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 男,56岁.刺激性干咳2个月.行CT扫描显示右侧胸壁约8.3 cm×6.2 cm类圆形肿物(图1).2008年12月行右胸壁肿物切除术.右胸壁肿物病理示间皮瘤,双相分化(图2),大小约9 cm×6 cm,肺门和第11组淋巴结均未见肿瘤转移.免疫组化:CR(+)、CK(+)、CK8/18(+)、Vim(+)、MC(局部+)、CEA(-)、TTF-1(-).术后未行放化疗.8个月后患者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行颅脑MRI示左颞顶6.4 cm ×4.7 cm肿物(图3),结合病史考虑肿瘤转移.2009年9月行左颞顶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转移性间皮瘤,肉瘤型(图4).  相似文献   

2.
病人 男 ,4 3岁。体检胸部X线透视发现左肺上叶有一圆形肿物 ,无发热、胸痛和咳嗽等症状。经CT扫描证实左肺上叶舌段一 3 5cm× 3 4cm圆形高密度影 ,边缘光滑 ,密度均匀 ,无明显分叶和毛刺 (图 1)。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于 2 0 0 3年 5月在全麻下行左肺上叶切除术 ,术中见肿块位于舌段实质内 ,约 4cm× 5cm× 3cm大小 ,质硬 ,边界清 ,未侵及肺脏层胸膜 ,肺表面无内陷。术后病人痊愈出院。病理大体标本见肺实质内一切面积为 4 5cm× 4 3cm肿物 ,呈灰红色 ,质细、稍脆 ,易与周围组织分离。镜下观察见瘤组织内血管丰富 ,为薄壁血管 ,血管形…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3岁.咳嗽伴痰中带血.胸部CT及PET/CT检查发现左上肺前段5.6 cm ×6.7 cm×6.2cm大小肿物,分叶状、SUV平均值/最大值6.6/11.6,病变累及纵隔胸膜;左侧肺门、纵隔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约1.3 cm,代谢增高,SUV 3.0/3.4(图1、2).行新辅助化疗,多西他赛加顺铂方案4周期,复查CT示左肺肿物无明显变化,纵隔淋巴结明显缩小.遂于2011年6月行左肺上叶切除、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4.
病人 女,6 5岁。1个月前体检时发现右肺上叶圆形肿物,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胸部核磁共振显示右肺一团状异常略高T2 信号,约为4 8cm×3 2cm ,边缘清晰。诊断右上肺癌。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2 0 0 3年2月行右肺上叶切除术。术中见肿物约4cm×3cm ,位于右肺上,靠近肺门中央。病理检查:大体见右肺上叶约17cm×10cm×3cm。剖面见肺门中央灰白色肿块,约4 0cm×3 5cm×3 2cm ,质地细嫩,界限清楚(图1)。肺门旁未见肿大淋巴结。镜检见肿瘤组织由小圆细胞组成,细胞大小较一致,弥漫排列(图2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4 5RO阴性,CD3阴性、CD79a阳性…  相似文献   

5.
病人男,62岁.胸闷、憋气1周.CT示右肺上叶边界清楚的圆形软组织块影,最大截面积约1.8 cm×1.5 cm(图1).2007年7月行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术后病理见图2.特殊染色示,PAS阳性.  相似文献   

6.
病人 男 ,5 1岁。咳痰带血 ,劳累后胸闷、气促 2个月。查体 :一般状况良好。血气分析 :氧分压 6 7 9mmHg(1mmHg =0 133kPa) ,血氧饱和度 0 97。胸部CT检查示左肺下叶背段降主动脉旁一 4cm× 3cm× 2cm、不规则软组织影 ,与降主动脉关系密切 ;CT值 4 8 4 7Hu(图 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左肺各叶段支气管未见异常。术前诊断 :左肺下叶占位性病变。2 0 0 3年 2月经左胸后外侧切口手术。术中见左肺下叶肺动脉走行、分布正常 ,但左肺下叶表面明显充血发红 ,脏层胸膜下肺表面血管明显扩张、迂曲呈蚯蚓状 ,血管搏动明显。主动脉膈肌裂孔上方约…  相似文献   

