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校坤  付小兵 《人民军医》2002,45(6):318-319
造成慢性创面的原因有外伤、手术、血管病、褥疮、代谢病、瘢痕、药物、放射损伤等因素[1] 。基因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可参与调控组织修复的全过程 ,对多种创面愈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观察其确切效果 ,我们用bFGF对慢性创面的促愈合作用进行了观察 ,并对其促修复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男 73例 ,女 3 8例 ;年龄 1 2~ 65岁 ,平均 3 2 0± 1 3 1岁。共有慢性创面 1 1 1例 (包括残余小创面和慢性溃疡 ) ,创面平均存在时间为 5 4d左右 ,其中 8例有同体创面对照。创面 1 0cm× 2 0cm~…  相似文献   

2.
实验采用猪背部创伤模型,观察重组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创伤修复的作用。在无菌条件下用特制打孔器在猪背部切割皮肤,形成2.5cm2的园型创面。将150个创面分成5组,分别以bFGF(60u/cm2创面),bFGF((60u/cm2创面)加SD-Ag、SD-Ag、生理盐水以及不治疗等方法处理,每间隔一天换药一次。实验结果表明,bFGF具有显著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再上皮化率以及增加创面愈合组织抗张力强度等作用。FGF显著促修复效应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包括直接与间接效应两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烧伤后创面组织原癌基因c-fos、c- myc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的表达顺序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深Ⅱ度烫伤模型,将42 只大鼠分为7 组,即正常对照组、烫伤后3 h、6 h、1 d、3 d、7 d 和14 d 组。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烫伤后不同时间点内源性c-fos、c- myc 和bFGF蛋白的表达规律及分布特征。结果:烧伤可以诱导c-fos、c- myc 和bFGF表达,但三者的表达模式不尽相同,正常皮肤即有c-fos 表达,伤后3 h 达峰值,以后逐渐下降,1 天以后降至最低水平,其阳性颗粒主要分布于表皮基底细胞胞浆及真皮成纤维细胞的胞核内。c- myc 的表达在伤后3 天达最高值,阳性信号分布于真皮层成纤维细胞的胞浆中;而bFGF则在伤后6 h 开始出现,伤后第1 天达最高值,主要分布于真皮层的成纤维细胞的胞浆中。结论:烧伤可以诱导皮肤创面组织原癌基因c-fos、c- myc 及bFGF的表达,其表达具有时相与部位分布特征。三者表达的时相性提示在烧伤后早期原癌基因与生长因子基因之间具有相互调控作用,而这种调控作用对后期组织修复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老年人下肢创伤性溃疡1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肢创伤性溃疡多由于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损伤所致 ,或在创伤性瘢痕基础上再度出现的慢性溃疡 ,具有愈合能力差、周围组织较坚硬、病程长等特点[1] ,是临床上创面修复的难题之一。病人痛苦异常 ,要求治疗心切。笔者采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治疗16例老年病人的此类溃疡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本组 16例共 2 2个创面 ,均在下肢。其中男 10例 ,女 6例 ;年龄 5 7~ 88岁 ,平均 72岁。外伤性溃疡 6例共 8个创面 ,溃疡大小为 1.0cm× 4.0cm~ 6 .0cm×12 .0cm ,病程 2 8~ 96d ;烧 (烫 )伤性溃疡8…  相似文献   

5.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ibrobastGrothFactor,FGF)家族由一组在结构上相关的 16种蛋白质组成 ,其中包括最初发现的酸性FGF(aFGF ,FGF 1) ,碱性FGF(bFGF ,FGF 2 ) ,还包括一些原癌基因的产物 ,如int 2 (FGF 3)、hst(FGF 4)、FGF 5和FGF 6 ,以及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KeratinocyteGrowthFactor,KGF ,FGF 7) [1 ] 、雄激素激活因子 (AIGF ,FGF 8)、神经角质激活因子 (GAF ,FGF 9)、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0 (FGF 10 )和 4种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烧伤后创面组织原癌基因c-fos、c-myc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物因子(bFGF)的表达顺序及分布规律。方法:采用深Ⅱ度烫伤模型,将42只大鼠分为7组,即正常对照组、烫伤后3h、6h、1d、7d和14d组。用SP免疫组化方法研究烫伤后不同时间点内源性c-fos、c-myc和bFGF蛋白的表达规律及分布特征。结果:烧伤可以诱导c-fos、c-myc和bFGF表达,但三者的表达模式不尽相同,正  相似文献   

7.
bFGF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已发现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FGF)是一个蛋白的分子家族 ,至少有 9个成员 ,根据它们被发现的先后顺序 ,命名为FGF1(即aFGF)、FGF2 (即bFGF)、FGF3~FGF9。其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较早被发现 ,与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aFGF)是FGF家族中最主要的 2种存在形式。1 bFGF的来源及生物学功能1 1 来源 bFGF最初从牛脑垂体中提取 ,等电点为 9 6 ,由 14 6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因N末端不同而异 ,多介于 15 6~18kD之间。其基因位于人的第 5号染色体。体内分布较广 ,脑、心、肝、骨…  相似文献   

8.
大鼠脊髓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鼠脊髓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变化常楚王星铎吕刚原银栋朱悦笔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技术,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在大鼠脊髓中的分布及其在脊髓损伤后的变化,为进一步...  相似文献   

9.
周建光  刘长云  黄亚莉 《人民军医》2002,45(11):653-654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2 (fibroblastgrowthfac tor 2 ,FGF 2 ) ,即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GF ,bFGF) ,具有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近年来 ,将其用于“分子搭桥”治疗严重冠心病 ,提供了一种新的血管新生疗法。作者就FGF 2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 冠心病病人FGF 2的检测1 1 检测率 心肌缺血区内经常可见毛细血管密度增加 ,这是由于缺血、缺氧等病理因素的刺激 ,产生和释放生长因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快速分裂、增殖 ,形成新血管所致。FGF 2在体内分布非常广泛 ,在心血管系…  相似文献   

10.
bFGF促进火器伤伤道愈合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促进动物火器伤伤道愈合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证实:bFGF治疗组伤道完全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提前14.8天。病理学检查发现,bFGF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毛细血管新生及成纤维细胞增殖。肉芽组织细胞外基质免疫组化染色提示,治疗组纤维结合蛋白、层粘连蛋白及Ⅲ型胶原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治疗组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颗粒平均数目为3.21±0.33,对照组为2.12±0.29。肝素可增强bFGF的促愈效应;控制创面感染及保持创面中性环境,有利于保护bFGF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