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10种合成的冰片衍生物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小鼠脑组织中伊文思蓝的含量来评价2-氯苯甲酸冰片酯、3,5-二硝基苯甲酸冰片酯、3-硝基苯甲酸冰片酯、4-硝基苯甲酸冰片酯、1-萘乙酸冰片酯、4-氯苯甲酸冰片酯、苯甲酸冰片酯、3-甲基苯甲酸冰片酯、4-甲基苯甲酸冰片酯、三氯乙酸冰片酯10种冰片衍生物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效果。【结果】 酶标仪法测定结果显示,10种冰片衍生物中只有2-氯苯甲酸冰片酯的血脑屏障通透性效果显著优于右旋冰片组(阳性对照),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01)。【结论】 2-氯苯甲酸冰片酯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穴位注射“冰片液”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冰片液”穴位注射对SD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 ,为临床提高某些中枢神经治疗药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哑门”穴位注射自制“冰片液” ,观察不同浓度“冰片液”穴位注射对伊文斯蓝 (Even’sBlue,EB)透过血脑屏障的作用 ,并与电针刺激组比较。结果 :“冰片液”穴位注射和电针刺激均可促进EB透过血脑屏障 (P <0 0 0 1 ,P <0 0 5) ,穴位注射“冰片液”高、低剂量组均优于电针组 (P <0 0 5) ,但“冰片液”高、低剂量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冰片液”穴位注射是促血脑屏障开放的一种有效方法 ,其作用优于电针刺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冰片对小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并通过检测P-糖蛋白功能和血脑屏障(BBB)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针药结合干预BBB通透性的相关机制。方法:伊文思蓝(EB)含量测定实验中将小鼠分为空白组、电针组、低剂量冰片组、高剂量冰片组、电针+低剂量冰片组、电针+高剂量冰片组。各电针组电针"百会"哑门",频率2 Hz,强度1 mA,持续20 min。连续治疗14 d后紫外荧光酶标法检测脑组织EB含量。另取小鼠分空白组、电针组、低剂量冰片组、高剂量冰片组、电针+低剂量冰片组、电针+高剂量冰片组、维拉帕米组。连续处理14 d后,检测血浆和脑组织中罗丹明(Rh)123含量和通透指数Kp,并利用透射电镜检测血脑屏障超微结构。结果:与空白组比较,电针组、低剂量冰片组、高剂量冰片组、电针+低剂量冰片组、电针+高剂量冰片组、维拉帕米组均显著增加小鼠脑内EB含量,增加脑内Rh 123浓度,提高小鼠BBB的Kp(P<0.05,P<0.01);此外,在低剂量冰片的基础上配合电针干预可见小鼠脑内EB含量进一步增加(P<0.05)。BBB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冰片处理以及电针+冰片处理均能减少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但电针组未见改变。结论:电针和冰片均能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冰片的这一作用与其对P-糖蛋白的抑制以及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减少有关,而电针的这一作用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可能仅与P-糖蛋白相关,此外这两种处理方式可能还具有潜在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4.
冰片对BMSCs透过血脑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冰片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透过血脑屏障(BBB)的影响。方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BMSCs+冰片组、BMSCs组、冰片组、模型组和正常组5个组;MCAO术后24小时,灌服冰片30min后,以3×106BMSCs经右颈总动脉注射入大鼠体内;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第1、14、28天检查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并于实验结束时采血检测血象、肝肾功能。结果:BMSCs+冰片组和BMSCs组神经功能显著改善,而前者又优于后者;各组大鼠血象、肝肾功能都正常,主要器官组织未见肿块形成。结论:冰片能够促进BMSCs透过BBB,改善神经功能;血管内移植BMSCs未见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芳香开窍中药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脑屏障的天然屏障作用,在保护脑组织的同时也限制了众多药物的入脑转运。芳香开窍类中药能够开窍醒脑、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体现出引药上行和脑保护的特性。该文以常见芳香开窍中药冰片、麝香、苏合香、安息香和石菖蒲为代表,综述了近年来芳香开窍中药对血脑屏障通透性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调节机制进行了探讨。此外,结合近年来芳香开窍中药在现代制剂中的应用,笔者认为后续研究应拓宽此类中药的应用,将其芳香开窍的特性与现代药剂学的新剂型、新技术相结合,为脑部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冰片对顺铂透血脑屏障促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3
目的 研究冰片对顺铂(DDP)透血脑屏障(BBB)的促进作用。方法 用ICP-AES测量给药后KM小鼠和Wistar大鼠脑中Pt^2 的浓度。结果 冰片对DDP透过BBB具有促进作用。量效实验表明:冰片对♂KM小鼠的最佳刘量为0.25g^*kg^-1.d^-1;时效实验表明:经过冰片的促透作用,DDP能够以较高浓度在小鼠脑中维持较长时间;给药方式的研究表明:冰片通过ig和iv方式人药均能增加DDP在小鼠脑中的含量。结论 冰片是一种有前景的、能有效促进DDP透过BBB的抗脑癌助剂。 相似文献
7.