7.
Castleman(Castlemanps disease,CD)病又称为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症[1].我们收治2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例1男,48岁.间断咳嗽、咳痰3年,发现右肺部肿物3个月.查体未见明显异常.X线胸片(图1-1)和CT(图1-2)示右肺近肺门处圆形肿物,4 cm×4 cm大小.纤维支气管镜示右肺下叶支气管开口隆起;活检报告为炎性组织.2009年10月全麻下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肿物位于水平裂斜裂交界处,4 cm×4 cm×3 cm大小,有纵隔胸膜覆盖,行肿物切除.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9岁.4年前体检胸部CT发现左肺上叶软组织密度影,直径约1 cm大小,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图1).考虑良性肿瘤,未予特殊治疗,随访观察.1周前再次复查CT示左肺上叶肿物较前明显增大,直径约8 cm大小,边缘不光滑,分叶,侵及肋骨及肋间肌(图2).查体仅左上肺呼吸音略低,余未.头颅CT、腹部CT及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全身骨扫描亦未见肿瘤转移征象.2011年10月行左侧开胸探查.术中见肿瘤位于左肺上叶前段,直径约8 cm,侵及相邻壁层胸膜,行左肺上叶、受累肋骨及肋间肌组织切除术,常规清扫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病人 男 ,6 6岁。左上胸背部疼痛伴吞咽梗噎感 4个月。曾患左上肺结核 ,血吸虫病。X线胸片示左上肺后段团块状密度增高影。胃镜咬检证实为食管下段鳞癌。术前诊断左上肺癌合并食管下段癌。1999年 8月行左侧剖胸探查。术中见左肺上叶后段质硬肿块 ,约 5cm× 4cm× 2cm ;食管下段质硬肿块 ,约 4cm×4cm× 2cm。行左肺上叶病灶楔形切除 ,食管下段肿物切除、食管胃弓下机械吻合术。病理报告示左上肺中分化乳头状腺癌 (图 1)、食管溃疡型低分化鳞癌 (图 2 ) ,浸润到外膜层伴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术后 7d病人出现皮肤、巩膜黄染 …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19岁.2周前出现阵发性咳嗽、咳痰,为少量白色粘液痰,无血丝,伴左胸持续性针刺样疼痛,无放射痛、发热.查体:左下肺呼吸音减弱,无干湿口罗音.胸部X线片示左下肺野有5 cm×5 cm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缘光整;胸部CT示左下肺有大小为5.6 cm×4.8 cm、密度不均、边缘不整齐的肿块伴纵隔淋巴结肿大;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痰细胞学检查阴性.2002年4月在全身麻醉下行左侧开胸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位于左肺下叶,质硬,约6 cm×5 cm×5 cm,侵及左主支气管、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肺上叶未见病变,行左全肺切除、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检查:左肺下叶癌肉瘤伴左肺上中叶弥漫性转移.术后2个月死于恶性胸腔积液和肿瘤广泛转移.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41岁。肾移植术后9年余,发热2周。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胸部叩诊呈实音。胸部增强CT(图1):右上肺尖后段、左上肺尖段见斑点状、条索状高密度影;左下肺脊柱旁分叶状团块影,密度欠均匀、边界清,约7.0 cm×5.7 cm×8.5 cm,增强后见不均匀强化,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连续3次痰涂片查抗酸杆菌均为阴性,经抗炎对症治疗后体温、血沉控制正常。2010年7月全麻下行左肺下叶切除、左肺上叶楔形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病理诊断:左下肺高分化腺癌,左肺上叶结核,隆凸下淋巴结结核。术后出现高热,加强抗感染、抗结核治疗,治愈后出院。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62岁,病人于1990年7月因胃溃疡恶变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诊断:胃低分化腺癌,局限在粘膜内。同年10月因咳漱,发热3天,胸透发现右下肺野圆形块影入院。入院后经胸片、断层摄影、纤维支气管镜、CT等检查后确诊为右下叶肺癌。术中见右肺下叶基底段一约6×6×4cm的肿物,同时在右肺上叶后段边缘见一约5×4×3cm的肿物,故行右肺下叶切除及右肺上叶后段楔形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右下叶肺低分化鳞癌,右上叶后段肺低分化鳞癌,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讨论:由于整个人体受到外来或内源致癌因素的影响,许多部位的癌,尤其是治疗方法比较有效的,治愈后有时能发生多源性原发癌。国内曾有多发  相似文献   

13.
肺间叶性囊性错构瘤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女,43岁.7个月前因右侧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但症状未见明显好转.X线胸片及CT检查示双肺多发结节,右侧液气胸(图1).2010年7月行电视胸腔镜辅助探查术,术中见右肺上叶及下叶多发囊肿,最大6cm×5cm,中叶可及2个结节(图2),以切割缝合器行部分肺囊肿和结节切除术.切开叶囊肿其内可见暗红色囊液.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随访5个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64岁。咯血2天。胸部CT提示两上肺巨大肺大疱,两肺可疑结节影(图1)。纤维支气管镜及多次痰检无阳性发现。经对症治疗咯血好转。2010年5月行右侧剖胸探查。术中见右肺上叶巨大肺大疱,极少上叶正常组织,上叶前段肿块约1.5 cm×1.O cm×1.0 cm,快速冰冻示腺癌,遂行右上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示右上肺中分化腺癌,淋巴结无转移。3个月后复查X线胸片提示左肺小结节无缩小,再次左侧剖胸行左上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病理示左上肺中分化鳞癌,淋巴结无转移。随访7个月肿瘤无复发。  相似文献   

