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CT测定胸腰椎椎弓根进钉点与TSA及其在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术前CT测定胸腰椎椎弓根进钉点及水平椎弓根钉植入角(transverse screw angle,TSA),为术中椎弓根置钉操作提供一参照数据。方法:本组22例病人术前均行CT扫描,以关节突下缘为参照物,测定椎弓根进钉点的横线;以关节突外侧缘为参照物,测定椎弓根进钉点的纵线,从而确定了椎弓根进钉点,并测定TSA。结果:22例病人共置钉88枚,最高为T80,最低为L1,术后X光片及CT复查螺钉位置准确。结论:以关节突为参照物,通过术前CT测定椎弓根进钉点为TSA指导中置钉操作,有简便,直观及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指导特发性脊柱侧弯胸腰椎椎弓根个体化置钉的新方法。方法:徒手置钉组和重建指导组各20例患者,重建指导组术前CT扫描及三维重建得出置钉点以及该点的进钉角度参数,术中用所得重建点以及自行研制的外展角导向器指导置钉;徒手置钉组用Lenke所提出的徒手技术置钉。术后用CT平扫比较两种方法置钉的准确率。结果:两组共分别置入椎弓根钉330枚和333枚,准确率分别为86.4%和94.3%,重建指导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徒手置钉组(P=0.01)。结论:术前对脊柱的CT扫描和三维重建,能够为每一个椎体椎弓根提供精确置钉点及置钉方向,显著提高脊柱侧凸胸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标准位X线片上胸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及进钉深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标准正侧位X线片上T9~L5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及进钉深度的规律。方法:10具T9~L5脊柱标本,解剖出单个椎体。测量分析下列数据:导针沿椎弓根轴线到达椎体前缘皮质下时,标准侧位X线片导针在椎体内深度及标准正位X线片导针与棘突的关系;导针退至椎弓根后端皮质时,时钟法记录标准正位X线片进针点与椎弓根投影的关系。结果:T9~L5导针最大深度为(71.53±5.72)%~(93.28±3.72)%,L1~5无显著性差异(P>0.05),T9、L4~5无显著性差异(P>0.05),T10~11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节段椎体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正位片上导针不超过棘突影边缘;进钉点左侧位于椎弓根投影9点到10点间,右侧位于2点到3点间,腰椎恰好位于投影之上,而胸椎位于投影内侧约1~2mm。结论:标准侧位片结合标准正位片较好判断导针深度,时钟法可为临床上确定正确的进针点提供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4.
直视下椎弓根钉进钉手术,手术配合要点是:①手术取俯卧位、体位正中直线和不能扭曲,保证各椎体在一直线上,便于定位进钉。②术野充分暴露,需将病(伤)椎体和其上、下椎的关节面、横突暴露。这些中位都是直视下进钉点。③充分椎管内、外止血,即可暴露椎管外内的解剖组织结构(如神经根孔等)亦是进钉定位点。④椎管内定位以二根园头神经钩探入椎体上、下神经根孔是椎弓根上、下边,是椎弓根钉进钉重要定位标志。  相似文献   

5.
背景:关于椎弓根螺钉植入定位导向技术的研究成为影响置钉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目的:探讨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技巧及在基层普及腰椎骨折椎弓根固定的可行性。 方法:第一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及CNKI数据库,探讨不同方法治疗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个体化定位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远期疗效。纳入与腰椎椎弓根钉螺进钉点相关的文章,以24篇文献为主重点进行了讨论。 结果与结论:椎弓根螺钉植入3步为定位、定向、定深。定位有Roy-Camille法、Weinstein法、Mager法和Louis法。定向分矢状面角和水平面角。定深临床实践表明椎弓根螺钉占据椎体的80%时较为适宜。以椎板边缘对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个体化定位方法是可行和可靠的、创伤小、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3D建模技术设计寰、枢椎椎弓根钉手术模拟系统, 为迅速模拟置钉安全区、置钉方案及统一术前设计操作标准。 方法 从本院PACS系统14例健康成人(男7例,女7例;年龄30~68岁,平均45岁)的寰枢椎CT连续断层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三维重建后利用.dwg文件导入3dmax2009。确定三维参照坐标和原点,导入标尺确定进钉点,导入原创设计阵列模型,寰椎以3.5 mm直径,长度为22 mm螺钉,枢椎以3.5 mm直径,长度为24 mm螺钉为研究对象,模拟安全区置钉区间内最佳置钉方案,记录最佳置钉数据,最后输入最佳置钉数据指导计算机模拟置钉,并在透视图中观察置钉效果。 结果 185个元素符合寰椎进钉要求,枢椎395个元素符合进钉要求。通过透视图检查,其中寰椎27枚,枢椎25枚共53枚最佳角度模拟螺钉均准确位于椎弓根内。对双侧椎体左、右侧直径3.5 mm椎弓根螺钉最远距离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利用数字3D建模技术能建立标准、简化、精确地术前设计。  相似文献   

7.
