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24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方法 对我院近10年来SAH患者76例临床资料分析,其中24例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被误诊,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例,血管性头痛3例,脑梗死3例,颈椎病3例,病毒性脑炎2例,急性胃肠炎、癔症各1例.结论 有些SAH临床表现不典型,脑膜刺激征阴性,CT正常,不能轻易排除,应详细询问病史,尽早作腰穿,有条件可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并分析误诊原因.方法 将78例老年SAH患者和42例非老年SAH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2组患者在起病形式、首发症状以及首次就医的误诊率方面有明显差异.结论 老年SAH的起病形式和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导致延缓就诊及误诊.  相似文献   

3.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2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但不典型病例误诊率高,现将本院自1991年以来误诊的2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癫(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发作的癫(癎)容易诊断,然而有些病例的发作异常特殊,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复习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癫(癎)病例43例,因表现特殊而被误诊,绝大部分以儿童为主,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癫(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典型发作的癫(癎)容易诊断,然而有些病例的发作异常特殊,易造成误诊漏诊.本文复习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癫(癎)病例43例,因表现特殊而被误诊,绝大部分以儿童为主,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 ,但不典型病例误诊率高 ,现将本院自 1991年以来误诊的 2 1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1例 ,发病年龄 5 4~ 80岁 ,平均年龄66 5岁 ,男 9例 ,女 12例 ,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 (个别病例经腰穿检查 )确诊。颅脑CT是确诊SAH的首选诊断方法。CT扫描对早期和少量的SAH的检出率不如脑脊液检查。如 12h后CT阴性须行腰穿 ,脑脊液呈均匀血性可支持诊断〔1〕。本组病例有的入院时未做头颅CT首先考虑其他病 ,后均经头颅CT扫描 ,有的行腰穿检查确诊。头颅CT检查时间从发病 2h~5d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特殊表现与诊断.方法 对我院近6年来收治的SAH 96例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初诊误诊的25例分析误诊原因.结果 分别误诊为高血压6例,血管性头痛3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例,颈椎病2例,脑梗死4例,眩晕症1例,癫癎2例,病毒性脑炎1例,癔病1例,急性胃肠炎1例,急性中毒1例.结论 表现特殊的SAH易被误诊.脑膜刺激征,脑CT早期可阴性,应尽早作腰穿检查,有条件可行DSA,以期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颅内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本文将我院于1998-01-2013-01收治的老年人颅内肿瘤161例中误诊的24例报告分析如下,以从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9.
某些内科疾病常以神经精神症状发病,容易造成误诊.本文报告我院误诊的病例9例,从中吸取教训.  相似文献   

10.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首发症状与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静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15(6):457-457,453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急性期病死率较高,部分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和体征,易误诊和漏诊,故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降低不典型SAH病死率的关键。现将我院2000~2005年诊治的不典型SAH46例的首发症状及误诊情况进行分析,以提高其早期诊断水平。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30例,女16例,年龄46~81岁,平均61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3例,糖尿病史2例,心绞痛病史1例,吸烟史11例。发病情况:活动中发病17例,情绪波动12例,劳累8例,饮酒3例,用力排便2例,不明诱因4例。2、首发症状及临床表现以抽搐为首发症状者10例;以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1.
脑脊液细胞学诊断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lanoid hemorrhage SAH)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临床易误诊,脑脊液细胞学(cerebrospinal fluid cytology CSFC)检查在确诊不典型SAH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分析了1例临床表现不典型、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而由CSFC检查确诊的SAH,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2.
2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其临床症状、体征和脑脊液检查常不典型,误诊率较高。本文对我科收治的2例较为常见的误诊病例进行简要报告,并总结文献资料,结合2例误诊病例,对误诊原因和避免误诊的措施进行探讨,旨在减少误诊率。  相似文献   

