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评价FQ-PCR技术在乙肝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FQ-PCR和ELISA法同时检测693份初诊标本和治疗三个月前后231份复诊病人标本的HBVM和HBV-DNA。结果HBVM模式共16组,其中HBeAg(+)组HBV-DNA检出率98.3%,定量对数值均在6.49以上;HBeAg(-)但前S1抗原(+)组HBV-DNA检出率93.6%,定量对数值为4.48±1.40;HBsAg(+)HBcAb(+)前S1抗原(-)组HBV-DNA检出率51.6%,定量对数值为4.46±1.43;HBsAg(+)HBeAg(-)HBcAb(-)组HBV-DNA检出率16.7%,定量对数值为4.29±0.43;HBsAg、HBeAg、前S1抗原同为(-)组HBV-DNA检出率很低且定量对数值也低。大、小三阳患者治疗三个月后HBV-DNA定量对数值改变1.5以上者,分别为50.0%、31.4%;结论FQ-PCR定量检测HBV-DNA对乙肝诊断、治疗、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HBV -DNA基因含量与HBV -M两者的关系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荧光定量 -PCR(FQ -PCR)法对 5 5 3例乙肝患者及无症状携带者血清进行HBV -M以及HBV -DNA定量检测。结果 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阳性率和基因含量与HBV -M模式有很大关系 ,与HBeAg(+)高度相关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0 1,P <0 .0 1) ,在抗 -HBe(+)组或抗 -HBs(+)组也检出了一定浓度的HBV -DNA ;不同临床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的阳性率和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单凭血清免疫标志物模式难以准确判断HBV的复制程度及传染性的强弱 ,定量检测HBV -DNA能真实反映HBV的复制情况 ,对诊断、治疗乙肝患者及疗效观察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怡  张建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9):1008-1008
<正> 血清HBV标志物的检测给临床诊断乙肝病毒感染提供了较便捷的诊断依据。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由于病情的发展,结局的多样性,尤其是肝功能正常而体内有病毒复制者,定量PCR检测HBV-DNA为HBV感染及其疗效的判定提供了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对120例乙肝患者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检测进行了比较,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的临床价值.方法用FQ-PCR检测860份血清标本中HBV-DNA含量,同时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即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结果HBsAg( )HBeAg( )HBcAb( )组(大三阳),HBV-DNA阳性率为97.00%,HBV-DNA平均含量为7.34±0.73;HBsAg( )HBeAb( )HBcAb( )组(小三阳),HBV-DNA阳性率37.93%,HBV-DNA平均含量为4.36±1.34;HBsAg( )HBcAb( )组,HBV-DNA阳性率为61.11%,HBV-DNA平均含量为4.82±1.47;HBsAg( )HBeAg( )组,HBV-DNA阳性率为100%,HBV-DNA平均含量为7.03±0.83;HBsAb( )HBeAb( )HBc( )模式HBV-DNA也有低水平复制.结论荧光定量PCR在乙肝的诊断、判断传染性强弱及抗病毒治疗效果方面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HBV-DNA荧光定量PCR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在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及判断病情、预防 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荧光定量PCR和ELISA法同时检测了18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56 例正常献血员血清中HBV-DNA的含量及其免疫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乙肝大 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达100%(95/95),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HBV-DNA含量平均 为4.8×10~7copy/ml;小三阳患者HBV-DNA阳性率低于大三阳组(P<0.01),但平均病毒含量与大 三阳组无差异(P>0.05),高达2.1×10~7copy/ml;单独HBsAg阳性和单独HBsAb阳性组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54%、33%,平均病毒含量分别为5.6×10~5copy/ml、3.8×10~4copy/ml;56例献血员 血清仍有3例HBV-DNA阳性,其病毒含量低于其他组。结论 荧光定量PCR检测HBV-DNA含 量比ELISA法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能准确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情况,这对临床上抗病毒药 物的选择和判断疾病的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386例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的HBV-DNA结果,以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血清标本同时以酶免法检测乙肝两对半,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大三阳模式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95.5%,拷贝数为(4.32±1.63)×10^6/ml;小三阳模式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55.5%,拷贝数为(2.45±2.23)×10^5/ml;HBsAg、HBcAb阳性模式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35.7%,拷贝数为(6.74±1.18)×10^4/ml;HBsAg、HBeAg阴性模式中HBV-DNA定量阳性率为3.84%,拷贝数为(2.14±1.11)×10^4/ml。结论: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可以直接反映体内乙肝病毒(HBV)感染状态及病毒载量情况,有利于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传染性,更有利于临床治疗的药物选择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高灵敏度与普通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法对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定量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与一致性。