椎弓根螺钉进钉方法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自 195 9年Boucher采用长螺钉经椎板、椎弓根达椎体固定腰骶关节取得成功以来 ,经椎弓根脊柱固定术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 ,成为脊柱外科后路最常用的内固定方法。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这一技术认识的不断深入 ,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在胸椎 ,乃至颈椎疾患的治疗上也越来越多地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技术关键是掌握好螺钉的进钉点和进钉角度。由于脊柱解剖结构复杂 ,错误地进钉常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 ,如椎弓根皮质破裂或穿透、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深部感染、大血管损伤、硬脊膜破裂以及脑脊液漏等。为避免和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制一种新的经皮经椎弓根置钉定位辅助器械,方便准确的辅助经椎弓根置钉手术操作.方法 术前将每个椎体经椎弓根平面行CT扫描,测量每个椎体水平面椎弓根螺钉植入角度(TSA)和矢状面椎弓根螺钉植入角度(SSA),将其延长线与背部皮肤相交,定位皮肤穿刺点,进行穿刺.两具新鲜冰冻脊柱标本分为定位器组及徒手组,各32个椎弓根...  相似文献   

9.
背景:寰枢椎解剖结构特殊,同胸腰椎相比,置钉点缺乏固定的解剖标志,而且椎弓根结构变异较大,目前一致的观点是建议个体化的置钉方案。骨科数字软件技术的发展为术前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目的:原创设计出3D矩阵模型,观察寰椎椎弓根通道、置钉安全区,测量最佳置钉方案,简化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方案的术前设计。 方法:将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中12例健康成人的寰椎CT连续断层扫描数据导入Mimics 10.01软件,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30-65岁,平均45岁,三维重建后利用.dwg文件导入3dmax2009。确定三维参照坐标和进钉点,用3dmax中参考建模命令建立17×17×2,间距2.5°,水平面角0°-40°,矢状面角0°-40°,共578个元素模拟椎弓根螺钉阵列模型,通过透视图观察直径为3.5 mm,长度为22 mm模拟螺钉在椎弓根通道中的情况,从而确定安全区,测量最佳置钉方案及螺钉角度。   结果与结论:12例受试者矩阵研究元素总数目为17×17×2×12,共6 936个元素单位。其中175个元素符合进钉要求,左、右侧椎弓根内螺钉数目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利用数字3D建模技术能有效、简单、精确的进行寰椎椎弓根置钉的术前设计。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12~18岁青少年腰骶段椎弓根影像学扫描和三维重建,探讨腰骶段进钉角的增龄变化规律,为青少年脊柱内固定治疗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青少年患者30例,无外伤、神经症状和体征的双源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影像学结果,扫描范围为盆腹腔,将获得腰骶段CT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三维重建软件进行相关指标测量,并按性别、年龄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青少年腰骶段椎弓根E、F角及椎体复合体的上下及左右入钉点间距在性别与侧别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E、F角及椎体复合体的上下入钉点间距发育总体随着年龄和椎序的增长呈增长趋势,且存在一定的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少年脊柱椎弓根及相关结构解剖学参数呈规律性变化过程,临床应用时可做参考。但必须结合个体化影像学结果及生物力学研究成果的支持,才能使椎弓根内固定技术达到个体化治疗的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背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三维CT重建参照下比传统方法能提高置钉的准确率,减少置入并发症。 