冰片促进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恶性肿瘤、癫痫、老年痴呆、脑缺血等脑部疾病,致残、致死率均很高。目前对治疗该类疾病的药物研发较多,应用成效较为明显,但是由于许多药物不能够通过血脑屏障或通过量较少,达不到控制疾病的作用,因此颅内病变治疗效果差。以冰片为代表的芳香开窍中药有效成分脂溶性强、相对分子质量极小,易挥发,易快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还可促进其他中枢治疗性药物透过血脑屏障,该药对脑组织的损害性小并且具有双向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对治疗脑部疾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9.
蒲黄双向调节作用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中医病证小方辞典》中有关记载蒲黄的方剂,按其主治病证进行分类,采用频次分析法,对中药蒲黄活血止血作用机理进行研究,认为蒲黄主要通过配伍清热药、补血药、止血药等,来发挥其收敛止血和活血化瘀的双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表明,芳香开窍药具有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芳香开窍药亦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其开放血脑屏障的机制可能与改变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以及影响P-糖蛋白的功能有关;其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则与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和降低一氧化氮合成酶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 End.3)制备血脑屏障(BBB)模型,探讨冰片对葛根素透过BBB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冰片促进BBB开放的主要途径。方法 MTT实验考察不同浓度冰片和葛根素对b End.3细胞的毒性作用,筛选实验药物浓度。应用BBB体外模型,以跨内皮细胞间电阻作为紧密连接程度的主要反应指标,观察冰片对其紧密连接的开放有无直接影响以及冰片对葛根素跨BBB转运的影响。结果经MTT实验确定冰片和葛根素的实验药物浓度均为50μmol/L。各组给药前与给药24 h后跨膜电阻(TEER)未见明显改变,葛根素组、冰片+葛根素组透过率分别为(59.96±5.90)%和(106.80±2.73)%,差异显著(P0.05)。结论冰片联合葛根素用药可以一定程度上促进葛根素透过BBB,但其开窍机制还需通过细胞的相关紧密连接蛋白水平和腺苷受体信号通路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石菖蒲对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及通透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石菖蒲对大鼠血脑屏障超微结构及通透性的影响,证实其"醒脑开窍"之药理作用.方法:用电镜观察大鼠大脑皮层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在给药前后的变化,测定伊文思蓝(EB)的含量,并采用HPLC测定石菖蒲对中枢神经系统药苯妥英钠在脑内的蓄积程度的影响.结果:石菖蒲可以影响大鼠血脑屏障的超微结构,使内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松弛;同时,增加伊文思蓝透过血脑屏障的含量,促进中枢神经系统药苯妥英钠在脑内的蓄积,即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结论:说明石菖蒲能够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具有醒脑开窍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治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100只.制作改良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6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灯盏细辛治疗组(10%灯盏细辛注射液22.5mg·kg~(-1)).假手术组(n=5)术后1 d处死取材,测定脑含水量、BBB通透性;治疗组和模型组在缺血1.5 h再灌后6,12 h,1,2,4,7 d处死取材,两组每时间点各取5只测定脑含水量、BBB通透性.另外35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治疗组.假手术组造模后立即进行T_2加权像(T_2-weighted imaging,T_2WI)、脑代谢物质的检测,1 d时处死取材测定脑梗死比:治疗组和模型组在缺血1.5 h再灌后1,2,4 d进行T_2WI、脑代谢物质检测后处死取材,测定脑梗死比.结果:模型组再灌后6 h脑含水量(77.93±0.68)%增加,4 d脑含水量(83.82±0.49)%达到高峰;BBB通透性在2 d(5.51±0.24)mg·kg~(-1)达到高峰.治疗组4 d脑含水量(82.84±0.65)%比模型组同时间点下降:治疗组2 d BBB通透性(4.62±0.26)mg·kg~(-1)比模型组同时间点下降.活体检测模型组鼠脑T_2WI,再灌1 d后损伤区出现高信号强度区.