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曾晓琴  黄芳  何燕  刘永娟 《全科护理》2014,12(7):622-623
[目的]总结枕骨大孔区肿瘤病人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9例枕骨大孔区肿瘤病人给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同时给予全面细致的围术期护理。[结果]39例病人肿瘤全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症状全部缓解33例,术后随访均可从事工作或劳动、生活自理。[结论]加强枕骨大孔区肿瘤病人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远外侧经髁入路切除枕骨大孔区肿瘤的手术技巧和优越性。方法:采用远外侧经髁入路对3例枕骨大孔区肿瘤进行显微手术,其中脑膜瘤2例。神经鞘瘤1例。结果:两例脑膜瘤获得全切。1例神经鞘瘤大部分切除。结论:远外侧经髁人路是切除枕大孔区肿瘤的最佳手术方法.该入路具有以下优点:(1)病变暴露好。可直视下切除病变。利用枕骨。枕大孔外侧骨缘咬除后的骨性空间切除肿瘤。对神经、血管等得要组织牵拉少。(2)术后并发症少,肿瘤全切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脑膜瘤病人介入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43例脑膜瘤病人行介入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后并发颅内出血2例,严重脑水肿3例,颅内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1例,癫痫2例,视力障碍1例,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病情缓解,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脑膜瘤病人介入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脑膜瘤病人介入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43例脑膜瘤病人行介入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同时加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术后并发颅内出血2例,严重脑水肿3例,颅内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1例,癫痫2例,视力障碍1例,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后病情缓解,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脑膜瘤病人介入栓塞联合手术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柏慧华  范莉花  祝晓娟 《全科护理》2011,9(28):2577-2578
[目的]总结41例大型听神经瘤病人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方法]对41例大型听神经瘤病人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护理及引流管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肿瘤全切或次全切35例,大部切除6例;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33例,术后听力保存或有所改善3例;术后面瘫34例(包括术前面瘫者),后组颅神经和三叉神经损伤3例,脑脊液漏3例,颅内感染2例,颅内积气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术中输血30例。[结论]加强大型听神经瘤病人行显微手术治疗的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李艳梅  刘东霞 《全科护理》2014,(16):1498-1500
[目的]总结全盆腔脏器联合切除治疗复发性宫颈癌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10例复发型宫颈癌病人实施全盆腔脏器切除进行精心护理,包括术前手术耐受评估、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营养支持治疗、做好造口护理及积极处理并发症等。[结果]对10例同时侵犯膀胱、直肠的复发宫颈癌行全盆腔脏器切除手术顺利,术后3例造口出现造口水肿,1例造口周围皮肤念珠菌感染,经对症处理恢复良好,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复发型宫颈癌病人实施全盆腔脏器切除的护理可安全渡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7.
程怡迪 《全科护理》2012,(31):2917-2918
[目的]总结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病人的手术护理。[方法]对4例慢传输型便秘病人行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治疗,同时加强手术配合。[结果]4例病人均顺利手术,未发生术后出血、吻合口瘘、腹胀、肠粘连等并发症,病人便秘症状解除,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加强腹腔镜辅助全结肠切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巨大脑膜瘤显微手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开展颅内巨大脑膜瘤显微手术病人术前准备、心理护理、术后的病情观察及并发症防治等围手术的护理方案.[结果]临床痊愈80例,好转18例,死亡4例,颅内继发血肿再手术3例,气管切开5例.[结论]术前有效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积极防治并发症是脑膜瘤术后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对12例膀胱肿瘤病人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术前充分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引流管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以及排尿机能的训练等.[结果] 本组病人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并发肠梗阻1例,切口感染1例,采用保守治疗均痊愈,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5个月~30个月,出院时间超过1年者均能自控排尿.[结论]加强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表浅性膀胱癌术后病人行门诊膀胱灌注化疗的护理。[方法]对60例浅表性膀胱癌术后病人行门诊膀胱灌注化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膀胱灌注及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48例病人按计划完成治疗,未出现全身不良反应;复发9例,4例病人行膀胱全切手术;病人自行中断治疗3例。[结论]加强护理可提高膀胱灌注化疗病人的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先天性小耳畸形病人行全耳郭再造与听力重建同步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60例(68耳)先天性小耳畸形病人行全耳郭再造与听力重建同步手术,同时加强围术期心理护理、负压引流的护理、疼痛护理和压疮的预防等。[结果]60例病人术后出现术区渗血1例,再造耳感染2例,经处理均恢复良好;均未出现面瘫、眩晕、耳鸣等并发症,病人术后听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加强全耳郭再造与听力重建同步手术病人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朱琼芳  黄毓婵  陈旭素 《全科护理》2010,8(31):2828-2829