方法 收集2020年8月-2021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门诊患者的血浆标本511份。以Bland-Altman图分析2种检测方法间绝对与相对偏差,以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方法间一致性。高敏法HBV-DNA检出率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用χ2检验分析。结果 在收集的511份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样本中,高灵敏度与普通荧光定量PCR法在<2×103、2×103~<2×106和2×106~IU/mL组的ICC分别为0.54、0.80和0.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and-Altman法也显示类似的结果。对于HBV-DNA低于检测下限(普通PCR法)的样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1 000 IU/m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和未治疗的高灵敏度法检出率显著高于HBsAg<1 000 IU/mL、ALT正常和抗病毒治疗(χ2=6.67、5.00、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血清标本64例,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不同时间点及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同批标本进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 在室温和2 ℃~8 ℃条件下存放7 d、14 d和30 d的血清标本,其HBV-DNA定量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20 ℃条件下更可长期保存.结论 在本室实验条件下,标本存放时间及温度对HBV-DNA的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若资源有限可放宽标本保存条件来较长期的保存所需标本以供临床及科研等所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DNA(HBV-DNA)与其血清学标志物HBV-M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乙肝患者18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并分离患者的血清标本,分别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的HBV-DNA、HBV-M进行检测,在不同的HBV-M模式下分析其与HBV-DNA间的关系。结果:在HBsAg(+)+HBeAg(+)+HBcAb(+)的模式下,HBV-DNA的检测阳性率为97.9%;HBsAg(+)+HBeAg(+)模式下,HBV-DNA的检测阳性率是100%;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这两种模式下的检测阳性率都显著高于其他模式(P0.05)。结论: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标志物的模式不同,HBV-DNA的检测阳性率不同,乙肝患者机体内的病毒含量也有差异,HBV-M和HBV-DNA的检测分别是乙肝感染的间接证据和直接证据,同时对患者进行这两项指标的检测对于乙肝的临床诊断、病情判定、传染性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蓓  杨晓云  刘蕊  纪凤祥 《河北医学》2006,12(9):835-838
目的:探讨HBV-DNA的检出情况与乙肝两对半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307例疑似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同时运用ELISA方法进行两对半指标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探讨。结果:HBsAg( )HBeAg( )HBcAb( )组(大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98.15%(53/54),平均拷贝数为7.56E 06/m l;HBsAg( )HBeAb( )HBcAb( )组(小三阳组)患者血清HBV-DNA检出率为27.78%(15/54),平均拷贝数为3.79E 05/m l;HBsAg(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91.18%(31/34),平均拷贝数为2.85E 05/m l,小三阳组HBV-DNA阳性检出率及拷贝数均低于大三阳组,且与大三阳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HBs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1.6%(1/63),平均拷贝数为1.13E 08/m l;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16.67%(1/6),平均拷贝数为3.00E 04/m l;HBsAb( )HBeAb( )HBcAb(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12.50%(4/32),平均拷贝数为3.00E 05/m l;HBsAg( )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0(0/2);HBV-M全阴性组HBV-DNA检出率为1.61%(1/62),平均拷贝数为2.75E 05/m l。结论:HBV-M阴性患者仍有HBV-DNA阳性者,因此在检测中应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提高检出率,避免漏诊,为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以及指导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肝炎患者血清中的乙肝病毒DNA(HBV-DNA),以探讨PCR技术在乙肝病毒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及HBV-DNA与血清HBV标记HBV-M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15例HBV-DNA检出率与HBV活动复制情况相一致,认为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为早期发现病人的HBV的隐性感染提供了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应用斑点杂交方法对36例HBsAg阴性的各种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BV-DNA的检测,33例获得阳性结果。目前认为血清和肝组织HBV-DNA的检测是判断HBV感染和复制的特异和敏感方法,对于HBV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 -PCR)定量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的数量以指导临床。方法 以荧光探针杂交技术为基础的实时定量PCR法。