目的:探讨以寰枢椎三维CT重建为参照,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外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方法,明确其手术指导意义以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对30例因外伤导致寰枢椎不稳需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患者内固定置入前行三维CT重建。 结果与结论:与螺钉置入前设计钉道内倾度、设计钉道测得进钉点与中线的距离比较,经C1、C2椎弓根螺钉实际钉道内倾角及进钉点与中线的距离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30例患者观察到的C1后弓及C2椎弓表面解剖特征与置入前CT容积再现的影像一致。说明根据三维CT重建图像为参照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徒手置入,节省时间,并减少术中接收X线辐射,个性化置钉,精确、安全性高、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上胸椎周围结构复杂,椎弓根横径相对较小,椎体前方存在重要组织脏器,螺钉偏离轴线或螺钉过长,置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不到保障,有必要对其周围重要结构做一了解。 目的:分析上胸椎椎弓根螺钉轴线与椎体前重要毗邻结构的解剖位置关系。 方法:对30例健康成人志愿者进行T1-T4平行椎弓根轴线CT扫描,观察椎弓根螺钉沿椎弓根轴线置入时椎体前方食管、气管、主动脉弓、颈动脉、椎动脉等结构的位置,测量每一椎体两侧椎弓根轴线与这些结构的最短距离。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与结论:共240个测量参数被分析,T 1-3左侧椎弓根轴线与食管距离小,T2左侧椎弓根最小;T 2-4右侧椎弓根轴线与气管距离小;T3,T4右侧椎弓根轴线与右主支气管距离小;颈动脉和椎动脉无损伤的危险性。62%的患者主动脉弓在T4平面,且无损伤危险性。提示左侧椎弓根螺钉易损伤食管,右侧椎弓根易损伤气管,颈动脉、椎动脉和主动脉弓不易损伤。上胸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前仔细分析CT数据可以确定易损伤结构的解剖位置。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3.
背景: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按其入钉点的不同可分为寰椎后弓下侧块螺钉固定和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又称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这2种固定方法各有优缺点,以往缺乏关于2种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骨性解剖可行性的比较研究, 目的:以测量国人寰椎相关骨性解剖数据为依据,比较2种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收集30例(60侧)成人颈椎病患者的寰椎螺旋CT扫描数据,利用CT工作站对数据重建,分别测量寰椎侧块螺钉固定的关键骨性解剖数据,适合行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的标准为寰椎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和宽度≥ 4 mm;适合行经寰椎后弓下侧块螺钉固定的标准为寰椎后弓下侧块高度≥ 4 mm。 结果与结论:寰椎椎动脉沟处后弓高度为(4.54±1.17) mm,椎动脉沟处后弓宽度为(8.69±1.12) mm,寰椎后弓下侧块高度为(4.98±1.07) mm。寰椎后弓椎动脉沟高度大于4 mm(适合经寰椎后弓螺钉固定组)有41侧,占68%;寰椎后弓下侧块高度大于4 mm(适合经寰椎后弓下侧块螺钉固定)有52侧,占87%,2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提示经寰椎后弓下侧块螺钉固定较经寰椎椎弓根螺钉更具可行性。术前利用CT测量寰椎关键解剖结构数据对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4.
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解剖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41,自引:2,他引:41  
目的:探讨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方法:利用50例干燥寰椎标本,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其侧块中部、椎弓根以及后弓的宽度和高度。结果:寰椎侧块中部的宽度和高度分别是12.78mm和12.95mm;寰椎椎弓根的宽度和高度分别是8.57mm和5.83mm;椎动脉沟下方寰椎后弓的宽度为8.46mm,该部内侧1/3和外侧1/3的高度分别是3.88mm和4.25mm。结论:进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可行的,其决定因素是椎动脉沟处的寰椎后弓高度。  相似文献   

15.
