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2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者进行临床分析,包括临床特点、非手术治疗的选择及其措施。结果 23例患者经多方检查确诊为功能性排空障碍,保守处理3~8周后均治愈。结论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为非机械性梗阻,常规措施能明确诊断,在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基础上可加用胃肠动力药,症状大多能缓解,切忌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2.
我院1983年10月至1993年12月间。共行胃大部切除655例,发生并发症3l例,现就其术后主要并发症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大出血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2000~2006年胃大部切除71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中并发大出血7例纤维内镜检查。结果:7例中吻合口出血3例,胃残端缝闭处出血1例,吻合口多发性溃疡出血(毕2式吻合空肠侧)旷置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1例,应激性溃疡1例,除应激性溃疡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其余6例均经再次手术治疗。结论:胃大部切除并发大出血多由于术中处理措施不当造成,出血量大,多需再次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手术后发生胃瘫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5年来胃大部切除术后手术后发生胃瘫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胃镜检查及胃肠造影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手段。胃瘫多出现在胃大部切除术后的3—12d,经综合保守治疗后,胃肠动力可在术后2~8周内恢复正常。结论综合保守治疗是治疗胃瘫的有效方法,应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52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2例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4.29%。患者年龄≥60岁、手术时间≥150min、术中输血、术前有其他内科合并症及ASA分级Ⅲ-Ⅳ级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内科合并症及术前ASA分级、手术时间及术中输血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消化性溃疡和胃肿瘤的疗效已得到肯定,然而此术的并发症也较多,我院1987年1月~2000年6月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1月内再手术16例,现就其原因、预防及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胃大部切除术后出血是比较常见的术后并发症。术后早期(2周以内)并发胃大出血约占1.67%。本院1990~2003年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出现大出血13例(发生率1%)。就分析其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8例,女5例,年龄30~76岁,平均58岁,其中11例急 相似文献
8.
9.
1 病历摘要患者男,35岁。胃大部切除术(B Ⅱ式)术后6天出现上腹饱胀、呕吐、呕吐物为大量胃内容物及少量胆汁。查体:上腹部轻压痛,有振水音,肠鸣音减弱,胃肠减压约10 0 0ml/d。术后9天行稀钡造影检查发现残胃扩张无力,胃蠕动消失,造影剂不能通过吻合口。术后14天拟诊为“机械性梗阻”行手术处理。术中未查找到“机械性梗阻”,切除原吻合口再次行胃肠吻合。术后4天又出现呕吐,症状同术前且趋于加重,胃肠减压12 0 0ml/d。术后8天开始TPN(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共15天,禁食、盐水洗胃、加用红霉素、地塞米松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术… 相似文献
10.
11.
1病历摘要患者女,64岁,教师,以"上腹胀,不敢进食1个月"为主诉入院。经纤维胃镜检查诊断为胃小弯溃疡。病理活检:低度异型增生。行远端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Ⅰ式),术后4天排气,5天拔出胃肠减压管,进流食,12天治愈出院。出院后4天出现上腹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大量胆汁样胃液,无腹痛。胃镜检查:吻合口通畅、水肿,胃壁无蠕动。诊断: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诊治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胃大部分切除后发生胃瘫综合征的患者2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均治愈,持续时间为7.8~27d,平均15.9d。本组625例患者中,发生胃瘫25例,发生率为4%,与国外报道在5%~10%左右接近。其中9例为B-Ⅰ式手术发生,占3.0%,16例为B-Ⅱ式手术引起,占4.9%,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择期手术发生14例,占31.1%,急诊手术发11例,占62.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变为良性7例,占37.4%,恶性发生18例,占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并针对性的治疗后,对消化液的分泌均能较好的起到抑制作用,给予胃动力药合理应用,并配合中药治疗,明显提高了临床治愈力,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胃排空障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早期并发症之一。我院1996 ̄2006年共实施胃大部切除术866例,术后发生胃排空障碍15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胆汁瘘的患者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院7例行毕罗I式胃大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后第1—5天并发胆汁瘘,根据患者临床体征及腹部超声检查诊断为胆汁瘘,行胆囊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所有患者平均住院(19.2±3.7)d后痊愈出院,无一例患者死亡。结论胃大部切除术操作较为复杂,因此掌握手术适应证、优化手术技术、术后定期胃镜检查,早期发现并治疗并发症可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7.
18.
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是指残胃无力、排空迟缓而无机械性梗阻 ,经保守治疗可恢复的胃术后较少见的并发症。我院自 1985年 3月~2 0 0 0年 3月收治 6例 ,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6例中男 5例 ,女 1例 ,年龄4 6~ 6 2岁 ,平均 5 4岁。原发疾病 :胃癌 5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反复出血 1例 ,手术方式 :胃癌根治 5例 ,胃大部切除术 1例 ,均为毕Ⅱ式吻合 (结肠后 )。二、临床表现 :6例病人在术后 3~ 5天肠功能恢复拔除胃管 ,进食流汁 1~ 3天后 ,出现上腹胀满、恶心、呕吐胃内容 ,部分有胆汁 ,疼痛不明显。呕吐… 相似文献
19.
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8~2003年施行的320例胃大部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共发生功能性排空障碍11例,发生率为3.4%。糖尿病、术前流出道梗阻、胃肠毕Ⅱ式吻合病人的发病率较高。结论:消化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及与机械性梗阻鉴别的重要方法。采取非手术治疗一般均可治愈,针对胃排空动力学机制的改变采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可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