脑代谢物质检测显示,治疗组比模型组同时间点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 aspartate,NAA)与肌酐(Cr)比值减低,胆碱((;ho)与肌酐比值增大.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治疗组比模型组同时间点梗死面积比小,2 d时治疗组脑梗死比为(16.78±1.45)%,而模型组为(21.27±1.73)%.结论:灯盏细辛能够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物质代谢,稳定BBB,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中药对多种脑源性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这与中药有效成分透过血脑屏障或改善血脑屏障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有关。总结了近10年来单味或复方中药对血脑屏障干预作用的研究进展。研究从整体宏观逐步深入到微观形态学,达到细胞分子水平,研究表明中药对血脑屏障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提高血脑屏障通透性,促进其他药物通过,或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保护脑组织。但中药对血脑屏障的干预作用机制研究仍相当局限,尚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千叶素A对缺氧损伤下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利用原代培养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缺氧诱导损伤.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千叶素A对BMEC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葡聚糖的荧光强度,观察其对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通透性的影响;RT-PCR法检测千叶素A对BMEC紧密连接蛋白ZO-1、claudin-1基因表达的影响,Cell-Based ELISA法检测千叶素A对BMEC中ZO-1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缺氧使体外血脑屏障模型对FITC-葡聚糖的通透量明显增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ZO-1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千叶素A能明显拮抗缺氧造成的上述损伤.结论 千叶素A对缺氧损伤体外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影响ZO-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建立MDCK-pHaMDR细胞模型和标准操作规程,用于评价中药化学成分透血脑屏障的吸收转运。通过MDCK-pHaMDR单层细胞的电镜下形态学特征、跨膜电阻、罗丹明123的胞内蓄积和双向转运以及阳性对照药咖啡因和阿替洛尔的转运程度等指标对MDCK-pHaMDR细胞模型进行评价。MDCK-pHaMDR细胞模型具有良好的完整性、紧密性和P-gp的稳定表达,阳性药物的转运结果与文献值一致。建立的MDCK-pHaMDR细胞模型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用于中药化学成分透血脑屏障的吸收转运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冰片开放血脑屏障的机制。方法 制备含冰片的家兔血清,应用马丁达比狗肾上皮细胞系作为血脑屏障的体外模型,观察冰片对血脑屏障细胞间紧密连接、细胞吞饮囊泡的影响。结果 冰片能使血脑屏障体外模型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减少、细胞吞饮囊泡数量增加、粒径增大,冰片血清处理4h后先打开细胞间紧密连接,处理24h后才对细胞吞饮造成影响;移除冰片血清24h后上述影响即消失,说明上述作用具有可逆性。结论 冰片能明显使血脑屏障细胞间紧密连接松散,使物质经细胞间通道转运加速;冰片能明显使血脑屏障细胞吞饮小泡数量增多、体积增大,从而使经细胞吞饮的物质转运加速。 相似文献
18.
冰片单用及合用西药地西泮后对大鼠脑纹状体4种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开窍药冰片单用及合用西药地西泮后对大鼠脑纹状体区兴奋性及抑制性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从神经药理学角度探讨冰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观察冰片是否可以协助西药人脑,增加其疗效.方法:利用脑微透析技术采集给药后不同时间段大鼠脑纹状体区的脑脊液样品,运用邻苯二甲醛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磷酸盐梯度洗脱结合荧光检测器检测样品中兴奋性神经递质天门冬氨酸(Asp)、谷氨酸(Glu)及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单用地西泮组相比,合用冰片后大鼠脑纹状体区兴奋性神经递质Asp及Glu含量变化不明显,抑制性神经递质Gly及GABA明显升高.结论:冰片对地西泮透过血脑屏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