及绒毛结构增多而增加,宜尽早摘除。近年消化道息肉的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部黏膜异位的临床及内镜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经病理证实的21例十二指肠球部胃黏膜异位的患者临床、内镜资料。结果十二指肠球胃黏膜异位前壁和小弯较多见,内镜下大致可见四种表现,弥漫小结节样增生1例,散在颗粒样增生2例,局部隆起型1例,息肉样增生17例。病理提示固有层可见胃体腺,部分可见胃底腺幽门腺。结论内镜下分型以息肉样增生最多见,单纯内镜诊断符合率低,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内镜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上消化道异位胰腺的内镜诊断经验,以引起对该疾病的重视,减少漏诊和误诊。方法内镜检查发现上消化道黏膜下隆起,表面光滑、糜烂或溃疡,行黏膜活检病理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结果11例病人中,胃窦异位胰腺8例,十二指肠3例。内镜诊断:5例诊断为异位胰腺,4例诊断为黏膜隆起性质待定,1例诊断为胃息肉,1例诊断为胃平滑肌肉瘤,重复活检,1例诊断为恶性肿瘤,外科手术切除,11例病人活检或手术病理均为异位胰腺。结论部分异位胰腺可有典型的内镜下特征,但其余一部分呈多样性,与息肉、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等难以鉴别,需依赖黏膜活检病理诊断。内镜超声显示病灶仅限于黏膜下层未达肌层者,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胃粘膜异型增生54例临床病理学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对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gastric epithelial dysplasia,GED)的内镜描述、病理组织学分级、不同治疗方法和癌变的回顾性研究,使内镜表现与组织学形态有机结合,为病理和临床医生制定规范统一的GED描述术语和诊断分级标准,为GED的治疗方法和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取54例具有随访资料的GED病例,进行HE、Goden-Sweet网染、P53和CEA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内镜形态、组织学分级和治疗方法与癌变的关系。结果 高度GED内镜形态表现为褪色和灰白色,光泽消失,质地变硬且弹性差,呈平坦凹陷或平坦凸起伴浅表糜烂并且大于0.5cm,与癌变关系非常密切(P<0.05)。低度GED多为隆起型,与增生性息肉和萎缩性胃炎难鉴别。结论 低度异型增生(low grade dysplasia)应当密切随访,或做内镜局部粘膜病灶切除后随访。高度异型增生应做内镜局部粘膜病灶切除或胃部分切除后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3.
大肠癌、大肠肿瘤性息肉及非肿瘤性息肉的发现诊断,是结肠镜检查的主要目的。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突出优势在于既能对消化道黏膜表面的细微形态清晰显示,又可使一些普通内镜难以发现的病灶突显出来,有助于提高消化道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内镜高频超声小探头引导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消化道表浅隆起性病变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 对普通内镜下发现的67例消化道表浅隆起性病变,经内镜活检钳道插入高频超声小探头进行检查,对其中39例显示病变来源于黏膜层、黏膜肌层及黏膜下层的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切除的病变送病理检查.结果 16例消化道息肉、2例异位胰腺、14例间质瘤、3例脂肪瘤,3例类癌,1例早期胃癌共39例病变内镜下完全切除.操作过程顺利,其中一例出现术后迟发性出血,给予内镜下成功止血,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出现,病理符合率87.1%.结论 高频超声小探头检查可初步明确病变来源及层次,安全有效地指导消化道表浅隆起性病变黏膜切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小探头内镜超声(miniprobe sonography,MPS)对消化道隆起性病变诊断及优化治疗方案选择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PS检查102例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患者,依据病灶状况决定治疗方案,内镜治疗包括内镜下高频电切术、黏膜切除术(EMR)、黏膜剥离术(ESD)、圈套切除术及内镜穿刺治疗。[结果]102例患者经MPS检查发现病灶位于大肠7例,胃57例,食管38例。依据病变类型分类:食管部位发现平滑肌瘤(15例)和息肉(9例),胃窦发现间质瘤(21例)和异位胰腺(12例),结肠发现脂肪瘤(4例)。69例行内镜治疗,33例行手术切除。