15.
患者 女,31岁.咳嗽伴咯血半年,近日加重,无明显其他临床症状.查肺癌组合、肝功能、血生化、血常规无明显异常,PPD试验阴性.CT扫描示左肺下叶大小约4.8 cm ×4.5 cm的团块影,肿块密度欠均匀,增强后CT值约21HU,边缘见强化(图1),诊断左肺下叶占位,左侧胸腔积液. 2012年4月在全麻下开胸探查,术中见左肺下叶7 cm ×6 cm ×5 cm大小肿块,大部分位于肺脏层胸膜,向胸腔突出,仅基底部与肺实质相连.术中快速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遂改为肺癌根治术. 左肺下叶切除标本中支气管切缘旁见7 cm×6cm×5 cm大小肿块,大部分突出于肺组织外,仅基底部与肺实质相连;切面肿块灰白、暗红相间,质嫩,表面覆盖脏层胸膜.镜下见部分区域细胞丰富,大小较一致,核染色较深,排列紧密,围绕不同程度扩张和受压的薄壁分支状血管,类似血管外周细胞瘤的图像(图2),部分区域细胞胞质丰富,核椭圆形,呈上皮样,部分区域细胞呈梭形,梭形细胞间见散在肥大细胞.免疫组化:肿瘤细胞bcl-2、CD99、Vimentin、EMA阳性,S-100小灶性+,Calretinin、TTF-1、CD34、CD31阴性.病理诊断为胸膜-肺滑膜肉瘤.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12岁.体检发现左胸包块4天入院.无咳嗽、胸痛和咯血等,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胸部CT示左肺上叶有巨大分叶状软组织肿块,性质未定.术前诊断:左肺上叶肺癌.开胸探查:肿瘤位于左肺上叶前段,约15cm×12cm×10cm,球形、分叶、质地中等,广泛侵及左肺下叶前内基底段,瘤体大部分靠近肺门.术中行肿块穿刺及快速冰冻切片均诊断为肺癌,行左肺全切除术.病理诊断:肺乳头状类癌.术后痊愈出院.随访2.5年全身情况良好,胸部X线片示右肺肺门、纵隔等无异常.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36岁.因左胸壁肿物就诊,无明显临床症状.查体:左胸壁腋后线第7肋触及一卵圆形肿物,大小约10 cm×8 cm,质硬,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胸部CT示左侧第8、9肋间软组织肿物影,大小4.4cm× 3.8cm×3.7cm,肿物向内压迫胸膜,局部肋骨未见明显破坏(图1、2). 2011年7月行左胸壁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胞膜完整,表面光滑,深入肋间.完整游离并切除肿瘤,壁层胸膜完整,肋骨无破坏.术后切除标本病理,大小4.8cm× 3.5cm× 2.5cm,呈灰白、灰红色,表面光滑,胞膜完整;切面呈多囊性,最大直径1 cm,内含暗红色血块样物(图3).电镜示:神经纤维组织间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呈海绵状(图4).免疫组化示:神经标记物NF和S-100(+),血管标记物CD34(+)(图5~7).病理诊断:肋间神经血管瘤.  相似文献   

18.
病人男,42岁.刺激性干咳并左胸闷月余.查体无特殊异常.X线胸片示左肺上叶尖后段3.0cm×2.0cm肿块,边缘清晰,密度均匀.1992年4月开胸探查,见肿块位于左肺上叶尖后段,直径约3.5cm,质韧,无包膜.剔出肿物标本剖面呈灰白色.术后病人痊愈出院,随访3年无复发.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 34岁, 因"体检发现腹腔肿物"入院。5年前于当地妇幼保健院行"子宫肌瘤切除术", 病理检查为平滑肌瘤。增强CT检查提示左下腹实性占位(图1)。行腹腔镜探查术, 可见降结肠中段大小约8 cm×6 cm×4 cm肿物, 子宫左后方侧腹膜可见大小约3.5 cm×2 cm×2 cm肿物, 术后病理检查示:梭形细胞肿瘤, 细胞形态温和, 胞质红染, 富于扩张的血管, 倾向平滑肌瘤(图2)。免疫组化检查示:Dog-1(-)、CD117(-)、CD34(-)、Actin(+)、Desmin(+)、SMA(+)、Ki-67阳性率<1%,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图3, 4), 结果支持平滑肌肿瘤。结合临床病史, 诊断为良性转移性平滑肌瘤(benign metastasizing leiomyoma, BML), 术后随访3年患者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20.
病人 男 ,6 8岁。胸闷、憋气、胸痛 6个月。胸部X线及CT示前纵隔一大小约 7cm× 5cm× 5cm肿物 ,密度较高 ,边界清 ,未见钙化灶 ,诊断为胸腺瘤。 1997年 4月手术。术中见肿物取代整个胸腺 ,包膜完整 ,与周围组织界限清 ,周围散在数个肿大淋巴结。行肿物切除加前纵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检查光镜下见肿物由上皮样网状细胞和非肿瘤性淋巴细胞混合组成 (图 1) ,残留胸腺小体 (图 2 ) ,瘤实质内见大量结核结节 ,以增生为主 ,纤维化明显 ,未见钙化 (图3)。淋巴结以变质为主 ,见大量干酪样坏死 (图 4 )。病理诊断 :1.上皮细胞型胸腺瘤并胸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