选择腰椎椎弓根螺钉长度的放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在腰椎侧位片及CT片上推算椎弓根螺钉长度的方法 ,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在 3 0个腰椎骨标本上用 1mm软钢丝在椎弓根最狭窄处缠绕 ,按人字嵴进钉方法打入椎弓根直钢丝 ,拍正侧位片、横断面片及椎弓根CT扫描 ,分别在标本、CT及侧位片上测量椎弓根螺钉长度 ,三组数据比较。结果 :腰椎侧位片上测量的自关节突关节间隙下缘至椎体前缘距离乘以 0 .83即是螺钉长度 ,椎弓根CT扫描测量其长度更为准确。结论 :正常拍照条件下 ,用腰椎侧位片和椎弓根CT片可准确地推算螺钉长度 ,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背景:腰椎骨折后经椎体椎弓根植入螺钉内固定技术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仍存在争论。 目的:评价腰椎骨折治疗中置入螺钉内固定系统的安全性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 方法:采用电子检索的方式,在万方数据库(http://www.wanfangdata.com.cn/)中检索2000-01/2011-12有关置入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骨折的研究文章,关键词为“腰椎骨折,螺钉,内固定”。排除重复研究、普通综述或Meta分析类文章,筛选纳入31篇文献进行评价。 结果与结论:置入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骨折的不安全性主要存在于:错位固定、椎弓根定位错误、复位欠佳、骨折过度复位、神经损伤。内固定后并发症包括:螺钉断裂、连杆断裂、假关节形成、矫正度丢失、切口裂开。术者具有良好的脊柱解剖知识及脊柱外科手术经验,熟练掌握器材的性能及使用技术要求,椎弓根螺钉的准确定位及准确置入是内固定成功的关键;内固定后配带支具及扶拐功能锻炼,恰当的植骨技术,可减少断钉率及提高植骨融合率。由于椎弓根螺钉系统在力学结构上的合理性,加上在设计、材质、工艺及操作技巧的不断改进与完善,以及影像学技术及计算机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其置入安全性将明显提高。关键词:腰椎骨折;螺钉;内固定;安全性;并发症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7.038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下颈椎椎弓根钉内固定技术具有良好的生物力学强度、三维稳定性和植骨融合率。然而,由于下颈椎解剖结构复杂且个体差异性大,常导致螺钉置入困难,复位风险高。 目的:利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结合64排CT片及X射线片于内固定前精确测量下颈椎后方解剖学结构,指导下颈椎内固定过程中椎弓根置钉。 方法:51例下颈椎疾患病例利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测量定位法行颈椎椎弓根内固定。同时对比同期开展治疗的两种不同方案的颈椎内固定患者:解剖置钉法26例,管道疏通法17例。以Andrew椎弓根螺钉CT位置分级标准评价3组患者的置钉准确率。 结果与结论:图像存储传输系统测量定位组置钉准确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 < 0.05),图像存储传输系统测量定位组病例均未发现脊髓、椎动脉、神经等组织损伤。提示应用图像存储传输系统结合64排CT及X射线片内固定前测量,能够指导内固定过程中安全置入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效果明显强于传统的解剖置钉法及管道疏通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旨在为脊柱腰段病变的影像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30例横断面标本,观测椎体、椎弓根、椎孔、椎弓板等结构。结果椎体横、矢径,以及椎孔横径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女性,P0.0001),但椎孔矢径无性差(P=0.6441),而不同椎体间椎孔矢径存在差异(P=0.0349),不同椎体的横、矢径存在显著差异(P0.0001);脊椎指数均1:4.5,且存在性别差异(P0.0001),不同腰椎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8);腰椎椎板夹角变化较大(70°~90°),同椎骨A、B两个断面该角的大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1),但无性差、各椎体间也无显著性差异;椎弓根横径、OE径存在性别差异(男性女性,P0.0001),不同椎体的该两径存在显著差异(P0.0001),但该两径值的侧差无显著性差异(P0.6070);Z角在不同腰椎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01),但无性差、侧差(性别P=0.4153,侧差P=0.7579)。结论⑴不同性别、不同腰椎间的形态数据存在显著差异;⑵椎体横、矢径,椎孔横、矢径,脊柱指数,椎弓板夹角均可作为诊断腰椎孔狭窄的参考指标;⑶椎弓根螺钉选择需结合术前影像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