结果 所检的 5 12份HBV的HBsAg( )、HBeAg( )、HBcAb( )的标本 ,HBV -DNA阳性率为 98.1% (10 3/ 10 5 ) ,平均拷贝数为 2 .4× 10 8/ml;HBsAg( )、HBeAb( )、HBcAb( )的标本 ,HBV -DNA阳性率为 6 8.5 7% (82 / 10 5 ) ,平均拷贝数为 8.9× 10 5/ml;HBsAg( )、HB cAb( )的标本 ,HBV -DNA阳性率为 5 6 .6 % (30 / 5 3) ,平均拷贝数为 3.2× 10 5/ml;HBsAb( )、HBeAb( )、HB cAb( )的标本 ,HBV -DNA阳性率为 31.4% (2 1/ 6 7) ,平均拷贝数为 3.2× 10 5/ml;非乙型肝炎和健康者没有检出HBV -DNA。结论 FQ -PCR具有简便、快速、特异性强、准确定量的优点 ,能够有效识别假阳性、假阴性 ,可以检测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的情况 ,对于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疗效考察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地高辛素标记的乙肝病毒DNA探针(HBVDNA-Dig)杂交技术检测了49份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和46份血清标本中的HBVDNA。结果表明:PCR检出乙肝病人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比斑点杂交高(P<0.05)。在21例同时检测了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的病人中,肝组织HBVDNA阳性率为57.1%(12/21);血清阳性率为61.3%(13/21);两者总阳性率为80.9%(17/21),说明用PCR同时检测肝组织和血中HBVDNA,可明显提高HBV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定量检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临床关系及HBVDNA定量分析在拉米夫定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测定109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水平及观察35例乙型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效果;结果:109例HBV感染者血清中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五项指标(HBV—M)的阳性模式有一定相关性,在HBsAg、HBeAg阳性模式中约有93%以上病例HBVDNA阳性,其含量最高,而在HBsAg,抗—HBe,抗—HBc阳性模式中其HBVDNA阳性检出率仅为67.7%,其含量不高。HBVDNA水平与乙型肝炎临床分型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拉米夫定治疗前后血清HBVDNA含量有显著性差别(P<0.01);结论:应用PCR技术定量检测血清HBVDNA含量是诊断乙型肝炎和了解病毒复制与临床关系的重要指标,是指导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研究乙肝病毒(HBV)多聚酶YMDD变异后HBVDNA复现对慢性HBV感染患者临床经过的影响。方法用mpPCR-RFLP技术检测24例拉米夫定治疗过程中出现HBVDNA复现的患者血清,对YMDD变异者的系列临床资料,应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检出YMDD变异18例;YMDD变异后转氨酶水平较HBVDNA转阴时有显著升高,并反跳至治疗前水平。结论出现YMDD变异后,部分病例可有类似肝炎发作、甚至肝脏失代偿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HBV DNA的PCR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和血清HBVDNA的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②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28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和20例健康人进行了PBMC及血清中HBVDNA检测。③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病人PBMC中HBV DNA的感染率为64.2%,和血清HBVDNA的感染率具有一致性倾向(X^2-0.63,P〉0.05),慢性肝病病  相似文献   

18.
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探讨HBeAg 阴性CH- B 患者血清HBV- DNA 定量检测的意义。方法 应用定量PCR法对经肝穿活检确诊的52 例HBeAg 阴性,33 例HBeAg 阳性CH- B 血清进行了HBV- DNA 含量检测,并将HBeAg 阳性与阴性患者HBV- DNA 含量、HBeAg 阴性HBV- DNA 高水平与低水平患者肝脏病理损害分别进行了比较。结果 HBV- DNA 含量HBeAg 阳性患者显著高于阴性患者,HBeAg 阴性HBV- DNA 高水平患者肝脏病理损害明显重于低水平患者( 均P< 005) 。结论 提示血清HBeAg 阳性;确为判断HBV 复制的良好指标; HBeAg 阴性HBV- DNA 高水平者,尤以重视,及时给予抗病毒等治疗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慢性乙肝患者乙肝病毒(HBV)前C区突变情况。方法 用多聚酶链反应(PCR)结合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M0(野毒株)、M1(1898位变异株)、M2(1898/1901位变异株)对165例慢性乙肝患者前C区突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其中12例HBsAg(+),HBeAg(+),抗HBe(-),抗HBc(+)患者,HBVDNA阳性率为100%,突变株检出率为8.3%。153例HBsAg(+),HBeAg(-),抗HBe(+),抗HBc(+)患者,HBVDNA总阳性率为16.3%,突变株总检出率为84%。结论 前C基因突变株主要存在于抗HBe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体内,PCR结合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杂交技术,操作简便快捷,利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BcAg)基因的融合表达质粒并在原核系统表达,为治疗性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大肠杆菌偏爱密码子,利用Synthetic Gene Designer软件对HBcAg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分成24条长约40bp寡核苷酸片段,将重叠PCR合成的HBcAg基因插入到pET30a中,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和核酸序列分析无误后转化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分析表达情况。结果: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0a/rmcAg,SDS—PAGE分析显示目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表达,表达量占总菌体蛋白的64.3%。结论:应用重叠PCR合成HBcAg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