[目的]总结肝移植病人大量快速输血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1例肝移植病人进行大量快速输血,同时加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输血过程中并发循环超负荷2例,出血倾向8例,低钾血症5例,低体温4例,乳酸酸中毒和低血钙21例;经积极处理后基本恢复术前水平,术中无一例死亡,术后死亡3例。[结论]加强肝移植大量快速输血病人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34例颈椎肿瘤切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小霞  张伟玲  邓焕容  肖萍 《全科护理》2011,9(31):2834-2835
[目的]总结颈椎肿瘤切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4例颈椎肿瘤病人行肿瘤切除及内固定手术,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疼痛护理、术前准备以及术后生命体征的监测、呼吸道护理、脊髓神经功能观察、切口及引流管护理、体位护理、康复护理等。[结果]34例病人均顺利出院,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术后并发肺不张及脑梗死1例,肢体麻木及感觉减退2例,经应用脱水、激素冲击疗法、神经营养药物后1例症状缓解;2例病人因肿瘤生长位置特殊、解剖复杂,术后转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行呼吸机辅助通气1d~2d。[结论]颈椎肿瘤位置特殊、手术复杂,肿瘤手术切除危险性大,加强颈椎肿瘤切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王晓宁 《全科护理》2010,8(31):2832-2833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的护理。[方法]对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行PTCD术,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12例病人均穿刺引流成功,症状改善,4周内8例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3例血清总胆红素下降50%,1例轻度好转。[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行PTCD术可明显缓解症状,加强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韩凌  孙艳杰  卢旺盛 《全科护理》2008,6(34):3124-3125
[目的]探讨脑干肿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脑干占位性病变病人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发生肺部感染7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7例,中枢性高热4例,感染性高热6例;临床治愈6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脑干肿瘤病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颈静脉孔区肿瘤的手术治疗要点。  方法  对北京协和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12月临床资料完整的1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CT或MRI检查, 均采用显微外科手术切除肿瘤, 术后随诊14~45个月。  结果  12例颈静脉孔区肿瘤患者中, 11例手术完整切除肿瘤, 1例肿瘤近全切除, 术后行伽马刀治疗。4例进行了同期面神经重建术, 包括2例耳大神经移植术, 2例面-舌下神经吻合术。12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8例副神经节瘤, 1例舌下神经鞘膜瘤, 1例脑膜瘤, 1例软骨骨瘤, 1例中耳胆固醇肉芽肿。5例患者术后症状改善, 5例症状无改善, 2例症状加重, 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即第Ⅻ、Ⅹ颅神经麻痹, 其中1例于术后5个月行环咽肌切断并Ⅰ型甲状成形术, 另1例于术后7个月行食管上括约肌切除并Ⅰ型甲状成形术, 术后病情均明显改善。  结论  颈静脉孔区肿瘤周围解剖复杂, 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影像学资料选用适宜的手术入路进行个体化治疗, 彻底切除肿瘤并保留或重建重要的血管神经功能是手术治疗的要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MRI和CTA在枕骨大孔区肿瘤患者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枕骨大孔区肿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评估肿瘤的部位、范围及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并与术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2例枕骨大孔区肿瘤中,良性29例,其中血管母细胞瘤4例,室管膜瘤3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2例,脑膜瘤13例,神经鞘瘤5例,脂肪瘤1例,表皮样囊肿1例;恶性3例,其中软骨瘤样脊索瘤1例,黑色素瘤1例,转移瘤1例。位于髓内9例,髓外23例(腹侧5例、腹外侧7例、背侧11例)。MRI诊断准确率为93.75%(30/32),且对肿瘤范围的评估与手术所见一致。CTA对血管评估与术中所见符合率为100%。结论 MRI和CTA能在术前准确评估枕骨大孔区肿瘤的部位及范围,明确病变与邻近组织及血管的关系,为临床选择手术入路、确定切除范围及处理重要血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艳 《全科护理》2013,(24):2262-226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和要点。[方法]对35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身体状况及生活质量。[结果]35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出血、吻合口瘘及吻合口狭窄,无死亡病例。2例有切口感染,经加强抗感染、换药等处理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能减轻病人术前的焦虑和痛苦、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脑镰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方法与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6月,39例大脑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骑跨大脑镰的位置选择手术入路,应用显微手术切除大脑镰旁脑膜瘤39例,其中34例肿瘤SimposonⅠ级切除,3例SimpsonⅡ级切除,1例SimpsonⅢ级切除,1例Ⅳ级。术后随访6—36个月,恢复良好,手术死亡1例,无肿瘤复发。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能提高骑跨大脑镰脑膜瘤的全切率,降低复发率,减少残死率;如果全切肿瘤可能带来重要的神经功能损害,应考虑分期手术或者残留部分肿瘤。手术切除程度可达SimpsonⅠ—Ⅳ级;良好的手术暴露、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护并妥善处理好上矢状窦和避免脑皮质损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蝶骨嵴脑膜瘤显微外科手术技巧,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行显微手术治疗的蝶骨嵴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肿瘤均行显微手术切除,其中SimpsonⅠ切除2例,SimpsonⅡ切除7例,SimpsonⅢ切除4例,SimpsonⅣ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病例。肿瘤按病理分型:纤维型3例,内皮型7例,血管型4例,混合细胞型1例。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6个月~3年,SimpsonⅠ、Ⅱ者无复发,SimpsonⅢ、Ⅳ者各复发1例。结论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可提高全切率,术中在保护重要神经血管的前提下尽量切除肿瘤,术后行放射治疗,可获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