7例异位胰腺、4例脂肪瘤及8例平滑肌瘤行ESD,4例异位胰腺、13例平滑肌瘤及2例间质瘤行EMR,3例脂肪瘤、4例息肉及1例囊肿行内镜高频电切术,9例息肉行内镜圈套切除术,2例食管外压及3例囊肿行内镜下穿刺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胃淋巴瘤和各种癌症多行手术切除。MPS检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4.85%。[结论]MPS检查能有效诊断消化道隆起性病变情况,对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对老年广基息肉病变的治疗价值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结肠镜下大肠黏膜切除术治疗117例共157枚大肠广基息肉。病灶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生理盐水后,一次圈套整块切除或分次圈套切除病变,回收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结肠镜随访。结果全部息肉通过EMR一次切除,切除息肉大小在1~5cm范围;腺瘤性息肉141枚,增生性息肉13枚;局灶癌变3例(病理证实)。4例出现腹痛,3例少量便血,发烧4例,不需要特殊处理。复查患者未有息肉残留者。腺瘤息肉异型增生程度与息肉大小密切相关(P〈0.05)。结论老年大肠广基息肉通过EMR切除完全,安全;腺瘤息肉的大小与异型增生密切相关,提示腺瘤息肉需要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的疗效.[方法]对经超声内镜检查确诊未侵犯黏膜下层的40例消化道隆起和平坦型病变进行静脉麻醉EMR,术后所有病例均留标本再次行病理检查,并内镜随访.[结果]40例均完全切除,无一例出现大出血、迟发出血、穿孔等不良并发症,术后1、3、6、12个月复查内镜,除2例肠息肉患者息肉复发再次给予EMR治疗外,余患者未见病灶残留或复发.[结论]EMR是安全、有效、简便实用的,配合静脉麻醉效果更好,适用范围更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窄带成像(NBI)内镜利用窄带滤光成像技术,突出显示消化道黏膜表面细微腺体结构及微血管形态,提高黏膜表面对比度,有利于黏膜细节的可视化,凸显白光内镜下无法显示的病灶及组织特征,极大地提高了消化道病变内镜下诊断的准确率,在诊断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判断肿瘤浸润范围和预测临床分期,判断息肉和溃疡性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文就NBI内镜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消化道疾病诊断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氩离子凝固术(APC)在消化道病变内镜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3月~2009年3月,采用内镜下APC单独或联合治疗509例消化道病变患者,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353例胃肠道广基、扁平息肉及息肉残迹经APC治疗后3个月内复查内镜,黏膜色泽正常,原治疗部位无复发。68例成熟型疣状胃炎患者治疗后1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内镜复查病灶好转或消失。17例Barrett食管患者6个月后内镜及病理检查示14例恢复为鳞状上皮,12个月后复查未见复发。38例消化道出血经APC治疗后均未再出血。12例食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晚期食管癌患者经APC治疗后实现再通。15例食管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经APC治疗病灶消除。6例联合黏膜切除术早期癌患者治愈。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APC在消化道病变内镜介入治疗中效果显著,且简便易行,并发症少,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技术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9-08/2011-09行普通白光内镜(WLE)检查发现食管黏膜可疑病变67例,患者72处病灶纳入研究,可疑病变包括食管黏膜粗糙、糜烂、颜色异常、微隆起等.所有病变行活组织病理检查,分析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性.结果:72处局灶性病变中,病理组织学证实癌性病变16处(9处病变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7处病变行手术治疗).非癌性病变56处,为慢性炎症、轻-中度不典型增生.WLE诊断早期食管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81.3%、66%、62.5%;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对应值分别为:87.5%、98.2%、95.8%.结论:超声内镜联合染色内镜对食管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诊断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