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课如何发展学生个性李向东(包头医学院体育教研室,包头014010)个性是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得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 ̄[1]。它包括性格,能力,兴趣和品质等。个性的形成是从社会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发展起来的。体育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能对个性起到积极的...  相似文献   

2.
男生喜欢集体的激烈对抗的项目。女生喜欢运动量小的个人项目。体育爱好是影响学生课外锻炼的重要因素。终生体育要发展学生的特长,要加强场馆建设,要改变原来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3.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学生个性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提倡发展学生个性,并使其逐渐完善化,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教育应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以培养人才为基点,逐步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也应在教学中积极贯彻素质教育,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做出贡献。1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本质素质教育的本质是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德智体等素质的全面发展。而体育教学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与其它学科相比,有其共性,更有其特殊性。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本质有其特定的固有性,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教材为中介,以丰富多彩、灵活多变的方式方法为手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体育新课程的实施,有关"快乐体育"的探索正在逐步地展开.为使"快乐体育"真正落到实处,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使全体学生在教师融洽、合作的气氛中生动活泼地进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的内容和任务及其结构特点,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教学,对扩展其学生的体质、学习兴趣和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个性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个性亦称人格,是个人稳定的心理特征。发展个性,即是在人的共同性基础上,充分把人的差别性表现出来,使每个人都具有自主性和独特性。在体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就是要激励和发展每个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不仅使他们具备现代体育的科学知识,掌握基本运动能力,而且具有主观能动性和独立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使教学充满情趣和活力。过去,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忽视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爱好,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因而,在练习中学生也只是机械地模仿,被动地学习;个别学生表现出消极抵触情绪,被动…  相似文献   

7.
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具有人的共性,但每个学生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生活条件、身体状况、性格及社会环境的诸多不同,在其体育学习过程中,必然呈现差异。传统的体育教学,历来强调共性,人们往往较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联系和作用,忽视了学生体质上的差异。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按照统一的体育教学内容、方法和要求来制造“标准件”,这样一来,学生本身那种显性或隐性的爱好得不到承认,更得不到发展,埋没了许多学生在体育方面的某些爱好及某一项天赋才能。国外体育教育工作者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已经开始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差…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选项课的开设,应以满足学生爱好、适合学生需求并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的.在健美操教学中,在及时吸取时尚流行的创新动作的同时,还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编能力和自学能力上,以适应现代体育教学及社会的需要.在健美操课程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框架,开展创造性教学,体验健美操锻炼的实效性,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兴趣,能够提高大学生创编操的能力,使之终身受益.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  相似文献   

9.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发展和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体育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及毕业后更好地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运动损伤在体育活动中是常见的现象 ,对于处在生长发育后的大学生来说 ,也是比较多见的运动性病症之一[1].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 ,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大学生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损伤的状况.为此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综合大量的信息指出大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和原因,帮助大学生总结有效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为开展学校运动损伤的防治工作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己成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追求和探索的一个重要目标。结合大学生的体育状况,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女大学生的体育能力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个性发展是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长久内在气质和创造力之所在。传统教育观把人的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人为割裂开来,只注重教育的社会功能,忽视了教育促进人的个性发展这~基本功能,从而在客观上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执行全国体育教学大纲后,实行男女分班上课以来,改变了以往男女生合班上课不利于女生学习的状况,在这些年的女生体育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女生是体育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解和掌握她们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特点,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乃是本文研究探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王晖  王蓉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7):43-44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培养富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身心健康的人才是新教育的目标,也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体育新课程以提高学生身心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健康第一和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体育教学规律,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在学生身心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体育课程改革后,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观念,克服了体育教学目标单一化的弊病,强调素质教育在体育课程中的体现,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体育教学中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的同时,还要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学在使学生掌握健身方法和体育技能的同时,应把增强学生身心健康放在首位,加强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心理学认为,合作是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适应未来工作、社会的基础。笔者现就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谈谈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5.
1中专学生的个性特点目前的中专生都是初中毕业生,年龄多在十五六岁,程度参差不齐。这一年龄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迅猛增长,追求自立,试图在平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与父母、教师的关系;由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越来越强烈,渴望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社会的重视和关心,不希望被别人指手划脚、横加指责,或者继续被当成未成年人看待。这种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如果引导得当,就能成为前进的动力。但这种自我意识的增强与经济上的不独立,要求得到他人尊重和自己尊重他人之间又常相矛盾,使得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稍有不如意…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的发展,在培养目标上已经历了“技能”→“体质”→”人才”的发展过程:这表明我国高校体育工作者在体育教学研究上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但长期的教学实践证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住实现教学目标方而,都不曾收到非常理想的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与制定培养目标时只注重国家和社会需要(教育方)而忽视了学生个人(受教育方)不无关系。尽管在制定目标时列有“要根据青少年心理特征”的条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必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新形势下学生个性健康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的个性观和对学生工作的质量评价观,理论和实践上妥善处理个性发展与集体主义的关系、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以及个性发展与严格管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人对外界环境一定的现象与事物在认识或实践中产生的心理倾向,因此,兴趣不能离开具体的对象,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以及体育活动内容有很大的关系。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就我在体育教学中的体会和大家进行探讨。一、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突出“体育活动课”的活动为主的教学特点,使学生在生理上、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在身体素质、跳绳、球类、运动竞赛、娱乐体育等项目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发展体力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体育教学中教师强制的灌输,学生机械再现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倡导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习。通过“活动课”进行大量的运动实践,使学生了解了一些体育竞赛知识和规则,学生也在活动中体会到体育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锻炼身体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能力和习惯。二、教学方法要兴趣化,教学手段要多样化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  相似文献   

19.
个性教育是指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潜在的发展可能性。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发展学生各种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教育。它改变了过去以统一规格制造“标准件”的应试教育模式,针对学生在智能、观念、生理以及个人天赋等方面存在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多层面的培养和训练。使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中等卫校学生正处在个性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如何对他们实施有效的个性教育。实质上是素质教育中一个具有探究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初中生个性与父母个性的关系,了解父母个性对初中学生个性的影响,为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卷和成人卷)分别对学生和父母进行调查,应用WJZ心理测验和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及SAS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父母个性与子女个性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的内外向和掩饰性与子女的内外向和掩饰性相关。结论 要使家长意识到自身个性在孩子个性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从而加强自身个性的完善,积极引导孩子个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