13.
不典型的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急症,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占出血性卒中的20%。SAH典型的临床表现是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及均匀血性脑脊液。临床上,不典型的SAH容易引起误诊,现将近年来献报道的不典型的SAH综述如下,以引起同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例并非罕见,据统计占SAH总数的10%以上[1],最高达对.29.1%[2]。我科1984-1998年共收治SAH病人83例,其中11例初诊时因首发症状不典型而被误诊,误诊率为13%,现按其不同的误诊原因和代表病例分析报道如下,共同道借鉴。1因脑脊液中白细胞增多而被误诊为“炎症”1.1病例摘要李某,女,28岁。晚饭后突然头痛伴恶心呕吐,渐剧难忍,随去某医院就诊,拟诊为“上感”因急诊室观察治疗,次日头痛加重,呈嗜睡状。应用抗生素、高渗糖、消炎痛治疗,病情逐渐好转,但仍感轻度头痛、乏力,病后第10天腰穿检…  相似文献   

15.
不典型低血糖症11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血糖症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典型低血糖症诊断不难,但以脑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时,则常会误诊为精神神经障碍、癫(癎)、脑血管疾病等.错过早期最佳治疗时机,甚者会危及患着生命.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2-06~2008-06间急诊及住院患者中误诊的11例不典型低血糖症病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朱琳  王翀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1,19(2):144-145,148
目的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SAH)首发症状不典型的产生机制和误诊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2006-2010年诊治的21例首发症状不典型的SA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症状为头痛但无脑膜刺激征者5例;意识障碍者4例;眩晕者3例;偏瘫者2例;颈痛者2例;腰腿痛2例;精神异常者1例;抽搐者1例;头昏、黑朦1例。结论熟知SAH的不典型首发症状,对不能排除SAH的患者应尽早、合理完善辅助检查,以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7.
<正>原发性低颅压(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是一组因脑脊液压力降低,有些甚至测不出脑脊液压力而引起头痛的临床综合征,其典型的特点为MRI硬脑膜强化、脑组织下移和脑脊液减少。当临床症状不典型时,经常容易误诊。我们现报道1例伴有剧烈头痛的SIH,腰穿可见均一血性脑脊液,疑似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汇总分析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特点,提高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门诊确诊率,保证病人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法对2002-2007年我院门、急诊及住院部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出门、急诊误诊的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误诊原因。结果18例被误诊为血管性头痛5例,梅尼埃病3例,癫2例,高血压脑病1例,颈椎病1例,急性胃炎1例,脑出血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例,精神异常1例,单纯颅脑损伤1例,腰大肌劳损1例。结论临床表现不典型,部分病人头颅CT检查阴性,临床不能排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应尽早行腰穿检查,有条件应行DSA检查,提高门、急诊蛛网膜下腔出血确诊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容易误诊漏诊的硬脑膜动静脉瘘(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DAVF)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9例DAVF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9例主要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分别为:视朦或视力下降4例,无颅内高压症状,误诊为视神经炎、颅内结核感染或特发性颅内压增高;记忆力下降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炎;双下肢无力1例,误诊为急性脊髓炎、神经鞘瘤;反复头痛1例,误诊为偏头痛、特发性颅内压增高;反复抽搐1例,误诊为正常颅内压脑积水;饮水呛咳、吞咽困难1例,误诊为脑梗死.3例满足于静脉窦血栓的诊断而忽略了DAVF.所有病例影像学均漏诊,但如仔细观察仍可发现细微的血管形态改变,提示动静脉畸形.结论 DAVF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加上临床及放射科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诊断思路狭窄,造成本病误诊、漏诊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临床不典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40例不典型SAH者的临床特点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SAH 40例初诊为高血压10例,结核性脑膜炎7例,血管性头痛6例,脑出血2例,小脑肿瘤4例,散发性脑炎3例,精神病3例,癫癎3例,急性胃肠炎2例.脑脊液为血性者13例,黄变者15例,无色清亮者6例,分别可见大量红细胞、吞噬红细胞和含铁血黄素细胞.结论开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熟练掌握SAH各期细胞学变化规律,抓住脑脊液各期的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才能提高SAH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